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虎伏在道尚可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787章 虎伏在道尚可為

  「聽說,哈德門的稅又漲了?」

  「誰說不是呢!中午我給老豫豐往鼓樓的鋪子送了兩百斤菸葉,等過城門交完稅,人家掌柜的臉色那叫一個難看。您猜怎麼著?五錢五,漲了三分銀!」說話的酒客吃了兩口面,又端起酒碗抿了一口。

  鄰桌一個客人忍不住道:「這煙漲了還算不得什麼,酒稅、布稅、綢緞、皮子全都漲了!從今天起,每百斤酒要征七錢銀。」

  屋裡的一眾酒客聞言都愣了一下,有人驚訝道:「此話當真?」

  先前那人道:「城門口的告示都出來了,我下午路過時,好多人圍在那看,也過去聽了兩耳朵。」

  眾人聞言大嘩。其中幾個對如今形勢稍有見識的,心頭都浮現了一句歇後語,秋後的螞蚱。

  眼下的局面就跟禿子頭上的虱子一樣,北海軍打下了盛京和錦州,直逼寧遠和山海關;山東那邊已經打到了武定府,最北甚至越過了馬頰河,占領了慶雲縣城。

  這時有人衝著櫃檯里正在算帳的中年人道:「掌柜的,咱這酒明兒不會也跟著漲價吧?」

  正扒拉算盤珠子的關掌柜露出苦笑,解釋道:「關某也不想啊,可要是崇文門的十八家酒商都漲了,咱這本小利薄的也只能跟著漲了。」

  「酒喝不起了,菸葉抽不起了,您說這叫什麼事啊!」

  關掌柜一邊扒拉算盤珠子,一邊聽著眾人的議論,心知滿清此舉明擺著是要在西撤前對民間財富再進行一次掠奪。只是苦了眼前這些底層老百姓,關稅加來加去,最終都要落在他們頭上。

  這時一名從伙房過來的夥計湊過來輕聲道:「掌柜的,王永業回來了。」

  「哦?人呢?」關掌柜眉梢一挑,心知讓他查的事情應該有眉目了。

  「他說這裡人多,回院子了。」

  「那這邊你先盯著,我回去一趟。」

  關掌柜從「長發號」門臉房的後門出來,往東穿過一條小巷,又順著左首第一條胡同往裡走,最後來到了胡同盡頭一座獨門獨戶的兩進小院前,這裡就是他的住處了。

  他剛叩了兩下門環,門豁啷一聲開了半扇。裡面的人提著個燈籠,看到是他,連忙閃身讓了進去。等他快步來到堂屋前,一個三十多歲的瘦削漢子正在那裡等候。

  「掌柜的,人查到了。」

  「進屋說。」

  兩人進屋坐下,那漢子開口道:「我上午先是去了西單牌樓,過了晌午又跑了趟三里河,下午去了順承門外,全都打聽清楚了。」

  關掌柜不慌不忙的給自己點上一根捲菸,道:「說說吧。」

  「那人家在大興,前些年的確在西單牌樓南首的西九如堂藥鋪當學徒,學滿出師後去了三里河一家名叫『廣順堂』的藥鋪當夥計。據藥鋪的人說,那人掙了錢經常在外嫖娼,不到半年就染了髒病,身上還長了毒瘡。人家藥鋪正經生意,東家哪能留這種人,兩個月前便把他逐出了藥鋪。沒了營生,身上還有病,他暫時也不敢回家,眼下在順承門外的街道打更。」

  「一天能查出這麼多,也是不容易了。」關掌柜想了想又吩咐道:「這樣,你再辛苦幾天。從明天起,連著盯他三天,看看他平日都和什麼人接觸。」

  「瞧您說的,這點事還能叫辛苦?您放心吧。」

  話雖這麼說,可是這名叫王永業的手下實在想不明白,上面為什麼會對一個叫林清的更夫感興趣。可他不知道的是,眼前的上司其實也是滿腹疑問。

  當然,身為北海軍情報局老大的王長生絕對不會跟他們解釋,這一命令其實出自遠在萬里之外的趙新。

  對趙新來說,他可不想放任林清做大,然後哪天來個「攻打北京城事件」。就跟他強迫滿清將川東流民交給自己一樣,白蓮教的根要挖,天理教的根一樣要挖。而且不光是林清,像李文成、馮克善、劉之協那些人全都要找出來,然後一股腦打包送到阿拉斯加去!

  乾隆五十九年十月二十八日,結束了遼東之旅的永和攜帶著北海軍的答覆書信,與同伴富察善一起回到了天津。

  兩人在直沽碼頭登岸後,用侍衛腰牌在驛站要了兩匹快馬,直奔京城。當他們望見灰濛濛的北京城牆時,已經到了十月的最後一天。

  本來此行一切都挺順利,誰知都到了家門口,過朝陽門的時候卻出了狀況。

  後世很多人都對和珅掌管過的崇文門稅關耳熟能詳,殊不知明清時代京城的九門都有稅關。別說帶貨和行李了,進城賣菜都得交兩文錢的稅。康熙時代的查嗣瑮就曾寫過一首詩予以諷刺:九門徵稅一門專,馬跡車塵互接連。內使自收花擔稅,朝朝插鬢掠雙錢。


  清代京城的稅務機構大體分三塊,其一是崇文門稅務總局,其管轄的稅關除了崇文門,還包括了盧溝橋、東壩、海淀、穆家峪、石匣、半壁店、張家口,總共八處;其二是左翼稅局,負責東部的安定、東直、朝陽、東便、廣渠、左安六門的稅收;再有就是右翼稅局,負責西部德勝、西直、阜成、西便、廣安、右安、永定七門的稅收。

  身為家在京城的旗人,永和當然知道帶行李進城要收稅,他想著憑著侍衛腰牌,半吊錢怎麼都夠了,就從馬褡子裡取了錢。可他在拿錢的時候,城門口的稅吏看到他和富察善的馬褡子都是鼓鼓囊囊,再仔細打量兩人的穿著、馬匹,心裡就有了計較,於是等兩人來到閘口,張嘴就要每人五兩才能放行。

  永和跟富察善懶得爭執,便亮出了燙有滿漢合璧文字的侍衛腰牌,訓斥道:「知道爺是誰嗎?瞪大你的狗眼看清楚!」

  那稅吏看了一眼,心裡頓時咯噔一下。可說出去話潑出去的水,斷沒有收回去的道理。再說了,只要沒有皇命,甭說六品侍衛,就算親王貝勒、一品大員帶著行李進城一樣要交稅。

  他先是恭敬的行了個禮,語氣中透著小心道:「兩位大人要進城沒說的,可朝廷有制度,從大前天開始,京城九門的稅則例征銀數目都漲了,告示就在那邊貼著,兩位大人可以去看。小人也是奉旨辦差,還請兩位大人不要為難小的。」

  「這」

  永和沒話說了,他沒心思去看告示,也不敢讓對方查驗。要知道兩人的馬褡子裡不光有三十幾張貂皮,還有幾盒長白山的一等人參,都是他們在盛京城內的北海商社買的。

  說起來,自從滿清丟了黑龍江和吉林,關內的皮貨和人參價格就一路猛漲。雖然清廷對海商前往安平港貿易的行為採取了默許的態度,但只要不賣給內務府,收的稅就非常重。如今一張上好的紫貂皮在京城的售價高達二十兩白銀,在江南更是翻了一倍。而像一等人參這樣的稀罕物,更是高達五百兩一斤。

  永和跟富察善在盛京新開的北海商社裡看到貂皮和人參時,都很驚訝,想不到以往只能被皇家和王大臣享用的物品,竟然堂而皇之的擺在貨架上出售,有錢誰都能買。尤其是當他們詢問過價格,都動了心,想著要是買一些回京再倒手賣了,絕對能大賺一筆。

  於是乎,兩人便將攜帶的路費和查家孝敬的五百兩都買了人參和貂皮,如今身上就剩了不到二十兩。

  永和還在猶豫,旁邊的富察善卻急了,罵道:「混帳行子!就算要交稅,憑什麼要十兩?」

  稅吏低聲道:「大人要是嫌多,就讓小人驗一驗馬褡子裡的貨物。」

  「放肆!爺要不讓你驗呢?」富察善說話間已經揚起了手中的馬鞭,身後等著通關的老百姓一看,都嚇得直往後退。

  誰知那稅吏梗著脖子道:「小人家中上有七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娃娃,全家就指著小人的差事。要是不驗貨不繳稅就進城,小人丟了差事不說,一家老小就得討飯去。」

  富察善被氣的臉色鐵青,卻又不敢真抽。

  「算了算了。十兩給你便是。」

  永和不想把事鬧大,回身從馬褡子裡掏了兩塊銀錠塞進稅吏的手裡。那稅吏也知道宮裡的侍衛不好惹,收了錢便麻溜放行。

  兩人進了城,沿著朝內大街策馬西行,到了東單牌樓向北轉,穿過燈市口就來到了東安門大街。等到了東華門外,天色已過正午。在向門口值勤的侍衛出示了腰牌後,等了多半個時辰,就見一個太監急匆匆的來到門口,說皇帝召二人前往養心殿覲見。

  當兩人跟著太監來到養心殿的東暖閣時,發現軍機大臣董誥也在。

  「奴才永和(富察善),叩見皇上!」

  「免禮,賜座。董師傅也坐。」

  嘉慶看到自己的奶哥哥平安無恙的回來了,心情很是激動,他對總管太監張進忠使了個眼色。後者會意,等兩名太監給永和二人搬來杌子,他便讓殿內的所有太監退下,自己則守在了養心殿的大門外。

  眼瞅著太監都出去了,嘉慶終於繃不住了,急聲問道:「此行可否順利?太祖、太宗的陵寢是否安好?」

  永和回道:「托皇上洪福,一切都還好。只是,只是汗王宮和盛京皇宮有所毀損,城內民居毀了大半。」

  「朕愧對列祖列宗啊!」嘉慶的神情有些頹然,眼睛也紅了。這事他之前從密探的奏報上已經有所了解,如今經過永和二人的確認,心裡還是覺得難過。

  他這話一出口,屁股還沒做熱的三人急忙順著杌子長跪在地,泥首叩頭。所謂「主憂臣勞,主辱臣死」,嘉慶剛繼位就接了這麼個爛攤子,換了誰也不會好受。


  董誥流著眼淚哽咽道:「臣請皇上仔細龍體。事情尚有可為,尚有可為啊!」

  嘉慶嘆了口氣,拿起炕桌上的手帕擦了擦眼角,說道:「董師傅不必寬慰朕。如今什麼局面,朕知道,你們知道,滿朝文武也知道。朕就是想不明白,短短十年,我大清竟到了如此地步,連祖宗之地都守不住罷了,你們都起來坐著吧。永和、富察善,你們給朕說說此行的經過,都見了什麼人。」

  「嗻!奴才先略述一遍,有缺失之處就請富察善補遺。」

  奏對的事是兩人提前商量好的,永和見嘉慶點頭,便開始了講述:「奴才和富察善是十月初八坐船到的錦州,從馬蹄溝上岸。奴才首先見到的趙逆官員,是一個姓沈的年輕人.十月初九的晚上,奴才便跟著姓沈的到了盛京。奴才們在驛站等了兩天才見到人,不過不是趙逆手下的大將鄧飛,而是一個叫李睿的人。此人官居參謀長,是北海賊負責指揮遼東兵馬的第三號人物。奴才把董大人寫的書信給他看了,他便讓奴才們回去等候答覆。之後又等了四天,這期間姓李的讓人帶著奴才二人去看了汗王宮和盛京皇宮,又去了三處皇陵。到了第五天,那李睿給了奴才一封回信,說答覆都寫在裡面了。因為事涉機密,奴才不敢私自啟封。」

  永和說罷,便從懷裡取出信,雙手奉上,一旁的董誥上前接過,用手指捏了一下,確認裡面沒有其他異物,這才放在了炕桌上。

  然而嘉慶沒有馬上看信,而是帶著難以置信的語氣問道:「你說你們十月初八到的錦州,當晚到了廣寧,然後第二天早上出發前往盛京,當天晚上就到了?」

  「是。姓沈的帶著奴才二人坐了一輛怪車,那車有四個軲轆,也不用牛馬,有個操縱之人手扶一環裝圓盤便可驅動,其聲轟隆隆就跟打雷一般。奴才也搞不明白北海賊用的什麼妖術,姓沈的說是用的什麼機械代替了牛馬。那車坐上去後跑的飛快,奴才和富察善頭暈的厲害。要不是因為雪天路滑在小黑山驛耽擱了一個時辰,怕是在天黑之前就能到盛京。」

  嘉慶想了想,問道:「董師傅,兵部之前的奏報里,可曾提到過此種怪車?」

  董誥沉吟片刻回道:「有兩份奏報里提到過。三年前,章佳公在他拉多蘭台率軍迎戰趙逆的時候,就遇到了一種綠皮鐵殼怪車,據說也是不用牛馬便可自行跑動,且能邊行邊開炮。然此等荒謬之事,臣等實在是聞所未聞,只當是帶隊的將官看花了眼,猜測裡面定是有人推動。」

  「那麼趙逆手下有多少這樣的怪車?」

  「這臣請皇上恕罪!」董誥一邊叩頭一邊心說我不知道哇!連福康安和阿桂都搞不懂,他一個理學大家就更不明白了。

  「此事跟董師傅無關,起來吧。」嘉慶說完,對著窗外沉吟半晌,說道:「朕以前有件事始終想不懂,現在清楚了,怪不得北海賊每打下一地,首先便是拓寬平整驛道。有了那種車,三百五十里,半日便到。唉!難怪.」

  董誥瞬間就明白了嘉慶的意思,那就是北海軍的軍需物資為什麼能始終保障無虞。半天就能跑三百五十里,那麼一天就是七百里。這也太嚇人了,有了這樣的後勤供給,再加上北海軍武器的威力,別說福康安和阿桂了,就算福康安他爹在世也沒用。

  「聖明無過皇上。不過臣以為,趙逆的這種車只適合在平原廣闊之地使用,到了崎嶇難行的山區或是河道縱橫之處,怕是用處不大。」

  嘉慶聞言眼睛一亮,讚許的點點頭道:「這話說的不錯。董師傅,你幫朕看看北海賊在信里都寫了什麼。」

  董誥連忙起身,從炕桌上拿起信,小心翼翼的撕開信封,取出信打開掃了兩眼,確認內容里沒有有辱聖聽之語,這才沉聲讀起了來:

  「蔗林先生鈞鑒,閣下信中所提事宜,我方已初步同意。談判地點選在錦州府為宜,大家都方便。時間就定在臘月底之前,過時作廢。望貴方早做準備,提前告知談判人員身份、隨員人數和抵達時日,以便安排。北海軍東線司令部參謀長,李睿。軒轅四千四百九十一年十月十五日。」

  一、順承門就是宣武門,這一稱謂從元代就有了。雖然早在前明正統四年取「武烈宣揚」之意改了名字,可京城的老百姓還是沿用這一稱呼。就跟被稱為「哈德門」的崇文門和被稱為「齊化門」的朝陽門一樣,歷史上很多老北京的居民直到解放初期還這麼叫。二、有本穿清小說里曾提到過,說滿清讓老百姓剃光頭,留豬尾巴,可偏偏皇帝的畫像卻有鬢角。看到查嗣瑮的詩就應該明白,即便是剃髮令最嚴苛的時候,也是允許留鬢角的,長長了可以從耳朵後面跟後腦勺的頭髮一起梳起來,但是耳朵後面不能留髮,所謂「留鬢不留耳」就是這個意思。查嗣瑮是查慎行的弟弟,生於順治九年,是康熙三十九年的進士。三、本章名出自《呂祖靈簽》99的解詞。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