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喜峰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667章 喜峰口

  朱慎錐起事之前就對全盤進行了謀劃和預判,而且最好的,最壞的情況都考慮過,其中自然也不會忽略遼東的皇太極舉動。

  而且他起事同時,土默特各部也沒閒著,在朱慎錐的提前安排下幾乎是同時出兵,擺出一副要攻打大明的姿態,以壓制住九邊邊軍,尤其是宣府和大同兩地,預防邊軍在這種情況下勤王京師。

  除去土默特,就連察哈爾各部也沒閒著,別忘了之前草原一戰察哈爾各部首領被俘者不少,後來朱慎錐雖陸續把這些人放歸,但卻索要了質子,此外還在察哈爾各部埋下了眼線,以隨時監視察哈爾各部的一舉一動。

  皇太極這一次要故伎重演再進攻大明,察哈爾是怎麼都繞不過去的,而且打仗也不是一擁而上,行軍和打仗是有區別的,尤其是大戰役,將領的安排,兵力的調動,誰打先鋒(主攻)誰打配合,又誰迂迴,誰負責後勤等等都不是小事。

  皇太極選擇在白馬川集結,其目的就是為了做好戰前的準備,而他最終突破的方向卻不在白馬川以南,而是白馬川的東邊,也就是喜峰口位置。上一次己巳之變,皇太極的突破口也是喜峰口,並非喜峰口區域防禦薄弱,而是因為地形的問題。

  喜峰口關隘險要,易守難攻,可問題在於喜峰口的北邊是一片平原,而這片平原利於大部隊展開,能夠集中力量進行突破。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皇太極才選擇了喜峰口,而在歷史上的三百年後,小日子也是從喜峰口意圖打進長城占據華北,可惜被二十九軍的大刀隊殺得膽戰心驚,最終沒能成功。

  皇太極的前鋒剛進蒙古,察哈爾這邊就得到了消息,畢竟察哈爾雖屬於皇太極的控制區域,察哈爾各部也投靠了大清,可不管怎麼說蒙古人還是有一定自主權的,為了安撫蒙古各部,同時也是拉蒙古各部出兵協助八旗一起攻打大明,皇太極不可能一聲招呼就不打跑來察哈爾,要不然察哈爾的蒙古人還以為皇太極帶兵是來滅了他們的呢。

  所以皇太極提前通知了察哈爾各部,也提出讓察哈爾各部和上次一樣跟隨八旗進攻大明。這樣一來,朱慎錐在察哈爾的眼線如何不知?利用海東青傳信,很快消息就到了朱慎錐的手裡,這才有王晉武領兵趕赴遵化的安排發生。

  王晉武的速度很快,他從出兵到到達遵化只有短短兩日而已,抵達遵化後王晉武片刻都沒耽擱就著手查看邊關情況,布置防線。

  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王晉武沒想到薊州鎮的情況如此糟糕,作為九邊之一的薊州鎮按理說是大明重鎮,在遼東戰事開之前,薊州鎮是大明九邊中最強的一個鎮,其兵力在永樂時期定額是八萬五千人,而鼎盛時期超過了十三萬人。

  大名鼎鼎的戚繼光就曾經是薊州鎮總兵,在此駐守時間長達數十年。而在渾河一戰全軍覆沒的浙軍原本也是薊州鎮的中堅,可如今的薊州鎮早就不是當年的薊州鎮了,隨著天啟年間朝廷不斷抽調薊州鎮的兵力支援遼東,再加上戰場上的消耗,現在薊州鎮完全就是一個空架子。

  長達幾百里的防線上,薊州鎮全部兵力加起來居然只有區區七千多人,而且這些人中老弱病殘占了一大部分,大半駐守在各關隘、烽火台處,每處僅幾人或者十幾人,剩餘部分算是機動力量,可這麼長的防線,再加上薊州鎮的兵力嚴重不足,就算有這樣的布置根本就和沒有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還不算,因為之前皇太極已經打過一次了,走的時候把各處的關隘破壞的一塌糊塗,朝廷這兩年又沒有撥款修繕,原本堅固的防禦眼下已成了殘牆斷壁。

  靠這樣的關隘,雖有天險之利,可要擋住皇太極並不容易。別忘了皇太極這一次出兵可是號稱三十萬大軍,雖然實際上八旗只有十一萬人,可在拉攏了科爾沁和察哈爾各部後,聯合皇太極加入軍中的蒙古人已達到了三萬多人,也就是說皇太極的總兵力已達到了近十五萬之巨,而王晉武手上的部隊加起來也不過五萬多人。

  雙方的實力比幾乎是三比一,王晉武是後者的一,皇太極是三。

  三倍弱於敵,而且還是同八旗這樣的精銳部隊作戰,王晉武感覺到自己肩上的負擔尤其重,尤其是王晉武的直屬部隊只不過兩萬人,其中真正能打的是他的四千新軍和三千騎兵,剩下來的都是從京營整編過來的順天軍,順天軍的建成只有僅僅一個多月,雖然盔甲軍械不缺,可要論戰鬥力只能說勉強,這些人跟著主力後面打打順風仗還馬馬虎虎,讓他們直接上陣苦戰根本就是不成。

  可再不行,這畢竟是軍隊,總比老百姓組成的流寇要好許多。此外就是從山東即將趕來的山東軍和原東江鎮的部隊,這兩支軍隊由李信統帥,總兵力七千五百餘人。


  山東軍總兵是張可大,東江鎮撤到山東後,徐憲成直接解除了東江鎮原總兵黃龍的職務,由沈世魁暫領總兵之職,並由副總兵金日觀、楚繼功等協助領軍。

  此外,孫元化作為參贊隨軍同行,孫元化隨軍出征倒不是徐憲成下的命令,而是孫元化主動請纓,孫元化表示他雖然直接指揮作戰不成,但對火器頗有研究,這一次皇太極再犯大明,孫元化覺得自己這身本事或許用得著,考慮到軍中攜帶了大量火器,孫元化又主動請纓,徐憲成最終就同意了孫元化的請求,跟隨李信出征。

  另外還有一支部隊就是宣府的黑龍雲部,這支部隊四千兩百人,再加上北直隸的衛所軍,包括當初保定、昌平的收編明軍大約萬人,還有尚在路上的盧象升的天雄軍,這些就是王晉武的全部兵力組成。

  王晉武到達遵化後看過邊防情況,立即就做出了安排。他派一部分兵力分別駐守古北口到界嶺口一帶,補充原來薊州鎮的兵力不足,尤其是對破壞最為嚴重的喜峰口抓緊修繕,以做好防禦。

  這些兵力駐派並沒有調用他的主力,而是用順天軍和從保定、昌平收編的明軍為主,同時由王晉武派出的部下擔任主官進行指揮。

  黑雲龍趕到後,王晉武沒讓他在遵化久留,讓他的宣大軍直接接手遵化以西到古北口一帶的防禦,配合現駐守的部隊作戰,以防皇太極調整進攻方向,直接從白馬川向其他兩個方向突破。

  黑雲龍二話不說就領命而去,有了黑雲龍的幫忙,王晉武的壓力減輕了不少,而且宣大軍的主要任務是駐守而不是進攻,憑著自己的布置和宣大軍的戰鬥力,防禦這一段應該不成問題。

  不過接下來的重中之重還是喜峰口,這一處是皇太極即將的主攻方向。王晉武手裡的部隊並不多,他把近三萬多人撒出去後,現在留下的機動部隊只有不到一萬,一旦皇太極猛攻喜峰口,憑著駐守在喜峰口的普通明軍,根本就擋不住對方。

  看著沙盤,神色嚴峻,王晉武心裡明白這一仗的重要性,更清楚自己這一仗只能贏絕對不能輸。一旦輸了,先不說朱慎錐這個監國是否還能坐得穩,說不定大明就會內亂四起,而皇太極長驅直入之下,一旦打到京師,京師內萬一有人投降皇太極,這大明就懸了。

  「大帥!大帥!」

  正當王晉武琢磨著接下來的安排時,突然外面傳來急促的喊聲,轉眼一個小校就急急跑了進來。

  「何事?」王晉武轉身喝問。

  「有援軍來了!剛抵遵化!」小校急忙回道。

  「援軍?可是山東軍和東江鎮的軍隊?好!好啊!本以為他們還需兩日才能抵達,沒想來的這麼快……。」王晉武頓時大喜,他剛才還在為手裡兵力不足而犯愁呢,沒想到就傳來了好消息。

  山東軍和東江鎮的軍隊一到,自己能調動的機動部隊就翻了一番,雖然他不知道山東軍和東江鎮的軍隊戰鬥力如何,可不管怎麼說總比那些整編而來的明軍強些吧?尤其是後者,和皇太極更有著深仇大恨,眼下皮島已落到皇太極手裡,無論如於公於私,東江鎮在戰場上碰到八旗絕對是拼命的。

  正當王晉武為之高興的時候,小校卻告訴他來的不是山東軍也不是東江鎮的部隊,而是從山海關趕來的關寧軍。

  聽說是關寧軍,王晉武先是一愣,接著大喜。

  自出兵時,他就沒奢望過關寧軍會來增援,要知道他很清楚關寧軍那幫人是什麼貨色,無論是吳襄還是祖大壽都是遼軍將門的軍頭,關寧軍等於是他們的私產,尤其是朱慎錐任監國後,對關寧軍也是客客氣氣,非但給吳襄和祖大壽封了伯爵,還寫書信示好安撫,其目的無非是讓關寧軍堅守遼東,不要摻和朝政,只要關寧軍默認朱慎錐的監國之位,任憑他們在遼東當土皇帝。

  這一次出兵,朱慎錐更沒下旨給關寧軍增援薊州,但沒想明明關寧軍可以置身度外,卻主動出兵增援,王晉武怎能不喜?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