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政體轉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安史之亂尚未爆發時,焉耆鎮在時任安西節度使周鈞的授意下,開始試點執行議會制度。

  與後世的國家議會制度不同,焉耆鎮的議會結構和決策方式,體現出一種『極為樸素』的政治生態。

  焉耆鎮的最高長官,是為焉耆鎮守使,被推上這個位置上的人,皆是由朝廷任命。

  有些焉耆鎮守使,不了解焉耆鎮的情況,新官上任還想著大展宏圖,博得一番政績。

  但是真正來了,卻發現整個鎮子,包括財政、商貿、文化、教育、法令等等,全部都是由百姓組成的議會,自發的完成。

  焉耆鎮按照坊街的行政區劃,劃出三十六個區域,每個區域每年選出一位議員,參加一個名為議事會的機構。

  包括監控財政、監督政府、刑罰判案等等,全部都是由議事會進行統一的投票表決出最後的結果。

  甚至除了鎮守使之外,焉耆鎮其它官吏的任命,也享有了其它鎮府無法享有的特權,那就是所有官員的人選,由議事會推選,形成名單之後,最後遞交給龜茲鎮批覆。

  但是,如果將焉耆鎮的議會制度,照搬到長安朝堂,就會出現許多問題。

  首先,焉耆太小,議會體制較為簡單,遠遠不能滿足大唐整個國家體制轉型的需求。

  其次,焉耆鎮守使是由朝廷任命的,他的權力可以被議會所架空,但是長安朝堂的最高領導人,則是當今的皇帝,皇權在議會體制中應當如何處置,是一個敏感而且複雜的問題。

  最後,焉耆鎮的議事會,負責了整個焉耆所有事務的管理,在議事會之外,由於周鈞的刻意保護,沒有任何其它勢力可以掣肘焉耆議會。但是長安朝堂不同,長安中有包括宗族、官員、門閥等等在內的貴族階級,而後者的勢力在朝堂中占據了主要地位,即便是皇帝,也不可能做到在短時間內完成貴族階級的廢黜。

  所以,沙石清提出長安朝堂要借鑑焉耆議會制度,說起來或許簡單,但是具體執行下來,卻是一個極度複雜的問題。

  於是,從新元十二年春開始,歷時一年半,長安朝堂在右相孔攸的牽頭,皇帝周鈞的監管下,整個大唐開始了整個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也是絕無僅有的一次政體轉型。

  大唐依舊是封建君主王國,皇城中的三省八部,依舊是整個國家的決策和執行中心,但是在此之外,由民間議員所組成的議會,則充當了監督、審核、反饋的角色。

  而整個朝廷的組織架構中,因為議會出現,而影響最大的部門,卻是御史台。

  御史台是官員紀律監察部門,主要負責糾察官場、彈劾官員、肅正綱紀。

  御史台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別負責彈劾百官、殿中監察、州縣巡察。

  三院在鼎峰時期,曾經在大唐各地州縣,下轄千名官吏,監督京畿和各地,包括檢校、里行、西推、贓贖、三司受事、巡按、獄訟、軍戎、祭祀、營作、太府出納等等,幾乎大唐內部的一切官方事務。

  現如今,御史台的監察職能,一小部分移交給了錦衣衛,大部分則由議會所替代。

  正因如此,御史台在大唐政治結構中,逐漸降級成為都察院,只負責闞錄匯報的文書。

  而議會成員則在各地進行監督和審查,一旦京畿和州縣出現官員貪贓枉法之事,議員可以藉由議會渠道,繞開官府中的層層匯報,直接傳達到朝堂之中,這直接降低了傳遞風險和政治包庇。

  自從議會參與議政之後,偌大的朝堂在每次早朝的時候,分成了前後兩部分,朝廷官員站在距離皇帝較近的前面,而民間議員則站在稍遠一些的後面。

  參與朝會的人,將這種涇渭分明的區分,先是戲稱為『前院』和『後院』。

  後來,因為將議會稱作後院,有抬高議員地位之嫌,人們又習慣性的將這兩個稱呼,改為了『上院』和『下院』。

  當然了,官員為上,百姓為下。

  新元十三年(773年)十月初五,長安朝堂上,傳來了一個重要的消息——吐蕃內亂。

  用河湟節度使郭昕的話來說,吐蕃這次內亂,完全就是『積屍草木腥,血流川原丹』的寫照。

  吐蕃國內九翼二十一部,共計一百多個部族都先後發生了暴亂,波及人口達到了六百餘萬。

  光是吐蕃各部以下的千夫長,就戰死了二十多個,尋常士卒和百姓,死者更是不計其數。

  大非川西向的羧麻隘口,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吐蕃百姓,翻山越嶺,去鄯州的方向逃難,也為大唐帶來了吐蕃國內的動態。


  皇帝周鈞看著郭昕寫來的奏疏,聽著兵部關於整個事件的匯報。

  數年前,由市部發起,樞密院、兵部、戶部等等部門配合的,以商貿作為武器,打擊吐蕃經濟的戰略,開始正式執行。

  河湟節度府向吐蕃開放互市,但是不收取牛羊、礦石、金銀等貨品,只收羊毛作為入項商品。

  吐蕃人雖然不明白唐人,為何放著金銀不要,偏偏要收那些不值錢的羊毛,但是抱著白撿便宜不能放的心態,紛紛將各個部族集藏的羊毛,拿出來換到茶葉、絲綢、陶瓷等等商品。

  互市就這樣持續了一個月,讓吐蕃人覺得不對勁的是,上萬斤的羊毛被唐人收購之後,羊毛的價格不僅沒有絲毫下跌,反而還開始緩緩上升。

  ^.^,

  之後,有吐蕃行商喬裝打扮,從大唐打探回來了消息。

  吐蕃人的長羊毛,一斤大約是三十錢,但是運到長安的工坊里,利用樓織機加工成羊毛毯,再遠銷到漠北、新羅、倭國等地,一斤的毛毯可以賣到一千三百錢。

  四十多倍的利潤放在那裡,將吐蕃人震驚到頭皮發麻。

  高原上原本那些不值錢的羊毛,頓時價值堪比黃金,成了所有部族競相爭搶的寶物。

  一方面,吐蕃人開始惜賣羊毛,另一方面,唐人開始繼續提高收購價。

  吐蕃國的羊毛價格,從三十錢開始一路飆升,短短三個月,就漲到了一斤一百錢。

  在如此價位的衝擊下,吐蕃人賣光了國內所有的羊毛存貨,接著開始將視線轉移到養殖業上。

  高原草場不如平原那般集中和發達,羊群的放養,往往需要擠占其它畜牧的空間。

  所以,有聰明的吐蕃平民,為了利用羊毛賺取大錢,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的騷操作。

  首先,這些平民將原本放養馬匹、馱牛,甚至是種植了莊稼的土地,進行了清理和平整。

  接著,他們在清理完畢的土地上,開始蓄養大量的羊崽。

  再接著,由於高原山羊的成熟周期,一般是六到十二個月(根據海拔、品種有不同),當這些成熟之後的山羊,開始產毛之後,吐蕃牧民就會收割羊毛,並將其通過互市,交換到高價值的唐國貨品。

  而這些例如茶葉、絲綢的唐國貨品,拿到吐蕃國內的集市上,又可以換取到大量的戰馬、馱牛和糧食。

  吐蕃牧民最後將這些交換到的戰馬、馱牛和糧食,取出一部分交給地主、貴族作為納貢,而剩下的就是他們從這樁買賣中賺到的『差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