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補貼百億培育市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青雲發碼集團從成立的那天開始,就註定成為資本市場最靚的那個崽。

  只不過在09年,對普羅大眾而言,二維碼還太過於遙遠,只在頂尖層面小範圍流傳著它的傳說。

  想入股的企業和個人很多,比如淡馬錫,高嶺資本,但無一例外被直接拒絕,因為它是邀請制而非價高者得。

  想投資?

  可以啊,你先讓國資委和魔都衙門點頭。

  風投想投資,註定沒機會,因為這玩意,每一個參與者就沒打算讓它上市。

  一次投入,受益終生的業務,傻子才會上市。

  既然不上市,不二次融資,那風投就失去利用價值,哪怕張壘再生氣,也不得不承認這個道理。

  你沒有讓人心動的資源,憑什麼賣給你?

  這一點,淡馬錫在一邊微微笑,牆內開花牆外香,東南亞二維碼市場,它就笑納了,不就是三千萬美元買至關重要的1%嗎,要了。

  誰都能看到的發財門路,奈何想要得到的人太多,單獨沒人吃得下,反而形成平衡。

  李澤華的動作太快了,快到讓有足夠地位的人都反應不過來,想暗箱操作,回頭一看,股分呢?

  何況就算有這個本事拿到股份,乃至於把青雲集團從發碼行趕出去,也沒用。

  因為發碼集團不是專利的擁有者,它只是香江青雲投資基金,在境內專利獨家授權代理方而已。

  合同約定,只有李澤華本人在青雲發碼集團,擁有不低於10%的股份時,專利授權協議才會繼續生效,且每年象徵性收取1美元費用。

  一但李澤華被趕走,或他的股份低於10%,不好意思,授權協議作廢,都到那地步了,肯定是一拍兩散,提桶跑路咯。

  同樣的,香江青雲投資基金,也不是專利擁有者,它的背後是六家註冊在避稅天堂的投資基金。

  它們才是專利的擁有者,最終控制者無一例外都是李澤華本人。

  這麼繞圈圈只有一個目的,從法理上確保安全。

  他上次去香江,最大的目的之一就是這個。

  回來後,他以青雲集團的名義,分別向魔都衙門,和四大行等相關部門遞交合作備忘錄。

  以2.5元每股,兜售占發碼集團50%的股份,即5億原始股,募集資金12.5億。

  全部是老股轉讓,沒有擴股增發,繳納股權轉讓金後,這部分資金可以落入他個人口袋,隨便花。

  按與國資委,魔都衙門的最終商定備忘錄意見規定,發碼集團所發行股票不具備流動性,即入股後無法轉讓給任何第三方。

  同時,股票受讓方可在2010年12月31日前(具體入股金額視當時市值波動,09年底前約定為每股2.5元不變)。

  決定是否接受入股邀請,具體以發碼行公戶收款時間為準。

  比如發碼集團邀請仲信,苹安入股,各給予1額度,1000萬股,2500萬入股金。

  仲信在規定日期前,覺得發碼行不值這個價,拒絕入股也是可以的。

  又比如民聲沒有得到入股邀請,但它看好發碼行前景,決定突擊入股,想從仲信手裡接過去這部分股份,並願意溢價接盤。

  抱歉,門都沒有!

  就算它有通天的能力修改規則,也得經過發碼集團全體股東大會投票,超過90%同意才行。

  簡而言之,第一批被邀請入股的企業,都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

  譬如占股5%的只有國資委,4%的則是養老,醫療,社保三大基金,3%的有四大行,魔都國資委。

  這10家占據32%股份,剩下18%分別是三大營運商,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浦發銀行。

  仲信,苹安,招商局,魔投,燕京國資委,粵東國資委等十八家各占有1%。

  備忘錄規定,除發碼行外,境內不再允許第二家持有二維碼,掃一掃等專利。

  作為對等承擔義務,上述50%股份不參與公司日常經營,只享有分紅權,財務監督等正常權益。

  說起來,這玩意沒什麼成本,從研發到專利申請,前後也沒花掉三百萬美元,倒是將來的收益是個天文數字。


  哪怕1%,未來二十年內,每年收益保守估計也是數億元。

  至於剩下的50%股份,李澤華也不敢留給自己,懷璧其罪的道理他是明白的,好在此時的青雲和都督府,魔都衙門的關係尚可。

  加上大頭已經出讓,剩下的部分,他按未來可能達成協議的公司,弄了份名單,分別送去一份邀請函。

  至於三通一達,一家1%,按事先達成的秘密協定,半價入股一家1250萬入股金,相當於第一年專利授權費用全免。

  幾位老闆也看不清未來發展方向,怎麼會知道十幾年後,一年快遞包裹數量會突破兩千億個。

  按0.05元一個計算,每年也是百億規模的專利費,到那時,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跳出來,給李澤華一頓暴打。

  因為是老股出讓,不存在價格差異要徵得其它股東同意,價格上李澤華完全可以一言而決。

  他都願意損失自己的利益,拉攏戰略同盟軍,其他人跟著受益,哪怕知道也不會多說半個字。

  剩下的愛要不要,不要拉倒!

  看到價值所在的通達系,倒是吵著鬧著想多拿點,奈何不賣,通達系4%還想怎麼樣?

  給阿狸集團和支付寶發出的邀請才4%,騰達那麼牛,同樣4%,順豐京東才各2%。

  想多要?

  可以啊,拿出實力來!

  落在李澤華手裡最後才剩下15%,就這點,他都懷疑十年後,會不會召來惡意窺視。

  準備將來找個機會,再捐出去一點點,免得引火燒身。

  畢竟以掃一掃為代表的二維碼生意,覆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抓住掃描設備生產商商。

  如掃碼槍,智慧型手機,智能穿戴設備,軟體開發運營商,保證專利費收到手軟。

  一年幾百億躺賺,狠一點千億也不是夢想,這麼多核心企業在,除非你不打算在這片土地上生存,不然就得乖乖交錢。

  別以為專利保護就20年,在二維碼,多維碼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應用專利,數不勝數。

  就好像高速公路翻新一樣,大家又可以愉快的繼續玩耍,目測這一代人類全部消失之前,二維碼多維碼專利收費是不會停的。

  說起來挺有意思,各家公司收到邀請的第一反應,不約而同的想法都是,什麼玩意?

  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發個什麼入股邀請函過來,1%的股份,張嘴管我要2500萬軟妹幣???

  誰給你的臉?

  知情的略過不提,不知情的還以為哪家公司瘋了,但一看後面國資委和魔都衙門的蓋章,瞬間懵逼。

  一打聽,總感覺不靠譜,好在後面還有1年多的冷靜期,看看情況再說唄,反正簽字一個比一個快,先把坑位占了再說。

  李澤華也不在意,今天2500萬一份不要,明年5000萬,一個億入股,他也不會拒絕。

  只有浦發,魔投和一直合作的工行,立馬派工作組上門商量,早投早享受,晚投要漲價啊!

  這不,人在家中坐,錢從天上來。

  抓住一個風口原地飛升,三家國資入股7500萬,加上三通一達5000萬資金,就把收購惠通的錢給賺回來了。

  後續源源不斷的股份出讓,國資保底12.5個億,至於給順豐,阿狸,騰達的?

  1%起碼也得一個億起步,就這個價,愛要不要,多你一家不多,少你一家不少。

  只要國資大佬們順利進場,還擔心民企不買帳?

  支付寶若是不入股,那李澤華做夢都會笑醒,有他這個穿越者在,最多一兩年就能把智慧型手機998弄出來。

  自主研發固然困難,玩技術授權,第一步弄組裝機還不容易?

  只要訂單下的多,什麼玩意都能打成白菜價,如果青雲集團自身發展的好,把遍及農村的市場開拓出來。

  再加上大學生市場和集團本身需求,只要試驗原型機各方面沒問題,他就敢拿著合同去找三大運營商,直接要求做定製機。

  成本2000他都敢直接賣998,一台虧一千,一百萬台也就虧個十億而已,虧的起。

  再說了,只要和運營商談好未來三年套餐分成,這點虧損分分鐘賺回來。


  還別說,他真打算這麼做,如果二維碼招商順利,手裡有個一二十億,智慧型手機馬上可以開整。

  只要成本能打到1500以內,能支持3g網絡,沒別的,先來個三五百萬台試試水。

  沒道理按鍵手機賣一兩千,兩三千,他這麼高大上的全屏智能機賣998還沒人要吧?

  一台虧600,一千萬台也就虧60億而已,但虧損能帶來什麼呢?

  這個問題,李澤華認真思考半天后,把顧時節和楊志超叫進來,順帶叫上劉子傑,秦朗,曾海洋,於莉叫過來旁邊。

  顧時節是第一個炸毛的,「不是,老闆,你今天沒喝酒吧?」

  其他人也是一副很懷疑的模樣,哪有人一上來說要虧60億做市場的?

  這不是純純瘋了嗎?

  「一個一個來,都別急,今天反正沒什麼事,就這個討論討論。」

  李澤華不慌不忙把辦公室大門一關,安排郭鑫毅和張濤在外面守著。

  轉過身,才把自己的思路大致說一下……

  「董事長,我很懷疑這個即時通訊軟體和流量,是否能支撐我們的大戰略順利推進。」

  劉子傑是很理性的一個人,「聽完您的描述,我能理解微信和微支付,在未來市場競爭中的重要性。

  但用一千萬台廉價智能機去開拓市場,其本身就是非常冒險的舉動。

  這樣做,我個人認為會把業內同行全部得罪死,最關鍵的是,高通有能力賣給我們這麼多晶片嗎?」

  還未回國時,劉子傑就是負責智慧型手機戰略的執行者,短短一個多月,他對行業發展現狀有了充分認識。

  一千萬枚手機晶片?

  就算高通肯,那也得找到合適的代工廠,加上手機其它零部件採購,專利授權,一大堆麻煩事要解決。

  做手機,哪怕是做組裝機,也不是一時半會可以做成的。

  從無到有建立一個產業鏈,感覺頭很疼,遇上這樣愛折騰的老闆,估計要少活幾年。

  「我又不是說今天立項,明天就要見到樣品,後台就要上市。」

  李澤華很無語,但他必須要取得自己基本盤的支持,才好放手去干,「就好像發碼行的合作一樣。

  到10年年底之前,我只需要你們把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好,這段時間內。

  包括不僅限於智慧型手機製造所需的技術授權,零部件採購合作,代工廠建設,以及市場調研培育工作,都可以著手先準備。

  只等資金到帳,我再藉助這次發碼行合作的機會,先和三大運營商溝通,如果順利,半年到一年的籌備期足夠了。」

  楊志超和於莉,純粹擔心他玩的太大,導致最後無法收場。

  不過見他心意已決,肯定是無條件服從的。

  說服秦朗和曾海洋也比較容易。

  「電腦端最致命的缺陷,就是沒辦法隨時跟著人走。」

  李澤華說著端起自己的筆記本,「看看,哪怕輕便如它,也有幾公斤重,而智慧型手機完全不一樣。」

  說著,從辦公桌抽屜里掏出幾個愛瘋3s,「小巧靈活,一隻手可以完全掌握,配合電信基站流量網卡,隨時隨地可以登錄上網。

  公司最近做的掃一掃軟體,你們大家應該體驗了吧,有了它,配合二維碼,會發生什麼?

  這意味著從此以後,所有的外賣快遞訂單,業務員通過它輕輕一掃,所有信息一目了然。

  最關鍵的是什麼?

  是大數據分析處理,是個人導航市場敞開大門,這一點曾總是最明白不過的。

  現在快遞員,配送員拿到訂單,經常要打電話回公司問路。

  於莉你也應該清楚,調度部門除了派發訂單,還要提供路線支持,效率非常低下。」

  曾海洋和於莉點頭。

  這一點已經深深制約公司的業務發展,因為手下人每天訂單的處理量,一直提不上來。

  快遞還稍微好一點,畢竟網點覆蓋率高,業務量大,動輒每天十幾萬單,熟悉起來更快。

  但外賣配送員則不然,配送的地址分布在方圓五六公里內,哪怕最早進入公司的那批人,到今天仍然要問路跑市場。


  誰沒事能記住那麼多地點啊?

  撐死了記住最常去的幾個點。

  所以,對一線業務員來說,想要多跑,幾乎沒可能。

  他們月薪3500的組成部分,除最開始的無責任底薪900多(最低工資標準),剩下的2500,折算成每單約3元,實際才800來單。

  了不起一個月一千單,然後呢?

  一個月上班30天,反正公司層面只要求22天,多出來的,他們純屬自願加班,李澤華再有錢,也不可能支付加班費用。

  撐死了以後每個周末,在公司利潤可以覆蓋的情況下,每單增加一點點提成。

  資本家固然沒有良心,但企業家也要吃飯啊。

  以熟練騎手一千單計算,每天多少?

  30單而已。

  跑十幾個小時的大有人在,最多也就50來單,再多就送不過來了,時間都在打電話問路,派取單,等待過程中被浪費掉。

  以上所有的難題,只有智慧型手機才能解決。

  將後世一些顯而易見的智慧型手機,應用場景說出來後,所有人都陷入沉思。

  李澤華趁熱打鐵道,「現在能理解我為什麼要不惜一切,發展手機業務了吧?

  從做吃了麼那天開始,我就已經有了全盤規劃!

  外賣要做成獨家,就必須有護城河,餐飲連鎖和外賣員的高工資高福利,加上技術就是我們的安身立命根本!

  但技術的發展,連鎖店的推廣都需要時間來累積,為了避免湧入太多競爭對手。

  青雲集團才選擇涉足快遞行業,得益於一開始捨棄重資產包袱的輕裝上陣,方向對了事半功倍。

  只花了幾個月時間,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

  我們幾乎可以驕傲的宣稱,青雲系是同城配送領域,當之無愧的絕對霸主。

  但錯失最佳發展黃金期的我們,無論花多少錢,也不太可能取代順豐現在的位置。

  所以青雲要另闢蹊徑,搶占另一個制高點,電子商務!

  拼夕夕地推團隊的初步成功,將保證未來蜂鳥的發展下限,依託廣闊農村地區的基本盤,青雲生態產業鏈才稱得上是初步成功!

  但這還遠遠不夠,即時通訊領域和智慧型手機製造,支付系統將在未來,決定這個生態產業鏈,是否能維繫長時間優勢。

  各位,我不想說喪氣話,但現實就是,拼夕夕,吃了麼,蜂鳥三家集團,遲早有一天加起來會突破一千萬員工!」

  說到這,他沖顧時節報以微笑,後者回一個苦笑,這是要玩死他的節奏啊。

  殊不知李澤華還有一句話藏在心裡,短視頻領域,需要的人也不少啊!

  其他人也不意外。

  集團的人數每一天都在增加,一千萬,看起來好像也不是很遙遠。

  四個月前,青雲才20幾個人,今天呢?

  六萬多。

  「一千萬人,如果再加上海外業務,最後究竟有多少人,我心裡也沒底。」

  李澤華說這句時,是真的有點害怕,但一想重生就是最大的優勢,哪怕最後一無所有,他也要追求轟轟烈烈的生活。

  就硬著頭皮繼續道,「所以為了這些人,我們也必須力爭上遊,做即時通訊,是確保公司各項業務的流量來源。

  騰達手握扣扣這個大殺器,到今天一兩千億港幣的市值,如果我們有這麼多錢,這麼多流量扶持,什麼業務做不成功?

  如果各位不想將來某一天,被人掐住脖子,即時通訊就是必須要做的。

  智慧型手機的優勢無需多言,這麼大的天然受眾基礎擺在這裡。

  老祖宗說得好,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總之一句話,我寧願花一百億去培育市場!

  也絕不願意在未來某一天,被人卡住脖子,再低聲下氣去求人。」(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