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徵兵討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04章 徵兵討伐

  李林甫的話正合了李隆基的心思。

  對於李隆基來說,失敗的原因並不重要,追責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把失去的東西拿回來。

  大唐自建國到現在,對外擴張從沒有停過,列祖列宗打了幾輩子的鷹,到他李隆基這裡,絕不能讓鷹啄了眼。

  昭昭有唐,天俾萬國,這份殊榮不僅靠繁盛的文化,更靠征服的鐵騎。

  因此李隆基完全沒有問應不應該打,直接道:「十八郎取下石堡城,吐蕃遣使報金城公主的死訊,重提舅甥之情,伏乞求和,朕寬仁為懷,便准了。可是他們竟然求而復叛,盡占大唐巂黎之地!對於南詔,朕協助他們平定五詔,封皮邏閣為王,加封閣羅鳳為大將軍,對其恩寵有加,可他們非但不感恩,反而以怨報德。吐蕃南詔如此行徑,朕欲容之,天亦不容!朕敕,隴右軍備戰,準備進軍大非川。徵召士兵開赴劍南,討伐南詔,收回疆土。」

  李林甫附和道:「聖人英明,但不知劍南方面該以何人為帥。」

  「諸位以為呢?」李隆基反問。

  殿下大多數官員的認識里,現在大唐最能打的人,首推李琩,其次王忠嗣,然後是安祿山。

  可是這三個人如今都雄踞一方,以李隆基喜歡權衡的心思,絕不會讓他們再染指劍南。

  因此,大家都繞開了這三人,選擇推舉其他人。

  有推舉榮王李琬的,有推薦高仙芝的,有推薦哥舒翰的,眾官各有所薦。

  李亨等眾人說完,才道:「父皇,兒臣以為,此次出兵需得選用熟悉劍南和南詔的將領,若從其他地方調任,對敵不熟,恐怕於戰事不利。」

  「有理。」李隆基點頭,「你覺得誰合適?」

  李亨道:「兒臣舉薦十六弟。十六弟文武兼備,頗有謀略。此次失敗,皆是外因。十六弟以萬人兵力,深入爨氏腹地,若不是南詔反叛,十六弟想必已經踏平滇東。若父皇能以十六弟為帥,十六弟必然會知恥而後勇。」

  李隆基聽了,有些猶豫。

  要說對劍南和南詔的熟悉程度,李璘現在確實能排得上號。

  只是李璘首次大戰就打輸了,這讓李隆基對李璘的統兵能力產生了懷疑。

  李亨見李隆基有猶豫,又補充道:「知恥而後勇,知不足而後進,兒臣伏請父皇給十六弟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此次失敗確實也怪不得十六郎。」李隆基鬆了口,接著道:「朕准你的奏請,升任十六郎為劍南節度使,加鎮遠大將軍,節制劍南軍政。」

  李隆基還是給了李璘實權。

  不過他這麼安排,不只是李亨的舉薦,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首先是李璘去劍南後一直做得不錯,既整頓了地方,又給朝廷增加了收入,李隆基不想因為一次失敗,就否定李璘,他願意給李璘這個機會。

  其次,便是權衡。

  劍南位置相當重要,他需要在這個地方扶持一個新的勢力對抗其他邊軍,李璘算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最後,是戰略的考量。

  李隆基深知大唐的心腹大患是吐蕃,南詔在他心裡不過是個二流貨色,因此他也不想用其他精銳過來救火。

  但即便如此,李隆基還是接著做了其他安排補救。

  李隆基道:「雲南都督李宓身經百戰,有勇有謀,先前和閣羅鳳一起平定五詔,對閣羅鳳十分了解,讓他出任劍南兵馬使。廣府節度何覆光,中使薩道懸遜皆是將才,可為副將。鮮于仲通頗有韜略,治軍有方,讓他出任劍南團練使,訓練兵士。至於章仇兼瓊,降為刺史吧。」

  李隆基貼心的為李璘選用了人才,做足前方安排,然後接著轉向後方之事,道:「招募兵士和糧草供應,便交給右相處理吧,右相若有難處,現在盡可提出。」

  「臣領旨。」李林甫給李隆基行了一禮,頓了頓,道:「河北道、河南道、關內道人口眾多,流民竄逃,臣諫言在這三道招募士卒前去劍南,如此既可解決三道流民問題,又可以讓北方之民帶去王道教化。」

  李林甫這招一石二鳥並不是昏招,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遷移漢族去同化少數名族,開發偏遠地區,這個思想從秦始皇就已經開始。

  後來的王朝逐步學習,到了明朝,朱元璋也是遷北方的人到雲南,用以加強對雲南的統治。


  李隆基對李林甫深謀遠慮的想法相當認可,笑道:「右相說得有理,此事你全權辦理即可。」

  「是。」李林甫領命。

  朝會散去。

  朝廷定下了再次出兵的策略,李林甫又一次把握了李隆基的心思,李亨如願的讓兵敗的李璘掌握了劍南,背鍋的章仇兼瓊雖然降了職,但是也逃離了那個火坑。

  這次兵敗,似乎沒有輸家。

  除了劍南死去的一萬將士,他們鮮活的生命永遠留在了那片高原之上,朝廷的高官們不曾為他們悲傷一刻。

  朝廷徵兵的命令下發,河北、河南、山東陝西應召的士兵聽說雲南是蠻荒之地,瘴氣襲人,不少人選擇了逃役,可是他們大部分本就是失去土地的流民,李林甫又下令強制徵兵,不從者銬送徵兵所,他們逃無所逃。

  在關中和李白遊歷的杜甫見了這副場景,心有感慨,大筆一揮,寫下了《兵車行》。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

  劍南。

  李宓接道朝廷的敕令,忍不住捶足頓胸。

  他最近這段時間,一直在大力調查南詔突然反叛的事。

  李宓這樣做,既是因為他和閣羅鳳相熟,不願相信南詔會毫無理由的就叛變,也是出於對邊境的戰略考慮。

  李宓認為,大唐的心腹大患是吐蕃,現在應該拉攏其他勢力,全力對付吐蕃。

  李宓接敕當天喝了半壇酒,嘆道:「南詔受聖朝冊封,稱臣納貢,不違不悖,豈有風雲突變之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