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攤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28章 攤牌

  卻說自從李申之在川陝暗中扣下秦州之後,已經過去了不少時間。宋金之間摩擦這麼長時間,雙方的高層不可能沒有書信往來,而朝廷也肯定會有詔書傳來。

  不論是喜歡訛詐的金人,還是一嚇就尿的趙構,全都會把談判當作解決爭端的第一選項。

  完顏宗弼不會放過這個訛詐的機會,而把金人當成親爸爸的趙構更是會不遺餘力地滿足金人的全部要求,快馬加鞭地下達詔書,宛如曾經給岳飛下達的十二道金牌一般。

  算算時間,朝廷的詔書早就該到了。

  而張浚遲遲沒有對大家宣布朝廷的命令,說明被他扣了下來。

  只有朝廷的詔令不合時宜,與大家的戰略目標相左,張浚才會扣下詔書不發。

  熟知歷史的李申之,早已猜到了詔書的內容。

  不只是他,但凡是個腦子正常的人,都能猜到詔書的內容。

  他們猜不到的,是趙構對金人的語氣會多麼地卑微,而對應天府的語氣會是多麼地急迫。

  而李申之之所以當眾問張浚,就是不想捂著這個蓋子,讓張浚當眾把趙構的決定說出來。

  這是一次攤牌,一次很關鍵的攤牌。

  如果這一次不攤牌,李申之覺得這一仗打得不踏實。

  張浚看著李申之,並沒有急著回答他。

  張浚在思考,李申之到底打的什麼主意。

  按照張浚原本的打算,他會獨自承擔下矯沼的後果,保護應天府的這幫年輕人。

  軍功給年輕人,罪過他來擔。

  他對這群年輕人很有信心,雖然不知道他們會用什麼方式擊敗金人,但就是相信他們會擊敗金人。

  即便是他們最後失敗了,張浚也會給他們提供這一次的機會。

  在國家大義面前,張浚是個偉大的正人君子,他可以毫不猶豫地犧牲自己,為家國獻身。

  他忠於的不是大宋,不是趙構,而是華夏民族。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不希望眼前的這些年輕人摻和到高層政治當中。

  政治是殘酷的,越是高層就越是殘酷。

  古往今來,凡事摻和到高層政治鬥爭中的人,且不說勝與敗,能善終的都屈指可數。即便是偶有勝者,也不過是暫時的勝利,很快便被後來者拱翻在地。

  李申之看出了張浚的猶豫,說道:「張相公不願說詔書的內容,我們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今日若是不把這個事情說清楚,這金人就打不贏。」

  其實所有人都看懂了張浚的操作,也認可了他的決斷,甚至還從內心裡對張浚十分地感激。

  看破不說破,是所有人的心態。

  而李申之的這波操作,他們就看不懂了。

  為什麼不把詔書的內容放到檯面上公開,金人就打不贏?

  其中最為困惑的,是趙瑗。

  因為他與別人是不同的。

  身份的差異,帶來看問題的視角也隨之改變。

  他是帝國未來的接班人,必須要比別人思考得更加深入才行。

  而身為一個大孝子的他,並不想忤逆趙構的意見。

  在趙瑗看來,張浚的抉擇應該是最好的抉擇。如果把詔書公開,而詔書的內容是讓他們割地賠款的話,趙瑗一定會無條件地支持趙構的決定。

  當詔書未下之前,他或許會拼著性命去勸阻趙構,而當詔書下來之後,他同樣會拼著性命去執行詔書的命令。

  張浚暗自思索了一番,沒有看出李申之到底是什麼樣的打算,乾脆不再糾結,說道:「與你猜想的差不多。金人因為在秦州吃了虧,想讓割走咱們的楚丘縣和寧陵縣來。官家下詔讓咱們儘量據理力爭,能少割一個縣便少割一個縣。若是事不可為,兩個縣都割了也罷。」

  李申之不屑地一笑,心想:趙構能說出這樣的話,恐怕還是幾個相公們給他施加了壓力。真要按著趙構的秉性來,他恨不得主動割讓三個縣出去。

  李申之的心情轉而又變得大好:看來誅殺秦檜的效果還是非常地明顯。沒有了秦檜,朝中的相公們多少都會對趙構的決策形成一定程度的掣肘,讓他投降得不至於那麼徹底。

  朝中形成的新格局,對他在應天府的軍事行動是有利的。


  至少當戰事焦灼之時,趙構再想下發十二道金牌的時候,恐怕也沒那麼容易繞過宰相班子。

  當一個人的心態始終是積極向上的時候,總會發現「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李申之現在便是如此。

  他想通過今天這場會談,將投降派的遮羞布給徹底揭開。

  張浚雖然不知道李申之會如何做,卻最終選擇了全力配合。

  他看著李申之,仿佛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那個想要挑戰體制,心比天高的年輕人,身上好像在發光。

  他想到了自己年輕時候想要一展抱負,卻處處碰壁,處處掣肘。好不容易主政一方了,又好死不死地以失敗告終。

  他選擇支持李申之,用自己的權勢和能力扶李申之一把,未嘗不是在支持那個曾經滿腔熱血的自己,扶過去的自己一把,圓一個未曾圓了的夢。

  他要看一看,在沒有掣肘,得到鼎力支持之下,眼前的這個年輕人能走多遠。

  張浚說罷詔書的內容,不再做過多的闡釋,而是目光看向了李申之,等著這個年輕人的表演。

  李申之毫不客氣,接過了話題,說道:「孫子曰:『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官家對應天府的局勢並不了解,更不可能準確判斷此處的局勢。因此,雖是官家的詔書,卻也不必盡聽。」

  張浚沒有接話,而是等著別人的反應。

  雖然大家沒有明說,卻同時把目光看向了趙瑗,這話該他來接。

  趙瑗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多年的養尊處優讓他有著上位者該有的城府。

  等別人全都發表完意見,自己在說話。

  迎著眾人看來的目光,趙瑗沒有遲疑,反問李申之道:「若是朝廷的詔書都可以不遵守,豈不是亂了君臣綱常?這與五代亂世節度使割據一方又有何不同?」

  見趙瑗果真參與到討論中來,李申之心中暗喜。趙瑗才是他今天的真正獵物。

  李申之雖然沒有提前打好與趙瑗談話的腹稿,但超越時代的眼界,讓他完全不虛與趙瑗的這種道德辯論。

  沒有正面回到趙瑗的反問,李申之接著反問道:「敢問殿下,君主用人,是該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呢,還是要事必躬親,遙控指揮呢?」

  趙瑗也沒有理會李申之的反問,而是說道:「若是在身處邊境,人人都如你一般,那還如何統治國家?到時候中央無法號令地方,地方各自為政,時間一久,豈不是又要陷入割據亂世之中?」

  李申之搖了搖頭,擺著手說道:「殿下嚴重了。敢問殿下,若是朝廷下詔要免去下官知縣之職,下官定當掛冠而去,一刻不敢貪權。想必官家要免去張相公,張相公也不會有絲毫違逆之心。」

  張浚配合著李申之的論調,點了點頭。

  李申之繼續說道:「可是官家既然任命了下官為應天府宋城縣的知縣,那麼下官就要對官家負責,對宋城縣負責。官家遠在臨安,不知道此處詳情,下達的命令有可能是錯的。而下官身為臣子,若是不能為官家分憂,糾正官家錯誤的言行,那更是身為臣子的失職。」

  這是一套標準的忠臣言論,甚至是可以載入史冊的忠臣言論。

  簡言之:你可以免我的職,但是不能強迫我去做違背良心的事。

  一番言論站在了家國的高度,說得趙瑗不好反駁,李申之繼續說道:「人無完人,即便是殿下日後當了皇帝,難倒就能保證自己不出錯嗎?難倒殿下就不怕自己的錯誤決策導致國家覆亡嗎?」

  趙瑗聞言面色一變,說道:「申之慎言!」

  他現在連只是一個預備階段的准皇儲,距離太子的位置還有十萬八千里。這時候若是表現出覬覦皇位的想法,趙構一定不會容他。

  即便是內心裡再迫切地想要繼承皇位,即便是所有人都把他當成皇位繼承人,他都不能表現出對皇位的一絲興趣。

  政治家,都是天生的演員。

  李申之擺了擺手,說道:「殿下放心,今天在坐的都是能推心置腹之人。今日咱們在這裡暢所欲言,出得這個門,今日的話便全都不作數。」

  也不知李申之身上有什麼樣的魔力,明明按照職位高低,他在應天府不過是一個排名第四的知縣,卻能讓所有人都心甘情願地任他控場。

  這時,趙不凡加入了討論:「申之,哥哥說句公道話,你看中用不中用。」


  趙不凡的話說得很客氣,李申之趕緊轉向趙不凡,身子微微前傾,作出側耳傾聽的姿態:「哥哥莫要客氣,兄弟正等你指教呢。」

  趙不凡說道:「按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是不錯的,這話孫子說過,蜀相孔明說過,司馬溫公也說過。咱們身處應天府的最前線,的確應該有咱們自己的判斷。但是官家的詔書也不能置之不理。咱們是不是應該給官家回一封奏摺,向官家陳明此處的厲害?哥哥心想,這應該也是做臣子的責任。」

  趙瑗覺得趙不凡的話有道理,嘴上雖然沒有說話,目光卻看向了李申之,等著看他的回應。

  趙不凡總歸是老趙家的人,老趙家若是倒台了,他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是以努力地維護朝廷的權威。

  李申之點頭稱是:「哥哥說得沒錯,這是應有之義。官家既然沒有免咱們的職,那就說明還是信任咱們的,咱也不能背著官家幹些不地道的事。可若是官家的詔書再度傳來,咱們該如何應對?」

  這下沒人接話了。

  稍微東西啊腦子就會發現,這事兒沒法解決。

  官家下詔書讓投降,李申之拒絕執行,然後向官家陳明厲害。

  一個完美的死循環。

  官家不理李申之的奏摺,繼續下詔書投降,李申之拒絕執行,然後再次上書向官家陳明厲害。

  只要李申之不揭竿起義,亦或是趙構不免了李申之的職,那麼這個死循環便會一直持續下去。

  當初岳飛就是落入這樣的死循環之中,結果岳飛在與皇權的對抗中率先認慫,選擇了退兵,也導致了一場悲劇。

  李申之比岳飛強一點,因為趙構想要保持和議,就不得不留著他。

  他比岳飛多了一道護身符。

  趙瑗在一瞬間便明白了這樣的死循環,但他的思路走得更遠,想到了皇帝該如何維繫皇權。

  於是趙瑗找到了李申之的邏輯漏洞,問道:「那若是你判斷錯了呢?」

  李申之上面的一番長篇大論看似無懈可擊,但其邏輯起點在於自己基於現場形勢的判斷是對的。

  可若是這判斷是錯的呢?

  這是一個沒有辦法驗證的猜想。

  時間的緯度是單向的,選擇了一條路便永遠無法選擇第二條路。李申之與趙構的兩個判斷,最後只能有一種結果,而永遠無法判斷另外一種選擇到底是對是錯。

  如果判定標準更加地嚴苛一些,甚至於選定了的那條路,同樣無法判斷當初的選擇是對還是錯。

  這是一道非常艱深的哲學問題,也是李申之穿越的那一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獎內容。

  李申之沒有試著去向趙瑗解釋這麼複雜的問題,而是把問題指向了趙瑗真正擔憂的核心。

  李申之問道:「敢問殿下,誰才是皇權最堅定的捍衛者?」

  此言一出,所有人全都震驚不已。

  張浚受驚之後又變得很欣慰,眼前的這個年輕人,總是能語出驚人,說出前人從未說出過的話。

  問得好啊,皇權的捍衛者。

  千年以來,很少有人敢光明正大地把皇權拿出來說事。

  而李申之問得也很有趣。

  既然有皇權的捍衛者,那就說明還有皇權的破壞者。

  世上的人就那麼多,分分類也不過是士農工商,最多再加一個兵。

  這些人中有些人是皇權的捍衛者,那麼剩下的大概就是皇權的破壞者了。

  張浚看戲一般地看向了趙瑗,他也想知道這個帝國未來的接班人,到底是個什麼成色。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