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平平無奇的戰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03章 平平無奇的戰陣

  卻說正當趙士褭這廂的眾人商議之時,泗州廂軍越逼越近。

  緊張的形勢一觸即發,壓迫得使團中竟然有人想逃。

  對面可是實打實的一千人,個個看上去膀大腰圓,孔武有力。反觀自己這邊,看似五六百人,真正可戰之兵只有一百。

  事已至此,眾人也顧不上分析來人到底是什麼人,出於什麼目的。

  火燒眉毛先顧眼前,先能活下命來才是關鍵。至於其他的,隨後慢慢再說。

  禁軍的統制覺得打不贏,梁興覺得能守住,兩人之間意見有分歧。到底是戰是逃,這時候需要趙士褭來拍板。

  趙士褭看向李申之,李申之定然是不想逃的,那樣便會功虧一簣,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都白費,那麼多的鋪墊將會化作烏有,辛苦一場,到頭來一場空。

  李申之決定要守,便是趙士褭的意思。

  怎麼守?還得李申之拿主意。

  「大宗正,事急從權,還請大家聽從我家這位隨從指揮。」李申之一把拉過梁興,對眾人說道。

  他沒有公開梁興的身份,假稱是自家的隨從。趙士褭在從臨安城出發之前,就早已猜到了梁興的身份,也始終沒有點破。大家心知肚明,是以趙士褭對梁興的軍事素養非常放心。

  趙士褭大手一揮,對著梁興說道:「你且與禁軍統制在一起,所有指令通過他下達便可。」

  讓梁興直接指揮禁軍,有諸多不便之處。兵將之間從來沒有配合過,缺乏默契,再加上禁軍之中或許也有不服之人,更加增加了梁興調配軍力的難度。現在正是緊要關頭,萬一指揮系統出現問題,對在場之人就是滅頂之災。

  通過禁軍統制來傳達命令,只需要說服禁軍統制一人便可,他傳達出的命令,禁軍中人必然不敢違拗。

  梁興和禁軍統制紛紛領命。

  梁興正準備下達軍令,布置防禦陣型,那統制卻忽然說道:「大宗正,此刻禁軍士氣低迷,還請大宗正為大伙兒鼓鼓氣。」

  宋軍的尿性,趙士褭太熟悉了,已經爬上城頭了,都能回頭跟主將要賞賜。要是主將不給賞賜,他們能自己從城頭上撤回來。

  趙士褭不計較禁軍的「勒索」,當即掀開車簾,就站在馬車之上,大聲說道:「爾等只需奮力殺敵,待出使回京之後,每人賞銀百兩,官升二級。」

  這裡的官,指的是級別。宋代的官員等級非常之多,少的時候有三十多級,多的時候有五十多級,所以升兩級官並不多,對士兵們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鼓勵。

  大宗正的口碑相當的硬,禁軍們將心放回了肚子裡,紛紛準備戰鬥。

  禁軍統制也看向了梁興,等待著命令的下達。

  梁興躍上一匹戰馬,昂首挺胸,宛如將軍一般,環視四周。他也是趙宋官家任命的正經統制,級別上跟禁軍的統制平級。更兼之常年征戰沙場,不論是氣質還是派頭,全都壓過禁軍統制一頭。

  禁軍統制不自覺地退後了半步,以副官的姿態站在梁興的戰馬旁邊。

  行走了一路,梁興一直在觀察使團的成員,這支禁軍的成色早已瞭然於胸。士兵們該怎麼安排,如何排兵布陣,心裡大致有了盤算。

  再加上作為將領的職業敏感性,剛才魏良臣前來的時候,他就觀察好了地形,對於哪裡可以布置陣地,哪裡可以快速行軍,一旦出現敵軍該怎麼對陣,怎麼迂迴包抄,心裡大致預演了一遍。

  拿到指揮權,梁興迅速進入角色,作出了如下布置:

  二百老弱病殘負責傳遞箭矢,運送傷員。

  二百老兵油子負責舉盾牌。不求有多大效果,只要能保證自己不被流失射中就行。

  將另外一百可戰之兵分成兩隊,每隊五十人,有禁軍統治親自負責。

  每隊之中各有長槍兵和弩手若干,藏身在老兵油子的身後。

  老兵油子並不是戰鬥力不行,而是他們極度自私自利的心理,在戰場上出工不出力,十成力能使出半成,就算是良心發現。

  可誰要是因為這個小看了老兵油子,很可能吃大虧。

  老兵油子再不堪,也是「老兵」。在無數戰鬥中能活下來的人,必有其過人之處,他們的戰鬥素質和對戰場形勢的敏感度,遠超一般人。

  禁軍統治又領了十個人在身邊,充當執法隊。


  梁興傳令,把軍中戰馬全都聚攏在了一起,帶領十多個本部人馬(同樣是李申之的隨從),組成了一個騎兵小隊。

  剩下的各府家將僕從聚攏在趙士褭身邊,充當預備隊。

  一番調度有模有樣,轉眼之間擺好了陣型,頗有一番精銳的姿態。

  李申之將這一幕幕看在眼裡,忽然明白了培訓基層軍官的必要性。

  梁興的一番布置並沒有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嚴格說起來,只是中規中矩。

  但許多基層軍官連這個都安排不好。說到底,還是基層軍官的訓練不到位,打仗全憑「感覺」。

  殊不知,在爾虞我詐的戰場上,「感覺」是最不可靠的玩意,那是狡猾的敵人早已研究透徹的人性弱點。

  除非是天賦異稟的將領,天資平平的人,越是相信「感覺」的人,死的越慘。

  對於平庸的將領,作一個莫得感情的工具人,反倒是最好的選擇。

  若是每個軍官都能按部就班地完成戰鬥部署和作戰任務,即便沒有名將光環,也足以在這個亂世立足。若是運氣好一些,還有可能成長為一代名將。

  說起梁興的一番布置,不得不簡述一下古代軍隊組織制度。

  古代軍事的組織單位,始終秉承著「什伍制」,也就是五人小組是最小作戰單元,他們相互扶持,相互監督,跟民間連坐的鄰居差不多。

  兩伍叫一什,行軍時這十個人在一個灶里吃飯,也叫一「伙」,大概類似於現代的一個班。

  再往上的軍事單元,都是基於這樣的基本單位疊加而成,或叫一師,一團,一軍,一營,一都,一隊,根據時代不同各有差異。

  到了唐代的時候,又出現了一個叫「隊」的基本編制,對戰爭開展的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隊,五十人,卻並不是簡單的五個「什」組合起來。

  這一隊之中,有隊正(一把手),有隊副(二把手),有旗手(三把手,兼職執法官,《長安十二時辰里》周一圍飾演的龍波就是旗手),這三個人組成了一隊的領導團隊。士兵們也分長槍兵,盾牌兵,弓弩手,五十個人各司其職,組合在一起便成為一支合成化的最小作戰單元。

  戰鬥時,隊正依據不同的戰場形勢組成戰鬥陣型,大體結構是盾兵頂在最前,長槍兵站在盾兵身後,弓弩手再後,最後是一支騎兵小隊。

  其組織形式與現代的「連隊」大致相同。

  宋代雖然對唐代的軍士制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但是基本的作戰單元,卻予以了不同程度的保留。

  直到明代戚繼光大放異彩的「鴛鴦陣」,也是脫胎於此。

  梁興的布置,就是一套唐軍的標準布置。

  平平無奇。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