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我祖上也食晉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52章 我祖上也食晉祿

  在上千雙晉兵眼睛的注視下,被投出的李大將軍如同石彈一般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重重落在晉陽城上,而後收拾起拼湊的披風,站起來開始殺敵。

  落地點附近的晉兵全都瞠目結舌,這和神仙有什麼區別?

  讓他們抵禦從天而降的神仙,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城牆上的晉兵連阻止敵將起身的心思都沒有,一個個面容痴呆,就差跪下磕頭求饒。

  「快快快,快扶我下城逃命,向北門逃!」

  張著大嘴愣了半天的王浚看清李大將軍沖自己殺來之後,才連聲催促親隨扶著自己逃跑。

  北面是拓跋鮮卑的地盤,王浚早就聯繫上了拓跋猗盧,準備把自己的一個女兒嫁給這位拓跋鮮卑西部酋長。

  拓跋氏如今分為三大部,拓跋猗盧的西部雖然控弦之士不如另外兩部多,但其駐地就在定襄縣的盛樂城,正好和李氏賊兵掌控的晉昌郡接壤,對目前的局勢影響最大。

  可惜晉陽王氏的其他族人還要點臉,想著把三書六禮做完才肯嫁王氏女,王浚原先也以為局勢還沒有崩壞到要求索虜出兵的地步,所以耽誤了時間。

  但就敵將這個打法,即便是引來了拓跋猗盧的上萬甲兵,恐怕也守不住晉陽城。

  剛剛目睹了敵將從天而降的神跡,王浚的親隨們也有點邁不開腿,他們哆哆嗦嗦扶著自家主上往城下走,可惜沒走幾步就被疾馳而來的李大將軍追上。

  餘下的太原郡太守、晉陽縣縣令等晉廷官員趁著敵將追殺王都督的間隙,徑直帶著親隨逃命了。

  魏晉兩朝皆行愚民之政,沒讀過書的軍戶兵們一個個都把李大將軍當作天將,根本不敢結成隊型逼近到敵將身前廝殺。

  在這種局勢之下,不逃就是在等死。

  「只誅殺太原王氏,其餘人等投降不殺!」

  李昊給這群心存降意的親隨們與軍戶兵們給了個台階後,這段城牆附近就有上百晉兵跪下投降,口稱天將磕頭如搗蒜。

  還有機靈點的親隨直接扶著王浚到李大將軍面前,「此乃王氏逆賊,我等為大將軍擒來了!」

  這位并州都督人品很一般,圍在他身邊的親隨也沒幾個忠心耿耿之人,這倒省了李昊的事。

  「我、我祖上也食晉祿……」

  王浚被嚇的臉色蒼白,大勢已去,他知道自己遲早是個死,於是吞聲踟躕憋出一句自覺體面的話,但被敵將瞪了一眼後,連後半句也不敢說出口了。

  李大將軍被這并州都督的舉動逗的哈哈大笑,「你祖上王沈也吃過曹家的俸祿,再往上數還吃過漢祿,這個時候想起來祖上也食晉祿了?」

  「懇、懇請將軍命人使環首刀著腰,稍稍留個體面。」

  王浚情知難逃一死,於是勉強說了個囫圇句子。

  環首刀著腰指軍士們用刀柄末端的鐵環,敲斷達官顯貴的腰椎骨、脊椎骨,比起斬首,這是種相當體面的死法,也是兩漢魏晉南北朝特色死法。

  李大將軍可沒慣著他,輕輕一揮刀,將他的人頭砍了下來,有位王浚親隨膝行數步,將滴溜溜滾走的人頭撿回來,又膝行回去,雙手托著獻給大將軍。

  李昊見他機靈,命他找了杆長戟,插著王浚的人頭立在城頭上。

  晉陽城的守兵家屬基本上都在太原郡,都督一死,主事之人就剩下領兵的校尉們,可惜晉兵無心抵抗,李大將軍僅僅衝殺了幾次後,這面城牆之上的軍戶兵就先後投降。

  李昊命降兵降下吊橋,放義軍將士進城,而後快速接手四面城牆,接下來便是人人喜聞樂見的誅殺士族環節。

  不僅義軍喜歡上門誅殺士族成員,就連晉廷治下的正戶、私戶、軍戶兵都喜歡湊上前看熱鬧。

  晉陽王氏的博陵公府前,聚集了上萬名聞訊而來的百姓,太原郡距離義軍地盤不遠,底層百姓都知道李大將軍絕不會為難他們,因此即便剛剛打完仗,太原百姓仍舊走出家門擠到博陵公府所在的那一條街上。

  相當多的百姓瞧見原先高高在上的王氏成員披頭散髮被拖行而出的畫面後,就高聲喝彩、連豎大拇指。

  有些被晉陽王氏族人欺壓慣了的百姓甚至解下褲帶,等在路邊朝王氏族人身上尿尿。

  義軍將士也不阻擾,他們忙著執行軍令,還來不及凌虐這些士族。


  博陵公府內,劉和、劉聰二人帶著義軍將士將附近各府抓捕到的太原王氏重要成員一起押到大將軍面前。

  「此乃王濟之子王聿,他哥哥王卓目下正在洛陽任職。」

  李昊看著劉家這哥倆,好奇問道:「為什麼單單將他拎出來給我回話?」

  劉淵歸降之後,李大將軍只讓他當個閒散校尉,他這兩個兒子被實授了五百主這種中層軍職。

  劉和賠笑著回答:「稟大將軍,其父王濟在洛陽城外買了座馬場,用五銖錢鋪地,時人謂之金埒,曾與王愷攀比豪奢。有次王濟宴請司馬炎,其菜品之珍貴,連司馬炎都頗為驚訝。」

  他心眼相當小,之前客居洛陽時,參與鬥富的幾家都不把南匈奴劉氏當正經朋友對待,每次有宴請時,劉淵的兒子們便是被眾人嘲弄的對象。

  當時劉和就暗自發誓,以後必將洛陽城內這些漢人權貴殺乾淨,以報被嘲弄之仇。

  如今逮到誅殺晉陽王氏族人的機會,自然拼了命攛掇李大將軍。

  王愷是與石崇鬥富的敗家玩意兒,李昊聽了幾句,才明白這王濟家參與過洛陽鬥富。

  「那還說什麼,男丁拖出去凌遲,女的留著分給義軍弟兄們為妻。他家有幾座府邸?等會兒我親自帶人去查抄。」李大將軍吩咐道。

  劉聰補充了一句,「王濟這一支在晉陽有府邸三座,在洛陽起碼有兩座府邸,還有一處馬場。」

  「那個和石崇鬥富的王愷呢?他的府邸有幾座?」李昊再問。

  這些人晉朝大官都是大肥羊,隨便抄個府邸,都能刮出來幾百萬枚五銖錢,義軍給將士們的先登賞賜就指望著搜刮高門士族的府邸。

  「回大將軍的話,那位王愷是東海國人,是司馬炎舅舅,他家的府邸在洛陽和東海國兩地。等義軍打到了東海國,我帶弟兄們去查抄這家,我知道王愷家裡的值錢事物。」

  李昊深感可惜,不過就這晉陽王氏各府邸,都能讓他抄好幾天。

  攻下晉陽城後,義軍並沒有繼續攻占太原郡的各處縣城,而是花了五天整編降兵、抄沒士族田產、塢堡。

  還沒等李大將軍過足了抄家的癮,從井陘城而來的李代就追到了晉陽城,為大將軍送來了最新的冀州局勢。

  「洛陽司馬倫發兵三萬、徵召隨軍民夫兩萬,號稱十萬大軍,一路攻占趙郡諸縣,目前李廉將軍已經帶人退回了井陘關以內,義軍百姓大多安全,只是沒地方住,在樂平郡湊合過。」

  「中山等國國兵與鄴城兵合營,約有四萬兵卒,隨軍民夫過萬,連續攻占常山郡諸縣,我出發前李矩將軍已經將各縣城內駐守的弟兄們收攏到了井陘城內。」

  「呆傻天子御駕親征,洛陽軍將他安置在輦車上,每每衝鋒,必使呆傻天子的輦車位於陣前,李矩將軍猜測,司馬倫應該是想讓我們弄死呆傻天子。」

  「幽州兵也在集結,他們聯合了鮮卑騎兵,似乎準備從北面進攻我們的長郡,目前還不清楚局勢。南邊的許昌兵也來了不少,屬下們無能,沒有探查到許昌兵的虛實。」

  李昊聽著這些軍情,頓時興奮起來。

  「我還怕他們幾家內鬥,沒空騰出手來對付義軍呢,這下好了,什麼司馬倫、司馬穎、司馬冏、司馬衷,通通都給我死。」

  晉兵大舉集結,省了李大將軍不少的事。

  事不宜遲,在晉陽城內整編的義軍將士當天開拔,準備翻越太行山,回到東面地盤迎接惡戰。

  ……

  井陘關所在的綿山東側,綿延數里的晉軍營寨內熱火朝天,被徵召的民夫、工匠們日夜不停打造雲梯、攻城車、拋石機等攻關軍械,騎馬的軍吏來回馳騁,將各路將軍的軍令傳達到底層軍吏手上。

  手持長戟、長矛的軍戶兵抓緊時間操練,操練時多流汗總比戰時流血強。

  一隊來自東南方向的騎兵往鄴城軍營寨附近疾馳。

  給事黃門侍郎王敦也在其中,他是跟著叔父王彥來的。

  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讓這位三十四歲的晉武帝駙馬連聲嘆氣,「封王與洛陽中軍互不統屬,攻關之日,尚不知是哪家出力和賊兵死戰。」

  他叔父王彥毫不在意,安撫侄子道:「各路大軍雲集,領兵猛將上千,總有攻關之人,何必為此憂慮。」

  明眼人都看的出來,如今晉軍隱隱分為兩大陣營,以成都王為首的在外封王所轄之兵與司馬倫遙控的洛陽中軍。


  琅琊王氏先前就花了大力氣安排了數名族人在太子司馬遹身邊任職,太子死後,琅琊王氏的布局都打了水漂,王彥等人很不滿,有相當一部分族人支持司馬穎這一派。

  鄴城軍里早就有琅琊王氏族人迎出來,短暫寒暄後,王彥帶著侄子、親隨們去見成都王。

  中軍大帳里,盧志、鄭球、石超、費立、楊邠、杜烈、杜良、和演、杜毗等成都王的幕僚、掾屬們基本到齊,甚至還有其他封王派來的聯絡之人。

  「這是祖逖,齊王的司馬掾。這位是王承,常山王的參軍……」

  名為王澄的琅琊王氏族人將帳內之人給叔父王彥一一介紹清楚。

  王彥、王敦等人拱手見禮,雙方才各自按地位跪坐,而後成都王司馬穎自帳內屏風後轉出來,眾人又是起身行禮,折騰好一陣兒後,方又跪坐。

  「不知王刺史如何看待司州之兵?」

  司馬穎先拋出一個難題,雖然同為晉兵,可如今兩大部卻像是敵軍一般相互提防。

  天子是他親哥哥,天子御駕親征,作為弟弟的他應該前往洛陽軍營寨里覲見,但成都王覺得他去了會被司州兵拿下,於是悄悄躲在自家營寨里不現身。

  「聽聞那賊將李昊極為悍勇,成都王不妨留守後方堅城,平叛之事交由府內大將即可。」

  王彥先指出最重要的一點,趙王司馬倫自己躲在洛陽城內不出來,那成都王也沒必要親臨前陣督戰。

  司馬穎無奈道:「天子就在司州之兵營寨里,我若不來,成何體統!」

  王彥一聽便明白這位成都王還存了搶走天子之心,這是好消息。

  他便出了個主意,「常山王深明大義、顧全大局,不如由常山王於前線督戰,請成都王回鄴城,等平叛的好消息即可。」

  王彥擔心的是那賊將聽聞成都王親臨井陘關下後,會不顧一切殺到鄴城軍營寨內。

  只要司馬穎活著,死再多的軍戶兵士族們都能接受。

  甚至高門士族還巴不得由朝廷管轄的軍戶兵和李氏賊兵兩敗俱傷呢,到時候手握私兵部曲的高門士族能在朝廷撈到更多的好處。

  這正是司馬穎所擔心的,「常山王、中山王正在圍攻井陘城,若調常山王過來,萬一他派兵搶到了天子,那我豈不是白動大兵?」

  中山王司馬緝是他的人,常山王司馬乂雖然也聽成都王的調令,但司馬穎對這個素有賢名的哥哥一直暗中提防。

  「無妨!天子在常山王手上,總比在趙王手上強。」王彥繼續勸司馬穎回鄴城。

  他沒有明說,但眾人都明白,一旦常山王搶到了天子,鄴城軍兵多糧廣,屆時還是成都王說了算。

  司馬穎沉默不語,常山王派來的參軍王承找準時機拍了頓馬屁,「成都王以大局為重,請來了幽州都督劉寶和鮮卑騎兵,平息賊兵叛亂是板上釘釘之事。」

  王承是晉陽王氏出身,雖然這支晉軍尚不知道晉陽城的情況,但王承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他準備投到兵馬較多的成都王府上。

  司馬穎思量很久,覺得還是小命重要,於是同意了王彥等人的提議。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