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稻花香大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知不覺就到了十月中旬,李衛國選了個好日子開鐮,收割水稻。

  其他村民都收拾完秋兒了,地里就剩下白菜蘿蔔這些,所以來幫工割水稻的人,足有好幾十位。

  即便如此,也足足幹了兩天,這才收割完畢,把水稻拉回場院,繼續進行晾曬。

  下一步就是脫粒和加工成大米,需要專業的機器,反正以後年年種植水稻,這些機器也都會用到,所以李衛國直接購買了一套。

  唯獨沒有賣拋光機的,大米打出來,沒法拋光。

  這個也沒啥太大的影響,拋光主要是為了使大米瞧著更加晶瑩透亮,如今大多數的大米都不進行拋光。

  等完成脫粒之後,李衛國就去罐頭廠,給吳教授打了個電話,兩天之後,吳教授就又領著鄭先農再次來到大饅頭屯。

  望著場院上面堆成幾座小山一般的稻穀,在陽光下金燦燦的,吳教授都有點震驚了:「估算一下產量沒有?」

  李衛國直接組織人手,開始往麻袋裡裝稻穀。

  場院上,一溜溜大麻袋,整整齊齊排列,瞧著就叫人心情舒暢,特別有成就感。

  隨便稱了幾個麻袋,算出平均一袋的重量,然後數了數總數,一共是三十二萬多斤稻穀。

  他們一共種植了三百畝的水稻,畝產超過一千斤。

  等算出來產量之後,在場院幫忙的村民也都直咋舌,謝老摳驚得一個勁眨巴眼睛:「這也太嚇人啦!」

  「今年咱們的黃豆算是高產的了,將將達到每畝地五百斤,這水稻產量太高了,畝產超千,關鍵是,稻子的價格,比黃豆還貴呢!」趙老闆子也嚷嚷起來。

  王隊長也一個勁點頭:「一畝頂兩畝,來年咱也種水稻吧。」

  這話也讓不少村民都動心了,琢磨著還是種水田合適。

  而今年種植水稻的幾戶,王大拿、趙廣定,還有徐大舌頭,則是樂得合不攏嘴。

  趙廣定嘴裡一個勁叫喚:「俺就說嘛,跟著國子干,肯定沒錯!俺算算,水稻一角五分錢一斤,一畝地就能出一百五十塊,俺家四十畝地的,一共五千多塊呢,不是說有萬元戶嘛,俺這是不是也算半拉萬元戶啦。」

  徐大舌頭老兩口也樂呵呵地向李衛國道謝:「國子,俺們也跟你沾光了。」

  李衛國知道水稻產量高,可是也想不到竟然會畝產超千斤。

  李衛國估摸著,肯定是跟使用了寶珠裡邊的水有關。

  而吳教授則開始查看麻袋裡面的稻穀,這個麻袋抓起一把,那個麻袋抓一把,研究了半天,吳教授皺起眉頭:「國子,你們這水稻,當初育苗的時候,用了幾樣稻種?」

  「老師,就買了一樣稻種。」這事鄭先農最熟悉。

  吳教授不解地說道:「那不對呀,你們這水稻,有明顯的差別,一共有三樣:這邊的,稻穀顆粒最大,比正常的稻穀要大一些,這邊的稍微差點,最後這些,基本跟普通稻穀差不多。」

  這樣啊?

  鄭先農湊上去比較一下,區別確實挺明顯,肉眼就能瞧出來稻穀的不同。

  這也令鄭先農很是不解:「不應該啊,一樣的種子,一樣的土肥?」

  李衛國心裡有了猜測:當初在治療稻瘟病的時候,兌水的濃度有區別,肯定是濃度高的稻穀,顆粒最大。

  可是這件事卻沒法解釋,他也只能跟著瞎說:「是不是地力不同,有一部分是新開荒的,有些是原本的熟地。」

  吳教授點點頭:「那也有可能,國子,你記不記得,這顆粒大的,是哪塊地產的?」

  李衛國趕緊晃晃腦袋:「這個還真沒在意,都摻和到一起了。」

  而鄭先農忽然一拍大腿,猛然想起來一件事:「對了,有一部分秧苗,是我們從延邊那邊運回來的!」

  「對呀,肯定是這個原因!」李衛國連忙就坡下驢。

  吳教授也想不出別的原因,只能歸結於此:「那這些大粒兒的,多留點稻種,篩選幾年,看看能不能搞出來新的高產品種。」

  李衛國卻搖搖頭:「廣定叔,這個真沒法子,你要是著急吃,就先收一簸箕稻穀回去,自個慢慢搓吧,把外面的稻殼子搓掉。」

  「那得猴年馬月啊。」趙廣定的臉也垮了下去。

  周圍的人哈哈大笑,別人都知道李衛國買了打米機,唯獨趙廣定經常在鹿場那邊,不知道消息。


  反正稻穀也曬得差不多了,於是大夥每一樣都拽出來兩麻袋,開始打米。

  轟隆隆,機器轟鳴聲中,稻殼被脫去,露出裡面的大米。

  趙廣定迫不及待地先收了一簸箕出來,端著給大夥查看。

  小娃子們最積極,呼啦一下把趙廣定圍住,狗剩子一眼就瞧出來問題:「這大米不對勁,人家都說白米飯,大米肯定是白的,這大米怎麼是青色的?」

  「肯定發霉了,這大米吃不成啦。」另一個娃子也嚷起來。

  然後有幾個年齡比較小的娃子,都委屈得哇哇大哭起來,本來盼著吃大米飯呢,這下吃不成還了得?

  也不怪把孩子們都饞哭了,農村的孩子,絕大多數,長這麼大,還沒吃過大米飯是啥滋味呢。

  也就李衛國家裡,跟糧庫有些關係,多少弄回來點大米。

  「這米好啊,中午必須嘗嘗!」吳教授抓了一把青燦燦的大米,嘴裡讚不絕口。

  他是專家,知道大米並非是白色才是最佳,像這種顏色泛青的,裡面的營養成分,往往更加豐富和多養。

  「大米能吃啊?」小娃子們聽明白了,全都撒腿往家跑,很快就全都端著盆跑回來,一個個眼巴巴地等著分大米。

  李衛國笑著擺擺手:「一家先分一盆回去,叫娃兒們解解饞,不過咱們說好了,再想要大米就不白給了,得用苞米換。」

  噢!娃子們齊聲歡呼。

  鄉親們也都稱讚李衛國大氣,其實鄉里鄉親的,一盆大米,李衛國當然捨得。

  吳教授對磨出來的大米也比較上心,他最關心的是那種大顆粒的,拿在手上,確實比普通的大米要大上一圈。

  「老師,咱們中午就嘗嘗這個大米的味道。」鄭先農也同樣興奮,因為種植大米,他付出的最多。

  李小梅和李小鹿小姐倆抬了半盆子大米回家,李金梅在家燒水,開始撈飯。

  這年月吃大米飯,沒有電飯鍋之類,都是撈米。

  先煮後蒸,米飯一粒是一粒,吃起來特別有嚼勁。

  等大夥都忙活完了,李衛國領著吳教授他們回家吃午飯。

  「吃大米飯嘍!」小當家給大夥盛飯。

  全都是上尖一大碗,米粒晶瑩,瑩白之中透出些許青色,十分漂亮。

  李小鹿也使勁抽搭幾下小鼻子,小臉上滿是笑意。

  還沒吃呢,一股濃濃的米香就在屋子裡散發開去。

  大夥都嘗了一口,米粒有一種彈牙的感覺,而且飯香格外濃郁。

  種了這麼多水稻,以後可以敞開了吃。

  「好米啊,香氣濃郁,回味悠長。」吳教授嘴裡也不停地稱讚,他吃過不少地方的大米,包括江南一帶,號稱魚米之鄉的稻米,都沒有這種香氣。

  李衛國在吃了一口之後,也心花怒放:「吳教授,那不如把我們的大米,就叫稻花香好了。」

  他準備先註冊這個商標,不然的話,以後稻花香這個名稱,就爛大街了。

  「不錯,這個名字好。」吳教授也讚許地點點頭,然後又往嘴裡刨了一大口米飯。

  於此同時,在大饅頭屯,家家戶戶的飯桌上,也都散發著濃郁的米香。

  孩子們終於如願以償,吃到了心心念念的大米飯。

  而各家的大人,也基本都在談論著,明年也種一部分水稻,家裡的收入肯定還會增加。

  這就是榜樣的引領作用,尤其是在農村。

  「都吃菜啊,別光扒拉飯。」李金梅中午特意弄了四個菜,用來招待吳教授。

  還有就是丈夫回來,當然要吃點好的。

  「這麼好吃的米飯,不用吃菜,都能吃三大碗。」李小梅朝大姐笑笑,道出了大家的心裡話。

  吳教授也頻頻點頭:「國子,今年一定多留點稻種。」

  李衛國自然答應,他也希望經過幾年的優化,讓他們這裡的稻米打響品牌。

  等到了外邊,李衛國這才瞧見,除了田大貴那輛小轎車之外,後面還跟著一輛小吉普。

  田大貴已經下了車,還有人陸陸續續從車裡下來,其中一個,赫然是金長順。

  很快車裡又鑽出來一個小個子,果然是山口宏。

  李衛國也不由心裡好笑:這傢伙是和金長順捆綁在一起的嗎?

  「金兄,山口先生,歡迎歡迎。」李衛國大步迎了上去。

  他見到這兩位還是比較高興的,因為每次見面,基本都是給他送錢來的,當然歡迎。

  幾個人寒暄一陣,也算是老朋友了,不必太客氣。

  李衛國又和縣裡陪同的兩位同志握手之後,這才邀請客人進屋。

  金長順他們來過李衛國家,笑吟吟地和家人打招呼,金長順和山口宏,還給李小梅李小鹿帶來禮物。

  李衛國又把吳教授介紹一番,結果把吳教授也搞得一愣一愣的,這年頭,外賓還是非常罕見的,想不到跑這串門來了。

  「國子,俺們還沒吃飯呢。」田大貴到李衛國家裡,當然更不知道啥叫客氣。

  隨行的同志連忙解釋:「本來是要在招待所安排午飯的,不過金先生希望來這裡吃飯。」

  李衛國笑笑:「沒關係,金先生和我是好朋友。」

  原本李衛國他們都吃到一半了,既然來了客人,當然不能怠慢,李金梅就準備再去拾掇幾個菜,結果卻被金長順給攔住:「我和李兄是朋友,桌上的菜餚已經很豐盛。」

  「那我就以實為實,來來來,都上桌。」李衛國倒是隨性,於是添了幾副碗筷。

  幾人也不喝酒,倒是省事。

  金長順望望自己面前滿滿一大碗米飯,有點為難:太多了,他好像沒這麼大的飯量。

  倒是山口宏興致勃勃地嘗了一口米飯,然後連連點頭:「剛才進屋,我就嗅到米飯的香氣,這是我吃過最好的稻米!」

  這個評價就非常高了,島國那邊的主食也是大米,不過那邊的民眾,都吃本國出產的稻米,即便是從其他國家進口大米,也是別做他用,比如釀酒,或者加工雪餅之類的食品。

  南韓那邊也差不多,在飲食方面,都屬於中華文化圈,於是金長順也嘗了一口,慢慢咀嚼一番,他也不由得眼睛一亮。

  金長順打小兒就生長在極為優越的家庭之中,飲食方面,當然精美,所吃的稻米,也是出產自南洋的香稻。

  可是在他的感覺中,都不如眼前的大米好吃。

  這股香氣,是真正的米香,發自食物的本源。

  而且金長順能感覺到,這米粒兒明顯要大上一圈,瞧著就感覺親切可人。

  「好米,好米,李兄,你這大米從何而來?」金長順放下筷子,鄭重地向李衛國詢問。

  李衛國笑著答道:「是我們自己種的,金兄要是喜歡,回頭我送你兩袋品嘗。」

  「不知道一共種了多少?如果有可能,我們可以合作。」金長順繼續刨根問底,他跟李衛國打過幾次交道,也漸漸摸清了路數,索性就直奔主題。

  因為就算金長順如何打埋伏,最後也占不到便宜,還不如開誠布公。

  李衛國本來沒想賣大米,怎麼也得發展兩年,等總產量上來,才好聯繫銷路,不然的話,這點東西,真不夠塞牙縫的。

  金長順點點頭,又往嘴裡刨了兩口米飯,想要放棄,這麼好的大米,他心有不甘;想要購買吧,數量確實太少,相應的,利潤空間也就沒多少。

  這也叫金長順想起了自己看《三國》的時候,那個關於雞肋的典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在思索一陣之後,金長順又開口問道:「李兄,你們的種植規模,是否會繼續擴大?」

  「這是肯定的。」李衛國點點頭,然後又補充道,「我們這稻花香大米,沒用任何化肥農藥,是純天然的有機食品。」

  金長順點頭表示理解,他也沒想撿便宜,只要品質過硬,他自然也會獲利。

  在他的計劃中,這種稻米,肯定是要走高端路線的,他運回去之後,也是要賣高價的。

  於是金長順表示:他要先帶回去一部分樣品,進行檢驗,如果沒有問題,今年先向李衛國收購二十萬斤大米。

  畢竟也需要時間來慢慢打開銷路,等到過兩年,形成良好口碑之後,正好這邊的產量也上來了。

  「金先生,你能否給一個大致的價格?」鄭先農用手推了一下眼鏡,眼裡滿是興奮。

  其他人也都比較關心這個問題,一起望向金長順。


  「如果這種稻米確實如李兄所言,是真正的有機水稻,那麼我的收購價格,不會低於每斤一元錢。」金長順給出了一個價格。

  屋子裡面響起一陣低低的驚嘆聲,連吳教授都為之動容。

  要知道,國內這邊,最好的大米,也就兩角錢一斤,好傢夥,這一下子就翻了五倍,豈不是賺翻了?

  參照南韓那邊的經濟發展水平,稻花香大米,賣到五元錢以上,一點問題都沒有。

  這裡面再去掉金長順的利潤空間,他們的稻花香,賣到兩到三元錢,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區間。

  不過這是後續,沒必要在今天的飯桌上詳談,於是李衛國笑著讓客:「光顧聊天了,大家都吃菜。」

  「吃飯。」金長順糾正了一下李衛國的說法,結果一頓飯下來,上尖一大碗米飯,都被他給消滅了。

  就這樣,金長順還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真是好米啊,他心裡也讚嘆不已,更堅定了做這筆生意的信心。

  至於檢驗方面,在他看來,不過是走走形式,他都親口品嘗過,能有什麼問題?

  而且金長順也知道,這邊的農業生產比較落後,化肥農藥之類,使用得並不廣泛。

  說白了,就算想用,也沒有啊。

  吃完午飯,金長順又興致勃勃地提出來,要上山轉轉,瞧瞧他最寶貝的金盾凍菇。

  這次他就是為此而來,當然除了金盾凍菇之外,還有其它山貨,都從罐頭廠那邊訂購了不少。

  他和山口宏一起,基本上把罐頭廠這邊的產品都給包圓了。

  即便如此,對於他們國內海量的需求來說,也不過九牛一毛。

  但是對罐頭廠來說,就大不一樣,能抓住這樣的發展機遇,就能滾雪球一般飛速壯大。

  一行人剛出屋,就看到趙廣定急火火地跑進來:「國子,是說咱們的大米,能賣到一塊錢一斤啦?」

  李衛國笑著點點頭:「廣定叔,只是個初步意向,還沒定準呢。」

  趙廣定一蹦八個高:「哈哈,那俺可發財啦,一塊錢一斤,俺家打了四萬多斤呢!」

  在老趙後邊,還跟著不少村民呢,也都聽得差點驚掉下巴,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其中還有個半大小娃子,手裡還端著半碗大米飯,正往嘴裡扒拉呢,結果被他老子一把給搶過來:「別吃啦,這麼金貴的東西,都趕上吃錢啦!」

  小娃子不明所以,委屈巴巴的。

  李衛國也頗有些無奈,大夥都窮怕了,於是上前又把飯碗子還給小娃子:「終歸不能少了娃子們這口吃的。」

  「國子,來年俺家也種水稻,俺們這就去整地,把旱田改成水田。」有村民嚷嚷起來,不由得不動心啊。

  王隊長也樂呵呵地表態:「國子,等種水稻的時候,還得你們多幫忙指導。」

  李衛國自然是滿口應承下來,大夥要是都富裕起來,那豈不是更好。

  而且一項產業,要想做大做強,首先必須形成規模。

  等鄉親們都樂呵呵地離去,李衛國這才領著金長順等人出村,去附近的林子轉轉。

  金長順也十分興奮,對於金盾凍菇,他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而且在他的運作下,這種蘑菇罐頭,在南韓那邊,簡直是供不應求。

  眾人走了幾里地,進入一片雜樹林,這月份,已經是落葉滿地。

  很快,大夥在一截枯樹樁底下,就發現一簇暗金色的金盾凍菇,密密麻麻的小蘑菇頭,瞧著就喜人。

  金長順蹲在那裡,親手採摘,李衛國也舉起相機,幫他拍照,這張照片,對金長順來說,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吳教授也在同游的隊伍之中,他不大了解內情,忍不住向鄭先農詢問:「小鄭,這種蘑菇很名貴嗎?」

  鄭先農點點頭:「老師,金盾凍菇的出口價格是好幾塊錢一斤呢。」

  結果把吳教授給嚇了一跳,他記得,中午的餐桌上,就有這種蘑菇,他還沒少吃呢。

  「這座大山,還真是一座寶庫啊。」吳教授也忍不住贊道。

  鄭先農馬上接話:「那也得有眼光才行,在這之前,這些東西都默默無聞,是國子發現了它們的價值。」

  他可不是故意幫李衛國說好話,事實就是如此。

  吳教授也望望李衛國,然後微微點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