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新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64章 新制

  劉晏接著將新制的核心說了出來,道:「

  第一,主戶和客戶,都編入現居州縣的戶籍,依照財產和丁壯的多少定戶等。

  第二,依戶等納錢,依田畝納米粟。

  第三,只在夏秋兩次徵收,夏稅六月納畢,秋稅十一月納畢。

  第四,沒有固定住處的商人,所在州縣依照其收入徵收三十稅一。

  第五,除丁額不廢,其餘租庸調及其一切雜捐、雜稅全部取消。

  第六,孤獨不濟者,可以免稅。

  第七,此外斂者,以枉法論。」

  劉晏的話說完,在場官員皆驚。

  因為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覺得劉晏這是拿貴族門閥開刀。

  韋見素連忙上前道:「不可啊,陛下,租庸調是大唐根本,劉晏此舉,是要動搖國本!」

  殿中侍御史裴冕跟上道:「此制斷不可行,此法並沒有解決土地兼併問題,況且以後再不授田,民怎還有田可種?」

  諫義大夫張鎬接道:「陛下要以民為本,應當給百姓授田,而不是轉向他人徵稅。民無田則失家,失家則必起動亂,這只是其一。其二,正是均田制和租庸調,讓官吏有為民做事的吏治精神,現在改為以田畝徵稅,官吏只知道徵稅,會喪失造福百姓的吏治精神。」

  有這三人帶頭,不少人也紛紛起來勸諫。

  這些勸諫的人中,也並不是全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總結起來,大致有三類。

  第一類韋見素為代表,他們的出發點就是為世家大族代言,不希望向大莊園地主征賦稅。

  第二類以裴冕為代表,他們完全以民為本,覺得均田制被破壞,就應該把田全部收回來,重新分配,他們是完全的理想主義者。

  第三類以張鎬為代表,他們更注重吏治,以精神修養為主。

  很多事就是這樣,站出來反對的,不一定全是居心不良,有些人甚至可以用赤膽忠心來形容。

  但是,好心就一定能辦好事嗎?

  很多時候,給你致命一擊的,並不是敵人,反而是一心為你好的親人朋友。

  李琩知道兩稅法有很多問題,會引起動亂,但是現在,兩.稅法就是最適合大唐的賦稅政策,步子跨大了容易扯著蛋,他只能一步步來。

  李琩沉吟半晌,起身道:「租庸調用到現在,已經不合時宜,改變迫在眉睫,你們說的問題,朕知道,但是現在除了士安提出的新制,你們還有更好的制度嗎?有的話,現在就請講出來。」

  眾人面面相覷,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李琩接著道:「朕覺得士安此制可行,正式賜名兩.稅法。諸位下去擬出細節,三日後奏朕,今日議事就到這裡,諸位請回吧。」

  眾臣聽了李琩的話,終於明白李琩前面為什麼要設立錦衣衛。

  御史台監察,還會考慮政治站位,會考慮後果,會權衡利弊,下手就會軟。

  但是錦衣衛這幫當兵出來的武夫,他們沒那麼多想法,他們只知道聽李琩的命令,李琩讓他們幹啥他們就幹啥。

  因此,李琩這是早就打算好了,以強硬手段推行新政。

  眾臣不敢再多言,給李琩行禮退下。

  李琩叫住劉晏,道:「士安請留一下。」

  「是。」劉晏停下腳步。

  待其他人離開,李琩對劉晏道:「此制會引起大莊園地主的不滿,但我決心已定,必須推行,只是士安以後會多受詬病,為了你的人身安危,朕讓你兼金吾衛中郎將。」

  大唐現在還沒有刺客在京城殺高官的先例,但是這並不代表沒人敢動手。

  元和年間,就有人在京城刺殺了大唐的宰相武元衡。

  「臣謝陛下厚恩!」劉晏大為感動,轉道:「臣只是擔心天下未定,操之過急,會引起動亂。」

  李琩何嘗不知道會引起動亂,但是他現在再不推,以後推起來會更加費力。

  因為他現在的嫡系軍隊,是隴右道四鎮的將士,這些人多數都不是門閥,但是再過兩年,他們就成門閥了,到時候再改革,阻力會更大。

  因此不如趁他的嫡系軍沒有成門閥之前,大力推行,誰不服,現在就反,他也好一併收拾。


  李琩道:「這一刀,怎麼都是要挨的,早挨早痛快。」

  「也是。」劉晏點點頭,「若不是殿下天縱英才,其餘人恐怕不敢如此行事。」

  李琩回之一笑,道:「萬事開頭難,有勞你費心,等推行之後,朕會舉行一場辯論,到時候還得靠你說服他們。」

  劉晏道:「臣必定盡心竭力!」

  李琩拍拍劉晏的肩膀,道:「那就好,伱先去忙吧,有什麼問題,及時告訴我。」

  「是。」劉晏領命,退了下去。

  李隆基一直默默聽著,待劉晏離開,才對李琩道:「這新制,是你背後出的主意吧?」

  李琩道:「兒提過一些思路。」

  李隆基道:「不破不立,你確實很有膽色,但你若不是兵強馬壯,恐怕也不敢如此行事吧?」

  李琩點點頭,道:「可能會想其他辦法。」

  李隆基沉吟片刻,忽然笑了笑,道:「你所行之事,皆是為國為民,但你得罪了世家大族,以後在史書上的名聲恐怕不太好。世家大族所擁有的,不只是身份、土地,還有知識,他們掌握話語權,必定對你大加污衊。」

  李琩道:「仰無愧於天,俯無愧於地,天地雖不容我,心安即是歸處,別人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吧。」

  李隆基一怔,道:「你真是有膽有識,若是此制早推二十年,安祿山可能就沒機會叛亂。」

  李琩道:「阿爺還念著安祿山嗎?如果有可能,兒把他抓回來,讓您見上一見。」

  李隆基回之一笑,轉道:「你收復洛陽,平定河北大部,孤有意給你上尊號,你覺得如何?」

  「天下未定,百姓依舊深陷水深火熱,兒不敢居功。」李琩拒絕了李隆基的提議,轉道:「阿爺近來沒為難兒,兒感激不盡,兒應該給您上尊號,尊阿爺為太上至道聖皇天帝。」

  李隆基有些猶豫,想說什麼。

  但李琩沒給李隆基機會。

  李琩給李隆基行了一禮,離開了花萼樓。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