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互相試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35章 互相試探

  多年以後,懷裡抱著剛滿月的小孫子,李鐵牛將會回想起跟著大舅哥張牧之在小城堡中躲避金人的那個中午。

  漫天蔽日的黃沙,金人不疾不徐地行走在官道上。

  大舅哥說,這支金人大概有一萬人。

  再看向另一個方向,還有一支一模一樣的金軍,按照大舅哥的說法,那也有一萬人。

  大舅哥還說,如果這兩萬人一南一北夾擊他們的堡壘,他們都活不過明天。唯有死戰,乾死一個金人算一個。

  李鐵牛想了想,自己能吃三個人的飯,就得乾死三個金人才能回本。

  不過金人沒有給他這個機會,而是繞過他們這座處於最前沿的小堡,徑直往東去了。

  大舅哥說,府衙那裡傳來的警報,叫他們按兵不動。

  李鐵牛下了城牆,回屋睡覺去了。

  睡覺能抗餓,能省點糧食。

  大舅哥說這一仗打的時間可能會很長,大家要做好準備。

  臨睡之前,李鐵牛回憶了一番大舅哥語錄,感覺沒什麼遺漏,一秒鐘以後鼾聲響起。

  人生在天地間,隨風飄搖才是常態。

  不受控制的事情太多,以至於每當人們熟悉了一個環境,並找到了一個相對比較舒服的姿勢時,環境就會發生變化。

  每個人都有數不清的懊悔,「若是再多給我幾天時間」成了我們失敗的理由。

  李申之也是如此。

  應天府的備戰依然還有許多漏洞需要完善,可金人卻不給他們機會了。

  宋人的忙碌被刺耳的警報聲打斷,按部就班地撤到了就近的堡壘中。

  與上一次不同,各個工坊依然在繼續著生產。

  一道道的溝壑和混凝土高牆,把工坊區生生隔離開來,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這些地方對李申之來說極為重要,其地位甚至超過了應天府城。

  應天府城被拆了,對李申之來說不過是幾千袋水泥罷了。

  而工坊若是被拆了,那代表著李申之大半年的心血付諸東流,辛苦積攢的工業化火種也會隨之覆滅。

  李申之沒有準備好,完顏宗弼同樣也沒有準備好。

  在金國內部,反戰的聲音同樣很大。

  遠在五國城的金國貴族,在燕京城的金國皇帝完顏亶,都是堅定的反戰分子。

  甚至就連在開封府的一些隨軍貴族們,同樣反對這次戰爭。

  他們中有許多人愉快地跟李申之做生意,賺錢賺得飛起,遠比打仗掠奪來錢快。

  至於說完顏宗弼上次在應天府丟了面子,那是完顏宗弼自己的事兒,完顏宗弼丟的人,跟他們又沒什麼關係。

  然而當完顏宗弼砍了幾顆人頭祭旗之後,反對的聲音統統消失了。

  十萬大軍,離剛剛開開封府的時候,警報便傳到了應天府。

  金軍大概猜到了宋人有一種遠程傳信的手段,卻混不在意,這是來自優勢方的自信。

  攤牌了,我就十萬大軍來打你,你能怎麼地?夠不夠?不夠開封城裡還有四十萬呢。

  所謂獅子搏兔亦用全力,完顏宗弼覺得帶十萬大軍出征,已經可以對應天府實現軍事碾壓了,至於還剩下四十萬大軍留在開封城中,則是認為沒有必要全帶上。

  五十萬大軍去打應天府,何必呢?整個應天府都沒有五十萬人。

  十萬人足夠了。

  十萬人分成了十路,每路一萬人,從不同的方向開往應天府。

  完顏宗弼將戰術執行得乾脆利落,沒有事先宣戰,沒有提前恫嚇,甚至於出兵十萬號稱五十萬的小把戲都懶得耍。

  直接將十萬大軍開到應天府城下,然後給張浚兩個選擇,降或者死。

  應天府不比秦州,這裡幾乎無險可守。

  完顏宗弼想不出任何有可能會失敗的理由。

  強攻?自己可以將應天府包圍好幾圈,同時從十個點攻城,就算應天府內把民夫都派上城牆也別想守住。

  亦或是圍困,將應天府活活圍死。

  往常的圍城,最怕攻方自己糧草不濟,所以才急吼吼地要攻城決戰,但金軍不存在這樣的矛盾。

  開封府距離應天府太近了,糧隊朝發夕至的速度,壓根就不存在後勤補給的困難。

  若是這時候有保溫飯盒,從開封府打好飯,送到應天府前線的時候,飯還是熱的。

  事實證明,當一方的實力遠遠超過另一方的時候,他有一千種方法玩死對方。

  歷史上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剿滅太平天國的殘餘勢力時,用的便是圍城的戰術。

  太平天國的殘餘勢力拒城防守,依靠護城河和高大的城牆讓清軍束手無策。

  於是乎曾國荃在護城河之外,又挖了一道深溝,徹底將其困死,殘軍連突圍的希望都沒了。

  攻城戰成了消耗戰,消耗糧食的戰,一場沒有戰鬥的戰爭。

  對於清軍將領來說,最大的任務就是籌糧。

  三年後,城中的人幾乎都被餓死了。

  當然了,應天府不會發生這種事情。這裡不僅儲存了三年的糧食,還有肉。

  應天府傳來有節奏的警報聲,告訴宋軍不要輕舉妄動,如果金軍不主動攻擊堡壘和縣城,那就把他們放到應天府城下。

  縣城或許還有一些防禦能力,但是城堡的防禦能力實在是太弱了。

  若是金軍拼死要攻,恐怕難以保全。

  老師告訴我們,打仗就是要消滅地方的有生力量,能把十萬金軍匯聚到應天府城下消滅,未嘗不是一種結束戰爭最簡單的方法,畢其功於一役。

  張牧之和李鐵牛目送走了金軍,韓平目送走了金軍,岳銀瓶也目送走了金軍。

  張牧之在堡壘內,韓平在縣城裡,岳銀瓶卻是在樹林中。

  一隊千人騎兵,全身黑衣黑甲,人人佩戴黑色獸面罩,不禁讓人遙想起太宗的玄甲軍。

  這些騎兵都是挑選出的精銳,他們中有百戰餘生的勇士,也有剛剛歸順的流民。

  不論他們以前來自何方,以前是幹什麼的,全都默不作聲地靜靜站在馬旁邊。

  戰馬是騎兵的夥伴,沒有行軍和作戰任務的時候,士兵還要給戰馬分擔負重,並不會始終騎在他們的夥伴背上。

  靜默的士兵仿佛影響著戰馬,所有戰馬也全都靜悄悄的,連打響鼻,刨蹄子的都沒有。

  他們的眼中只有殺氣。

  等金軍走遠之後,小岳家軍拉著戰馬坐下,原地休息。

  不多時,完顏宗弼領著十萬金軍開到了應天府城,離著最遠的一根桅杆還有一百米的地方,停了下來。

  吃過一次虧,他不會再吃第二次。宋人的投石車太邪性,他不想冒這個風險。

  據說澶淵之戰的時候,遼軍主將蕭撻凜就是被宋軍一根床弩給戳死,他可不想步這個後塵。

  應天府城牆望樓上。

  經歷過上一次的大戰,李申之的心理素質有了極大的提高。

  這一次指揮應天府城防的人,是張浚。

  華夏的將領中,能征善戰的不多,但是會守城的卻一抓一大把。

  張浚就是如此。

  指揮大規模的軍團會戰他不行,但是據城堅守,還是可以與完顏宗弼比劃比劃。

  金軍沒有急著進攻,而是派了一員信使前來送信。

  信使身後插著一根表示和平的旗子,空著雙手表示沒有攜帶武器,單人單馬一路疾馳前來。

  李申之拿著望遠鏡看了看,與張浚說笑道:「要不要射死他?」

  張浚抬手一招,就要跟親兵傳令,嚇得李申之趕緊連忙阻止:「我就隨便說說,張相公莫要當真。」

  張浚心裡也跟著一虛,他還以為李申之又想到了什麼妙計呢。

  這一刻,李申之深深地體會到了什麼叫「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當所有人對自己抱有很大的期望時,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別人產生巨大的影響。

  之前的李申之不過是一個社恐的社畜,在人群中恨不得當個隱形人,不要任何人注意到自己。

  而現在的一言一行,都會被身邊的人奉為圭臬,影響力被無限地放大。


  他正在努力地適應這種轉變,在人多的地方逐漸變得謹言慎行起來。

  剛才與張浚那樣說話,也是因為這段時間兩人相處比較多,說話變得比較隨意。

  不多時,金軍的傳令兵來到城下,問道:「張相公可在城上?」

  張浚沒有應聲,只是目光看向了城下。

  金兵從城上的布置和著裝,大概猜到了誰是主事之人,問道:「我家都元帥問張相公,是降還是死?」

  一句簡單的挑釁,讓李申之充分地感受到了古人罵戰的威力。

  只這一句,讓心理素質不好的人,當即就要發飆。

  降還是死?怎麼選都窩囊。

  可是不選,再罵回去嗎?好麼,你一個堂堂的封疆大吏,竟然跟對方一個小小的傳令兵鬥嘴,說出去也掉分子。

  要是遇上心眼小的主將,說不定就此被氣出點什麼毛病來,當場被氣死的也不稀奇。

  而若是主將魯莽一些,當即放開城門出去與金人決戰,更是正中金兀朮下懷。

  對金人來說,攻城傷亡大,野戰傷亡小,這是傻子都明白的道理。

  能用一些小伎倆把宋人引出城來決戰,對金軍來說乃是上策。

  金人狡猾,宋人也不白給。

  只見宋軍這廂一員守將舉起一張弓,拉開弓弦空放了一聲,喝道:「看箭!」

  金兵聽得城上弓弦響起,嚇得趕緊側身躲避,馬兒跟著一驚,急忙搓著蹄子要後退,讓金兵險些掉下馬來。

  等到發現沒有箭來,才知道被愚弄了。

  城上傳來一陣鬨笑,讓金兵憋了個大紅臉。

  城上守將再喝一聲:「滾!」

  緊跟著一支弩箭悄無聲息地釘在了金兵腳邊。

  金兵見狀,也不多言語,調轉馬頭便跑。

  回到金營報信,完顏宗弼面無表情,讓傳令兵下去休息。

  這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他不過是想碰碰運氣,萬一宋軍守將腦子一抽,做些什麼不理智的事情出來,他就可以輕鬆加愉快地拿下應天府城,然後攜大勝之威回到燕京去爭權。

  有棗沒棗打三竿,不買彩票的人永遠不會中獎。

  然而再轉念想到李申之上次衝動之後的後果,他又覺得額頭冒冷汗,不自覺地將自己的營帳往後撤了撤。

  經過他的情報網研判,上次應天府發射投石機,完全是一場誤會,他可不想再經歷一次這樣的誤會。

  金軍按部就班地安營紮寨,同時繼續耍一些小伎倆刺激著宋人。

  而這一次的刺激,讓李申之上頭了。

  只見金人押上來幾個民夫,將他們在最遠的桅杆旁邊排成一排,然後從第一個開始砍頭。

  按說李申之早已過了心軟的階段,不會因為個別人的生死而牽動自己的情緒。

  畢竟大大小小的事情經歷了這麼多,就算沒有養成鐵石心腸,心裡素質也早已非同常人。

  至少他可以面無表情地派出一支敢死隊去阻擊敵人,然後在真心實意地安撫戰死士兵的家屬。

  但是這一次,不一樣。

  仿佛完顏宗弼也很認真地了解過他一樣,深深地抓住了李申之的痛點。

  那幾個民夫,每人背著一個袋子。

  通過袋子的款式,李申之一眼就能認出,袋子裡裝的是水泥。

  水泥啊,一文不值的水泥,成本還沒有運費貴的破玩意,被民夫當成寶貝一樣死死地護住。

  雖未親眼所見,李申之也能想像到這幾個民夫遭遇金兵時的模樣。

  他們一定是將船上的水泥往城堡裡面搬,用來加固城堡的。

  遇到金人的時候,他們一定拼命跑了,但是卻不肯拋下背上那一袋水泥。

  在他們眼中,水泥就是稀世珍寶,別說每一袋,就是每一捧都要好好珍惜。

  然而背著幾十斤的東西,他們怎麼能跑得過騎馬的金人?

  兩顆腦袋被砍下,輪到了第三個人。

  說不害怕是假的,但是他依然努力讓自己顫抖的身體顫抖得不那麼厲害,努力地讓背後的水泥袋子不掉下來。


  如果扔掉水泥,他們或許可以逃得一條命回來。

  他們的兩條腿或許跑不過四條腿的馬,但是只要隨便能跑到一條小河邊,一個猛子紮下去,活命的機率很大。

  一袋破水泥而已,就值得他們付出一條命。

  李申之想到了建國初期的那些人。

  想要狠狠地罵他們愚蠢,卻又實在罵不出口。他們是愚蠢,可是他又有什麼資格去罵他們?

  兩行眼淚從眼角滑下,鼻頭有些發酸。

  張浚拍了拍李申之的後背,沒有勸解,沒有安慰,只是與他站在一起,眼睜睜地看著遠處,一排民夫被盡數斬首。

  張浚是經歷過大世面的人,幾個民夫的死還不足以讓他的情緒有絲毫的波瀾。他不知道李申之曾經歷過的那種物資匱乏又被人欺負的時代,那種為了保住一點點戰略物資而獻出生命的時代。

  「記住今天這一刻,我要讓金兀朮那狗日的血債血償!」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