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再傳捷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50章 再傳捷報

  廬州城南,包毓騎馬領著楊普雄,身後是雙方各自的侍衛騎兵,楊普雄又從城裡買了香燭紙錢,還有些貢品,一行人直奔南城外的趙普勝墓地而去。

  「大帥自入巢湖水師,自領一營,與廖氏、俞氏合兵七千,先設計誘左君弼主力出城,於巢湖之濱設伏將其圍殲。

  「待左君弼死,大帥又趁勢進圍廬州,圍而不攻,誘六安朱亮祖來援,於半路設伏圍而殲之,生俘六安元帥朱亮祖,元軍主力既滅,遂揮師橫掃,取廬州、六安、梁縣三城。

  「自大帥投軍以來,帶巢湖諸將連戰連捷,入主廬州,遂被諸將共舉為元帥,當是時,趙普勝將軍領兵結寨含山,距廬州甚遠,離和州康茂才卻近,趙將軍得知廬州被克,便提議合兵共守廬州,遣人求大帥派兵接應。

  「大帥本已答應出兵接應,然當時新占三城,兵力不足,就相約晚幾天,趙將軍卻等不及,原定廬州出兵至含山山寨,合兵而還,誰知趙將軍卻領兵獨走,被康茂才抓到破綻,率大軍圍攻,趙將軍被圍攻致死,首級被奪,若非葉、鄭二將拼死相救,恐怕連華將軍也要隕落啊。」

  包毓作為當事人,最清楚趙普勝的死因,然而此時作為嚮導,卻把自己和魯錦摘得一乾二淨,把過錯都歸到趙普勝頭上,當然這事也只能是趙普勝的錯。

  楊普雄聽完這才搞清了魯錦的上位經歷,原來這位魯大帥是這麼入主的廬州,也難怪巢湖諸將和元廷降將都不喜趙普勝和李普勝,人家流血犧牲,拼命創業的時候你不在,等打下了城池你又來摘桃子,咋可能會喜歡你。

  至於趙普勝的死因,楊普雄雖然不信包毓的一面之詞,但他說的卻也合情合理,只是自己和趙普勝不熟,一切都是聽師傅彭瑩玉所言,因此趙普勝究竟是什麼性格,自己也不清楚,也就沒法判斷。

  趙普勝的墓地就在南城外不遠,一行人沒多久就來到一座墓前,墳墓修的不大,甚至顯得略微普通,墳前立了塊石碑,上面卻沒有刻一個字。

  楊普雄看的直皺眉,當即問道,「這碑上為何沒有刻字?」

  「一來,當時大帥派兵接應的時候,趙將軍陣亡,首級被奪,大軍只搶回了趙將軍的無頭屍體,可屍體又不能一直拖著不下葬,便先草草下葬了,後來大帥滅了康茂才,找回趙將軍首級,才起墳又重新合葬的。

  「至於為何無字,是大帥擔心趙將軍墳塋被敵軍毀壞,故而沒有留字,只叫人記下位置,待將來元廷被滅,再給趙將軍重修墳塋也不遲。」

  楊普雄聽到這個理由稍微好受了點,古代打仗挖對方墳地是很常見的事,尤其是元軍的軍紀,就跟沒有一樣,殺良冒功,淫掠百姓,偷墳掘墓這都不稀奇,也就朱元璋專門下過軍令,不許搶掠百姓,不許姦淫婦女,不許毀人墳塋,朱元璋爹娘的墓都被元軍扒過,魯錦專門防著一手也是理所應當的事。

  楊普雄朝廬州拱了拱手,「魯元帥心思縝密,我在這裡替師兄謝過大帥好意。」

  言罷,便一揮手,讓跟來的士卒擺上供品,楊普雄又親自清理了墳頭雜草,點上香燭祭拜一番,末了他又問道。

  「趙師兄殞命於康茂才之手,那我另一個師兄李普勝呢?」

  包毓已經受過魯錦的指使,如今看來徐宋應該是不知道李普勝的下落,那就乾脆不告訴他們李普勝還活著的消息,否則對方要帶走李普勝,或是去面見李普勝的話,都會很麻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乾脆不說。

  於是包毓這才道。

  「大帥入主廬州後,招兵買馬,擴軍備戰,先攻下巢縣,以巢縣為鉺,誘康茂才出兵,大帥又親自集結重兵,與康茂才會獵於巢縣城外,將康茂才大軍盡數殲滅,又順勢攻取和陽。

  「當時趙將軍又已死,正巧貴軍起兵於黃岡的消息傳來,李將軍又一直屯兵無為,許是聽到了南方的消息,可能帶兵南下了吧,他本就兵力不多,又行蹤隱秘,從此就再未聽聞李將軍下落,他沒能找到貴軍嗎?」

  楊普雄聞言一愣,頓時驚道,「什麼,你說我李師兄率兵南下找我師傅去了?」

  包毓攤攤手,「非也,我們只是猜測,當時康茂才各處陳兵兩萬有餘,又有元廷江防水師為依仗,大帥兵力與之旗鼓相當,想要贏下康茂才並不容易,又哪有時間去尋李將軍。

  「可能李將軍得知趙將軍的死訊,他不明前因後果,故意躲著我們也未可知,總之後來我軍攻下無為時,並未找到李將軍,倒是當地有傳言說有一股亂軍去了南方,之後就杳無音訊了。」

  包毓說完又小聲嘀咕道,「趙將軍屯兵含山,好歹還知道派人來聯絡,李將軍屯兵無為,那可真是深居簡出,從不聯繫。」


  這話雖是小聲嘀咕,可也正好能被楊普雄聽到。

  楊普雄聞言眼珠子一陣亂轉,按照包毓所說,魯錦當時忙著和康茂才死拼,趙普勝又死的不明不白,恰好這個時候傳來彭瑩玉在湖廣起義的消息,李普勝還真有可能帶兵南下。

  可是從無為南下,中間還隔著個安慶路,甚至還隔著個江西,他又能怎麼過去呢?要麼鑽大別山,要麼走水路去黃岡,反正總不可能是從陸路一路打過去的吧,李普勝要是真的南下,那死在半路都很有可能.

  當然還有一種結果,那就是魯錦把李普勝暗地裡殺了,但李普勝又不是一個人,他手下是有兵的,這事很難做的神不知鬼不覺。

  於是楊普雄又問道,「那包先生可知我李師兄當時有多少兵?」

  「這,我還真不知道,聽說最多不過兩千,也可能只有數百,李將軍本來就很少聯絡,我們又哪裡知曉。」

  包毓攤攤手表示不知,楊普雄也拿他沒辦法,看來此事只好再派人調查了,要是李普勝真的南下,說不定可以在南方探聽一下消息。

  當然也可能是隱姓埋名藏起來了,這也很有可能,因為彭瑩玉以前造反失敗就幹過這事。

  包毓今天講的這些消息,楊普雄半信半疑,但他又沒有證據,在廬州又人生地不熟,走到哪裡還都有人跟著,讓他很難調查真相。

  但他總覺得趙普勝的死肯定不簡單,魯錦又是半路投軍,還取得了巢湖水師的領導權,原來的巢湖系將領又十分厭惡趙普勝和李普勝,很難說這裡面沒有魯錦的刻意引導。

  不過他現在什麼都做不了,能安全回去,把廬州這裡的情況告訴徐壽輝和他師傅彭瑩玉才是正事,於是祭拜完趙普勝,他就跟著包毓回了廬州城。

  半路上,一行人遠遠的路過鐵廠,發現那邊有沖天的煙柱,還有車隊往那邊不停的送木頭,楊普雄便好奇道。

  「那邊冒煙的是何處所在?」

  包毓順著他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哦,那邊是大帥令人興辦的磚窯,暴元多有隳城之舉,各地城防不固,如今就連廬州城牆都沒包磚,因此大帥令人多多燒磚,用以加固城防。」

  「哦,原來如此。」

  楊普雄點了點頭,心道這魯錦果然不好對付,占了地盤就四處加固城池,之前見到的故埠鎮在築城,廬州這裡不僅加高了城池,甚至還要包磚,要是真的來攻城,一座一座的來打,恐怕要費很大的功夫,最好還是能夠拉攏魯錦率軍歸附,不然代價就太大了。

  楊普雄心中匯總著這些情報,也沒再過多糾纏,就跟著回了廬州城,包毓暗暗觀察他的反應,也不知有沒有唬住這貨。

  之所以不告訴楊普雄那裡是鐵廠,不過是為了示敵以弱罷了,現在還不是跟徐宋撕破臉的時候,裝的弱小一點,讓徐宋繼續保持拉攏聖武軍的幻想,這點很重要。

  一行人回到廬州,剛進城門就聽到身後有馬蹄聲傳來,馬背上還有一名騎手,身背信幡旗,手舉捷報沿途高喊。

  「大捷!大捷!朱督師率軍一萬攻克濠州,陣斬敵將三員,俘獲敵軍兩千!」

  「大捷!大捷!朱督師率軍一萬攻克濠州,陣斬敵將三員,俘獲敵軍兩千!」

  那騎手沿途遇到路口,或是有人匯聚的地方,便停下來轉圈喊上一遍,聽的周圍百姓讚嘆不已。

  「好,又打勝仗了,咱聖武軍真是所向披靡啊,大帥兵鋒所指,無一城能擋!」

  「濠州離這可不近,得有三四百里吧?」

  「哪有,要是走定遠,再去濠州,也就三百里上下。」

  「這不到一月,已經傳了多少次捷報,上次不是說全椒,滁州,來安都打下來了嗎,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打去揚州。」

  「來安是哪?」

  城內百姓聽完捷報都在四處議論,自從魯錦上次出去視察開始,那捷報是一個一個往回傳,給百姓造成一種元廷弱不禁風,一觸即潰的感覺,聖武軍的所向披靡,更是讓城裡的軍民士氣高漲,只有有見識的百姓才知道沒那麼簡單,現在打的都是地方元軍,等元廷的朝廷大軍來討的時候,還不知道怎麼樣呢。

  楊普雄站在路邊,聽完那傳令兵的捷報,頓時警醒,朱督師,領兵一萬?之前遇到的張煥是千戶營官,手下有近千甲士,千戶上面還有指揮使,管幾個千戶,也不知有沒有定例,現在又冒出個督師,可以領兵萬人,看來就是指揮使上面一級的軍官了,大概可以管兩三個指揮使。


  只是這領兵萬人的督師為何姓朱?難不成是被魯錦擒獲的六安義兵元帥朱亮祖?那也不太對吧,一個降將做到了督師,巢湖系的老將俞廷玉卻只是個指揮使,這有點說不過去吧?

  又站那聽了一會城中百姓的議論,心裡也不禁讚嘆,看來這魯元帥的地盤不小啊,北至廬州,東臨揚州,南臨安慶,西至六安,都成了他的地盤,這豈止占了廬州路,再讓他這麼擴張下去,恐怕揚州路,安慶路,安豐路也要盡入其手了!

  這地盤比他們徐宋還大得多!

  不行,招攬聖武軍的事情還得加快,不然以後魯錦地盤越來越廣,兵越來越多,再想招攬只怕是更難了,楊普雄頓時著急起來。

  看了眼身邊的包毓,楊普雄再次問道,「敢問這捷報中所言的朱督師,可是原六安義兵元帥朱亮祖?」

  「正是。」包毓點點頭,似乎是看出楊普雄還有疑惑,就解釋道,「朱督師被大帥所擒,大帥又將其放歸,朱督師後感念大帥恩義,遂攜全家來投,為大帥所重用,如今領兵一方,為大帥所倚重。」

  楊普雄點點頭,這不就是千金市馬骨嘛,看來這魯錦做事很有一手,收個降將重用,以後再遇到類似的元廷將領,他們的反抗意志就會低一些,這對擴張非常有利,看來這魯錦的確不好對付。

  楊普雄在這廬州待得越久,就越是著急,當即提出辭行,要回去給大宋皇帝復命,包毓答應一聲,便說讓他先回客館歇息一日,明日就安排人護送他回六安那邊。

  元帥府里,魯錦也收到了具體戰報,叫來李善長和馮國用一起商量。

  朱亮祖早就對濠州磨刀霍霍了,他在定遠待那麼久可不是吃閒飯的,提前打造了一批用來攻城的器械,收到魯錦進攻濠州的命令之後,立刻領兵出發。

  由於器械準備充分,還提前收集了很長時間的情報,朱亮祖連濠州城的布防圖都提前讓人畫了出來,還提前做好了攻城的方案,於是從正式開始進攻,僅用了四天就把濠州攻克了。

  在他強攻濠州的圍城期間,濠州當地還有百姓前來投軍,都是活不下去的百姓,投軍者甚多,足有兩千多人,這下正好用來擴編新團。

  除了這些當地投軍的百姓之外,朱亮祖在攻城期間也陣斬了四百多人,俘虜守軍一千多,經過篩選之後也能補到新編的團里,這樣馮勝那個第14團的編制差不多就填滿了,就是14團的軍官可能還要挑選一下。

  那可是濠州啊,朱元璋的老窩,淮西二十四將的老家,也不知道這次投軍的有沒有那些人,魯錦看完戰報,準備再去濠州一趟,看看那邊有沒有可用之才。

  現在的聖武軍兵力不少,但魯錦親領的禁衛軍兵力太少,只有朱壽的一團,還有葉升的一個未滿編的騎兵團,不多不少,守廬州綽綽有餘,但如果要支援四方就拿不出多少兵了。

  那邊的淮西二十四將魯錦倒是不怎麼稀罕,他現在手下的戰將其實不少,但是能獨自領兵的帥才卻不多,說白了他就是想要徐達。

  再說那邊的皇覺寺里還有個重八哥呢,如此重要的歷史人物,如果不能親自見一面,魯錦感覺挺虧的。

  正當魯錦想的出神之際,李善長當即道,「大帥,如今濠州已下,北線今年應該不用再往外打了吧?」

  「嗯,北邊不打了,先生放心,之前說好的事情,我又豈會忘記。」魯錦笑了笑說道。

  李善長頓時鬆了口氣,他就是怕魯錦被捷報沖昏了頭腦,萬一飄了就不好了。

  見李善長和馮國用一副鬆口氣的樣子,魯錦又說道。

  「如今北方戰事雖然稍歇,但民治卻不能放鬆,當立刻派知縣過去編戶齊民,準備春耕,編練新軍,加固城防,準備迎擊元廷反撲,尤其是外圍的前線城池,一定要多備守城器械和材料。」

  兩人聞言都點了點頭,馮國用也跟著說,「在濠州新編一個14團,前線濠州駐紮兩個團,來安駐紮一個團,定遠駐紮一個步兵團,一個騎兵團,騎兵團以後方定遠為基地,四面支援,這樣北方防線就成了。

  「東面集結兩個團在滁州,可為來安後盾,只要能擋住元軍半年,那到了秋收之後,就輪到我們反攻了!」

  馮國用信心滿滿,同時也是提醒魯錦別給他兄弟的那個團忘了。

  魯錦聞言當即笑道,「那還要兩位先生盡力輔佐才是,北線戰事已停,如今正是我們儲蓄之時,兩位先生要多多費心,李先生要督促春耕和錢糧事宜,馮先生要督促練兵和兵甲事宜,等咱們錢糧充足,甲堅兵利,便是我們進取江東之時!」

  「臣定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