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放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90章 放榜

  科舉考完,李申之終於可以稍微喘口氣了。

  總得來說考的不錯,小鎮做題家的直覺告訴他,這一把穩了。

  臨安的學子們還沒有離京,他們沒有了考試的壓力,在放榜之前也沒什麼心思殿試準備,每天都在強烈的焦慮中吃喝玩樂,依靠酒精來讓自己放鬆。

  有信心的人每天趾高氣昂,感覺考得不好的人則是垂頭喪氣,卻依然停留在臨安不肯走,始終抱著一絲絲的期望。

  萬一走大運能考中呢?

  能靠實力考中舉人的,無一不是當地的佼佼者,從小就是學霸。都說科舉考試是六分實力四分運氣。雖然自己沒有發揮好,實力沒有完全發揮出來,但萬一運氣逆天呢?

  誰還沒個幻想不是。

  學子們患得患失,馮益卻忙得如火如荼。

  馮益前一天與李申之溝通好,第二天便張羅了起來,很快便協調好了各方關係,將人手和原料整備齊全,開始修御街。

  御街的整修工作,給臨安城的居民帶來了諸多不便。

  修路最討厭,這一點李申之深有體會。

  不過水泥這種新鮮玩意,讓大家好奇勝過了抱怨,閒暇之時紛紛在旁邊觀看看著禁軍施工。

  看來看去,有腦筋好的竟然成了行家,膽子大一些的還能指揮禁軍施工,施工現場一時之間倒是其樂融融。

  李申之趁此機會,抓緊機會進行水泥的配方實驗,把農莊裡負責水泥生產的工匠也抽調到了城裡,協助禁軍施工,美其名曰全力支持馮益的工作,實則是為了搜集實驗數據。

  這種一舉兩得,皆大歡喜的事情,李申之最擅長了。

  按照李申之的規劃,他們分別使用了不同的粒度,不同的煅燒溫度和時長,不同的原料比例,以及大開腦洞的添加劑,進行不同規格水泥的生產。

  這些配方的微調並沒有告訴馮益,而是由李氏農莊的工匠們暗中做下記錄,等水泥完全乾透之後,再收集相關的數據。

  有官家出錢幫他們搞實驗,這種機會難得。

  當然了,不論如何調整配方,至少得保證水泥基本的質量。

  要不然御街出了問題,那可是要砍頭的。

  水泥的鋪設不僅吸引了臨安居民的注意力,更是讓臨安城的富戶們眼熱不已。他們倒不是覺得水泥鋪出來的路有多好,而是感覺這種新鮮玩意自己家裡必須有,這是彰顯身份地位的時候,與美醜無關。

  就算是丑,那也是奢華的丑。

  於是一時間馮益的官署門庭若市,全都是打招呼遞條子,讓馮益給勻一些水泥出來。

  馮益每天都在巨大的煎熬之中。

  他是一個天性貪財,又喜歡在人前顯擺的人,手握水泥這種戰略資源,如此的發財兼顯擺的機會,對他產生了巨大的誘惑。

  馮益花費了很大的毅力,才強忍住內心強烈的貪婪之心,沒有挪出一分一毫的份額出去。

  說明他對官家的忠心永遠在第一位,這也是他能力不強,卻始終為官家心腹的原因。

  岳銀瓶的親戚走了,李申之又回到了白天練功,晚上操練的日子。

  好在不用再讀書,可以潛心地搞一些小發明創造。

  小鎮做題家也討厭讀書,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意每天起早貪黑地刷題。

  李申之展開的小實驗很多,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還有暫時沒有成功的。

  比如說香水的發明就失敗了。

  其實也沒有失敗,就是製造出來的成品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不論是成本還是香型,全都被臨安市面上的香薰吊打。

  看來古人的智慧當真不可小覷,在許多領域還是要給古人給予相當的尊重。

  宋人的薰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貴有上不封頂的奢侈品,價格比黃金都要貴十倍。

  但是百姓們也有自己的辦法,他們用梨渣,甘蔗渣等幾種尋常物品混合起來,竟然也能有不錯的效果,叫作小四合香。

  寒門子弟難得狂歡一次,在臨安城裡肆意放縱,但是官宦的子弟們就不同了,他們開始了新階段的學習。

  宋朝的學子考中進士之後,並不能直接當官,而是還要接受崗前培訓,學習的內容主要是朝廷的典章制度和律法。


  崗前培訓之後還會有一次考試,考過了才能當官。

  不過這一次考試並不是選拔性的考試,而是資格性的考試,只要能達到規定的分數,就算合格。

  科舉是選拔性的考試,不論考了多少分,只有前百分之十才能錄取。

  那時候資訊還不發達,官宦子弟們利用著這樣的信息差,提前進行準備,也好一舉通過考試。內卷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

  等待放榜的時間很是焦心,過得漫長而又飛快。

  不知不覺間,到了張榜的日子。

  李申之不能免俗,與臨安學子們一同相約去看榜。他倒不是想看自己中了沒有,而是考中的舉人還有許多手續要辦理,比如去貢院驗明正身,領取殿試的號牌,重新五人結保等等,一系列手續辦完,就算是走後門,大概也要半日光景。

  童瑜挺著大肚子在家中修養,張蔥兒在茗香苑裡面準備著慶功宴,岳銀瓶跟著李申之一同去看榜。

  當看到榜單排名的時候,李申之的心情一下緊張了起來。

  前面幾個沒有自己的名字。

  難不成真的落榜了?

  要是真落榜,那玩笑可就開大了。

  排名第一的是范成大,第二的是韓平,陸游排第三。

  由於李申之改變了歷史走向,原本的狀元和探花都沒能進入前十名,因為他們寫的都是些阿諛奉承的文章。

  在秦檜主政時期的科舉考試中,成績的好壞與阿諛奉承的程度呈正相關,誰的話說得越不要臉越低賤,就越能拿到好成績。

  朱熹也是在這個時期考中的科舉,好在名次很低,低到卷子沒有被官府收錄的程度,可見朱熹還是很懂得變通,兼顧地守住了內心的底線。

  只有如陸游一般的鐵憨憨,才會一輩子考不中。

  原本的榜眼是秦熺,秦檜倒台了,他寫的那些狗屁文章自然無法入得考官之眼,直接落榜。

  也不知道秦熺那個鐵憨憨,是否寫上了秦檜給他的科舉密碼。

  等看到二三十名的時候,李申之才發現了自己的名字。

  還不錯,好歹是一個二甲進士,算是正兒八經地出身,不影響以後當宰相的資格。

  心情放鬆之餘,李申之不禁吐槽那幾個大文豪。

  果然他們在模擬考試的時候都留了一手。

  明明自己壓中了題,明明讓他們每人都做了一篇文章,明明自己用高超的洗稿技術攢了一篇驚世駭俗的策論,結果還是被他們給壓了下去。

  看來還是不要小瞧了任何人,尤其是在史書上留下名字的人,各個都是人精。

  李申之在預判他們的時候,他們同樣也在預判著李申之的預判。

  李申之想白嫖幾篇文章,他們豈能看不到?是以在寫文章的時候都留了一手,反正李申之這個土鱉也看不出來好壞。

  與自己相熟的幾個學子全都考中了科舉,並且狀元還很有可能在范成大與韓平之間產生。這兩人本就是宰相之才,家世也不錯,李申之的泄題不過是提前了他們的仕途而已。

  在自己名字附近,還發現了一個叫「黃庭」的學子,讓李申之感覺很熟悉,又很陌生。仿佛在哪裡見過,卻始終想不起來。

  倒是陸游終於在人生的第一次科舉中就考中了進士,讓李申之非常高興。

  能上榜之人,百分之九十九算是鎖定了進士的資格。

  在接下來的殿試中,除非真的有人冒名頂替,或者有嚴重的君前失儀,才會被虢奪進士的資格。

  貢院門口除了這些學子們,還有許多員外和管家也圍在外面。

  他們的到來,是為了上演一出宋朝的好戲:榜下捉婿。

  但凡見到考中了進士,且年輕俊朗的人,便上前商議:老夫家中有一女,從小學習琴棋書畫,知書達理,容貌上佳,願許配與公子,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那年輕學子臉色一紅,拱手道:「承蒙老丈厚愛,小生心中自然十分願意,只是需回鄉問候家中妻子是否同意。」

  得,原來這人已經娶了妻子,自己閨女總不能跟去當小妾。

  鬧了個小笑話,惹得眾人哄堂大笑。

  剛鬨笑完,就有榜上有名的窮酸學子來到這個員外身邊:「小生願娶員外千金,只是小生家境貧寒,不知……」


  那員外聞言轉過頭來,只看了一眼便一把拉住那個學子的手:「哎呀,公子真是一表人才。莫欺少年窮,老夫認下你這女婿了。」

  不論是士子,還是員外,都只口不提入贅的事情。

  在古代,入贅的人是「賤民」,當官的仕途都會受阻。那些官員富戶們把女兒嫁給新科進士,是想讓女兒有一個好的前途,而不會為了入贅的名聲斷了女婿的前程。

  還有更激進的人,直接派管家和傭人將上榜的進士抗回家裡,真·榜下捉婿。

  不過只有大官家裡或者大戶人家才敢如此,不然平白得罪一位進士,無端地給自己樹敵。

  上榜進士里有一位叫陳誠之的人,已經五十多歲,他是原本的狀元。

  一個人若是不知道自己曾經可以得到什麼,便不會覺得有什麼遺憾。

  來自福建的陳誠之考中了進士,心中滿是歡喜,感覺幾十年的寒窗苦讀沒有白費。

  看完榜單之後,李申之招呼臨安府學的學子們到茗香苑去慶祝,連帶著本屆科舉的學子也都一同跟了去。

  同一屆中科舉的人,不分年齡大小,不分高低貴賤,全都叫作「同年」,意思是同一年考中的進士,同一年進入了士大夫體系,同一年獲得了新的身份。

  「同年」自宋朝以後,直到明清,成為了一個典型的政治小團體。更有甚者,一年的同年和今年的主考官都會結下莫大的師生關係。

  放榜之後,按說會有人組織大家一起聚個餐,互相留一個聯繫方式,還會出一本同年集,將每個人的籍貫,年齡信息記錄下來,方便日後聯絡。

  原本這一次聚餐要等到殿試結束,由狀元發起,或者德高望重之人主持。

  在一開始,這次聚餐只是臨安府學學子們的一次日常活動,他們平時吃慣了李申之這個狗大戶,很自然地由李申之主持這次聚餐。

  更何況今天遇上了放榜這麼大的日子,自然少不得一頓狂歡。

  李申之中了科舉,雖然名次不高,但心裡也是真的高興。

  古往今來能考中科舉的人猶如鳳毛麟角。有宋一朝,開科錄取比例算是所有封建王朝裡面最多的,也不過平均每年錄取一百多人,比連清北每年招生人數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可想而知其競爭的激烈性。

  所有靠本事,正兒八經地考中科舉的人,稱一聲天子驕子都不為過。

  想要考中科舉,除了有實力之外,多少還帶一些運氣因素,正是因為這一點不確定性存在,讓李申之一直無法徹底放下心來。

  如今塵埃落定,一顆心終於可以放回肚子裡。

  茗香苑內,張蔥兒早已安排好了一切。

  不僅酒水菜品充足,就連各大酒樓的歌舞伎們都聞風而動,紛紛前來茗香苑助陣。

  有不少女伎,早在年前就跟學子們搭上了線,今天更是要前來表現一番。

  若是等到日後這些中舉的學子飛黃騰達,自己就算到府上當個小妾,也是不錯的結局。

  妓女畢竟是個青春飯,等到老了流落街頭的不在少數,好多甚至都活不到五十歲。

  她們能勾搭上達官貴人的機率已經非常之低,低到幾乎為零。其中緣由,還要說到前朝。

  大概從唐末五代時期開始,性病悄悄地在妓女和嫖客之間傳播,稱之為髒病。

  於是乎,達官貴人們便很少再去青樓嫖妓,而是喜歡在自己家中豢養妓女。

  既然是自己養,年紀大的還不行,最好是從小女孩就開始養起來,慢慢調教,那才有滋味。

  小女孩們骨瘦如柴,身上一點肉都沒有,便喚作「揚州瘦馬」。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