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比山東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34章 比山東復

  未央宮外,聽到孫兒何未央,在馬邑立下如此赫赫戰功,何多黍自然是笑的見牙不見眼。

  何多黍身旁的老妻,也終於留下了安心的眼淚。

  ——武勛不武勛的另說,人還活著,才是天大的好事········

  倒是一旁的小舒駿,聽說這位還未曾謀面的少主,居然在自己第一次參加的戰爭中,就立下如此戰功,眼睛頓時就有些閃閃發亮了起來!

  而圍聚於此的百姓,也紛紛將羨慕的目光,投降何多黍那老淚縱橫,又寫滿喜悅的面龐之上。

  宮外,是這樣一幅歡天喜地的氛圍;

  而宮內,劉盈的目光,也終於落到了那個被靳歙著重提起的人名之上。

  「虎賁甲刀,何未央·······」

  「嘿!」

  「西漢版超級英雄?」

  笑著發出一聲調侃,劉盈也終是滿懷喜悅的直起身,將手中,這封已經被自己從頭到尾看了無數次的軍報,輕輕放回了眼前的御案之上。

  此時,劉盈心裡的感受,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

  ——爽~~~~~~~~~~~~~~!

  發自靈魂深處,一直延續到每一根神經、每一個細胞的爽快!

  有了這一戰打底,漢室面對匈奴騎兵時的頹勢,也將自此出現極為重大的轉折。

  三五年後,便是河套地區重歸漢室懷抱,使漢室不再苦於養馬、養牛之地的稀缺,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

  而在劉盈身側,感受到天子這份時刻散發出的喜悅,少府陽城延的面容之上,自也是掛上了由衷的笑意。

  便是此戰,讓少府付出的海量物資,陽城延都不覺得心疼了;

  即便明知接下來,少府還要搬空一半以上的倉庫,來給得勝歸來,凱旋而歸的將士們發放賞賜,陽城延也絲毫不覺得揪心。

  ——因為這,是他們應得的。

  ——獲得這樣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所有參加戰鬥的漢軍將士,都配得上這般高貴的的賞賜。

  思慮間,劉盈也終於是從深度的喜悅中調整了歸來,淺笑盈盈的側過身,向陽城延交代起了之後的事。

  「馬邑一戰,吾漢家斬敵首數萬級,生擒者更逾;」

  「諸般賞賜,少府務當親力親為,絕不可使有功之士,因賞賜不豐而寒心。」

  聽聞劉盈此言,陽城延自是笑著一拱手,卻又見劉盈望向自己的目光中,悄然帶上了些許算計。

  「朕意:諸般賞賜,不必盡行之以錢;」

  「往後數日,少府大可擬一獻策,以少府所有之物,如布帛、農具,又或皂、燭之類,以抵當行之賞賜······」

  聞言,陽城延暗下稍一思慮,也終是帶著一抹與劉盈極為默契的笑容,對劉盈深深一拜。

  ——這麼多年合作下來,陽城延和劉盈,不說知根知底吧,也起碼是極為默契。

  若是施政舉措,陽城延或許還有可能看不出劉盈的意圖;

  但在關於少府的事務之上,劉盈的大部分舉動,陽城延都能猜透大半。

  而此番,劉盈提出不再以單純的銅錢作為賞賜,而是輔以各式生活物資,來作為有功將士的賞賜時,陽城延自也是很輕鬆的看透了劉盈的意圖。

  ——這一場仗打下來,如果賞賜全用銅錢,那就算是搬空少府的錢庫,只怕也不夠······

  就說此戰,匈奴人在馬邑-武州一線,留下了至少兩萬多刻人頭,以及五六萬人的俘虜;

  就算其中的一大半,都是沒有什麼『價值』的奴隸炮灰,單就是剩下的一小半,也絕對是一筆讓少府感到絕望的龐大賞賜。

  就說此戰,靳歙麾下的關中主力,將白羊部兩個萬騎殘部,七千多人全部吃下;

  其中的兩千多顆人頭,每一顆,就需要少府撥出起碼三萬錢的賞錢!

  這還不算爵位、官職、軍銜的提升,以及其他方面的賞賜。

  一顆人頭三萬錢,兩千多顆,這就是六千多萬;

  剩下的五千多名白羊俘虜,雖然沒有人頭值錢,也起碼是『半價』,也就是一萬五千錢賞錢,加在一起,就又是近八千萬錢。


  算下來,單就是白羊部的七千號人,就需要少府拿出一萬萬四千萬錢,來賞賜有功將士!

  白羊部如此,其他幾部,也相差無多。

  ——虎賁校尉正面擊潰折蘭部兩個滿編萬騎,人頭和俘虜加在一起,幾近萬人!

  ——羽林校尉先後射殺樓煩部數千人,又在決戰中,將參與的樓煩弓騎全部俘虜,這加在一起,又是一萬多號人。

  再加上『金山王親自帶頭投降』的整個金山部,六千多人,以及那幾萬埋屍於馬邑城外的奴隸炮灰,再不值錢,也總得算個每個人頭三、五千錢、每個俘虜一、二千錢。

  林林總總算下來,單就是兵卒的賞錢,少府就要拿出十萬萬錢!

  這麼一筆錢,倒也不是說少府拿不出來;

  而是這麼多年的少府做下來,就算沒有接受過後世的金融課程,陽城延也隱約悟到了一些淺顯的金融嘗試。

  就比如這十幾萬萬錢,如果真的以『賞賜』的名義撒出去,那絕對會立刻引發一場涵蓋整個關中的通貨膨脹!

  ——大傢伙都有錢了嘛~

  有錢了就肯定要花,大家都要花錢,市場需求就會變大;

  需求變大,供應量短期內不會發生改變,就會讓供求關係發生改變。

  供求關係改變,並朝著『供不應求』的方向傾斜,就必然會導致物價上升。

  或許對於後世人而言,消費,是刺激經濟的好事。

  但對於如今的漢室而言,消費,卻是『不穩定因素』的絕對代名詞。

  相較於這樣一場遍及全關中規模的大肆消費,長安朝堂顯然還是更希望:大家帶著各自的賞賜回家,飯照吃、覺照誰,最好一切都完好如初;

  誰都不要出去瞎顯擺,也不要拖家帶口去大購物。

  所以,最好的處理方式,其實就是像劉盈所說的這樣:一應賞賜,不單純發錢,而是發一部分的錢,另外一部分,則折為各式生活物資。

  這樣操作下來,將士們得了賞錢,又得了少府出品的各式精美物資,雖然手裡有了閒錢,卻也沒有了迫切消費的需求。

  ——生活中能用到的東西,少府都發了的嘛!

  就算想買東西,也根本沒啥需要買的了。

  而且這樣操作下來,這樣一場『全關中大消費』的狂歡,就等於被少府變相壟斷。

  借著『將賞賜折價,發放實物』的操作模式,少府就可以將這場全民大消費的利潤,一分不差的裝進自己的口袋。

  這樣一番操作下來,該發的賞賜都發了,錢還沒花出去多少;

  將士們領了賞錢,又領到了賞錢折價的少府物資,還省去了出門消費的麻煩,自然也樂得如此。

  一場本該爆發的消費潮,也被少府這一手『實物賞賜』給扼殺在萌芽時期,關中的治安,得以最大程度的保證。

  就是這事兒·······

  怎麼說呢·······

  ——在有功將士的賞賜上摳摳搜搜,可著實有點不像劉盈的作風?

  正當陽城延帶著這樣的想法,偷偷打量起劉盈的神情時,便見劉盈那淺笑盈盈的面容之上,又悄然湧上些許哀傷。

  「除有功將士,此戰,吾漢家亦有忠臣義士近千人,於馬邑戰歿;」

  語調哀沉的道出一語,劉盈不由伸出手,拿起那封由太尉靳歙親筆所書的軍報,朝陽城延揚了揚。

  「另有輕傷者萬餘,重傷不治者上千,因傷致殘者,亦有數千·······」

  「此,皆因吾漢家之事,而死、傷之忠臣義士。」

  「——有功之將士,當以賞賜相酬;」

  「此輩死、傷,或殘王事者,亦當重金撫恤,以免天下寒心······」

  聽聞劉盈提起傷、亡,以及傷殘將士的撫恤問題,陽城延也悄然斂去面上喜悅,神情滿是嚴肅的沉沉一點頭。

  便見劉盈繼續說道:「朕意,凡輕傷者,當以錢、貨撫之;」

  「重傷致殘者,當以『斬首一級』之例,賜與撫恤,另由少府不時以米布,酒肉相送,以供養之。」

  「及死王事,又或重傷不治者,皆尊之曰:英烈之士。」


  「一應撫恤,遵『斬首三級』之例循;」

  「英烈之屬,比山東復·······」

  隨著劉盈低沉、哀婉的話語聲,陽城延只連連點頭不止;

  待聽到這最後一句『比山東復』,陽城延正連連點下的頭,卻不由滯在了半空。

  ——比山東復!

  若說如今的漢室,有什麼樣的待遇規格,是所有漢人從一而終的人生追求,那除了『開一脈之先河,為一宗之先祖』,那便是劉盈這句輕描淡寫的『比山東復』!

  要想理解這四個字所表達的含義,只需要知道這四個字第一次出現時的場景,就足以道明一切。

  漢七年,項籍自刎烏江,太祖高皇帝劉邦立漢國祚;

  隨即下令:凡豐沛龍興之所,永世不征繳稅、賦、役、卒,謂之曰:山東父老。

  自此之後,每有類似『某人或某群體,幫助天子做了什麼大事』的事發生,無論是先帝劉邦,還是當今劉盈,對這個群體的賞賜力度天花板,都可以總結概括為:比山東復。

  ——比照當年,太祖高皇帝賞賜豐沛龍興之所的規格,視作『山東父老』。

  說的再簡單一些,比山東復四個字,就意味著這一家人,自此成為了劉氏皇族沒有血緣關係的親人。

  無論是種地、參軍,還是入朝為官,有這『比山東復』四個字,任何人都得為這些人大開方便之門。

  因為在漢室,這個群體,是僅次於徹侯、關內侯等貴族階級的特權階級。

  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根正苗紅』『三代赤貧』『無產階級最堅實的擁護者』·······

  「臣,遵旨·······」

  略有些詫異的思慮片刻,陽城延最終,卻並沒有出言反對劉盈的這一決策。

  至於原因,還是那句話:這些人,配得上。

  ——比山東復四個字,為什麼能有這麼高的含金量?

  因為這其中的『山東父老』四個字,意味著當年賣血賣腎,也始終堅決維護太祖高皇帝興起仁義之師,伐滅暴秦,鼎立漢室的堅實擁護者!

  而如今,劉盈想要將『比山東復』的待遇,加到那些戰死沙場的英烈身上,又有什麼不對的呢?

  這些為國家、為民族獻出生命的英烈,難道比不上幾十年前,出錢幫助太祖高皇帝打天下的豐沛之名、山東父老了?

  所以,對於劉盈給出『比山東復』的陣亡英烈撫恤待遇,陽城延絲毫不覺得奇怪。

  ——非但不覺得奇怪,甚至還隱隱生出了一絲『早該如此』的感悟。

  但劉盈的話語聲,卻並沒有結束。

  「朕欲於長安之南,社稷壇側,立一陵園。」

  「謂之曰:大漢英烈陵。」

  「此番馬邑一戰,所戰歿、重傷不治之將士,便當為此英烈陵,所首入之英烈亡魂。」

  「此英烈陵園,亦托於少府之手,從速操辦。」

  「另,待太尉率軍凱旋,長安城內,不舉歡慶;」

  「——以哀喪之樂,迎陣亡英烈歸鄉,朝臣百官、公卿貴戚,皆當身麻戴孝。」

  「而後,朕便當舉國喪······」

  隨著劉盈又一陣低沉、哀婉的話語聲,陽城延的面容,便再次帶上了一抹驚詫之色。

  但思慮良久,又感受到劉盈語調中,以及望向自己的目光中,那不容置疑的堅定,陽城延終還是緩緩起身,對劉盈鄭重一拜。

  「臣,謹遵陛下詔諭·······」

  「國喪所需之喪麻孝衣,又國喪所需之禮樂、祭祀英烈所需之一應事務,皆由少府操持。」

  「盡出內庫錢,以明陛下哀於彼歿、泣於彼亡之志········」

  見陽城延盡數應下,劉盈也終是長呼一口氣,從榻上起身,走到陽城延身前,在陽城延肩上輕輕拍了拍。

  「既如此,少府這邊往作室,從速操持之。」

  「及朕,則往長樂,以此馬邑大捷之喜、國朝失士之苦,告與太后知··········」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