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良種和化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62章 良種和化肥

  【在你的印象里,五六十年代的中國是什麼樣的呢?】

  【精神飽滿卻面黃肌瘦,充滿幹勁卻總吃不飽?】

  【事實上大多數人的生活確實如此?】

  【1949年建國之初,我國的糧食產量為1.13億噸,人均209公斤】

  【而一般情況下國際認為的糧食安全標準線是多少呢?400公斤,差了將近一倍】

  【如此可以想像我國缺糧程度,人民生活的艱難程度】

  【即使到1956年,我國的糧食產量也不過1.92億噸,人均占有量306公斤,依舊達不到國際安全線】

  洪武年間,金陵城。

  朱元璋看著天幕好像失去了色彩,天幕所看到的影像估計就是後世所在的年代,再往前五六十年左右的世界。

  而這講的怕是後世建國後的一段往事。

  從天幕中可以看到,裡面的場景基本都是在農村,要麼是收割小麥,要麼是鋪路或者挖礦等。

  裡面的人較之後世,實在是非常的瘦,雖然影像是黑白的,卻可以到其精神面貌要飽滿得多,其熱情在天幕外都能感受得到,這種洋溢著的熱情和質樸在如今應天府下轄各縣的農民身上依然可以看到。

  不過相對而言,天幕中的那個年代,似乎有一股蓬勃的生機。

  朱元璋無暇顧及為什麼後世之人的精神變化,依然仔細地觀察著。

  從一幕幕划過的生活場景來看,那時農村的生活和如今比,幾乎相差無幾。

  是什麼讓他們後來變化如此之大呢?

  朱元璋無從得知,這個答案天幕從未說過,不過他更在意的是:大明在天幕的幫助下,是否能復刻這個奇蹟呢?

  和興茶食店,一眾食客都寂然無聲,原來他們五六十年前和我們也差不多。

  如果去掉那一些機械和汽車,還有隨處一行行的文字,那幾乎是翻版的鄉下場景。

  那拿著連枷脫谷和如今也是相差無幾的,還有一堆人在曬稻穀收稻穀等。

  還有那一些隨處可見的文字:

  「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建設!」

  「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保證農業生產需要」

  【這種情況下人們在吃食上自然沒法挑剔,向來是有啥吃啥】

  【糙米、高粱、番薯等就是人們的一日三餐,即便如此糧食依舊不夠吃,為了增加飽腹感,稀飯野菜成了餐桌上的常客】

  【饅頭米飯什麼的,堪稱老百姓最大的盼望,而那時的稀飯跟現在也不一樣,基本都是粗糙的雜糧】

  【要是誰家吃了頓大米小米做的稀飯,那不得了啊】

  【那時候供應限量、調料不足的情況下,野菜口感跟現在也沒法比】

  【清水一燙,撒點鹽拌拌就差不多了,估計有人想,野菜燙一下,撒點鹽吃起來也不錯的】

  【對,一頓兩頓是不錯,但要是天天吃年年吃呢,別說覺得不錯了,只怕看見野菜都要吐了】

  【然而在那個年代,有野菜吃也不錯了,畢竟好吞咽好消化】

  【最折磨人的還是那些粗糧,窩窩頭聽說過吧,但你知道當時人們是用什麼做的嗎】

  【碾碎的玉米棒子芯,這種東西別說口感了,吞咽都艱難,而且還極難消化】

  【至於肉蛋點心一類,更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逢年過節走親訪友的時候,買點也就差不多了】

  【而且這些東西很難買,要糧要票不說,還得看供應,人民生活艱難之苦是什麼造成的呢,缺糧、糧食產量極低】

  【那麼問題來了,五六十年代的糧食產量為何會那麼低】

  貞觀年間,長安城。

  李世民聽著天幕的描述,這些在他們眼中『艱苦』的過往,其實已是不可多得的和平時期,苦是苦了點,但也不是不可忍受。

  雖說距離盛世還有些差距,但也相差無幾了。

  而且其提到的艱苦、糧食不夠,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人口太多了,如果人口少一半的話,那情況可能會好很多很多。


  說到糧食產量低,如今的大唐也沒好到哪裡去,同樣是差不多的耕種田地,後世人口比大業年間還多了二十倍,比如今更是.

  按後世的說法,紅薯可以應急用,但做不了主食,土豆倒是不知道具體情況。

  難道除了高產作物和化肥,還有其他增產的方法嗎?

  五六十年代的經驗總結,或許對如今的大唐來說,也是良方呢。

  【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就是種子問題,眾所周知,想要糧食產量高必須選擇好種子】

  【因此育種問題是重中之重,早在西周時期就有了育種概念】

  【幾千年下來育種更是成了每代人都在做的事,不過由於信息流通速度制度等方面的問題,育種工作一直沒有太大的進展】

  【如小麥這種常規作物,在建國初的畝產量你敢想像有多少嗎?150斤至200斤】

  【而如今呢,哪怕是極貧瘠的地方,每畝也能收穫500斤,土地肥沃的地方甚至有1300斤,如此大的產量差距,育種起到了極大作用】

  【要知道如今我國農民使用的小麥種子,都是從良種公司購買的,經過無數次選育,在產量穩定性抗倒伏抗病毒等方面,有很大優勢】

  【而五六十年代呢,糧種再怎麼好產量也不如現在,想培養出高產的種子,必須得經過一代又一代的育種,而這需要的時間絕不是一年兩年】

  「短短几十年,小麥增產4-5倍,這真的是人力能做到的嗎?」有武將喃喃自語,說出了其他人的心思。

  從古至今,農業的進步、糧食的增產都是極為緩慢的,且是民間自發演化改進的。

  無論是耕種技術也好,或者是耕種工具也罷,那都是在一小片地區內發展,需要極長的時間才能推向全國。

  「想不到種子對收成的影響竟如此之大!」有人感慨著,他當然不是不知道優良的種子產量更高,只是沒想到會高到這種程度罷了。

  短短几十年增產4-5倍,其種子必然是不斷選育改進的,否則有如此高產的種子早被發現了。

  而這一切都需要極大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對於農民來說,即使是豐年家裡餘糧也不多,未知的品種代表著風險,這也是育種難以進行的原因之一。

  李世民看著大發感慨的文武官,突然間意識到,無論何朝何代,似乎真的沒有人低頭看過那幫在泥濘田地里覓食的百姓。

  更別提育種這種費時費力的大事了。

  而事實正是如天幕所言,各地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不暢,也許一山之隔小麥水稻因品種不同,那產量也會是天差地別。

  這又是一個糧食增產的全新方向,這個新的方向是指以朝廷的名義總攬全局,在全國範圍內選擇和培育優良的品種。

  如果真能辦成,那同樣的耕地,以全國為一個總體,糧食產量將會大增。

  這是一個大工程,幾乎是以十年為單位的偉大事業。

  李世民內心動容,從天幕來看,後世對於這種大工程的投入是極大的,像育種、黃河治理、涉及地域極廣卻只提到一次的三北防護林。

  這種工程解決的問題又是和民生息息相關的,這些事都給了他不少的靈感。

  【如袁隆平院士幾十年精力都用在育種上,才終於培養出雜交水稻,可想而知育種工作有多難了】

  【然而再是困難育種工作也得做,畢竟沒有好糧種,糧食產量就上不來,這關係到百姓的溫飽問題】

  【為了選育良種,解放初期我國農業部還展開了群眾選種運動,發動全國老百姓一起選種】

  【雖說聲勢浩大了些,但群眾選種成果也斐然,到1959年我國2444個優良品種,有2/3都是各地農民選出來的,推廣面積更是高達18億畝】

  【正是有這樣的育種基礎,我國糧食產量在60年代中期,才能突破2億噸大關】

  【當然除了種子外,灌溉和化肥也是影響糧食產量的兩大因素,灌溉自不必說,這個需要國家層面進行極大的投入水利設施建設,而我國對於水利設施的建設也是沒停過】

  【化肥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知道,老話說得好,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

  【肥料不足的話莊稼自然長不好,所以現在農民種地基本都不會吝嗇在化肥上的投入】

  【但那個年代呢,就是拿著錢伱也買不到化肥,全國上下都缺】

  【此外人口也是一個較為重要的原因,建國之初我國人口就超過5億】

  【即使是到現在,想養活這麼多的人口也是非常不易的,更何況物資極度匱乏的五六十年代】

  洪武年間,金陵城。

  武英殿前靜悄悄的,一眾文武官員也是知道輕重的,像涉及到民生大事那可是萬萬馬虎不得的,畢竟不為烏紗帽也得為自個的腦袋著想。

  朱元璋若有所思,從天幕得知,這育種也是橫跨幾十年的大工程,即使是到後世也依然進行著。

  其實仔細琢磨一下就知道,這事情還真就非朝廷不可。

  對於升斗小民來說,要他們去選育和改良品種,那真是太為難他們了。

  對於家業稍大一些的地方大族來說,這事也是吃力不討好,畢竟人力物力投入太大,耗時又久,還不一定見效.

  怪不得後世是舉國之力去辦此事,這倒是很好的一個思路。

  以行省-府-縣一級級落實下去選種,執行得好的話,於民未有騷擾又得此實惠,確實是個好的辦法。

  朱元璋粗略地想了一遍,又將目光投向評論區,那是交叉驗證的地方。

  《因為工業化程度沒上去,機械,化肥,良種沒發展。前輩一代人吃了幾代人苦,戰天鬥地抓生產,搞科研突破,斡旋於兩個超級大國的封鎖,才有了今天的發展》

  《化肥跟不上產量太低成本高,70年代與美國破冰買了歐洲13座最先進化肥廠解決糧食危機》

  《其實70年代以後,糧食供應已經好很多了,最主要是化肥,良種和水利工程的功勞,但是那時候中國窮,好一點的東西都出口換外匯了,所以大家日子過的還是緊巴巴,而養豬是需要糧食的,只有等到以後有錢了,大量進口轉基因玉米,大規模養豬養雞才能做到》

  《沒吃飽只會有一個煩惱,吃飽了就會有無數個煩惱》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