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蜂鳥訂單超越外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還是太急了點,你現在是穩坐釣魚台,何必親自下場介入爭端呢。」

  事後,張白鴿勸道,「別看今天他們表面尊重你的意見,那是因為有求於你。

  等回過頭各自站穩腳跟,指不定嫌你太過霸道,而漸漸疏遠你。」

  「時不待我啊!」

  李澤華嘆口氣,「蜂鳥的基礎是快遞公司,旁邊又有淘淘百代盯著。

  我不下場做親自拍板做決定,你信不信,他們自己沒一個月都談不出合作框架,更別提達成協議。

  等那時候,阿狸初步處理好雅虎的爭端,回過神來就要吃掉惠通。」

  「一家排第六的企業,拿走就拿走,反正也不影響全局。」

  張白鴿顯然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可能剛才在一塊商量的所有人,都沒看明白。

  那就是惠通在淘淘眼裡,不僅僅只是一家快遞企業,而是打開桐廬系封閉大門的鑰匙。

  百代這麼多年,依靠鴻海和淘淘的訂單,過的有滋有味,周紹寧動輒就說,要玩智慧物流,科技物流。

  直到被賣給極兔那年,百代都沒腳踏實地認真做過一線服務。

  所謂的技術,加盟商和消費者最有發言權,反正連app看起來都一股山寨味。

  而現在,百代連一線網點建設都做的磕磕跘跘,壓根算不上一線快遞企業。

  只有收購惠通後,利用後者這麼多年,辛苦耕耘出來的一線網點,百代惠通才成功躋身第一梯隊。

  緊接著,阿狸馬的野心隨著電商平台超高速發展,一步步膨脹,在快遞行業,他的第一個鐵拳打在順豐身上。

  可惜直接砸鋼板上,順豐王是誰?

  當年帶著五個人在香江打出一條街的狠人,江湖人送外號水貨佬,一步步走到順豐王的男人。

  如果沒有民轉j,單憑無人機就能顛覆整個快遞行業的男人!

  順豐06年就做到12億營收,2億淨利潤,能讓美利堅某知名基金,不惜開出五十億天價,卻被一口回絕。

  還不死心,又開出一千萬美元佣金,只為找一個能促成交易的中間人。

  對此,順豐王只回應兩個字:呵呵。

  拿捏順豐純屬浪費時間,李澤華從後世重生回來,都不知道怎麼面對順豐。

  因為後者70%訂單靠社會企業,個人包裹支撐,只有30%是依靠網購平台,全直營服務質量最好。

  聽說年底就能拿到航空牌照,他總不能收購一家航空公司,和順豐合夥買飛機吧?

  只好先找機會,看能不能拉王蔚投資點,順便混個臉熟,等王蔚搞電商平台受挫。

  再想辦法弄點錢和順豐展開深度合作,目前來看順豐既不缺資源,也不缺資金,很難下手。

  張白鴿見他不接話,還以為年輕人好面子,「不過能順利收購也行,左右不過一個多億,就當給蜂鳥發展提提速。」

  李澤華笑而不語,這種事情解釋起來太繁瑣,又缺乏佐證,總不能說他親歷一切,從新聞上看來的吧?

  總之不給菜鳥網絡留下機會就行,沒有百代惠通的出現,快遞公司就不可能被淘淘徹底拿捏。

  等阿狸回過神來,拼夕夕團購也該開始席捲全國,淘淘忙著對付團購都來不及,更加不會重點投入淘點點和菜鳥。

  優勢在我!

  下午回公司路上,他還在給林文輝打電話,「林總,淡馬錫的第一筆資金要趕緊到位啊!

  我過兩天去粵東,正好聯繫廠家,拼夕夕的項目可以開始籌備了。」

  林文輝很無語,「我真是服了,哪有那麼快啊,哪怕和中行打招呼,這麼多外匯進來,也要一兩天審核期吧?」

  「這麼麻煩?」

  李澤華愣一下,倒想起前世匯款去香江的困難程度,「那行,我給中行投打聲招呼,你們儘快安排吧。」

  「放心,財務審查已經通過,最多三個工作日安排。

  另外真的不能不佩服你,帳目上你們做的是真乾淨,一點問題沒有。」

  林文輝還是第一次看到,帳目如此清晰簡單的公司,關鍵還有第三方審計公司無保留意見,這就很離譜。


  誰家閒著沒事,一年花幾十萬請第三方審計的?

  居然還有律師事務所的佐證,很離譜。

  李澤華心說我對帳務一竅不通,不找第三方監督怎麼行。

  打著哈哈混過去,看副駕駛秦朗正在復盤,快遞業發展規劃報告,就道,「怎麼在看這個?」

  秦朗一臉苦相,「不看不行啊,外賣單最近增量明顯放緩,除了新增市場,老區域由於學生放假,訂單量持續下滑。

  我看用不了幾天,快遞單就要全面超越外賣,在這麼下去,吃了麼都快變成蜂鳥的附庸了。」

  最早吃了麼訂單遠超蜂鳥,如前者達到日均7萬訂單,日收破百萬時,蜂鳥才剛起步,一天五六千單罷了。

  慢慢的隨著運達加入進來,又有學生放假潮,需要快遞郵寄的包裹量激增。

  緊接著以惠通為突破口,成功打開商業區攬收配送市場,蜂鳥的發展更是一日千里。

  而根據全國物流快遞協會,2008年統計數據,全國非郵政系統攬收配送快遞件超12億件,且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

  還以每年50%超高速增長,預估09年全年將超過18億件(真實數據為18.6億件,快遞服務相關企業營收近500億元)。

  可以預見的是,他將拼夕夕團購從2010年上半年,提前到09年開啟,團購市場又必然帶動快遞行業,進一步飛躍發展。

  以目前全國日均近五百萬單計算,前十大規模以上快遞公司中,已經有元通,運達,惠通三家公司與蜂鳥達成合作。

  而吃了麼僅以魔都一地為參考,哪怕做到全覆蓋,每天訂單量也不會超過30萬單。

  做個最簡單的對比,哪怕吃了麼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將粵東,江浙滬,燕京市場開發到極致。

  其一個月的訂單量,也僅相當於快遞行業同期10-15%的份額。

  而做到全覆蓋,在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情況下,無異於痴人說夢。

  絕大多數潛在消費者,更願意多跑幾步路,到店裡堂食,也不會花幾塊錢佣金(商家出,實際羊毛出在羊身上)點外賣。

  因為躺著刷手機,碎片化時間被占用,懶得多動一下的美好時代,還沒有到來。

  吃了麼,先裝孫子吧。

  想到這,李澤華不禁笑道,「這有什麼關係,快遞外賣都是公司支柱,快遞做平台,利潤並不高,只賺個辛苦跑腿費。

  而外賣平台,是帶壟斷性質的,繼續深耕下去,將來未必會比蜂鳥平台差多少。」

  這純屬寬慰秦朗,因為外賣行業是有上限的,君不見後世某團做到巔峰,一年營收也就是兩三千億。

  和快遞頭部企業順豐差不多。

  外賣行業巔峰,整體的訂單量,維持在200-300億單之間,快遞則不然,李澤華穿越那會,已經做到每年一千多億單。

  雙方無論是營收,還是訂單量,差距都在3倍以上。

  秦朗怎麼可能看不出這個差距,一點都笑不出來,「老大,你就別安慰我了,曾總每天都會在群里,公布前一天訂單總量。

  現在一線配送,除了用餐高峰期,其他時間都用來跑快遞服務,我有事都不一定找得到人。」

  「看來還是高估了電腦軟體的能力,還以為技術部能拿出一套有效的方法,在配送外賣訂單的同時兼顧快遞包裹。」

  李澤華摸著額頭,很苦惱,「這個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好在現在資金即將到位,我們有足夠的資金投入技術研發。

  等將來大資料庫做起來,你們的壓力也小一些。」

  秦朗對他嘴裡一直掛著的大數據,很感興趣,「董事長,你說電腦將來一定會取代人力嗎?

  比如現在公司的調度,我看著也不像最開始那麼忙了。」

  「那當然!」

  李澤華點頭,「就目前技術部,研發部的數據收集分析,處理能力,都能取代一大部分調度職能。

  你沒發現各個站點配發電腦以後,效率有了明顯提高嗎?

  以前跑單去其它站點中轉,要麼電話通知,要麼扣扣聯繫,萬一找不到人簽字,連配送費都拿不到手。

  上周不就是出現三千多塊錢的配送費,因為中轉無人簽字,導致二次認領,讓很多人投訴抱怨嗎?」


  「那都是商業區的。」

  秦朗對這個問題很頭疼,「商業區的事情,比學校居民區難的多,本來以為一棟樓配兩個人,一外賣一快遞,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

  真做起來才發現,根本不現實,忙起來的高峰期,哪怕拿著推車裝,也來不及啊!」

  李澤華還沒去商業區實地看過,不是很了解,「具體說說。」

  「遠了不說,就陸家嘴那塊金融區,一棟樓幾千人上班,一到飯點上百個單同時冒出來,就兩個人,哪裡忙的過來。

  而且那邊的物業管理公司,根本不允許我們在大廳租用場地。

  外賣送過去只能多跑幾百米,送到站點才能轉單,一來一回浪費很多時間。」

  「老曾怎麼沒給我說過?」

  李澤華很好奇,「不是安排了特殊費用嗎?找他們負責人送啊,每個月固定交一筆錢,不就好了。」

  「大部分地方可以,比如很多高檔小區都能拉上關係,唯獨幾個核心商業區和商業樓,要價太高。

  我們開會討論時,算過一筆帳,哪怕全天做下來,才三五百單,加上快遞收入,才勉強和物業公司要求的租金相匹配。

  這要是繳了,公司不是白幹嗎?」

  秦朗說起這個,恨的牙痒痒,「一個屁大點地方,擺張桌子都沒額外站的地方,一個月要我們一萬塊,這不是明擺著欺負人嗎?」

  李澤華默默算筆帳,以目前公司額外抽成計算,這得每個月做到五萬毛利,差不多才能持平。

  五萬塊什麼概念?

  意味著一棟樓每個月,要提供近2萬個訂單,每天要七百個。

  這還只是達到帳面收支平衡,公司還要安排兩個專職配送,要提供後台服務支持,一大堆人要養呢。

  再有錢,也不可能拿來填物業公司的無底洞。

  秦朗見他沒說話,繼續道,「這還不算,因為我們主動送上門聯繫,物業公司仿佛吃定我們。

  不租用場地,也要卡我們的電梯使用,刷卡門禁,以及電瓶車進入場地的使用費,一個月算下來,也不少錢。」

  「這麼牛?」

  李澤華納悶了,「目前幾個商業核心區站點,都是這種情況嗎?」

  「差不多!」

  秦朗逮住機會趕緊訴苦,「董事長,您和上面關係好,看看能不能反應一下這個問題。

  就算外賣訂單可以多跑五百米去站點,那快遞也不行啊,不把快遞車,推車弄進去,那麼多快件包裹怎麼一次性弄下來?」

  「人員進出也卡?」

  李澤華隱隱動怒,這是把他當軟柿子捏了?

  秦朗點頭,「要用貨梯,走專門通道,目前每個月一個地區支出兩三千,偶爾還要故意為難我們。

  私下談,都說這個事要開會認真菸酒菸酒,不知道的還以為要我們考研究生呢。」

  「慣的毛病。」

  李澤華掏出手機給快遞同行諮詢一下,弄清楚情況才道,「踏馬的,人家一個月付八百,到我們這兩三千還不滿足?」

  也是帶著怒火,顯然忘記吃了麼蜂鳥一家,做以前四五家的活,人家物業公司每個月利益受損,當然有事沒事找茬。

  「反正有兩家物業經理明確說了,如果還沒有表示,過段時間連電瓶車都不讓進,說是有大廈業主投訴。」

  秦朗也沒太好的辦法,順帶還說了幾個別墅區,高檔小區的案例,基本上都是嫌錢太少。

  站在各自角度,你也不能說物業一定做錯了,畢竟有的業主不發快遞,不吃外賣。

  看著騎電瓶車,或者提著外賣快遞一路狂奔的小哥,當然不開心,有時候等電梯也煩躁,半天不下來。

  是的,沒錯,卡電梯門節約時間這個事,屢禁不止,外賣小哥總想著節約點時間多送一單。

  還有就是涉及一個外來人口管控,影響威脅小區業主安全,私密的問題。

  種種矛盾累計下來,不被投訴才怪。

  有業主投訴,物業自然要幹活,有的負責任點,主動和吃了麼聯繫。

  以後外賣單送到保安傳達室,由物業派人送給業主,吃了麼每個月提供一筆贊助就行,快遞業務也是如此。


  但大部分物業沒這個服務,通常它們也不管事,只會伸手拿錢,就好像交了錢,問題就不存在似的。

  「你好好統計一下,看看到底有多少這種情況,不解決是不行的。」

  站在他的角度,偏幫或者放任不管,任由矛盾積累都不可取,遇到事情必須及時解決掉。

  不然總不能像對付惠通那樣,召集人馬再火併一次吧?

  回想前世刷到過的新聞,物業保安和外賣小哥時常發生衝突,歸根結底矛盾的根源,在雙方職責有明顯衝突。

  保安要維持秩序,而外賣小哥絕大部分時候,都是天然的秩序破壞者。

  這裡不是指小哥,天生幹壞事!

  舉例說明就是,某小區封閉式管理,外來人口需要登記,並取得業主同意才能進入。

  這都沒問題,李澤華提前考慮到這塊,周邊有站點可以轉單配送。

  因為是駐地業務,由專人負責,經常和物業打交道,很多流程可以省略掉,節約大量時間。

  可萬一這個小區很大,還禁止電瓶車,自行車進入呢?

  難不成,外賣小哥花十幾分鐘走路進去配送?

  再花十幾分鐘走路出來?

  那別幹了!

  一個小時三個單,到手兩三塊錢(中轉訂單通常只有0.5-1元每單,商業區集中配送更低),愛送不送!

  所以兩者之間,這個矛盾很難解決。

  尤其這一世,李澤華外賣快遞一起做,吃了麼蜂鳥人強馬壯,每個站點不是退伍回來的,就是鄉里鄉親,抱團的狠。

  這要是爆發嚴重衝突,李澤華都害怕自己員工腦袋一時發熱,把對方物業保安打出個好歹來。

  真不是吹,一家物業公司能有多少人?

  哪怕在核心商圈,了不起上百個保安,而經過楓林路一戰洗禮的外賣快遞大軍,分分鐘給你拉出幾千人,還對打?

  直接單方面碾壓,估計物業公司都得被砸掉,一人一拳下去,沒打死都算運氣好。

  問題這是好事嗎?

  長久生意要做下去,口碑不能太壞,哪怕物業公司反客為主橫行霸道,人家名義上,還是業主請回來的坐地虎。

  你今天和人家發生激烈衝突,以後還要不要,繼續做這塊區域的訂單?

  一兩家,李澤華還扛得住,以他目前的人脈,單個物業公司和他拼,那是找死。

  分分鐘拉黑名單,大不了以後這個區域的外賣快遞,全部不做了!

  就強迫業主搞二選一。

  要麼自己辛苦點,下樓出門接外賣,接送快遞;這就很離譜,他們但凡願意多走兩步路,還吃外賣幹什麼?

  剩下的,就只能團結一點,把物業公司換掉。

  可這種事絕不能太多!

  萬一把名聲搞臭了,引發消費者的反感,貼一個吃了麼蜂鳥店大欺客,蠻橫不講理的標籤,那樂子就大了。

  想到這,他又忍住給遠在燕京的曾海洋打電話,諮詢後者的看法。

  曾海洋正在忙,放下手裡的事分析道,「李總,我也沒太好辦法,搞不定的那幾家物業公司。

  同事們都去過好幾次,就是價格問題,他們要的太多了。」

  「搞不定也要想辦法解決,一個魔都就這麼多麻煩,擴大到全國怎麼辦?

  難道你想讓公司,每個月上幾次社會新聞?」

  李澤華很頭疼,卻暫時拿不出辦法,只能逼迫底下人,一起開動腦筋。(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