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錯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50章 錯位

  所謂知識詛咒,是屬於認知偏差的一種,通常是指一個人擁有了某種知識之後,就難以退回到沒有知識之前的狀態,容易被自己所擁有的知識所蒙蔽,從而可能沒有擁有這種知識前,看問題看得清楚。

  李琩知道歷史,認知也和這個時代的人不一樣,因此這導致他雖然竭力融入,但還是會有意無意的表現出和這個時代不一樣的東西。

  比如,他在情感上對楊玉環抱有歉意,在識人上對某個人先入為主,在政治軍事行動中,大量依靠先前認知做決策。

  這樣短時間內或許不會影響什麼,甚至對他有利,但時間長了,其中的害處也會越來明顯。

  就像他前面用現代人的思維去教李嗣業,導致對李嗣業的傳授不夠,如果沙洲、瓜州官員用專業知識為難李嗣業,那李嗣業可能就露餡了。

  李琩思索著,楊玉環愣了會兒,重新拉住李琩的手,道:「不是郎君不好,是郎君太好了,郎君賢名在外,想要靠近你的人,多是德才兼備者,比如木槿妹妹,阿綺絲,甚至何錦,這些都是好姑娘,臣妾就是想生她們的氣,也沒有理由。」

  「還有郎君身邊這些文臣武將,大多數都謹慎自持,因為他們知道,他們不修身,郎君就不會重用他們。郎君現在就是磧西的魂,只有郎君在,磧西才能團結一致,文武自持,忠良畢力。如果郎君不在,他們很快就會為了各自的利益而考慮,甚至會出現因為分歧而相互攻訐。」

  楊玉環是真心實意的夸李琩,但李琩也聽出了其中的問題所在。

  那就是磧西在他的治理下,已經形成了強人政治的局面。

  強人政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沒有辦法,他必須先做到這一步,才能更進一層,把各種措施、政策規範化。

  李琩聽懂了楊玉環的意思,不過他很久沒見到楊玉環,不想一見面就只聊這些政務,因此笑道:「言語雖甜,但不如實際行動更讓人沉迷。」

  楊玉環明白李琩的意思,笑盈盈的湊到李琩眼前,道:「郎君想要什麼實際行動?」

  「要不你跳支舞吧。」李琩笑道。

  「好啊。」楊玉環答應下來,「不過郎君得給臣妾伴奏。」

  李琩道:「我試試。」

  兩人剛說好,正準備行動,李苓抱著張木槿的女兒走了進來。

  李苓現在才五歲多,抱著近一歲的李依十分吃力,後面的丫鬟害怕李苓抱不住李依,都圍在李苓周圍,李依的奶娘甚至偷偷用手拖住李依。

  張木槿則抱著楊玉環的兒子李佑跟在後面。

  李苓來到李琩跟前,將李依遞給李琩,待李琩接過李依後,對李依道:「讓阿爺抱抱你。」

  李琩抱著李依逗了逗,和李苓說了幾句話,李苓高高興興的去了,其他人也一道跟著離開。

  李琩看著李苓的背影,含笑對楊玉環道:「這小丫頭,冰雪聰明,膽子也大,像伱一樣。」

  楊玉環道:「這是像郎君才對。」

  李琩道:「有些地方可以像我,有些地方不必像我,希望她能帶好弟弟妹妹。」

  楊玉環一怔,沉思片刻,道:「郎君無論是對胞姐胞弟,還是對太子,都已經仁至義盡。」

  「就算是吧。」李琩微微一笑,「這些事還為時尚早,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讓他們別打擾我倆。」

  「正是。」楊玉環坐到李琩懷裡,湊到李琩耳邊,輕聲道:「臣妾新編了一種舞蹈,只能在特定的地方給郎君看,郎君想不想看?」

  「當然。」李琩摟著楊玉環的腰,「迫不及待。」

  「……」

  ……

  另一邊,李嗣業思前想後,覺得不夠穩妥,於是去沙洲之前,又找到劉晏請教了一番。

  劉晏對李嗣業傾囊相授。

  李嗣業聽得雲裡霧裡,道:「劉先生,這些事我一時半會兒學不會,有沒有更快捷的法子?」

  劉晏聞言笑了笑,思索片刻,道:「殿下讓將軍去的原意,不是希望將軍查出什麼,下官給將軍出個主意,保管能唬住他們。」

  「請先生賜教。」李嗣業態度誠懇。

  「賜教不敢。」劉晏謙虛回話,接著道:「李將軍去了之後,只管問,不要回答,只說自己知道的,遇到自己不知道的,就冷眼瞧著他們。還有……」


  「還有什麼?」李嗣業忙問。

  劉晏笑道:「李將軍說話時,要故意停頓,聲音小一點,這樣他們就會更認真的聽。」

  「好,就照先生說的辦。」李嗣業起身,謝過劉晏,便直奔沙洲而去。

  到沙洲後,李嗣業先微服調查了兩天,才去找到豆盧軍,說出了李琩交代的問題。

  負責接待李嗣業的,是豆盧軍的副軍使李景玉。

  李景玉聽完李嗣業的話,正色解釋道:「李將軍有所不知,河西的情形和磧西大有不同。就拿馬匹來說,朝廷制令豆盧軍馬四百匹,可是這四百匹,只說打仗的戰馬四百,平時負責轉運物資的,就沒有算在裡面。

  豆盧軍有兵四千人,每十人需要一匹轉運物資的牲口,如此算來,就還需四百牲口,河西多戰事,不能等戰鬥開始才征買牲口吧?」

  李嗣業道:「就算再加四百轉運物資的牲口,都以精良戰馬消耗算,那一年也才多消耗七千二百石糧,其餘的呢?」

  「不止這麼多。」李景玉搖頭,「朝廷要我們養四百匹戰馬,戰時就要出這四百匹,若我們平時真只養四百匹,遇到突發情況,我們就出不了這四百匹,因此要多養一些。」

  李景玉這話不符合規制,但符合實情。

  按照規制,戰馬培育、消耗都有專門的群牧使負責,發生意外情況,可層層上報。

  可是如今的現實情況,是戰亂頻繁,藩鎮做大。

  藩鎮做大,下面的軍使也跟著做大,因此這些軍使也藉機會,模糊界限,多養一些戰馬。

  只有戰馬多了,才能多打勝仗。

  李嗣業久在軍中,知道這些門道,因此沒有覺得不合理,只問道:「你們多養了多少?」

  李景玉道:「不敢瞞將軍,五十匹。」

  李嗣業道:「那就是九百石糧,給你算一千石,也還差了許多。」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