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河北問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49章 河北問題

  李琩以李佑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高仙芝仍然為天下兵馬副元帥,同時加封高仙芝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顧名思義,就是同中書省、門下省一樣行事權利的「平章事」,也是宰相,但並不是左相,也不是右相。

  大唐是群相制度,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

  其中,由於李世民擔任過尚書省的長官尚書令,其他官員為了不逾越李世民,尚書令這個職位便一直空缺,因此尚書省的二把手「尚書僕射」成了實際上的宰相。

  而中書省和門下省,漸漸被人們習慣分為左右,中書省的長官中書令便成了右相,門下省的長官侍中便成了左相。

  同時,為了讓大家知道這三人是同級別宰相,皇帝給了他們一個統一的官銜,叫知政事。

  但皇帝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很多時候不想只讓三省的三人參加決策,或者想重用自己人,於是出現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除了有實權的三高官官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三師三公也算宰相,只是沒有實權。

  封了高仙芝,李琩升封常清為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岑參為京兆尹,張光晟掌管禁軍,其餘武將依次封賞。

  文官方面,李琩提劉晏為戶部尚書,京畿道、關內道、河東道、劍南道、山南道轉運使、常平使、鑄錢使,第五琦遷為戶部侍郎,淮南道、江南道、河南道轉運使等,升王維為尚書僕射,王維的弟弟王縉為刑部尚書,

  讓自己人掌管兵部、戶部和吏部三個重要部門後,其他人李琩也沒落下。

  韋見素從兵部尚書遷為侍中,仍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張均領工部尚書,其餘朝中舊官分配到禮部和工部。

  同時,提元載為大理寺卿。

  元載是王忠嗣的女婿,先前做大理寺司直,李琩之所以把他提上來,不是因為給王忠嗣面子,而是他知道元載為人心狠手辣,和王縉交好,他想用元載做個酷吏配合王縉,為他整頓吏治。

  李琩的嫡系基本全是在隴右道帶過來的人,如果他現在不整頓,等上兩年,他的嫡系融入關隴權貴,那時候他再想整治就難了。

  安排完朝廷格局,李琩最後才提出立楊玉環為皇后,張木槿幾人封為貴妃。

  朝堂文武基本得到自己想要的,自然不會反對。

  利益劃分完畢,接下來便是軍政要務。

  韋見素進言道:「陛下,史思明雖然取了饒陽,但並未打通河北,還不能與安祿山連成一線,依臣之見,不如招降史思明。」

  李琩若有所思,微微點頭。

  封常清接道:「史思明和安祿山情誼深厚,未必會肯接受朝廷的招降,況且如今叛軍處於劣勢,此時妥協,恐怕養虎為患。」

  韋見素道:「當以穩為主。」

  封常清道:「若是要招降史思明,是否要給他封王?」

  韋見素道:「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給史思明封王,未嘗不可。」

  封常清道:「謀逆不受懲罰,反而被封王,如此一來,其他節度使豈不是紛紛效仿?」

  韋見素道:「並非所有人都是奸邪小人,忠於唐者,怎會因王位謀反?」

  封常清道:「邊境戰事,皆因利而起,有利便會有人圖謀。」

  李琩聽著兩人的爭論,陷入沉思。

  韋見素想招降,倒也不是完全為了私利,他是覺得現在大唐經不起消耗,只要能維持和平,做點讓步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歷朝歷代,都沒少招降。

  而封常清出身軍旅,他信奉賞罰分明,除惡務盡,寧願巨痛一時,也不願委曲求全。

  至於李琩,則是在考慮對河北,應該用什麼樣的政策。

  唐初期,河北就爆發了劉黑闥之禍。

  很多人把劉黑闥叛亂歸咎於李淵殺了竇建德,並且把劉黑闥之亂類比安史之亂,以此來說明河北叛亂皆是因為李唐堅持關中本位政策,一直吸血河北。

  但其實有區別。

  劉黑闥叛亂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唐朝在河北推行的統治政策,觸犯了河北舊官僚階層的利益。

  公元621年,李世民擊敗竇建德後,把俘獲的五萬夏軍將士放歸故里,接著逃回去的夏國左僕射齊善行,力壓竇建德殘部,出盡府庫,遣散部眾,舉國向大唐投降。


  因此,河北地區的舊官僚集團完全沒受到戰爭的削弱。

  李淵對這部分勢力非常忌憚,但並不採取安撫政策,而是選擇殘酷打壓,先殺竇建德,再派關中大將鎮守河北,同時從各地選用新官員替代以前的夏朝舊官吏,軍事政治雙管齊下。

  夏朝舊官們因而極度不滿,最後李淵又召竇建德舊部入京,讓這群驚弓之鳥奮起反抗。

  由此可見,劉黑闥之亂和關中本位政策毫無關係,也不存在吸血河北。

  劉黑闥之亂後,唐朝對河北地區採取了長時間的安撫政策,並未吸血,一直到武則天時期,朝廷才逐漸與河北離心離德。

  但大唐對河北吸血,也不是所謂的堅持關中本位政策,而是因為均田制的崩潰,導致朝廷不得不吸血,而河北是最好吸血的地方。

  河北是大唐中期人口最多的地方,也是政治最清明,門閥最少的地方,因此最好吸血。

  而河北之所以政治最清明,門閥最少,是因武則天時期,領土收縮,河北成了對坑突厥的最前線,突厥人打進來,專挑有錢的大地主殺,物理上消除了河北的門閥地主,讓河北進入正循環。

  至於大唐其他地方,以關中為典型,是真正的皇權不下縣,鄉紳管四方。

  正所謂流水的縣長,黃四郎才是鐵打的老爺,要從他們手裡收稅,跪著也要不到。

  因此,吸血河北確實要從武則天開始算,但是要說武則天堅持關中本位政策,純屬扯淡,武則天殺的關隴貴族,可比殺的河北人多,她只是殺了關中貴族,也收不到關中的稅罷了。

  李琩想清楚這些,也就知道該怎麼應對河北。

  首先,對安祿山和史思明綏靖是不可取的,招降他們,河北就會出現下一個劉黑闥,藩鎮之禍就解決不掉。

  其次,掃清叛亂勢力後,對河北這片土地的人要加以寬待,以安民心。

  最後,河北其實只是大唐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平定河北,並不能真正解決大唐的根本問題,而要解決根本問題,任重而道遠。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