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戲劇謀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70章 戲劇謀反

  李琩沉吟片刻,問袁晁道:「你有帶種子來嗎?」

  袁晁道:「小民去嶺南時沒想農業,忘記將種子帶回來,還請陛下恕罪。」

  李琩道:「無妨,看來你對農業確實有些見地,今日就算殿試,朕任命你為司農寺寺丞,先到司農寺就任。」

  司農寺寺丞,是從六品。

  袁晁受寵若驚,十分高興,叩拜道:「臣叩謝陛下。」

  「起來說話吧。」李琩讓袁晁起身,道:「你到司農寺的第一件事,就是挑選些懂水稻的人,組建隊伍,過上一兩月,去嶺南、占城巡視,把你所說的耐旱早熟的稻種帶回來。」

  袁晁道:「臣定不辱命!」

  李琩微微一笑,道:「你在台州日久,台州現在什麼情況,你給朕講講,無需粉飾太平,說實話。」

  「喏。」袁晁領命,照實將真話全部講給李琩。

  袁晁的話,概括起來,便是均田制崩壞帶來的負面影響,民失其田要承受大量的賦稅,導致逃戶眾多,而官員腐敗、門閥壟斷加劇這一問題,導致民不聊生,山賊到處都是。

  這種情況,李琩能預料得到。

  大唐現在的矛盾到處都十分劇烈,北方因為軍事力量強悍,爆發的是安史之亂,而南方軍力不強,爆發的是農民起義。

  到了晚唐,不論南北,農民起義軍全部被吸納到藩鎮裡面,加劇了藩鎮割據。

  李琩聽完,心裡默默嘆氣,轉對一旁的李佑道:「大郎聽清楚了嗎?」

  李佑恭敬道:「兒聽清了。」

  「那就好。」李琩頗為滿意,起身去和與其他應試之人會面,見到前面那個獲得獎章的工匠,還和他多說了幾句。

  杜甫見李琩如此親民,含淚喃喃道:「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當天,李琩一行人就在杜甫家裡用膳,一應費用,皆由內務府出。

  一直到傍晚,李琩一行人才動身回城。

  夕陽下,李琩告別應試眾人,身騎駿馬,與楊玉環等人沿著潏水而行。

  李琩對一旁的楊玉環道:「這潏水可是長安八水之一,風光與曲江大為不同。」

  「是啊。」楊玉環滿臉笑容,欣賞著一路的風光,道:「真希望這潏水永遠走不到盡頭。」

  李琩笑道:「你往東南走,就走不到盡頭。」

  楊玉環道:「入海不算盡頭嗎?」

  李琩道:「星辰大海只是又一個開始,不算盡頭。」

  楊玉環若有所思,道:「郎君的胸懷,臣妾遠遠不及。」

  李琩回之一笑,轉對韋嫻懿道:「這地方伱來過嗎?」

  韋嫻懿道:「妾身很小的時候遊歷過,之後就最多只是路過。」

  李琩道:「和你阿妹嗎?」

  韋嫻懿想起自己妹妹現在還和李亨的兒子圈禁在一起,有些感傷,點點頭,道:「正是。」

  李琩道:「你阿爺安插在你身邊的眼線,隨你一起進了宮,明日你把那幾個人還給他,請他配合我推行新政,他若聽,我可以讓你阿妹出府。之前他選擇兩邊站隊,我可以不追究,這一次,他若是還不和我同心同德,我想容,也容不下,希望你能明白。」

  韋嫻懿見事有轉機,高興道:「謝陛下,妾身一定說服阿爺。」

  李琩道:「這樣最好。」

  一旁何錦道:「陛下,何氏想經營河運,分商鹽業,陛下能准嗎?」

  李琩道:「當然,不過方式還是和以前一樣。」

  「這是自然。」何錦笑了笑,「整個何氏商業,都是……」

  何錦沒說完,但言外之意,聽者都懂。

  李琩也不再說公事,與幾人聊起了風花雪月,在夕陽下,一起返回長安城。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李琩把心思都放在兩稅法和科舉上。

  對於史思明要求獻安祿山投降換自己不入長安,李琩沒有同意,李璬稱病不回,李琩也給予了駁回。

  至於榮王李琬,他聽命入京,並請求辭去一切職務安心養病。

  李琩准他在京養病,但是沒讓他辭去職務,還給他加封了司空。


  ……

  江陵。

  李璬的奏書被李琩駁回,十分憤怒,他決定不再等了,聽取蔡垧的建議,沿江而下,奪取江淮和江南。

  繼德元年十月初六,李璬率大軍沿江東下。

  吳郡太守李希言得知李璬的軍事調動,寫信責問李璬為什麼要擅自發兵東下。

  李璬知道事情敗露,派蘇震攻打吳郡,派馮季康、元景曜攻打廣陵,自己坐鎮中軍。

  但是李璬沒想到,江南東道節度使韋陟已經調兵協防吳郡,淮南東道節度使高適調兵協防廣陵,淮南西道節度使來瑱則率兵南下,準備抄了他的後路。

  十月二十日,吳郡和廣陵戰事打響,有高適和韋陟的提前布防,蘇震和馮季康、元景曜大敗而逃。

  李璬起了懼意,蔡垧諫言道:「殿下,成大事者,怎能一帆風順,此時應趁敵軍立足未穩,打一場大勝。」

  李璬納了蔡垧的建議,準備再打一次。

  高適和韋陟、李希言三路合軍,屯兵楊子和瓜布,沿江展開旗幟,聲勢浩大。

  十一月初一,兩邊碰面。

  李璬見了官軍的氣勢,有點慫了,不敢主動攻擊,選擇安營堅守。

  嚴武看到李璬害怕的模樣,失去最後的耐心,在安營當天,抓住機會,對將士們道:「我們跟隨潁王到此,師出無名,天命未集,人謀已隳,不如趁現在還沒交戰,趕快尋找出路,否則就算戰死,也要被打上逆臣賊子的名頭,被萬世唾棄,害國害家!」

  將士們一聽,覺得十分有理,當即逃跑了許多人。

  蘇震則上前道:「嚴將軍,你我家人均在長安,若是我們逃了,恐怕禍及家人,不如把潁王抓了,送回長安。」

  嚴武覺得有理,當即同意下來,道:「就這麼辦。」

  有了主意,二人召集部下,準備發動兵變。

  但是,他們還沒來得及動手,後方就傳來消息,李璬跑了。

  原來,李璬見士卒逃散,知道大事不妙,於是帶著心腹馮季康和元景曜跑了。

  嚴武和蘇震都懵了,只能率部向官軍投降。

  高適和韋陟也很意外,因為他們從沒打過這麼簡單的仗,一度甚至懷疑是李璬的陰謀。

  而李璬則一路跑到鄱陽,想通過鄱陽南下嶺南。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