第596章 羅馬史和保守派和黑戰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596章 羅馬史和保守派和黑戰爭

  隨著英國本土的資產登記稅征繳完畢,大明也完成了對整個泰西大陸的一輪摸底。

  泰西大陸各地的占領軍也逐步解除軍事管制狀態,將社會管理任務全面交付給陸續建立起來的布政使司。

  相應的,也逐步放開了泰西人的活動限制,逐步放開自由市場的買賣活動。

  幾年前沒有參與過戰爭,這兩年也沒有抵制大明占領的普通人,開始有了部分活動的自由。

  整個大陸上的改造和建設行動仍然在持續,應該還會繼續持續幾年。

  但也就是幾年了,估計不會超過十年。

  那些龐大的宗教建築和宮殿,可能建設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

  但是拆除只需要幾年的時間。

  這還是正常的拆除,要把石頭作為建築材料再利用的。

  如果只是單純的想要摧毀,只需要用幾天的時間填埋炸藥,按下按鈕就能將它變成一團廢墟。

  主要還是因為,這些建築大部分都是農業時代,或者手工業時代建設的。

  在工業時代看來,當時的生產力是極其低下的。

  所以才需要建設幾十上百年。

  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有了電力和內燃機以及各種工程機械,建造和拆除的工程速度都提升了幾個數量級。

  看後世的衛星地圖,古典時代留下的老城區,都只占工業時代大城市的很小一部分。

  甚至於,現在大明在泰西各大城市拆除宗教傳統建築的工地,很多都沒有附近正在建設的工地大。

  包括新的明式的衙門大院和官員家屬院,以及安置落戶的大明士兵和移民的新住宅區,還有未來提供給大明四大產業集團員工的住宅區。

  大明在泰西大陸上拆除傳統建築,另外建設新的衙門和住宅區的做法,在底層普通泰西人看來只是浪費。

  好好的房子不住,只是因為大明人嫌棄泰西建築風格。

  但是城市內剩餘的各種有文化的人,很多都已經陸續感受到了大明的真正目的。

  因為大明不只是在改造建築,同時也在處理其他的東西。

  教堂的小男孩被送去讀三字經、千字文了,合唱團都改讀四書五經了。

  閹伶被送進了戲班子唱大明的戲曲去了。

  最重要的是,包括宗教經典和各種文藝書籍,都被專門的機構統一回收,變成紙漿重新生產草紙去了。

  但是他們卻無能為力。

  原有的國王和貴族都投降了,然後被陸續送到了墨洲開荒,能夠指揮和阻止反抗的人沒有了。

  原來的青壯年被徵召成了士兵,隨著國王的投降變成了俘虜,然後也被送到了墨洲,有力量反抗的人也沒有了。

  底層的大部分普通人,已經被納入了大明新建立起來的體系,成了新社會制度的受益者,不會主動反抗了。

  羅馬城的宗教人員,願意配合的被安排成了翻譯和登記人員。

  不願意配合的直接強制勞動。

  羅馬城外的工地上,有一群曾經的職業神父,現在被波斯和韃靼工頭驅趕著,在架板上流著淚綁鋼筋。

  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能聽小男孩們讀書的聲音,晚上休息的時候有機會聽以前的閹伶們唱曲。

  食堂裡面做飯打飯的都是以前的修女,現在都用半生不熟的大明雅言喊話排隊。

  柏林大學的圖書館,黑格爾和叔本華等學者和教授帶著大量的大學生,在幾個大明官吏的監督下,將圖書館的重要文獻翻譯成大明文字。

  大明的官員基本不怎麼檢查翻譯後的成果,基本上都是大略的翻一遍就算是驗收通過了。

  黑格爾和叔本華等學者作為幹活的人,卻會主動將所有翻譯出來的文件交叉檢查過之後,才會交給大明的官員。

  因為他們都已經知道,他們翻譯出來的東西,有機會被繼續流傳下去。

  其他泰西文字的原書,會被直接裝上貨車送進造紙廠,然後打碎溶解成紙漿,變成最低級的草紙。

  所以他們生怕出現任何錯誤,導致珍貴的文獻數據徹底滅失。

  在中午吃飯的時候,晚上休息的時候,一群教授們不止一次的抱怨,不止一次的私下裡面議論。


  「將其他國家的文獻翻譯成自己的文字存檔,然後銷毀所有其他文字的原本,這就秦始皇焚書坑儒吧。」

  「現在只是焚書,可沒有坑儒,因為我們還都活得好好的……」

  「誰知道我們翻譯完工之後會不會坑!」

  「別那麼絕望,哪怕是霍亨索倫這種破壞泰西局勢的家族,都有繼續傳承家族的機會……」

  「這還不絕望啊,大明人正在有計劃的摧毀泰西的文字出現過的痕跡——」

  「霍亨索倫能夠繼續存在,因為他們對大明是有功的!」

  「對,不是霍亨索倫作死,大明也不好撕毀自己不占領歐羅巴本土的承諾出兵。」

  「你以為沒有霍亨索倫大明就不會出手?不會占領歐羅巴本土的承諾本身就是一個欲擒故縱之計!」

  「大公皇帝如果不是到處喊著和平,如果不是故意放出那個不占領歐羅巴的承諾,如果不是故意表現的格外的優柔寡斷關鍵是怯戰,霍亨索倫和歐羅巴各國反而不會這麼放縱,大明反而沒有機會光明正大的混一天下——」

  「現在想來確實如此,大公皇帝的城府實在太深了,誰能想像的到他十五歲就開始規劃這一切。」

  「我記得當年的報紙稱他是和平的天使,真的是太諷刺了……」

  「一切都是過去了,我們還是向前看吧,努力保存我們的文明存在過的證據吧。」

  「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就是在統一文字,統一文字沒有什麼不好的,比以前亂糟糟的方便多了。」

  「秦始皇焚書並存檔統一文字是沒有錯的,問題是存檔最終被項羽付之一炬,直接導致了神州文化斷層。」

  「所以你擔心,後面再出現一個項羽,燒了我們翻譯的文件?」

  「大公皇帝不是秦始皇,歐羅巴諸國之於大明,體量也遠遠不如六國之於秦。」

  「如果是始皇帝倒好了,那樣我們歐羅巴還有翻身之日,現在看來,歐羅巴是真的徹底沒有未來了。」

  「說起來,按照神州的傳統,歐羅巴諸國既然都滅亡了,那是不是該修史了?」

  「按照歐羅巴諸國相對大明的體量,最多相當於南越、交趾這種國家,不需要專門單獨修史的。」

  「那可以……以羅馬的名義,修一份羅馬史,將歐羅巴諸國視為羅馬的一部分……」

  「就算是大明朝廷不修,我們自己也可以修一份的,紀念我們曾經的國家。

  「現在正好還有查閱各種文獻的機會,以後可能就沒有機會了。」

  「確實有必要,我們可以分頭整理資料,分頭修撰。」

  最後的設想得到了大部分學者的認同,於是他們開始暗戳戳的準備私下裡修羅馬史。

  但是他們之間很快就又出現了矛盾,在神聖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同時存在的時候,以誰為正統呢?

  …………

  英國貴族之中有個格羅夫納伯爵,在原本的歷史上會在1831年成為威斯敏斯特侯爵。

  他的孫子會在1874年成為威斯敏斯特公爵,也是英國最後一個非王室出身的公爵,在十九世紀末成為英國首富。

  格羅夫納伯爵的兒子,今年三十一歲的理察·格羅夫納。

  在英國本土解除軍事管制之後,帶上了一大批行李和隨從,來到了西南墨洲的新英格蘭。

  在英格蘭的西南部有一個名為亞歷山大貝的小鎮上了岸。

  這個地方在朱靖垣的前世屬於南非,在南非地圖的最西北角的邊界線上,奧蘭治河出海口處的南岸。

  這裡的氣候比較特殊,與南殷洲的智利首都利馬非常類似。

  本身屬於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降水量只有不到四十毫米,全年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大晴天。

  但是旁邊的海上有寒流經過,所以總體氣溫非常涼爽。

  冬季平均最低溫度是八度,平均最高溫二十一度。

  夏季平均最低溫十五度,平均最高溫度只有二十八度。

  相對平均濕度還不低,始終保持在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之間,與大明本土北方的夏季相當。

  就像是在大明本土北方夏季開了空調的房間裡面一樣。


  對於怕熱又怕干,還不喜歡降雨的人而言,這裡就是度假的好地方。

  對於英國人而言,更是一個晴朗的更加暖和的倫敦。

  這個世界的南非西北部屬於英國。

  亞歷山大貝這個小鎮現在是格羅夫納家族的產業。

  這裡有一個小型鑽石礦。

  格羅夫納家族在這裡開發了鑽石礦,建設了一個小規模的紡織廠,還有一座居住的莊園。

  小鎮周圍都是沙漠礦區以及無人的荒野。

  如果不是通過海上航線過來,這裡可以算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理察·格羅夫納到了這裡之後,首先跟負責這裡的產業管理的經理和管家見面。

  在自己家的莊園裡面,在天竺女僕的服侍下,查看家族產業的帳目,清點比較重要的倉庫。

  戰爭影響了家族的生意,但不全是壞消息。

  在英國擴軍的過程中,自己家工廠的紡織產品也是軍需品。

  由於大明始終掌控著制海權,所以通往本土和美利堅的航路也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總體的經營狀況可以算是良好的。

  理察查完了生意,就開始實施自己另外的計劃了。

  重新裝修莊園,把可能是明式風格的設施都除去,改用純正的歐羅巴設計。

  重新制定莊園內的禮儀規則,從吃喝拉撒到行走坐臥全部有規範,用符合自己地位的純粹歐羅巴宮廷禮儀。

  給莊園裡面的所有人更換服裝,包括自己的家人和所有的僕人,必須採用純正的歐羅巴的服裝。

  進一步給礦上和工廠的管事也全部更換服裝,同時糾正他們的禮儀和生活習慣。

  理察·格羅夫納就是在英國本土主動明化過程中出現的保守派。

  但是,理察雖然是貴族出身,自己爺爺輩就受封伯爵了,但是對於很多禮儀卻不甚了了。

  他不是不知道怎麼做,而是不清楚具體的細節。

  比如說撫胸躬身致意,他自己做這個動作的時候,是理所當然的動作。

  但是要讓他告訴別人,具體應該躬身多少度,手應該放在什麼位置,手掌應該是什麼姿勢。

  他腦子裡面反而是一片空白。

  已經形成條件反射的事情,一下子說不出來具體標準。

  理察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讓他本來理所當然的生活習慣,反而變得彆扭了起來。

  不過跟自己的貼身僕人討論了幾次,同時不斷地重複動作確認尺度,這樣彆扭的時間長了也就慢慢適應了。

  他重新擬定出了一份自己認可的禮儀規範,將各種禮儀動作的標準確定了下來。

  與此同時,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了服裝選擇過程中。

  理察剛滿十歲的時候,朱靖垣設計的新式服裝就已經開始流行了。

  理察從小就穿的這種風格的衣服。

  泰西戰爭結束之前,整個貴族階層和精英階層,也都流行這種風格的衣服。

  主要還是真的更加方便和舒適,適合工業化之後不斷加速的生活節奏,才能夠在各個階層快速的流行開來。

  這二十年來,這種衣服的款式不斷更新,滲入到了泰西各個階層的人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很多人偶爾會嘗試穿正統明式服裝,他們的選擇上主要是比較嚴肅的禮服。

  包括理察在內的很多傳統貴族不是很喜歡明式的禮服。

  關鍵是禮服也不適合平時穿著,所以反而不如這些所謂的新正裝更加流行。

  等到大明徵服整個歐羅巴大陸,出現了全民主動穿正統明式服裝的情況,這時候就是禮服和便服同時出現了。

  適合平時穿著的明式服裝出來。

  但是家產丟了一大半的理察卻產生了逆反心裡。

  不但不想要接受明式的服裝和生活方式,甚至還要排除所有大明元素的影響。

  結果對於具體哪些東西是大明元素的判斷上,理察和自己找來的服裝設計師都有點迷糊了。

  他們理所當然的覺得,他們身上穿的所謂新正裝當然是泰西傳統服裝。


  只是這東西好像最初是大明人設計生產和銷售的。

  所以就需要把大明元素撇出去,把純正的歐羅巴的元素保留下來。

  其他的元素和設計也許不好判斷,但是高跟鞋和長筒襪絕對是最純粹的歐羅巴傳統。

  理察最先確認了這一點。

  不過男女都穿高跟的鞋子的話,顯然要在款式上有明顯的區分。

  理察覺得可以從最關鍵的鞋跟形態上區分。

  鋒利如劍的細長直跟應該是男人的,有著相對圓潤曲線的粗跟應該是女人的。

  確定了鞋跟之後,理察覺得自己找到了方向。

  於是就用類似的標準,慢慢確定了純粹的歐羅巴傳統風格的新式服裝設計方案。

  讓工廠生產出來給自己家的僕人和雇員更換。

  為了將自己的理念貫徹到底,理察給自己的一歲的孩子的衣服,也全換成了自己認可的風格。

  讓他直接穿著這種衣服學走路並且長大。

  …………

  理察·格羅夫納折騰自己家人的時候,在距離這裡近千公里的墨洲大陸內部,發生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戰鬥。

  整個墨洲大陸命運也來到了一個新的路口,大明在大陸內部的全面探索和政府行動終於要結束了。

  負責執行任務的主力,黑貴族和黑軍官的遊牧軍團,迎來了最後一場成規模的戰鬥。

  黑貴族和黑軍官們的隊伍,最初的任務是用散落的居民點構建「黑牆」,作為大明與泰西諸國墨洲殖民地的邊界。

  當建成的居民點基本穩定下來,雙方的邊界也基本穩定之後,他們很快就又有了新的任務。

  大明朝廷要求組織探索和征服隊伍,拉網式的探索整個大陸內部的情況,征服所有尚未納入大明體系的野人部落。

  黑貴族們覺得這種戰鬥是理所當然的,征服其他的不服從的部落並抓捕奴隸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種作戰隊伍以黑公爵為單位出兵,仍然以類似遊牧部落的形式活動。

  他們前後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在整個大草原上來回掃蕩了兩圈。

  摸清了整個大陸內部的絕大部分地理情況,找到了大草原上活動的絕大部分有一定規模的部落。

  黑貴族的遊牧部隊,用的是大明提供的淘汰武器,大多數是栓動步槍,沒有大口徑火炮。

  他們面對其他國家的正規軍當然吃虧,但是對大部分墨洲部落卻都是碾壓的。

  在廣闊的大草原上,射程更遠的栓動步槍,可能比突擊步槍都好用。

  大公六年七月十五日,最後一場部落級別的戰鬥,在南墨洲內陸的山區結束了。

  三個大型部落的聯軍,總計超過一千人的土著部隊,三個照面就被黑貴族的槍手部隊給打崩了。

  然後就開始了喜聞樂見的抓奴隸環節。

  負責這場戰鬥指揮的黑貴族是黑繼忠。

  他正是二十年前最早橫穿墨洲大草原的黑忠誠的繼承人。

  二十年前最具有智慧的黑貴族,黑忠誠先生在前幾年就已經去世。

  黑繼忠已經繼承了他們的黑公爵之位。

  今天的這一場戰鬥,似乎是他戰爭生涯的收官之戰。

  不過戰鬥本身沒有什麼好記錄的。

  不過從現在開始,大明對墨洲內陸的管理,就變成了存量控制。

  大明希望合理的控制大明人之外的其他人口數量。

  人口過度增長會導致資源過度消耗,特別是在生活資源匱乏的墨洲內陸,過多的人口顯然是不合適的。

  所以大明已經在黑貴族體系內設立了一系列的社會管理規則。

  在戰場上取得了功勞,擁有了奴隸的黑貴族和黑軍官,才能擁有結婚並傳承後代的權利。

  普通底層奴隸無權生育後代。

  與此同時,每一個黑貴族和黑軍官,都只能將爵位和身份傳給一個後代。

  其他子女的身份也都是普通奴隸,也都不能生育後代。

  為了配合這個制度的實施,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黑貴族和黑軍官的兄弟姐妹都要出家修行。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