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司馬家都該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44章 司馬家都該死

  追殺持續了半個時辰以上,李大將軍當然沒有將全部的段氏騎兵斬於戟下,因為敵人會從四面八方逃竄,但他始終追著人最多的那波人,直到面前敵人通通死在他手裡。

  猛將威名屍骨鑄就。

  除去那些重裝騎兵,餘下的段氏騎兵甲冑大差不差,李昊也沒判斷出哪個是他們的將軍。

  他決定以後招攬一些見識過各地官吏將軍的部下,戰前給他一一指明哪些敵人比較重要。

  返回井陘城的途中,大將軍也收攏了十來匹在河邊喝水的戰馬。

  段氏鮮卑的戰馬大多養在遼西郡,草料糧食混著吃,比并州的驛馬耐力強多了。

  李昊對遼西遼東那塊地相當熟悉。

  那片既有大小遼河帶來的沖積平原,又有大片養馬場,鐵礦、鹽池樣樣都有,屬於起家爭天下的第二檔選擇。

  但可恨司馬懿老賊,平定遼東時既殺人築京觀,又遷移數萬戶漢民到幽州冀州等地,讓漢民在遼東的勢力大大減弱。

  由此帶來持續千年的遺留問題,可以說深刻改變了東北亞、乃至中原王朝的局勢。

  司馬家的子孫們更是可恨,放著已經糜爛的并州、雍州、涼州等地不打,偏偏帶著各地精兵搞內鬥,水平又不高,讓五胡禍亂神州赤縣,最後搞成了衣冠南渡的局面。

  司馬家的人都該死!

  不過好在李昊來到了這個時代,眾司馬們不用等幾十年後的劉裕,最近就能一個接一個下地府了。

  「稟大將軍,共收攏無主戰馬四百七十餘匹,重鎧輕甲七百餘具。」

  井陘西門前,李代將搜尋戰場的情況粗略回稟。

  他跑得快,之前一直負責義軍的軍情傳遞,逐漸有驛馬後,偵查騎兵也歸他管。

  絕大部分義軍兵卒都不會騎馬,聚攏戰馬的職責也只能由偵查騎兵幹了。

  「那伙幽州兵呢?他們來了一軍,只出現一桿旗幟,另外兩桿與校尉在何方?」李大將軍發問。

  晉軍體制傳自曹魏,曹魏又學了東漢,這三朝的基本軍制大差不差。

  七八百到一兩千兵卒的主官一般都是校尉官銜,幢就是旗幟的意思,各地晉軍習慣將五百步兵騎兵用一幢旗幟來區分。

  先前井陘城下只有一位騎馬的持幢手,說明還有兩幢滿額的幽州兵沒有現身。

  「在城外五里處的軍營,戰敗後他們一直在收拾撤軍,之前的潰兵也逃到那邊去了。」李代回道。

  「我帶過來的那五個百夫長率隊出戰,給我換馬。」

  大將軍立即下令追上去。

  追不上人人有馬的鮮卑騎兵也就罷了,都是兩條腿趕路,這伙幽州兵今天生要留人死要留屍。

  不然傳出去,別人還以為他宇宙大將軍心慈手軟呢!

  被點到的義軍將士們相當亢奮,最能打的敵人由大將軍包攬了,他們只需要對付著輕甲的一般兵卒,這部分兵卒通常還結不成陣型,只顧著逃竄保命。

  砍到一顆首級就有獎勵,衝鋒在先還能拿絲絹銀錢等獎賞,這誰忍得住。

  於是五百名士氣高漲的刀牌手、弓弩手跟著大將軍去討伐即將撤離的幽州兵。

  離幽州軍營地一里處,李大將軍一馬當先,帶著數名偵查騎兵去查探情況。

  幽州軍人人惶恐不安,已經有民夫拉著車將營帳等物先行離開,遠遠望去如同數條蜿蜒扭動的長蛇。

  可惜他們沒有常山之蛇的靈活,甚至連湊上前接戰的勇氣都沒有,李大將軍只追著晉軍的幢旗和騎馬的步督、校尉、督戰伯長等人。

  其餘兵卒四下潰散,大大提高了義軍將士的抓捕難度。

  「大將軍,仆乃范陽國盧氏族人,名嶸,字仁封,願奉大將軍為主。」

  眼瞅著胯下軍馬氣力不行,逃不出義軍首領的追殺,盧嶸便帶著跟在他身邊的幾個騎馬督戰軍吏向身後不遠處的大將軍投降。

  「盧植那個盧氏?」

  義軍缺各種人才,對臨陣叛降之人,李大將軍也秉持能用便用的觀點。

  「正是,忝為盧姓,半生戎馬不及大將軍半日殺的胡人多。」

  盧嶸小小的拍了下李大將軍的馬屁,他其實只是個盧家破落戶。


  「封五百主,管五個百夫長吧,其餘軍吏降一等,所分田畝和各路義軍一樣。你們跟著我聚攏各處將士們。」

  造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拉隊伍。

  從初期跟著李大將軍的老兄弟才是穩住地盤的關鍵。

  而義軍先前的兵卒們基本沒有在邊軍錘鍊過,雖然有李矩等少數出身晉廷外軍之人,但孤掌難鳴,撐不起一個完整的伍什佰體系。

  盧嶸這群人的從軍經驗正是義軍當下需要的。

  「謝大將軍!」

  投降軍士們拱手一拜。

  本打算求個活路,沒想到居然撈到了不低的官職和幾十畝地,盧嶸的心噗嗤噗嗤狂跳。

  ……

  鄴城,都督府。

  成都王司馬穎、常山王司馬乂等西晉宗室王和他們的幕僚聚在都督府大堂內,共議眼下的局勢。

  「初三夜三更天,趙王和孫秀帶兵攻破了宮門,趙粲等賈氏餘黨皆被杖殺。」

  「我怎麼聽說趙粲是被環首刀著腰而亡?」

  「管他死於何法,趙王給自己加了都督中外諸軍事、使持節、相國,還開了府,咱哥倆得想辦法自保。」

  去年太子被廢,洛陽城內外的野心家們由此分成三大股勢力,一是皇后賈南風、二是太子舊黨、三是貪功冒進的趙王司馬倫和他寵信佞臣孫秀。

  三方圍繞廢太子做文章,終於在三月份騙賈氏一黨的賈謐等人殺死了廢太子,而後四月三號車騎將軍司馬倫率先發難,攻下宮闈,圈禁了賈后。

  趙王而後以誅殺賈氏餘黨的名義罷免朝內外的官員,給跟著自己起事的文武官加封了八千一百名侯爵。

  這事引起眾司馬王的恐慌,二十三歲的司馬乂早在三月初就跑到同父異母弟弟司馬穎的鄴城裡,觀望洛陽的局勢。

  趙王司馬倫是司馬懿的第九子,如今六十多了,屬於司馬乂、司馬穎等司馬炎兒子的叔爺。

  「我的中山國也一堆事。先前那個諸李叛亂我沒有派兵管,幽州劉寶派了兵過去鎮壓,沒想到折了幾千人馬,倒讓反賊做大了。」

  司馬乂於永平元年被貶為常山王,當時常山王空設數年,朝廷又多設了常山郡太守,郡、國並存的局面已達九年。

  此前接到井陘告急的公文時,司馬乂還特地派人行公文去幽州薊縣催促幽并大都督劉寶,想讓幽州軍剿滅這伙叛賊,沒想到劉寶這個經年老將,派出去的人這麼不靠譜。

  「反賊膽子挺大,敢先後打樂平郡、晉昌郡、常山郡、趙國。不過阿兄也不用著急,常山兵就擺在井陘縣一周,逼得反賊南下去攻打趙國諸縣,看司馬倫怎麼應付。」

  冀州兵基本上受司馬穎這個平北將軍管轄,鄴城附近可調動的戰兵能有整五萬。

  但司馬穎就是不想派自己的兵去平叛反賊,他只想引禍水南流,讓諸李去攻趙國諸縣。

  就算不能逼得趙王親自離開洛陽前往封國平叛,就反賊這個打法,起碼也能讓司馬倫派出精兵北上。

  如今局勢緊張,能削弱趙王的兵力就是好消息。

  PS:求推薦票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