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民間入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唐但凡罪案,一般都是由刑部、御史台或大理寺審定,但新元十年(770)的文牒貪腐案,卻繞過了這三處部司,由皇帝直屬的錦衣衛負責查辦,最後向整個天下公布了結果。

  在公布的結果中,三十三家首批被允許出海貿易的商行,其中有三十家都存在連帶舞弊的行為。

  長安府在案件中偽造了商行的闞錄,戶部則偽造了商行人員的戶籍,刑部開具涉案商行的無罪擔保記錄,原本應當負責審核流程、打擊貪腐的御史台,在整個案件中知法犯法,主動包庇了罪犯。

  一番審訊下來,負責文牒審核的朝廷部司之中,除了市部沒有牽涉其中,其餘部門幾乎都犯了事。

  戶部司侍郎劉畦,長安府少尹翟琢,通議大夫長孫炎……四十多名上了品階的官員,再加上兩百多個流外吏,讓文牒貪腐案成了新元歷年以來,牽涉官員最多,影響最為嚴重的案件。

  真相大白,水落石出,皇帝大怒,朝野震動。

  戶部尚書第五琦雖然未犯罪行,但是因為不察之過,被貶官至洛陽;刑部尚書遲維方原本在涼城公幹,文牒這些事和他沒有任何關係,但因家人私底下在商行中做了東,也因此被貶官,調離了長安;至於長安府和御史台的官員,更是來了一次大換血,許多部司甚至主副兩位長官,要麼被抓,要麼被貶,全部不在崗位。

  在此之前,任誰都不會想到,北美大陸的黃金熱,居然在大洋彼岸的大唐,引發出如此嚴重的一場政治風暴。

  文牒貪腐案告一段落,朝廷向各地官府發下一份公文,要求各地民間代表,按時參加新元十年的最後一次王廷議會,皇帝有旨昭告天下。

  十一月底,在新元十年最後一次王廷議會上,來自大唐各地的工商雜農代表,齊聚在長安皇城。

  當皇帝周鈞出現在殿台上時,各地的代表齊齊跪倒,山呼萬歲。

  有內侍先是宣讀了朝廷的公文,其中包括了對罪官的處罰,廢止先前的第一份通關文牒的說明,以及朝廷擬定的第二份名單。

  這第二份名單,厚達二十多頁,完全參考了民間商行的排名,准了不少有才之士的請求,保證大唐的工商雜農,每一個行當,都平等的獲取了北美貿易的機會。

  聽完第二份名單,顫顫巍巍跪在最前面的岑參,向著高台上的皇帝,先是叩首,接著喊道:「陛下聖明!」

  場院中的上千名民間代表,跟著岑參一起叩首喊道:「陛下聖明!」

  待王廷議會正式開始,趁著民間代表各自發言的時候,范吉年從殿台上下來,找到岑參,對其說道:「岑大夫,隨雜家來,陛下要見你。」

  岑參聞言,不敢耽擱,連忙跟上范吉年,登上了殿台。

  在樓宇的二層,皇帝周鈞坐在上座,兩旁站在不少朝廷官員。

  當岑參走進門的時候,周鈞伸手止住了前者行禮,又讓內侍去搬一張摺椅來。

  岑參先是謝恩,接著坐下。

  他向周圍看了一圈,發現朝廷中不少相熟的官員,比如第五琦、遲維方等等,如今都不在位列之中。

  周鈞開口說道:「文牒貪腐一案,多虧岑大夫來警示,不然朕還瞞在了鼓裡。」

  岑參:「陛下謬夸,老臣遠離朝堂多年,這樁案子,也是無意間聽人說起,卻也沒料到牽涉了如此之多的官員……」

  周鈞:「大唐戰事連綿,好不容易才迎來休養生息。朕登基十載,每日理政都是兢兢業業,惟恐天下再起禍端。然而,久坐朝堂,耳邊聽著官員們歌功頌德,朕誤以為天下安定,四海昇平。卻沒想到,這些罪人就在眼皮底下肆意貪腐,全然不把朕放在眼裡!」

  皇帝一聲怒喝,堂中的諸多官員,全部低下頭來,心中都是忐忑。

  在貪腐案之前,在座的大臣們,誰也沒有想到,朝中數十位高品階的官員,殺的殺,流放的流放,貶官的貶官,皇帝絲毫情面不講,此舉讓諸多官員膽戰心驚。

  周鈞定了定神,向岑參問道:「官員腐敗,結黨營私,以岑大夫之見,可有診治的良方?」

  岑參一愣。

  歷朝歷代,官員貪腐向來是個難題,想要治理,談何容易?

  岑參嘗試說道:「唐律嚴明,可震懾不法。」

  周鈞:「有罪官自白,言及律法,倘若所獲頗豐,即便身死,亦會鋌而走險。」

  岑參一想也是。


  北美的黃金貿易,幾乎是一本萬利,哪怕再嚴苛的法律,都不能阻止官員升起貪腐之心。

  岑參於是又提議道:「朝廷可以多派御史,巡視民間,與百姓相商。」

  周鈞搖頭道:「長安府、刑部和御史台,本都是唐律巡按的部司,在文牒貪腐案中,不還是知法犯法,以權謀私了嗎?」

  岑參聞言,怔在原地。

  的確,長安府、刑部和御史台,本來就是執法和監督部門,理應承擔維護唐律的責任,但是在這次案件中,卻成了犯罪的一方。

  岑參看向周鈞,臉上露出羞愧的神色,接著額頭叩在地上,無奈說道:「老臣愚鈍,不能為陛下分憂,愧對聖恩。」

  周鈞環視了一圈堂中的官員們,在場的諸人也都是面露難色。

  周鈞將視線投向堂外,開口說道:「你們聽。」

  堂內的官員們聞言,側耳傾聽,堂外除了民間代表的辯論和商議,再無其它聲音。

  ^.^,

  周鈞:「有些官員貪圖私利,不肯聽取百姓的意見,禍害大唐。讓這些人到民間巡按,再將聽來的、對自己不利的消息,告與朝廷,這無疑就是痴人說夢……依朕來看,既然朝廷上聽不到百姓的聲音,那不如就把百姓的聲音,搬到朝廷上來吧。」

  聽見此言,堂中的大臣們,個個都是一頭霧水,唯有兩人,臉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這二人,一人是右相孔攸,另一人是市部尚書康可璟。

  岑參疑惑問道:「陛下,如何將百姓的聲音,搬到朝堂上來?」

  周鈞向負責組織王廷議會的康可璟問道:「參加議會的民間代表有多少人?」

  康可璟出列,躬身說道:「回稟陛下,大唐規定四萬戶以上為上州,兩萬五千戶為中州,不滿兩萬戶為下州。全國共有327州,其中有上州109個;中州29個;下州有189個。根據州等不同,王廷議會共有代表一千四百五十五人。」

  周鈞:「從今往後,每年一次,民間選舉宿老,不得有官身。上州兩位,中下州各一位,每日參加朝會,議政與朝官無異。」

  聽見此言,岑參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不由結結巴巴的問道:「陛下的意思,是……是讓百姓入朝議政?!」

  周鈞點頭。

  皇帝的這一決定,將堂中所有官員都驚到了。

  禮部尚書杜甫,雖然親近民間,但是百姓入朝議政,已經完全超出了他的想像。

  他出列向周鈞勸道:「陛下,百姓不經科舉,就可以入朝議政,此舉恐寒了天下士子之心。而且每一個州縣的情況,都各自不同,如果彼此之間生了爭端,煌煌朝堂恐怕會淪為市井紛爭之地。」

  周鈞:「民間代表入朝議政,只有議事的權力,但無品階和官身,也不授勳;至於你說的爭端,朕倒是樂見朝堂上的不同意見,總比每日不變的歌功頌德要更好一些。」

  杜甫聞言,知曉皇帝心意已決,只好嘆了口氣,不再勸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