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保存實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661章 保存實力

  吳襄向祖大壽解釋,這個做法是最穩妥的,只要保住遼東的地盤,關寧軍在,他們的地位就穩如泰山。

  而朝廷這邊,朱慎錐剛任監國,雖已經控制住了京師和朝廷,可地方上的承認度並不高,如果吳襄沒有判斷錯的話,現在大明各地大部分人還在觀望之中,一旦朱慎錐坐不穩這個監國之位,馬上就會再起波瀾。

  到時候換一個皇帝甚至爆發內亂的可能性不是沒有,反正都是朱家的人,誰當皇帝都是老朱家自己的事。可這樣一來,局勢就會發生動盪和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靜觀其變,一動不如一靜,尤其是關寧軍這邊,他們的根子都在遼東,只要有地盤有實力,無論誰當皇帝,都會拉攏他們。

  如果現在冒險回援,就要拿關寧軍的底子去和建奴拼命,如果部隊打殘了打光了,他們還有什麼用處呢?

  吳襄老謀深算,相比祖大壽在政治敏銳上更勝一籌,他覺得這個做法是最合適的,而且還能看看朱慎錐的本事,他朱慎錐不是起兵清君側、靖國難麼?據說朱慎錐手上有一支戰鬥力極其強悍的軍隊,既然是這樣的話,何不如瞧瞧是真是假?

  假如朱慎錐能守住京師,甚至正面擊退皇太極的話,那麼他這個監國之位就徹底穩了,天下人再也不會對朱慎錐的上位有什麼非議,甚至未來登基為帝也是順理成章。

  可一旦做不到這點,甚至被皇太極擊敗,朱慎錐這個監國就是曇花一現罷了,到時候被所有人拋棄是自然的,而無論是被軟禁的崇禎皇帝重新上位還是換一個新的皇帝,對他們來說都沒壞處。

  「如此太過冒險,萬一讓皇太極拿下京師怎能得了?」祖大壽不放心道。

  「京師哪裡有這麼好打下來的?」吳襄淡然一笑:「京師的防禦如何你我都清楚,皇太極的八旗雖然兇悍,可要打下京師卻絕無可能,充其量就是在京畿之地掠奪一番罷了。」

  「監國入主京師,那是因為有內援接應,這才奪門而入,可皇太極是異族,朝堂上的那些大人們怎麼可能自己打開城門迎皇太極入京?」

  「這倒也是……。」祖大壽點點頭,他承認吳襄的看法是對的,朝堂上的那些大人再不堪也不會做出這樣的事來,而且現在朱慎錐掌控京師,手裡還有一支強悍的軍隊,皇太極打京師不是那麼容易的。

  不過祖大壽又想到了一點,問吳襄:「如果監國贏了呢?」

  「贏了就贏了吧。」吳襄笑道:「贏了固然是好事,遼東的壓力自然就減弱了許多,對你我而言豈非求之不得?就算輸了也沒關係,無論監國依舊在位,或者其他情況發生,上位者都會依仗我關寧軍,到時候你我這個伯爵再進一步,直接封侯都有可能呢。」

  這話一出,祖大壽眼前頓時一亮,不由得也笑了起來。

  「兩環啊!兩環!還是你看得明白,虧得我特意從錦州回來找你商議,要不然差一點誤了大事。」

  「哈哈哈!」吳襄得意大笑:「這只是我的一點愚見罷了,這些年沉沉浮浮虧吃多了,有些事自然也就瞧得明白了。天下事不都是如此,說白了只是利益二字罷了。常言說得好,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你我一體,自要同進共退,如此才能富貴長久啊!」

  「好!那就這麼辦?」

  「就這麼辦!」

  「哈哈!哈哈哈!」

  吳襄和祖大壽兩人最終打定了主意,決定按兵不動,既不主動去打代善,也不增援京畿,同時給京師那邊發去急件,告知皇太極在遼東有異動的消息,至於接下來朝堂如何應對就不管他們的事了,反正駐守遼東是他們的責任,一旦調兵導致遼東丟失,誰都負不起這個責任。

  決定作出後,關寧軍上下還擺出了一副增援錦州的姿態,似乎要和代善開戰的架勢。這時候,吳襄的兒子吳三桂提出了異議,年輕氣盛的吳三桂認為不管如何京師還是要救的,就算不動用關寧軍主力,至少也要派一支偏師去,要不然沒辦法和朝廷交代。    對自己這個兒子,吳襄寄予厚望,更早就作為吳家下一任家主來培養了。吳三桂也沒辜負父親和舅舅祖大壽的期望,他少年就隨父征戰,雖然年輕卻已是一員極其合格而優秀的將領了,甚至還有過以率二十騎沖陣,在近萬八旗包圍中救出父親吳襄的壯舉。

  那時候的吳三桂僅僅只有十八歲而已,此舉令吳三桂在軍中名聲大噪,更被譽為孝聞九邊,勇冠三軍的稱號。

  現在的吳三桂不到三十,已是關寧軍前鋒營副總兵之職,所有人都清楚吳三桂這顆冉冉升起的將星是吳家的千里駒,用不了多久就會接替吳襄掌控關寧鐵騎,成為遼東的主要將領。


  眼下吳三桂還不是後世的吳三桂,年輕氣盛的他依舊有著家國情懷,一腔熱血,忠於大明忠於朝廷。在吳三桂看來,自己父親吳襄和舅舅祖大壽的決定很是不妥,作為大明邊軍中最能打的關寧軍,在這種情況下怎麼只能想著自保呢?就算不全力增援,至少也得派一部分兵力守護京師吧?

  為此,吳三桂和吳襄發生了猛烈爭執,任憑吳襄如何解釋,吳三桂一意要出兵救援。面對這樣的情況吳襄也是無可奈何,在祖大壽的勸說下,吳襄考慮到關寧軍一點兵都不出也是不妥,既然吳三桂如此執意,不如讓他帶一支部隊去做做樣子,最終吳襄給了吳三桂一千關寧鐵騎,讓他去薊州駐防,給朝廷一個交代。

  不過出征之前,吳襄拉著吳三桂的手千叮囑萬囑咐,告訴吳三桂千萬不要莽撞,更不要在戰場上熱血昏了頭腦。一旦發現情況不對就直接撤退,無論是撤回山海關或者去其他地方都行,反正吳三桂帶著的都是騎兵,騎兵轉戰極其方便,機動能力又強,只要不被八旗兵包圍,以吳三桂領兵的能力跑是絕對跑得掉的。

  當著吳襄的面,吳三桂自然是一口答應,不過等離開了山海關後,吳三桂直接就把吳襄的囑咐給拋之腦後了。此時此刻的他,滿腦子都是帶著關寧鐵騎給皇太極一個狠狠教訓的想法,在他看來皇太極實在是欺人太甚,有了一次己巳之變不算,又打算再故伎重演?當真欺我大明無人麼?

  就在吳三桂帶著一千關寧軍從山海關出,快速趕往薊州的時候,王晉武已抵達了遵化,並著手布置防線,以面對皇太極的到來。

  朱慎錐得到皇太極出兵的消息並不比吳襄晚,甚至還略微早些。

  皇太極在遼東前腳出兵,後腳草原那邊就得到了消息,早就防範著遼東局勢變化的朱慎錐第一時間就接到了海東青送來的軍報。

  得知皇太極出兵後,朱慎錐雖有預料,但也沒想到皇太極的速度會這麼快,又如此果斷,原本他以為皇太極就算出兵至少也要等過上兩月,而現在皇太極前腳剛征伐完朝鮮回到盛京,僅僅幾日後就決定出兵,實在是讓他有些意外。

  面對這個情況,朱慎錐絲毫不敢輕視,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皇太極的能力,更了解八旗的戰鬥力。眼下他剛掌控京師,進位監國不久,現在京師算是穩定下來,北直隸周邊各地也漸漸沒了之前的混亂,隨著朝廷的恢復運轉,再加上詔書的下達,各地原本的勤王也陸續按了下去,至於寥寥無幾不顧詔令,一意要攻京師救出崇禎皇帝的那些人,也被朱慎錐以雷霆手段處置了。

  但就算這樣,朱慎錐這個監國也只是剛剛坐穩罷了,或者說還沒徹底坐穩呢。

  大明各省、州府大部分雖然已經表態,可這只是明面上的,人心難測,誰都無法預料這些人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作為一個普通宗室上位為監國,天下人對朱慎錐不服者自然是不少,更也有許多人暗中繼續想救出崇禎皇帝,意圖反對朱慎錐的。

  要穩定天下不是那麼容易的,說白了通過這種政變手段上台,朱慎錐有著先天不足,現在的朱慎錐需要時間,需要徹底掌控的時間,如果給朱慎錐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那麼他控制住整個大明不會有太大問題。但現在從攻占京師到進位監國前後只不過月余的時間,這麼短的時間內朱慎錐怎麼可能做到這點?

  而就在朱慎錐同時間賽跑,力圖加強控制,徹底掌控大明的關鍵時刻,皇太極卻冒了出來,故伎重演領兵繞行蒙古,意圖再一次通過遵化、薊州一帶進攻大明,給朱慎錐製造麻煩。

  更令朱慎錐哭笑不得的是,聽說這一次皇太極還打出了救崇禎皇帝於水火,為大明正統平定內亂撥亂反正的旗號,這個理由簡直是離譜。他皇太極本是大明的敵人,眼下敵人卻假惺惺弄出黃鼠狼給雞拜年的姿態,其用意險惡之極。

  不過皇太極這一招雖說可笑,但又不能不防。朝堂上陽奉陰違的人可是不少,至於地方就更不用說了,難保這些人暗中借著皇太極打出的旗號折騰出事來,朱慎錐絲毫不敢大意。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