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

  對於這種說話大喘氣,而且是把重點放在大喘氣之後說的不道德行為,會議室里的其餘眾人當即在心中給予了猛烈的抨擊。

  也就是坐在這的老幾位身子骨還算硬朗。

  要是找個心臟不好的,剛才聽完前半段估計就已經得速效救心丸伺候了。

  不過,考慮到梁紹修畢竟還是把項目進度一次性提前了小半年,所以大家倒也不至於真的不滿。

  先抑後揚嘛,喜悅肯定還是占據主要的。

  尤其是作為另外一名總設計師的郭林。

  作為吸收了空警200研發過程中不少經驗教訓的換代產品,空警2000的雷達系統,研發過程算是平鋪直敘。

  甚至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經開始進行地面測試了。

  就連那個可轉雷達罩遇到的技術困難都比雷達本身更多。

  但地面模擬再怎麼真實,也不可能完全還原天上的情況。

  否則當年空警一號也就不會草草下馬了。

  可以說,現在整個空警2000項目,主要就是在等平台。

  平台問題解決,距離定型也就不遠了。

  不過,郭林畢竟是一名純粹的電子工程師,哪怕之前跟常浩南合作過幾次,研究對象也主要是機載吊艙這類設備,而不包括飛機本身。

  相比之下,已經通過空警200接觸過一些飛機設計的王曉模,考慮問題就要更全面一些。

  「紹修同志,你剛剛提到,機翼產生的下洗氣流增加,導致平尾產生的升力減小……」

  「修改雷達罩的設計雖然可以彌補總升力,但雷達罩和平尾的位置畢竟不同,而且也不可能調整偏轉角度,是否會影響到飛機的配平情況,還有俯仰操縱性?」

  相比於空警200那個幾乎只需要考慮側風影響,以及結構強度的T字型雷達罩,大圓盤在擴展了雷達探測視角的同時,也會帶來很多氣動層面的麻煩。

  尤其是C909的體量相比波音707和伊爾76本來就小,而10.5米的雷達罩尺寸卻比E3和A50U更大。

  「關於配平問題,雷達罩在提供升力的同時,本身也是飛機的主要載荷之一,可以同時影響到飛機的升力中心和重心,我們專門測試過不同飛行姿態下飛行平台的平衡情況,確認當前的設計不會對飛機配平產生不良影響。」

  「至於俯仰操縱性……因為下洗氣流造成的影響是導致平尾的相對迎角減小,而平尾所提供的俯仰力矩一般跟迎角呈負相關,所以除非是在很大的負迎角姿態下,否則俯仰操縱性幾乎跟乾淨構型的C909平台相似,6°以上正迎角時反而還更好……」

  梁紹修說著放出了一張還原度很高的空警2000預警機模型圖:

  「經過計算,結合雷達罩之後,整架飛機的淨穩定裕度仍然有10.7%,相比於乾淨構型的數據雖然稍有降低,但基本不會影響到飛行品質。」

  說到這裡,或許是覺得不太嚴謹,他緊接著又補充了一句:

  「至少不會比航向穩定性變差的影響更大……」

  除了機體本身以外,飛機保證航向穩定性的核心是垂直尾翼,但在背負一個超大的盤子之後,穩定效果必定會受到影響。

  即便梁紹修特地將雷達罩高度降低了15厘米,又加高垂尾,並增設一對尾鰭,但仍然無法完全還原C909本身的駕駛手感。

  不過這是所有傳統構型預警機都無法避免的問題。

  好在飛機的航向穩定性本來就冗餘較大,而且作為戰略支援平台,空警2000也幾乎不會出現超大傾角和側滑角的飛行姿態,所以倒也並非無法接受。

  「那梁總,什麼時候可以開始飛行測試?」

  等梁紹修回答完王曉模的問題之後,坐在對面的郭林已經有點按捺不住自己躍躍欲試的衝動了——

  儘管他此前已經擔任過不少項目的負責人或總設計師,但那基本都是些小打小鬧。

  就算是當年的空干200吊艙,單論上級的重視程度,跟如今的預警機也不在一個層面上。

  可以說,只要能讓空警2000按時定型交付,郭林就能穩穩地坐上「王曉模院士接班人」的位置。

  「現在總體設計方案已經基本確定,下一步就是做風洞測試了……」


  梁紹修回答道:

  「不過我們有當年……呃……常總開發出來的一套方法,所以吹風洞的時間倒也不會特別長,不出意外的話大概年底之前就能收尾……」

  雖說現在常浩南的身份已經變成了隔壁友商的領導,但他當年在航空工業系統留下來的經驗,還有標準,卻仍然發揮著作用。

  通過儘快定位性能邊界,在保證測試結果可靠性的前提下,大致可以將風洞測試加試飛周期縮短到原來的一半左右。

  聽到這個答案,郭林總算是鬆了口氣。

  還好,在他的預期當中。

  但梁紹修的下一句話就又讓他的心懸了起來:

  「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平台本身,滬飛集團負責總裝的第一架C909飛機剛剛下線並開始試飛,按照最開始的計劃,他們會在明年年底之前向我們交付一架量產型飛機作為改裝平台,所以很可能會跟不上我們加速之後的進度……」

  這次,不光郭林,就連王曉模也微微皺了皺眉。

  如果因為等待飛機交付而導致眾人趕進度的努力付之東流,確實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思慮再三之後,他轉頭看向旁邊總裝備部的負責領導:

  「能不能考慮和有關單位協調一下,先給我們交付一架由圖波列夫總裝的圖214K,至少把原型機給飛起來?」

  圖214K,其中的K代表Китай。

  也就是按照華夏航空產業標準設計製造的圖214。

  用於和早先以俄標生產的圖204/214S進行區分。

  兩種型號在氣動和結構層面幾乎沒有區別,只是前者先一步換裝了雙人制駕駛艙以及新的航電系統。

  以至於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和工人的培訓效率,圖波列夫最後乾脆停掉了老型號的生產線,倒反天罡地開始給俄航也一併交付按照圖214K標準生產的飛機。

  結果早就開始適應空客和波音型號的俄航很快就表示真香,甚至有倒逼俄標反過來朝著華夏標準靠攏的趨勢……

  而根據當初的供貨合同,在華夏這邊的國產版本交付之前,如聯合航空等幾家計劃採購C909的航空公司,也將會先一步接收少量的圖214K,以對飛行員和地勤進行適應性訓練。

  從中抽出來一架交給鎬飛集團,應當不難。

  果然,總裝備部的領導雖然沒有馬上給出明確回應,但也表示回去之後會向上級打個申請。

  就算不能交付現貨,至少也能保證在年內交付的下一批飛機中勻出來一架作為改造平台……

  ……

  關於飛機設計的討論,到這裡總算是告一段落。

  而郭林這邊負責的雷達部分,其實從上個月開始就已經不需要再有什麼進度了。

  只有例行的開機測試記錄而已。

  定期提交報告即可,一般無需放到研討會上面專門匯報。

  不過今天,在梁紹修的報告結束之後,王曉模卻沒有馬上宣布研討會結束。

  「小郭啊,你先等一下。」

  他說著從公文包里拿出一個檔案袋,交給了已經開始收拾東西的郭林:

  「有兄弟單位向我們提出了一項關於空警2000機載設備的全新測試請求,你看一下。」

  對方的描述讓後者眼神中閃過一絲意外:

  「兄弟單位的測試請求?」

  一般來說,涉及重大的核心項目,都會儘量避免在中途節外生枝。

  眼下空警2000的機載設備幾乎已經完成地面測試,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塞進來新的功能或者技術,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帶著這樣的疑惑,郭林接過檔案袋,然後拆開。

  裡面是一份並不算厚的文件。

  封面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行大字——

  《網絡編碼技術在機載數據鏈通信系統當中應用的可行性測試》

  「要搞機載數據鏈?」

  郭林一臉「我咋不知道這事」的表情,剛想要抬頭詢問王曉模具體什麼情況,就無意中瞟到了封面最下面的提出單位——

  華夏航空動力集團。


  「呼……」

  剛剛的一切不解,瞬間一掃而空。

  「那就不奇怪了……」

  郭林心裡想到。

  他飛速翻開文件,裡面簡單介紹了在空警2000上額外安裝一套數據傳輸天線,以實現預警機與前方戰鬥機的實時信息交互。

  當然,目前還只能通過直接傳輸,或者地面中繼傳輸的形式來進行,所以有效作用距離有限。

  不過,這一測試正是為了日後發射高通量的通信中繼衛星而準備,因此會在硬體層面預留衛星收發天線。

  至於戰鬥機……

  新批次的殲10A和殲11B也會安裝相同的天線,而老批次或老型號則可以通過一個吊艙來暫時解決問題。

  「所以……我們14所,需要把預警機雷達的搜索信息,結合到這套機載數據鏈通信系統裡面?」

  郭林抬起頭,試探著問道。

  「沒錯。」

  王曉模點點頭:

  「雖然我也覺得靠地面站來進行數據中繼……中間環節可能有點多,但浩南同志那邊說他有辦法解決多中繼節點帶來的高傳輸延遲和低傳輸速率的問題,讓我們不用擔心。」

  「另外,目前這套系統只要求做到單向,就是把預警機的信息傳給戰鬥機接收,對於你們14所來說應該難度不大,不過未來的完整形態肯定需要雙向。」

  「根據我對浩南同志的了解,建議你們打個提前量,最好能一步到位……至少也得留出雙向數據鏈的升級空間,否則我怕再等幾個月,他那邊的計劃就又提前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