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一拳之威竟至於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51章 一拳之威竟至於此!

  平陽郡,絳邑縣。

  不到兩丈高的城頭上,平陽太守宋胄、督護吳畿等人歇斯底里的催促手下的軍戶兵、武吏攔截即將攻上來的李氏義軍。

  「拿長槍、長戟捅,動作麻利點,遲了你等之性命都保不住!」

  「不要吝惜石頭,能砸幾個賊兵就砸幾個。」

  在絳邑縣一周,機動的騎兵牢牢守著四處城門,防備著城內守軍大舉逃竄。絳邑城北門外,數以千計的義軍將士已經展開成了攻城陣型,

  十幾架刀車後各自隱蔽著二十名弓弩手,用箭矢壓制城頭上的敵軍,打頭陣的十個百人隊已經將長梯架好,義軍將士們手持盾牌聚在梯腳下,冒著頭頂的糞汁兒、石頭依次爬梯子攻城。

  李大將軍也混在攻城的將士里,能投人的投石機已經在平陽縣等地組建好,但推過來尚需要數天,攻打這樣一座小縣城也不需要這麼快就亮出自己攻城的最大殺招。

  為了儘快拿下整個平陽郡,李昊也就跟著將士們一起爬梯子。

  因為主帥知兵,義軍的獎賞制度相當合理,率先爬梯子的都是伍長、什長之類的軍吏,為了避免百夫長這種指揮型將校去搶先登之功,李大將軍還特地下令百夫長、五百主等將校不得率先接戰。

  百夫長等將校只需成功指揮進攻時的戰術動作就能分潤軍功。

  第一波攻上城頭的義軍將士打的相當艱難,因為敵人的目標只有那麼幾位,拿長戟捅就行了,等後面的將士爬上去,城頭形勢的天平就開始向義軍傾斜。

  而李大將軍手持環首刀加入城牆之戰後,局勢天平開始朝著義軍垂直斜下來。

  「奸官,納命來!」

  等義軍將士給大將軍指明了敵將所在方位後,李昊這才暴起,以離弦之箭的速度殺向吳畿、宋胄身邊。

  即便絳邑城頭聚集的晉軍兵卒意識到那尊殺神已經攻上了城頭,他們也來不及反應,雙手持刀的李大將軍僅僅在錯身而過的剎那,就接連手刃了這群沒有盆領的小兵。

  很多晉兵臉上帶著三分震驚、四分懊悔、五分驚悚。

  他們幾乎不敢相信敵將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擊殺這沿途的數十人。

  「快攔住他!」

  宋胄頓時大驚失色,踉踉蹌蹌往後退,他還不敢退的太快,因為各處城牆上都有賊兵。

  作為大郡的太守,他的軍事才能其實不在治理才能之下,整個平陽郡的縣城,都是一座一座丟掉的,若換了平庸之人來,恐怕李大將軍在汾水亮相的那刻起,平陽郡九縣駐守的兵卒就逃的乾乾淨淨了。

  但事到如今,即便是再對司馬家忠誠的晉兵,也不敢護在敵將與太守之間。

  手下毫無迎戰之心,宋胄和他小舅子吳畿也顧不上許多,先遠離賊兵頭子再說。

  李昊見他倆帶著幾個親隨要跑,於是使出全身力氣雙腿蹬地,以超乎常人想像的速度追上去,先拿刀刺入甲冑最全的吳畿,接著快追數步、大跳而起,右手握拳砸向還在逃命的宋胄後腦殼。

  抽刀已經來不及了,唯有一拳砸過去才能降伏逃竄的宋太守。

  小舅子吳畿的慘叫聲提醒著宋胄局勢的變化,或許是背後追殺的賊將氣勢太過兇猛,宋太守不知怎的居然轉過頭觀望局勢。

  幾個呼吸之間,一隻碩大無比的拳頭就在宋胄余光中越變越大,而後重重砸在他的左鬢角。

  龐大的力道瞬間讓宋胄失去了意識,死前的一瞬,他想的是當初要是不讓吳畿當督護就好了。

  說不定這伙李氏賊兵還老老實實當著軍戶、佃農。

  李大將軍的全力一擊效果是顯著的,宋太守的腦漿子都被打了出來,之前的圓腦袋被壓縮成了一半,五官夯擠在一起,各種汁水覆蓋在表面。

  「求將軍饒命、求將軍饒命吶!」

  「我等小民只是混口飯吃,沒有與大將軍為敵之心。」

  上司被當場擊殺、敵將又如此兇猛,絳邑縣守軍再也沒有抵抗的心思,就在北城牆上先後投降。

  這是平陽郡最後一座縣城,往南的縣城都歸河東郡、河內郡管轄,此二郡的軍戶兵還沒有完成粟的收割,來不及支援北面的平陽郡。

  或許他們根本就不想來,畢竟誰來都一樣,惹怒了李大將軍,人家說不定還能賞北上援軍一個新奇的死法。


  吳畿帶了護心鏡,李大將軍那一刀沒有讓他當場死掉,只是重傷。

  「哎呀呀!」李昊相當懊悔,「怎麼就一下子打死了這個宋胄呢,我二弟還要手刃你倆呢!」

  他急忙招來從趙郡、常山郡帶過來的老兵,命他們想辦法保存完整宋胄屍首,吳畿能救活的話儘量救一下,起碼要讓吳畿活著見到李矩。

  「賊人,可速斬我!」吳畿忍著劇痛嘶吼,他摁著傷口,慢慢站起來,擺了個誓死不從賊兵的姿勢。

  「我主在南,不可使我面北而死。」

  李大將軍還在懊惱出手太重,將宋胄腦袋打沒了一半,被吳畿這麼一弄,頓時哭笑不得。

  「你還裝上了。」他走過去,將那柄環首刀用力一擰。

  吳畿吃痛,冷汗再次冒出,終於撐不住,跪倒在地。

  「你們看著收拾。來個百夫長,連夜將這一人一屍押送回樂平郡。」

  城頭上雖然亂鬨鬨的,但局勢已經被義軍將士控制住了。

  趕到的幾位百夫長、劉和劉聰等人相繼瞧了太守宋胄的死狀,紛紛驚嘆不已。

  「一拳之威竟至於此!」

  「大將軍的拳已經硬到如此了嗎?」

  「誰挨這一拳都活不了。」

  劉聰劉和這些南匈奴人原先還打著找個時機帶兵溜了,去上黨地方裂地稱雄的主意,這幾場攻城戰打下來,劉氏父子一個比一個心寒,他們都生不出與大將軍為敵之意,南匈奴之兵更是人人將大將軍奉為神人。

  誰還敢有叛逃之心?

  攻下絳邑縣後,義軍將士休整兩天,準備南下或東攻時,來自井陘縣、樂平郡的軍情擺到了李大將軍面前。

  幽州、中山國、鄴城等北東南三個方向的晉軍開始集結兵力,據傳來自洛陽的中軍也發兵數萬,即將北上。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趙國等地的義軍已經查明晉軍派出先遣軍隊和民夫在押運糧草。

  李大將軍忍住一口氣攻下河東郡、河內郡的衝動,嚴密布置了平陽郡防線後,準備率軍北上。

  他要帶走南匈奴兵卒和部分平陽郡降兵。

  「絳邑城就由張杞駐防,升校尉,總領城內義軍將士。由馮恩做監軍,同時釐清平陽郡各城戶數、田畝數,原先降兵的田地不用動,士族田產收歸官府。」

  在絳邑縣縣衙內,李昊安排了此城的守城事宜。

  張杞便是槐河之戰請戰的那個張姓什長,進入平陽郡前已經升了百夫長,李氏義軍接手了平陽郡各城的降兵後,張杞便被升為五百主。

  義軍軍制下,校尉管轄三個五百主,手下將士可達一千五百人,這已經是很大的官。

  河東、河西種的都是粟,這些地方的晉兵集結、進攻仍需要一段時間,等李大將軍率兵解決完冀州的晉軍後,還來得及快速回援平陽郡等地。

  到時候一鼓作氣拿下原先的并州。

  此時的關中形勢相當複雜,羌胡人占據了陝北、河套等地,晉廷把控著渭水、涇水、長安等地。

  至於黃河幾字大彎的西側,則被河西鮮卑占據,河西鮮卑南邊,便是氐人、羌人的地盤。

  李大將軍準備到時候看情況,如果晉廷不內戰,他就逮著司馬王爺們打,如果司馬穎、司馬乂等弟弟王為司馬衷出頭,和掌控司州的趙王司馬倫先幹上,他就抓緊時間把關中隴右這一團亂麻給快刀斬了。

  一句話,這個時代,只能由他李昊一人做主。

  被安排駐守絳邑縣的兩人出列領命。

  自認為頗有才華的馮恩還特意獻言建策:「大將軍,河東郡之前被數名幹吏治理,自曹魏時便是產糧蓄畜大郡,百姓對官府很忠誠。將軍府的民佃之政並不能引得河東百姓來投義軍。不如將民佃改為為官府佃夠五年、十年後,就將佃田賜給佃農,如此方能分化河東郡百姓與晉國官府。」

  義軍所推行的民佃之政和曹魏、司馬晉所推行的民屯別無二致,都是為了將土地上的大部分收成捏到官府手上,以便養活大規模的軍隊。

  這種民屯說到底,便是將流民栓在官府的地上當農奴,受不了盤剝的百姓幾年後就會逃亡。

  李昊原先就想改制,奈何今年起事之初地盤少,為了收的上來義軍征戰的開支就搞了個民佃之政,如今已經跨占數個大郡,是時候想辦法改一改了。


  西晉承襲了東漢桓靈幾帝以來的所有弊端,土地兼併到了一種百姓所不能承受的地步,中央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嚴重開倒車。

  「這個設想不錯,佃夠五年就分地。你閒暇時多多與百姓交流,聽聽他們想要什麼,年底我召集各地官吏,統一商議。」

  打到如今,義軍也只是亮出了分大族田產、不區分各戶的旗幟,沒有均田、輕徭薄賦這種快速籠絡底層民心的殺招。

  李大將軍還是有理想的,總不能他搞出來的政權,弄的反而比司馬晉還要差。

  馮恩喜不自禁,接連拍大將軍的馬屁,稱頌大將軍為三代以下之賢主。

  三代便是夏商周,能用三代以下稱讚的上一個皇帝還是漢文帝。

  「我能把司馬家、士族全抓到煤礦上挖礦就很了不起了,再進一步便是驅逐五胡,別的交給天下人去評價。」

  將擁田動輒數千上萬畝的士族們殺乾淨,底層百姓的日子就會好起來,再讓四夷賓服,李昊的kd也就湊的差不多了。

  義軍的將校們也是馬屁聲不斷,吵得李大將軍立起臉,他們才消停下來。

  ……

  太原郡郡治晉陽縣。

  回援冀州兩郡前,這個重鎮是必須要捏在義軍手裡的,李大將軍因此特意率軍北上,先打下這座城池再說。

  作為一大州之中心重鎮,晉陽城修建的有模有樣,城牆全部包磚,城高目測在三丈上下,護城河、瓮城圈樣樣不少。

  只是守城的兵卒少了點。

  這也不能怪新來的并州都督王浚聚攏不到各地晉兵。

  因為并州北面各郡都丟了,而南邊的平陽郡、河東郡都被司州吞了,所以之前有段時間晉廷是不設并州的,太原郡和北邊的雁門郡、晉昌郡都歸冀州管轄,後來又單獨設了并州,但并州都督大部分時間由幽州都督兼任。

  至於不讓隔壁的冀州都督兼領并州,可能是因為司馬家不放心洛陽北方兩州同時在某一個位高權重的大都督手上。

  司馬家一直在提防外地臣子。

  「王浚,你也守不住晉陽,不如投降義軍,大將軍在井陘煤礦里為你晉陽王氏留個好位置,若是等到義軍攻破城池,你晉陽王氏九族不保!」

  大嗓門的義軍將士在城下喊話,這當然不是誠心實意勸降,而是李大將軍特意噁心城內的王浚等守將。

  王浚是正兒八經的晉陽人,他名義上的爹王沈原先是曹爽的掾屬,曹爽三族沒了後,王沈混在曹髦身邊。

  等曹髦準備起兵征討司馬昭之時,王沈、王業等人向司馬昭告密,由此讓曹髦當街被弒,而後王沈因為告密之功官運亨通,一直混到了江北大都督、驃騎將軍。

  這種人家,即便是丟到井陘煤礦挖煤,李昊都覺得挖出來的煤晦氣,他遲早要誅王浚九族。

  城頭上的王浚等守將卻還想依靠堅城抵禦賊兵,他們也派出大嗓門之人喊話。

  「大將軍,并州之兵僅有數千,抵禦北面鮮卑、西面羌胡都不足,無力與義軍為敵。不如伱我兩家罷手言和,井水不犯河水。大將軍意下如何?」

  城內晉兵也不想和城外的五千餘義軍將士硬碰硬地打一場,短暫達成口頭上的停戰是守將們所期盼的。

  李昊哂然一笑,「行啊!讓他們交出王浚的九族,我就罷兵言和。」

  義軍喊話之兵把大將軍的意思完整轉達給城頭上的晉軍守將。

  晉軍自然不可能把土生土長的并州都督交出去,雙方連場面話都沒談攏。

  李昊也不客氣,揮手就讓義軍兵卒們把加固過的投石機推到護城河邊沿處。

  這幾架投石機可是義軍將士們死命從平陽縣推到晉陽城的,王浚九族勉強配得上給這幾架投石機開光。

  城頭之上,四十八歲的王浚望著城下的賊兵推出來的投石機,心中頓生疑惑。

  「他們這是要幹嘛,難道這李昊以為靠幾架投石機就能砸開晉陽城?」

  他對晉陽城的堅固相當有信心,為了提振士氣,還哈哈一笑嘲諷賊兵這一舉動。

  王浚身邊的守將們也持同樣的看法,很快,他們就笑不出來了。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