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簡要介紹一下朝鮮歷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34章 簡要介紹一下朝鮮歷史

  淋雨淋感冒了,低燒,狀態不好,科普章調整一下。

  ·

  如正文當中所提到:在華夏歷史記載中,最早出現的關於朝鮮半島的記載,便是商紂王在位時期的三賢之一箕子胥余,被周武王姬發分封為朝鮮君。

  而在箕子胥余獲封,並於朝鮮半島北半部立國之後,朝鮮半島其餘的土著部族,也逐漸出現在了史料記載當中,如高句麗、真番、臨屯、沃沮、夫余等。

  按照《後漢書》《尚書》《周易》等古華夏典故記載,初代朝鮮君箕子胥余,大約是在公元前1120年,被周武王姬發封為朝鮮君。

  須得一提的是:武王姬發封箕子胥余,並非是通俗意義上的『宗周分封』的模式。

  ——最開始,身為殷商遺老的箕子胥余拒絕了武王的好意,並決定效仿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避周遠走;

  但按照當時的時代背景,取代了殷商社稷,立姬周社稷的武王姬發,並不能像後世之君那樣『徹底剷除前朝餘孽』,而是應該遵從存亡續斷的普世價值,善待殷商之後。

  而身為商紂王太師的三賢之一,又流淌著殷商子姓王族血脈的箕子胥余,以及三賢中的另一位:微子啟,顯然成為了武王姬發『善待前朝遺老』以邀買人心的最佳人選。

  不過有異於後世人猜想的是:武王封箕子胥余、微子啟,並非是絕對意義上的『邀買人心』——起碼按照歷史記載,武王姬發真的很尊敬箕子胥余在內的商末三賢,並曾恭敬的就治國的問題請教過箕子胥余。

  但不知是出於亡國之恨,還是出於殷商王族的自尊心,箕子胥余、微子啟二人最開始都沒有接受武王的分封。

  過了一段時間,微子啟接受了武王的分封,成為了宋國的開國始祖,爵位宋公,並成為了殷商嫡脈。

  而箕子胥余卻似是賭氣般,跑去了十萬八千里外的朝鮮半島,一副『我和姬周老死不相往來』得架勢;

  見此狀況,武王姬發也並沒有因此而惱怒,而是大方的承認並分封箕子胥余為朝鮮君。

  從此以後,『周朝鮮君』箕子胥余,便和姬周王室達成了一種微妙的默契,按照當世史學家公認的說法,應該是:武王分封,而箕子胥余不受;

  對於『朝鮮君』的爵號,箕子胥余既不承認,也不否認;對於姬周王室,箕子胥余即不承擔責任、義務,也不享受任何特權,只是在自己的『朝鮮國』內捏泥巴。

  所以箕子朝鮮,一般被稱為箕子王朝,或殷氏箕子王朝;實際上的國號,也並非是『箕子朝鮮』,而是:朝鮮。

  而在當世歷史研究中,之所以要在朝鮮前加上『箕子』二字,主要是為了區分箕子朝鮮,以及後來取代箕子朝鮮的衛滿朝鮮。

  箕子朝鮮的具體位置,普遍被當世研究者認為: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帶,國土基本與現代朝鮮一致;

  在箕子胥余於公元前1120 年成立箕子朝鮮後,箕子朝鮮一直平穩延續到了燕昭王燕職在位時期,即公元前300年前後;

  適逢燕將秦開北逐東胡千里,並東渡遼水進攻箕子朝鮮,直達滿番汗(今朝鮮清川江以西,大寧江流域博川郡境內的博陵古城)為界,取地兩千餘里。

  大幅擴張領土之後,燕國便在這片『新服之土』上設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並修築燕長城;

  至於箕子朝鮮,則同朝鮮土著——真番部落一同歸降燕國,為燕藩屬。

  又過了短短數十年,中原大地風雲驟變;

  公元前230年,始皇嬴政掌控下的秦國正式開始了統一六國的進程,燕太子丹派出刺客荊軻,也沒能阻止祖龍統一的腳步;

  短短八年後的公元前222年,燕王喜被秦將王賁生擒於遼東,燕國徹底滅亡。

  燕國滅亡後,曾為燕國藩屬的箕子朝鮮和真番部,自然也是恢復了『自由身』;

  但根據史料記載中,始皇一統天下後的『大秦疆域』,箕子朝鮮顯然也曾短暫成為秦的藩屬;

  ——即從公元前222年-公元前220年左右開始,一直到公元前210年,祖龍駕崩沙丘,二世繼立、天下大亂的十幾年時間裡,箕子朝鮮曾被併入華夏版圖。

  至於公元前210年,二世繼立之後的亂世,箕子朝鮮並沒有留下關鍵的記載。

  按照燕國被秦所滅之後,箕子朝鮮短暫歸降秦庭來推斷,公元前210年後的十幾年時間裡,箕子朝鮮應該是再次恢復了『自立』狀態。


  而箕子朝鮮再一次出現在史料記載當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部分: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繼皇帝位,鼎立漢祚;同年,燕王臧荼反叛,又被漢太祖高皇帝劉邦親自平滅。

  在臧荼兵敗身亡後,臧荼的殘部分成了兩股勢力,即:率部北上,尋求匈奴庇護的王太子臧衍,以及向東逃亡,尋求箕子朝鮮庇護的衛滿。

  對於臧衍的庇護請求,匈奴人自然是答應的痛快——多養一個漢人貴族,就能讓整個漢室噁心,而且還能不時得到關於漢室內部的消息,這筆買賣對匈奴人而言很划算。

  而對於衛滿的庇護請求,箕子朝鮮君王箕准答應的也很痛快;

  至於原因,文中稍有提到——衛滿對朝鮮王箕准謊稱:漢室比嬴秦還要暴虐,如果再不戒備,那漢兵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打過來了;

  到這時,從箕子胥余獲封為朝鮮君的公元前1120年,已經過去了九百多年的時間,偏安一隅的箕氏朝鮮王族,早已經沒有了先輩的遠見。

  所以被衛滿稍微一嚇唬,朝鮮君臣便趕忙答應收容衛滿,並將朝鮮西部,與漢室遼東郡接壤的『邊境線』周邊區域分給衛滿安置部眾,並下令由衛滿全權負責『抵禦漢室入侵』的『邊防』任務。

  如願得到箕子朝鮮庇護,又深知漢室仍舊深陷於『異姓諸侯之亂』『北蠻匈奴之患』的內憂外患之中,根本無暇關注偏遠的朝鮮半島,久而久之,衛滿便也逐漸生出了歪心思。

  直到公元前195年,漢太祖高皇帝劉邦駕崩,年僅十五歲的太子劉盈繼皇帝位,並由太后呂雉暫掌朝政,衛滿也終於按捺不住膨脹的野心,旋即開始了行動。

  至於行動過程,也並沒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內容。

  ——衛滿派人告訴箕准:漢室的太子繼位了,想拿你的腦袋鎮鎮場子,如果漢兵真打過來,我根本攔不住。

  得到衛滿從朝鮮西邊境傳回的消息,朝鮮王箕准自然是信以為真——畢竟曾經,光是一個燕國,就曾把箕子朝鮮打的屁滾尿流;始皇在位時期的大秦王朝,甚至不費一兵一卒,就將箕子朝鮮劃入了華夏版圖。

  『得知』漢兵將至,箕准自是對衛滿無所不應,將衛滿當成了箕子朝鮮最後的救命稻草。

  ——按照史料記載,末代朝鮮王箕准,甚至曾拜衛滿為博士······

  而被箕准視為救命稻草,甚至拜為博士的的衛滿,卻是僅憑一句『我去平壤保護你,漢兵不認路,肯定找不到平壤』,就成功率兵抵達朝鮮國都:平壤,並憑藉一場輕鬆寫意的宮變,一舉顛覆了箕子朝鮮社稷。

  被救命稻草衛滿突然背刺,朝鮮王箕准也總算意識到自己中了套,怎奈大局已定,也只能馬不停蹄的南逃至朝鮮半島南部的馬韓境內,並在馬韓、辰韓、弁韓三國國君的擁立下,自立為『韓王』。

  從這一點來看,箕子朝鮮在朝鮮半島近千年的經營,應該是收穫了不錯的成效。

  ——最起碼,本就身為朝鮮半島土著的馬韓人,都已經成為了箕氏的忠實擁護者。

  但與本書中稍有所不同的是:在自立為韓王之後,最後一代朝鮮王箕准卻並沒有派使者前往漢室(也可能派了,只是沒能通過衛滿的封鎖);

  而是在短短十數年後絕嗣(也可能是箕准本人去漢室的路上,被衛滿截殺了?誰又說得准呢······)

  至此,傳延九百餘年的箕子朝鮮徹底宣告滅亡,取而代之的,是完整繼承箕子朝鮮領土,並通過武力擴張,吞併高句麗、真番、臨屯、沃沮、夫餘五部的『衛氏朝鮮』,也就是文中的衛滿朝鮮(兩種說法都可用)。

  按照史料記載,衛氏朝鮮的建立者衛滿,出身故衛國王族之後,姬姓衛氏;

  在取代箕子朝鮮之後,衛滿也曾雄心勃勃的想要統一朝鮮半島,卻被朝鮮半島南部同仇敵愾的三韓,即馬韓、弁韓、辰韓三國所阻止。

  為了抵禦衛滿的入侵,馬韓、弁韓、辰韓三國甚至宣布合併,統稱『辰國』,並由實力最強大的馬韓王擔任『盟主』,也就是辰王。

  在整個朝鮮半島南半部的同仇敵愾之下,衛滿窮盡一生,都沒能完成『統一朝鮮半島』的野望,只得含恨而終。

  漢文帝年間,衛滿離世,其子衛蒙繼位,作為已知世界僅有的兩個龐然大物,漢匈雙方在各自的明君——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恆、匈奴單于攣鞮冒頓的帶領下,進入了一段難得的和平期。

  衛蒙在位期間,漢室繼續秉承『休養生息,積蓄國力』的方陣,竭力避免於匈奴發生正面衝突;


  匈奴人也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統一草原最後的阻礙——河西月氏身上。

  被這樣兩個龐然大物,尤其是彼此之間『和平發育』的龐然大物夾在中間,衛蒙縱是有雄心壯志,但礙於朝鮮半島的地理位置,也實在是無力施展,只能在兩個大傢伙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收服朝鮮半島上的小國、小部落,暗中積蓄力量。

  便是在衛蒙的隱忍中,時間又過去了三十年,漢室的文、景兩位明君賢主相繼離世,武帝劉徹年幼登基;

  匈奴更是先後失去了攣鞮冒頓、攣鞮稽粥(老上)兩位雄主,以及攣鞮軍臣、攣鞮伊稚斜兩位守成之主,迎來了攣鞮烏維的時代。

  看著漢室那年幼登基,甚至險些被太后廢黜天子位的『莽夫』,又看了看陷入內部混亂的匈奴,垂垂老矣的衛氏朝鮮君主衛蒙,終於感覺屬於自己的那個機會到了。

  於是,衛蒙開始悉心培養起太子衛右渠,並表示: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我們衛家君臨天下的時代,很快就要來臨了。

  公元前129年(漢武帝十一年、元光六年),衛氏朝鮮王衛蒙離世;咽氣時,衛蒙再三囑咐太子衛右渠:王師西取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之後的二十年時間裡,漢室便開始展開對朝鮮半島的『和平統一』行動。

  ——漢武帝元朔元年(前128),濊君南閭等叛衛右渠,率二十八萬口歸遼東內屬,武帝旋即在遼東塞外置蒼海郡,但統治困難,三年後即罷撤;

  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朝鮮半島南部諸部族控訴衛氏朝鮮阻礙他們與漢朝通商(實則為阻礙朝鮮諸部朝覲長安),漢武帝派出涉何出使朝鮮,召諭朝鮮王衛右渠臣服漢室。

  但對於武帝劉徹的招撫,衛右渠卻並沒有接受,只是婉言拒絕,並恭敬的送漢使涉何一行回去。

  之後的事,就是一段明明很少有人聽說過,卻令人感到無比熟悉的劇情了。

  ——回程途中,漢使涉何殺死朝鮮裨王長,旋即以『殺朝鮮將』向長安邀功,武帝劉徹讚賞其『勇武』,便任命涉何為遼東都尉。

  聽聞此事,並得知了漢室對此事的處理結果,朝鮮王衛右渠大怒,旋即派出精兵剿殺涉何。

  再之後的劇情,大家就更熟悉了。

  ——漢將涉何『在鴨綠江畔離奇失蹤』,漢皇劉徹雷霆震怒,羽林大軍轉瞬即至,明明說的是『親自找找失蹤的涉何』,然則衛氏朝鮮上下,只轉瞬間立為齏粉······

  當然,漢室最後給出的交代是:我們已經查到漢遼東都尉涉何,被朝鮮王衛右渠所派的兵士射殺;漢軍後續的行動,都只是為英勇戰死的『涉都尉』報仇雪恨。

  就這樣,從涉何出使朝鮮,到朝鮮王衛右渠被屬下殺害,『獻頭邀寵』於武帝當面,前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衛氏朝鮮,便被盛怒之下的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所顛覆。

  千百年前的箕子朝鮮、近百年來的衛氏朝鮮,乃至於朝鮮半島南部的辰國,以及真番、扶餘、高句麗等朝鮮諸部在內的整個朝鮮半島,也自此被完整劃入了華夏版圖之中,成為了『漢四郡』。

  即:樂浪郡、玄菟(tú)郡、真番郡、臨屯郡。

  從漢武帝將整個朝鮮半島納入華夏版圖的公元前108年,到朝鮮半島脫離華夏懷抱的魏晉時期(公元4世紀),華夏政權對朝鮮半島的合法統治,維持了足足五百多年之久。

  所以,並不是作者yy,又或者是在正文中胡扯、摻私貨。

  嚴格意義上來講,朝鮮半島,確確實實是自古以來······

  咳咳咳咳咳咳·········

  今天算是沒更,明天兩更補上。

  帶病創作,實屬不易,還請大家多擔待。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