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儒家只是工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18章 百姓只管種地,官員考慮的就多了!

  朱標目光微異。

  心中也不由的嘖嘖稱奇。

  劉三吾在父皇那頗受重視,雖然的確有一些迂腐,但才能還是實打實的,如今卻在夏之白手中接連吃癟,甚至是話都說不出,也讓朱標心中暗暗發笑。

  他倒挺認可夏之白的觀點,儒家也好,法家也罷,都只是治國的工具,但如今天下的士人,卻有些本末倒置了,捧著個《四書五經》,將裡面的內容奉為金科律令,完全沒了自己的想法,徹底淪為了儒學的傀儡。

  這種風氣的確不能助長。

  他學儒。

  但也只是當為工具。

  並不想被儒家的那些儒生束縛著。

  朱標道:「好了。」

  「夏大學士的話,的確振聾發聵,也讓人醍醐灌頂,而劉學士的話,同樣也有一定道理,正所謂欲速則不達,變動天下的教育體系,是急不來的,這需要天下士人配合,非朝夕能做到。」

  「不過的確是一個方向。」

  「天下沉疴久矣。」

  「太多士人捧著本書,就自以為通曉了天下道理,而孤這麼多年下來,也不敢夸這般海口,如今天下華而不實,誇誇其談的風氣的確該遏制一下了。」

  「既然夏大學士已有了主意,那孤就姑且聽信一次。」

  「翰林院的學士此後就聽夏大學士吩咐。」

  「孤也很好奇。」

  「夏大學士能為天下編出何等教材。」

  「若當真能藉此一改天下風氣,能讓士人恢復幾分純良之氣,孤定親自替你向父皇請功。」

  聞言。

  方孝孺、黃章等學士臉色微變。

  方孝孺道:「殿下,這事是否當從長計議?」

  「臣以為茲事重大,當與朝廷大臣商議後,再做決斷,而且編纂教材之事,牽涉到天下絕大多數讀書人,若是一個處理不好,恐會為朝廷帶來不小的影響,請殿下三思。」

  黃章也道:「殿下慎重。」

  「臣承認夏大學士所言有幾分道理。」

  「但天下不是靠嘴治理的。」

  「士人乃天下根基,自周代以來,一直是百花齊放,而如今寬泛的整合統一,只怕會引得天下很多讀書人不滿,而且此舉也會扼殺很多士人對朝廷的信任,臣認為當三思而行。」

  董貫等學士也紛紛勸諫。

  雖然明眼上都看得到劉三吾爭辯輸了,但說不過是一回事,改不改又是另一回事,以當今陛下的強勢,等真的按夏之白的想法將教材編著好,多半會勒令天下推廣,到時對天下的影響太大了。

  一來,直接將儒學拉下了神壇。

  很多儒生接受不了的。

  二來,天下通用一門教材,那是否意味著今後考試內容也會有變化,那南方的文學底蘊,豈不直接化為了烏有,徹底被磨平,這豈是南方的士紳能答應的?

  三來,天下教材統一,也定然會統一教學,很多讀書人也會因此失去生計。

  這對天下的穩定十分不利。

  聽著一眾學士的勸言,朱標也感到一陣頭疼。

  阻力太大了。

  不僅有來自朝廷的阻力,還有來自地方的阻力,更有跟讀書人攪在一起的地主士紳的阻力,他其實來時聽到夏之白的話,就知道此事不能這麼輕易放下。

  大明的這些臣子都奸猾的很。

  若是今日自己這一步退了,日後再提起,他們只會有更多的說辭跟藉口。

  他對這些臣子太了解了。

  尤其是這些『滿腹經綸』的學士,引經據典,拿歷史的教訓壓人,那是張口就來,現在夏之白還能將這些人說的無言以對,但這主要是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等這些人有了準備,再想取得如今的效果,可就難上加難了。

  朱標沉默些許,冷聲道:「孤自有決斷。」

  「大明取士,為的是簡拔實才,當初的薦舉制,在施行幾年後,地方官員薦舉的多以『庸才充貢』,而科舉制剛恢復,但正如夏學士所說,天下被蒙古人摧殘的厲害,南北分歧很大,不少士人百姓,也都沒了家國之念。」


  「這種現象必須改變!」

  「士人為治理天下之根本,自然該首當其衝。」

  「不過自古以來,興禮樂,定製度,光輔國家,成至治之美,皆本於儒。儒者知古今,識道理,非區區文法吏可比也。」

  「這教材,孤認為還是當編。」

  「不過要有所側重,只是天下都無經驗。」

  「因而孤暫時以為,還是以夏大學士規定的方向為主,不過編纂出來的教材只是初稿,等日後經朝廷商議後,才會做最終定稿,因而恐會修改許多次,也麻煩諸位學士了。」

  朱標朝眾人微微作揖。

  見狀。

  黃章等人臉色微變。

  他們正準備再度開口反對,朱標已然站直了身子,漠然道:「此事就先這麼定下了。」

  「編撰教材之事,事關重大,孤也不希望事情提前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朝廷最終採用與否,還未可知,孤不希望有人將翰林院在編撰教材的事,公布泄露出去,為了天下穩定,也為了保證嚴密,孤會派錦衣衛拱衛翰林院四周。」

  「諸位學士可大膽編寫。」

  說完。

  朱標又繼續道:「孤聽過一句話。」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既然大明過去用了這麼多辦法去徵用實才,依舊難得所願,那不妨就換個想法,從教材處著手,孤也向諸位保證,若是此舉當真可行,諸位學士之名,都會印刻在教材之上,為天下人讀書人仰慕。」

  「孤相信諸位對大明是負責的。」

  「也有著一片赤誠。」

  「孤感激。」

  朱標再度向眾人拜首。

  見朱標根本不給他們插話機會,黃章等人哪裡還不明朱標的想法,分明是認可了夏之白的想法,想在教材上做文章,而且還嚴禁他們將這些事泄露出去。

  遲疑良久,黃章等人終是執拗不過,沉聲道:「臣定盡力而為,定不負殿下所託。」

  朱標哈哈一笑,滿意的點點頭。

  「既然諸學士,都無意見,那孤就放心了。」

  「孤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說完。

  朱標直接離開了。

  等走離翰林院,朱標才停下腳步,回頭望去,輕嘆道:「這個夏之白還真是有想法,只是有的事並沒有那麼容易成,而大明若是真的編成,在天下推廣,只怕地方還會亂上一陣。」

  朱標揉了揉太陽穴,也是感到有些頭疼。

  事是對的。

  只是不容易做到。

  他不是不諳世事的太子,他已經處理朝政十幾年了,深知治理天下之艱難,也深刻知曉很多政策,推行下去的阻力之大,這次動的還是士人,只怕引起的動靜會更大。

  不過朱標也只是頭疼罷了。

  士人翻不起風浪。

  他的確對士人很尊敬,但也就那樣。

  真的該下狠手時,是絕對不會手下留情的。

  而且此事若是真的能成,對大明的好處太多了,不僅能極大削弱士人的話語權,還能強化大明律的宣傳,更能提升大明百姓的愛國意識。

  好處頗多。

  翰林院。

  隨著朱標遠去,原本沉寂的閣樓,再度熱鬧起來。

  不少人對夏之白怒目而視。

  他們原本的職務很簡單,就是看看書,寫寫奏疏,給陛下出出主意,但夏之白這麼一弄,卻是把他們推到了風口浪尖,夏之白帳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癢,他們可不是。

  一旦傳出去,他們參與其中,他們的名聲可就壞了。

  也會成為天下士人的公敵。

  董貫冷眼看向夏之白,冷聲道:「現在你滿意了?因為伱,我們要成為天下的罪人了,我就不明白了,為什麼你就非要強出頭?安分守己一點不好嗎?」

  「你真以為憑你一人就能做到改天換地?」

  「以前聽說你要『廢士』,我還不以為然,甚至只當個笑話。」


  「但現在我知道,你就是個瘋子。」

  「你究竟想幹什麼?」

  「得罪天下人,對你有什麼好處?」

  「而且你才入朝多久?你對天下有多少了解?」

  「你知道在朝為官要做什麼嗎?而你要改的這些東西,哪一樣對治理天下有用?」

  「你口口聲聲說著為百姓著想,但我看,你才是在自欺欺人,百姓要做的只是種田,而我們官員考慮的可就多了,你根本就不了解,你才是只願意相信你自己願意相信的。」

  董貫已有些歇斯底里。

  他根本不敢想,這些教材真編出來,他們這些學士,面臨的天下壓力。

  這龐大的壓力,足以將他們壓垮。

  夏之白一臉平靜,他淡漠的看了滿臉怒紅的董貫,嗤笑道:「或許吧。」

  「不過按你說的話,士人只需要讀書,而農夫要做的可是有種地、除草、澆水、服役、交稅等事,他們考慮的難道就比士人少?天下正是因為你們這種人多了,所以這個教育體系才不得不改。」

  「不然.」

  「早晚有一日,天下的讀書人,還以為糧食,是貨架上長出來的。」

  「我就是要告訴天下人,告訴他們糧食是農民種出來的,人們生活用的工具是工匠打造的,這些都不是士人創造的,我就是要告訴天下人這個真相,天下的東西沒有一樣是坐在家裡,自己長出來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