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遼東變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4章 遼東變局

  喧鬧的飯館一下子安靜了下來,特別是原來還熱鬧非凡的旁邊桌子更是悄無聲息。♨🐚 ➅❾𝐒ʰ𝓤א.𝐂𝕆𝐦 🐝♗

  張曉只好站了起來:「公公,我在這。」

  然後眾人就看著張曉跟著進了酒店的公公出了店門。

  過了好一會兒,店裡才重新開始熱鬧起來。

  「原來坐我們旁邊的那位就是張曉啊。」

  「張曉是誰啊?」

  「張曉就是逍遙子啊,就是《射鵰英雄傳》《征墨西哥記》的作者,也是入了翰林院的大才子。」

  「完了,我們剛才那些議論人家都聽見了。」

  「你們能不能都小聲點,人家同伴還在呢……」

  「這位公公,怎麼如此突然啊?什麼事這麼著急啊?」張曉走出店外,一臉無奈跟著公公,走著走著還是忍不住問道。

  「張侍讀,咱家算是給你賠罪了,饒了你的興致。不過現在還是抓緊趕路吧,這是上面的旨意。」太監解釋道。

  「公公怎麼稱呼?」上了馬車,張曉問道。

  「咱家叫做高淮。」太監回答道。

  「高公公好,這次陛下召見,是有什麼事啊,還望告知一二。」說罷,張曉就要給這位高公公一點心意,雖然張曉覺得這個名字有點耳熟,但是情急之下也沒有細想。

  「張侍讀,這可使不得。陛下好像是因為遼東李成梁總兵那裡出了什麼大差錯,今天上朝完了回宮裡發了好大脾氣,又跟內閣幾個大學士論了好久,又突然說要把張侍讀伱叫上來。」高公公把張曉的心意給推了回去,然後一邊解釋道。

  「多謝高公公。」張曉一邊回謝,一邊腦子飛快轉了起來。根據掌握的原時空歷史,那應該是李成梁要下台了,可是這個事情怎麼也找到自己了,張曉也無奈了。

  張曉對於明史還是有些涉獵,特別是明末清初的歷史也是多看了一些。李成梁兩次出任遼東總兵,第一次下台之後朝廷換了好多任遼東總兵。要是皇帝要自己推薦人選,自己也就只能先從這些人裡面找一個相對湊合的了。

  繼任李成梁的人一列下來還不少:楊紹勛、尤繼先、董一元、王保、李如松、李如梅、孫守廉、馬林,在李成梁第二次下野之後繼任的有杜松、王威、麻貴、張承胤、李如柏等人。

  杜松、李如柏、馬林肯定不用考慮了,懂的都懂。張承胤也是一開始就被努爾哈赤給滅了,也要排除。

  楊紹勛、尤繼先歷史上接任總兵,沒有過多久就下野了。王威歷史上也沒有什麼大的功績,這三人可以排除。

  至於李如松、李如梅,那可是李成梁的親兒子。不可能父親剛犯事,兒子就接班了。特別是李如松將軍,歷史上這個總兵沒當多久,可就壯烈犧牲在塞外了,一定要排除。孫守廉也是李成梁舊部,如今威望也遠遠不足,也要排除。

  王保,他在任職薊鎮總兵的時候,戚家軍鬧餉兵變,被他一通亂殺,有的說法說了殺幾百,殺幾千,也有說才殺了幾十的。總之在他任內搞出了這麼大的簍子,他本人沒被亂刀砍死算是他命大。治軍不嚴,自毀長城,怎麼看怎麼都不合格。這位老兄也要排除。

  那麼,這麼多人就剩下了董一元和麻貴了。可是麻貴剛剛官復原任,坐鎮寧夏,調不開。那就只能剩下老董了。

  有了定計,張曉一下子心裡輕鬆了不少。不過時間過得很快,馬車已經到了宮城門口了。

  走進御書房,張曉就感受到了一種不同以往的氣氛。記得自己被帶來這裡的這一天,氣氛都沒有這麼奇怪。

  「張曉,你可知朕為何召喚你?」皇帝問道。

  「啟稟陛下,微臣不知。只是君上有召,微臣就要立馬前來。」張曉說道,

  「行了行了,客套話今天就先不說了。這本請罪奏章你看一看吧。」皇帝甩了甩手。

  張曉接過了奏章看了起來,發現這是兩本。

  第一本奏章是李成梁向皇帝發來的請罪奏章,奏章裡面坦誠了自己出邊搗巢未成,手下殺良冒功,自己未能約束,深感痛惜和遺憾。希望皇帝能批准自己的辭職要求。

  第二本奏章是御史張鳴鶴彈劾李成梁的上疏,說李成梁「血氣既衰,罪惡貫盈」。要求皇帝立即將李成梁罷免,還能彼此之間有些情面,也給李成梁留點體面。

  「李成梁這個老匹夫,遼東的餉銀,朕可是都給了。那麼多彈劾他的奏章,朕都給他壓了下來。可如今,連連失利,還敢欺瞞於朕,真以為朕除了他就沒人可用了?」皇帝怒道。


  張曉其實很想說,萬曆皇帝就是這樣的,後面遼東總兵無人可頂,李成梁好大年紀還被返聘回來幹了十年。可是看著處於暴怒中的皇帝,張曉只得老老實實斟酌措辭。

  「張曉,如果要換下李成梁,你有何人可以推薦?」皇帝終於發問了。

  「總兵之職乃是國家柱石,何況遼東鎮乃是九邊重鎮之首,這是陛下要與內閣閣老還有六部尚書們商議的大事,微臣不敢妄言。」張曉先開口拒絕道。

  「朕現在讓你說。之前你不也提議讓麻貴復任寧夏鎮總兵了?」皇帝接著說道。

  「臣舉薦董一元將軍。」張曉直白說道。

  「哦?朕還以為你會推薦李如松。」皇帝好奇說道。

  「微臣與董一元將軍並無私交。只是聖人有言『官以任能,爵以酬功』,董將軍任遼東總兵最為合適。董將軍戰功雖不如李成梁,也算是戰功赫赫,又在多個地方任職過,經驗豐富,西北的邊軍和東北邊軍還有京營都說得上話。而且董將軍擅長搗巢,對上蒙古軍也不會太吃虧。李如松將軍雖然勇猛,卻過於冒險猛進,適合做大軍先鋒,卻不適合在遼東總兵這樣需要統籌全局、八面玲瓏的位子。」張曉解釋說。

  「那如今遼東局勢敗壞,你有什麼方略?」皇帝沒有回覆張曉說的是否有理,換了個問題問道。

  「遼東鎮乃是邊防重鎮,短期的話,給繼任的遼東總兵一些錢糧兵士,整訓一下遼東軍,打幾個搗巢之戰,就可以恢復我大明軍威了。不過長遠看,遼東鎮要想對蒙古軍有大的戰果,光是一鎮之力顯然不夠,非得以全國統籌才行。而如今倭寇挑釁,西南有楊應龍蠢蠢欲動。遼東鎮還要保障援朝抗倭的大軍通行,對於遼東鎮的民力軍力都是大的損耗,不是搞大動作的時候。」張曉分析道。

  (本章完)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