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去人民大會堂開報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55章 去人民大會堂開報告!

  「哥德巴赫猜想是由德國數學家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在1742年提出的,其內容是這樣的:每個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質數之和。」

  「這一猜想是他在寫給著名數學家歐拉的信中首次提到的,至今已有將近300年的歷史,但是一直都未曾得到解決,同時,由於它的表述十分簡單,以及相當深奧的內涵,使它成為了數論領域中最著名的未解難題之一,有著數論皇冠上的明珠之稱。」

  「過去,在哥德巴赫猜想上最好的成果,就是由我國上世紀的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先生所證明的1+2形式,也被數學界稱為陳氏定理。」

  「而如今又經過幾十年時間,我國著名學者,國際頂尖數學家蕭易,於近日發表了關於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論文,其論文的證明過程已經得到了數學界權威的校驗,被認為徹底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從此以後,哥德巴赫猜想將正式變成定理。」

  「這對於數學史來說是歷史性的一步,同時也象徵著我國在基礎數學上又做出了巨大的成果。」

  「華國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華國科學院院士,席嵐院士對此做出評價:蕭易的成果,是整個數學界的一大進步……」

  「……」

  位於上京的某套房子中,電視機里,央視新聞的播音員正在講述著關於哥德巴赫猜想被證明的新聞。

  哥德巴赫猜想的傳說,在華國也算是由來已久,這和陳景潤做出的成果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陳氏定理的誕生,為當時的華國科學界可謂是帶來了一劑強心針,讓華國人知道,咱們也是能夠在科學上做出重大成果的。

  而如今哥德巴赫猜想又正是在華國人的手上得到了解決,如何不讓新聞媒體對此大書特書呢?

  播音員的聲音慷慨而激昂,充滿了振奮。

  電視機前的沙發上,有一位老婦人聽著電視中的聲音,手中抱著一個上世紀的老相冊,無語,但淚千行。

  直到新聞結束,她默默地抱起了手中的相冊,看著照片中的那個人,輕聲道:「景潤啊,你看到了嗎?哥德巴赫猜想被解決了,而且解決的人還是咱們華國的少年天才,你不用感到遺憾啦。」

  相冊上的人,正是陳景潤,而這名老婦人,便是陳景潤的妻子,由昆。

  陳景潤前半生未婚未娶,直到45歲的時候,在醫院相逢了由昆後便一見鍾情,最後在47歲的時候,娶了這位比自己小18歲的妻子。

  遺憾的是十六年之後,陳先生便因為積勞成疾,最終病逝,享年63歲。

  但對於由昆來說,這十六年,也從此在她的心中烙上了一道人影。

  客廳中只剩下了電視機中的新聞播報聲,沙發上的人,陷入了深深地追憶之中。

  她仿佛想起了自己的先生當年試圖和自己解釋什麼是哥德巴赫猜想,他又是如何研究這個問題的場景。

  只不過,對於她這個在數學上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的人來說,聽多了就覺得無奈,常常會用其它的話打岔過去。

  而現在,她又後悔,當初為什麼不能多聽他說下去呢?

  當時只道是尋常啊。

  直到片刻後,門口忽然傳來了開門的聲音,然後一個中年人跑了進來,喊道:「媽!媽!」

  來到客廳後,他就看見了沙發上的老婦人,眼前一亮,立馬就跑了過去:「媽,您看到新聞了嗎?哥德巴赫猜想被證明了!」

  他激動地說道:「爸他畢生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老婦人這個時候抬起頭,看了一眼自己和先生的獨子,板起臉就說道:「多大的人了還這麼毛毛躁躁的。」

  「這不是替我爸感到激動嘛!」兒子喊起了冤,而這個時候他又很眼尖的注意到自己母親眼角處閃爍的光,立馬便說道:「您看您,這不是還哭起來了,您還說我咧。」

  「還有這,您還抱著我爸的照片!」兒子嘿嘿一笑:「多大的人了,還搞的這麼煽情。」

  「你小子還反駁起來了是吧?皮痒痒了?」老婦人擦了擦眼睛,瞪了兒子一眼。

  「好了好了,我不跟您爭。」兒子不再跟自己母親拌嘴,隨後便說道:「我剛才聽席叔叔說,到時候會邀請蕭易來這邊做哥德巴赫猜想的報告,您到時候去不去看看?」

  老婦人看了看手中的老相框,沉默了良久後,終於笑道:「去,當然去,順便,帶著伱爸一塊兒去。」

  ……

  伴隨著《數學年鑑》審稿委員會,對於蕭易哥德巴赫猜想論文結論的公布,整個數學界便又一次進入到了狂歡之中。

  同樣的,全世界也都對此表示了莫大的關注。

  畢竟,哥德巴赫猜想在全世界的名氣都屬於十分大的一個問題,無論是在華國還是在其他國家,都是如此。

  誰讓這個問題的描述十分簡單呢,只要能夠搞明白奇、偶數,以及素、合數,就能夠清楚這個猜想的意思。

  一時之間各大媒體都紛紛以此為頭條發表了新聞。

  《來自華國的數學天才再證世界難題:哥德巴赫猜想!》

  《帝國の絕凶虎於今日摘得數論皇冠上的明珠!》

  《時隔不到半年後,蕭易的又一次巨大突破:所有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素數之和!》

  ……

  不同的標題,但相同的內容,充斥於各種新聞門戶網站上。

  同樣的,在各種網絡平台上,討論的熱度也在不斷地高漲。

  有的人在討論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有多麼困難——當然討論這個的基本上都是那些圍觀群眾;還有的人則是在討論哥德巴赫猜想的結論將為數學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不過,這個就談不上有什麼影響了,因為不論是孿生素數猜想的結論,還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結論,都並不能幫助數學家們去解決其他的什麼問題。

  這一類的猜想,它們最關鍵的價值就在於數學家為了證明它們而在過程中所發明創造出來的那些新理論或方法,至於結論上面的價值,就並沒有多高了。

  這也是為什麼像哥德巴赫猜想這種問題即使在數學界之外都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卻沒有像黎曼猜想那樣被列入千禧年數學難題之中。

  當然,這也不妨礙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仍然很牛逼就對了。

  怎麼說,這也算是踐行了純粹數學那種絕對沒有應用價值的目的嘛不是?

  而除了這兩個討論的群體之外,還有一種群體就是民科數學家們的強力反對了。

  孿生素數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作為民科的重災區,如今這兩個問題都被解決了,讓那些民科和數學家們如何能夠接受?

  於是這些人們紛紛跑了出來聲稱自己才是真正的證明者。

  不過嘛,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他們的垂死掙扎了。

  而這些民科數學家們,也影響不到此時的蕭易。

  ……

  不同於整個數學界的熱火朝天,哪怕現在全世界基本上都在討論著自己,蕭易這段時間卻是相當的悠哉游哉,每天閒著沒事幹去上上課,然後剩下的時間就用來稍稍研究一下理論物理這方面的東西。

  隨著孿生素數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都被他解決掉,他對於接下來研究什麼問題還沒有做出決定,暫時也還沒有找到能讓他提起興趣的問題。

  黎曼猜想倒是個不錯的選項,但遺憾的是稍微研究了一下後,他就可以確定,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花費不少的功夫。

  畢竟,黎曼猜想少說估計都是能夠被【無情連學】BUFF判定為高等價值的問題,想要解決它,恐怕還差了不少。

  除了這些事情之外,他還稍稍擔任了一下三位舍友們的論文「指導老師」。

  至於代價嘛……

  「義父!」

  「義父!我這遇到個問題,您看該怎麼解決?」

  宋紫陽畢恭畢敬地將草稿紙遞到了蕭易的面前,詢問道。

  「嗯。」蕭易對於這個稱呼滿意地點點頭,接過了草稿紙後,看了起來,同時也問道:「說說吧,遇到啥問題了。」

  宋紫陽說道:「我嘗試使用山路引理來證明解的存在性,但是在驗證PS條件時遇到了一些困難,具體來說的話……就是不太確定如何證明函數序列的有界性和收斂性。」

  蕭易微微點了點頭,同時將手中草稿紙再次翻了一頁,繼續往下看。

  宋紫陽研究的這個課題是【基於臨界點理論的非線性橢圓方程解的存在性研究】,主要是泛函分析方面的,涉及到了變分方法、Sobolev空間以及臨界點理論等多個方面。


  算是一個不錯的課題,只不過,難度上達到了研究生的程度。

  將草稿紙上的內容看完後,隨後他便伸手說道:「筆。」

  「哦哦!」

  宋紫陽趕快遞上筆,一副虛心求教的樣子。

  接過了筆,蕭易便在草稿紙上寫下一個式子:【Δu+V(x)u=f(x,u)】。

  「我就簡單地用這個非線性橢圓方程給你舉個例。」

  在指導他們的時候,蕭易從來不會直接解決問題,而是將問題抽象出來,然後舉例解決。

  能不能從中悟出方法來,就看他們自己了。

  「首先先回顧一下山路引理的應用條件。在這個問題中,我們考慮的泛函是I(u)=1/2∫Ω(|u|^2+V(x)u^2)dx∫ΩF(x,u)dx,其中F(x,u)是f(x,u)的原函數。」

  「為了應用山路引理,我們需要驗證兩個關鍵點:一是泛函I(u)滿足幾何條件,二是滿足PS條件。」

  「第一個幾何條件,你先來驗證一下試試。」

  沒有直接給出回答,蕭易先稍稍考驗了一下他。

  宋紫陽點點頭,很快就另外取來草稿紙和筆,開始驗證,很快他就得到了結論:「存在p大於0和e∈H01(Ω),使得||u||=p時,I(u)>0,且I(e)小於0。」

  蕭易點頭,這就說明宋紫陽的基本功還是挺不錯的。

  「很好,那麼下面我們就來看PS條件,即如果{un}H01(Ω)滿足I(un)有界且I′(un)→0,那麼我們需要證明{un}在H01(Ω)中有強收斂的子序列。」

  「首先,利用I(un)有界,我們知道……」

  隨著蕭易的指導開始,他也循序漸進地給宋紫陽展示了如何證明函數序列的有界性和收斂性。

  最終,宋紫陽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我懂了!」

  「懂了就行。」蕭易笑著將筆和草稿紙遞迴,「那就繼續研究你的問題吧。」

  「好嘞,義父!」宋紫陽連連應是。

  蕭易再次滿意地點頭。

  男生宿舍的關係,合該如此!

  「這麼看來的話,我還挺有教學生的天賦嗎。」

  回想起這段時間對他們的指導,他的心中又不由尋思起來。

  而就在這個時候,葉承走了過來,說道:「喲,蕭哥,又在給咱紫陽指導呢。」

  蕭易翻了個白眼:「你小子,當初喊我義父喊的最嗨的人可就是你。」

  「誒嘿!誰讓咱論文已經搞定了呢?」葉承扮了個鬼臉。

  他的那篇代數幾何方面的論文已經搞定了,同時也投稿給了一個二區的sci,已經進入審稿人審稿階段了,距離接收十分有望。

  想起當初他請教蕭易的時候,那個「義父」喊得可叫一個親啊,結果現在就重新變成「蕭哥」了。

  懶得跟這小子一般見識。

  蕭易搖搖頭,隨後便打算去看一下之前正在看的理論物理論文。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他的手機響了起來。

  看了一眼,是劉斌教授打來的電話。

  接通電話,他就聽到對面傳來了劉斌的聲音:「蕭易,現在有空來學院一趟不?數學研究院的荀勇院士過來了,專門來找你的。」

  蕭易一愣,荀勇院士?

  這位就是年初的時候,和他一起去美國參加普林斯頓年度數學會議的那位院士。

  他說道:「我知道了,馬上就來。」

  ……

  離開了宿舍,前往了學院,很快就在他們的院長辦公室內見到了荀勇院士。

  「好久不見啊,蕭易。」

  見面之後,荀勇便笑著向蕭易打了個招呼。

  蕭易也點點頭,笑道:「荀院士,好久不見,您怎麼來了?」

  對於這位荀院士,他的觀感還是挺不錯的,畢竟當初也專門陪他出國一趟。

  而且這位荀院士在學術能力上也挺強的,和他算是聊的上來。


  荀勇笑道:「這你還猜不出來嗎?當然是為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咯。」

  「你應該也知道哥德巴赫猜想在咱們國內有多麼重要的意義,所以不管是政府那邊,又或者是咱們國內數學界,都非常期待你能夠開一場報告會。」

  「我這次過來也是為了邀請你去上京,做一場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報告會。」

  「而報告會的地點就在——」

  「人民大會堂。」

  蕭易頓時震驚了。

  啥玩意兒?

  在人民大會堂開報告?

  而同樣也在辦公室中的其他人也都目瞪口呆了起來。

  這間辦公室裡面的人可絲毫不少,除開蕭易和荀勇之外,還有九個人,比如劉斌教授,當然也包括了他們學院的院長,以及系主任等等教授們,胡院士也在這裡。

  在人民大會堂裡面開學術報告,這可算得上是一種殊榮了。

  「不要太驚訝,不要低估哥德巴赫猜想的影響力,到時候預計會有將近上萬人來參加報告,你的報告廳也基本上會被安排在萬人大禮堂中進行。」

  荀勇笑道:「怎麼樣?去不去?」

  而這時候旁邊他們的院長也說道:「蕭易同學,距離你畢業也沒多久了,你不是還有個畢業答辯嘛,我這邊可以做個決定,就讓這場哥德巴赫猜想的報告作為你的畢業答辯吧=,你看怎樣?」

  荀勇眼前一亮,一拍手道:「這個主意不錯,到時候橫幅上面就寫:哥德巴赫猜想證明報告會暨蕭易本科畢業答辯會。」

  效果拉滿。

  蕭易頓時汗流浹背了。

  好傢夥,將近上萬人一起看的答辯會?

  要不要這麼誇張!

  甚至可能還不僅僅只有上萬人,到時候直播間一開的話,天知道會吸引進來多少湊熱鬧的網友。

  想想都讓人覺得刺激。

  只是……嗯看著那麼多雙期待的目光,他還能說啥?

  更何況,在人民大會堂中進行報告的感受,他倒是也想體驗一番。

  最後便雙手一攤,說道:「全憑老師領導們的安排,畢竟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學生而已。」

  眾人頓時大笑了起來,辦公室中也洋溢著快活的氣息。

  ……

  報告的事情確定下來,荀勇便立即將消息傳回到了上京。

  於是幾乎當天下午,關於蕭易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哥德巴赫猜想報告,立馬就傳遍了全國,也瞬間點燃了全國人民的心情。

  對於很多老一輩的人來說,當年因為看過那篇由徐遲所作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對於這個數學問題可謂是記憶猶新,尤其是這篇報告文學發表的節點,對於華國的思想史、文化史以及科技史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所以,這些老一輩的人們,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中的激動之情更是不用多說。

  而年輕人們相對來說就更加關注蕭易的這場報告居然是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甚至,按照新聞上面說的,這場報告也是蕭易的畢業答辯,完成這場報告就等於完成了他的本科。

  這也頓時就讓年輕一代的人們更為之驚嘆了。

  而這就造成了,隨著這場報告的參加資格開啟網上預約的時候,湧入進來的人就直接給預約網站都干癱瘓了,以至於預約時間要往後推遲。

  最終,擔任了本場報告舉辦方的華國數學學會、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以及政府相關部門,對申請條件作出了要求,按照身份證申請,不得更改,同時擁有數學相關經歷的人優先。

  當然,參加資格是完全免費的。

  但繞是如此,隨著預約資格的再次開放,也仍然是在一瞬間就沒了。

  以至於#你搶到了嗎?#這條熱搜都直接登上了熱搜榜第一。

  搶到的人歡欣鼓舞,沒搶到的人只能唉聲嘆氣,表示到時候只能在直播間看了。

  還有人詢問剩下的4000個名額為什麼不放出。

  這些名額自然就是留給學術界相關專家,還有領導們,尤其是這些領導中,還不乏一些當年和陳景潤先生比較熟悉的老人。

  他們也都對這場報告十分的感興趣。

  就這樣,在這樣的氣氛醞釀之下,時間也逐漸接近了報告正式開始的那一天!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