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諸葛明的後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35章 諸葛明的後手

  劉備扼腕長嘆,感慨的說道:「曹賊行事如此詭詐,環環相扣,步步為營,計中有計,簡直令我聽之都目眩神迷。若無軍師和諸葛臥龍先生在此,恐怕我縱然得到荊州,也把手不住,早晚也要歸於江東或者曹氏!」

  馬良急忙安撫說道:「主公不必如此心灰意冷。主公仁義待人,恩澤惠及百姓。這是最彌足珍貴的。至於他詭計譎詐嘛,我們有諸葛軍師在這裡,又怕他作甚?縱然布滿十層迷霧,在諸葛軍師和臥龍先生的眼裡,也依舊清晰如掌上觀文,亦且幼稚可笑!」

  諸葛亮也說道:「主公放心,我諸葛兄長早已安排下計策,陳群此行一個目的也達不到,恐怕還要憑空喪了性命!」

  劉備好奇,正要詢問軍師布下了什麼計策。忽然簡雍著急忙慌的走了進來,拜見過軍師諸葛明之後,這才對劉備稟告說道:「主公,黃承彥、龐德公等荊州氏族,再次來拜訪主公了。」

  劉備苦笑一聲,對著諸葛明訴苦說道:「這些荊州氏族們,隔三差五的便來府上尋我,若不招待,便苦等不去。我真是頭也大了,日日陪酒飲宴,我今日清早騎馬,只覺兩股間贅肉漸生,都快成了酒囊飯袋了。」

  諸葛明微笑著搖了搖頭,輕輕吹著手裡茶碗中的茶葉,一隻花瓣掉落在水面上,被他吹的如同一葉泛舟,盪起層層波紋。

  諸葛亮上前一步說道:「主公,荊州氏族原本與我們離心離德,是軍師好容易將他們帶回襄陽,方才振興了我荊襄的經濟民生。」

  「他們對主公畏威懷德,方會兢兢業業,主公切不可慢待了他們。」

  劉備點頭,只好帶著馬良,前往太守府應酬去了。

  待劉備和馬良走後,諸葛明長身而起:「走,入內對弈一局。」

  張遼的戰船,徐徐行駛,緩慢的靠近,再行片刻,便要與江夏的戰船相接了。

  副將帶著一臉的興奮,急匆匆來到張遼的身側說道。

  關羽的十萬水軍,出自荊州公子劉琦之手,其前身乃是荊州水軍都督黃祖的舊部,荊州水軍最精銳的部分。

  張遼嘆息了一聲,大聲說道:「若郡侯勸我投降,為何昔日土山上,你不歸降我家丞相?大丈夫行忠義之事,豈能為苟活於世折節獻降?」

  張遼當先喝道,拈弓搭箭,望著關羽面門便是一箭射來!

  剩餘幾十條船,忽然加足了馬力,往前直衝關羽而來。

  正是江夏守將關雲長!

  關羽兩側,分列兩將,左是關平,右邊是周倉!

  「將軍,如之奈何……」

  「如此行軍,目標極大,恐怕另有不測!我來之前,曾得賈司馬授計,如今莫不如依計而行,且看如何。」

  「還有那陳群,可在船上?你叫他出來。我今日攔截的本就是他,而非是你!」

  張遼低頭沉思良久,方才緩緩的抬起頭來,看著對面大船的關羽說道:「郡侯之言,張遼感激不盡。陳群既然為我所救,我自沒有將他獻出的道理。但剛才郡侯說的也並非沒有道理,三軍無罪,上天還有好生之德,何況於我?」

  張遼心中疑竇重重,更加心驚。三軍衝殺,他早已不懼,但謀算其中,決勝萬里,他卻沒有萬分之一的信心與諸葛聞德對壘。

  「可努力向前,衝破這一道關,便是宛城!」

  大江上,幾十艘大船,迎著巨浪大風,突前疾行。

  張遼輕輕哦了一聲:「賈司馬行事最是穩妥。既然他早有吩咐,我們便依計行事,有何不可?」

  兩軍將士,屏息凝神,似乎都已經陷入了極度緊張的情緒之中。

  張遼強行鎮定,遠遠的向著關羽俯身行禮,高聲喊道。

  張遼長身而起,揮動手裡的鉤鐮刀,怒聲高呼:

  狂浪江水,更是順著破裂之處湧入船中,剎那之間,便有十幾條船逐漸下沉,但所幸船體被鐵索固定,想要掙扎自然不可能,但也不會就此沉入江底,只能懸在水中,動彈不得。

  副將領命下去,吩咐眾多船隻,準備做最後的衝刺。

  三十丈!

  二十丈!

  十五丈……

  張遼迎著大風,站在甲板上,側耳對著陳群大聲說道。

  「我等現在便依計而行!」


  關羽面色稍微緩和,點頭應承說道:「文遠請放心,我關羽說話,一言九鼎。」

  只有大浪的翻滾聲,拍打船幫的聲音,和盪槳搖櫓的聲音,雖然喧囂,卻處處透漏著一種壓抑的人喘不過氣來的無形威壓。

  ……

  關羽冷笑一聲,轉頭看了周倉一眼,似有詢問之意。

  若再往前推,江東孫堅之死,凌統之父凌操之死,皆與這支水軍有莫大的關係。

  張遼一向沉穩幹練,從來喜怒不形於色,但在這個時候,也難以控制心裡頭的興奮。

  關平拔劍在手,「當!」的一聲,將射到關羽面門前的刁翎箭盪開,怒聲說道。

  忽然!

  ……

  「郡侯說笑了。」

  船隊載著無數的糧食和兵馬,吃水最深,再加上大霧瀰漫,不敢速行,因此張遼耐著性子,緩緩的魚貫前進,悄無聲息的移動著。

  眼前的江面豁然開朗!

  但開朗的江面上,卻已經嚴陣以待,弓上弦,刀出鞘!

  張遼心中焦急不安,但看著霧氣增加,又不免增加了一絲喜氣。

  張遼激動的吩咐說道。

  關平不明其中深意,但既然父親是按照諸葛軍師的吩咐行事,諸葛軍師算無遺策,想必諸多變化,也在他意料之中了。所以心裡便瞬間亮堂了許多,不再有顧慮。

  「是兒最無信義,虧父親對他如此真誠,還顧念昔日之情,他卻只想要你的命!」

  周倉赤膊上陣,板肋鐵骨,此刻手裡也握著單刀,向著關羽點了點頭。

  但關羽面色淡定,絲毫不以為意,微微笑道:「文遠忠義有加,他此刻各為其主,是為我輩楷模。這不足為奇。若他真的肉坦歸降,反而不是我心目之中的張文遠了!」

  正中央一艘戰船上,一員大將虎鬚飄擺,丹鳳眼、臥蠶眉,手持青龍偃月刀。

  狂浪之餘,天氣也變得陰晦,不覺間大江上一層薄薄的霧氣升起,但轉瞬之間,霧氣猶如急速膨脹一般,一盞茶的功夫,便已經將前路隱藏了起來。

  後有周瑜大軍的追趕,前有江夏關羽的十萬水軍往來巡視。原本是一招死棋,沒想到柳暗花明,此刻卻豁然開朗!

  「一旦轉過前面那道急彎,便扯起風帆,迅速疾行!」

  關羽手托偃月青龍,長須飄擺,手臂揮動:「文遠,今日之事,你要看的清楚,若不投降,有死無生!你我多年的交情,我不忍見你身首異處,才費這許多口舌勸說。縱然你不畏死,難道你這滿船的將士,也寧願葬身江底不成?」

  日已過午,金烏西墜。

  陳群的傷口已經不十分的疼痛,此刻來到張遼的身後問道。

  只要再拐過一個轉彎,便可徹底擺脫江夏水軍的控制了!

  「我本是奉丞相軍令,押運糧草兵馬往合肥去的。如今既然救了你。我打算先護送你往宛城去,再迴轉到合肥。」

  「此計大妙!」

  諸葛明眉頭微微一皺,帶著一絲憂慮的說道:「那倒也未必,計劃不如變化快,恐怕另生枝節,也未可知。」

  「這又是諸葛匹夫之計,我命休矣!」

  「哈哈!多虧了這場大霧!真是天助我也!」

  此刻,夕陽西下,金黃色的陽光投射在江面上,如萬道金鱗涌動。

  又回頭囑咐關平道:「約束眾將,莫要放冷箭!」

  「若郡侯真有誠意,念及故舊之情,可容我靠近登船,詳細商議投降事宜。但你須保證,莫要害了我眾將士的性命。」

  「若不死戰,皆為所虜!」

  之後,劉備徐州失勢,關羽保護著劉備的家小,被曹操重兵圍困在土山,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這次回宛城,唯一的捷徑便是走這一帶水路,可是卻又要面臨江夏關羽水軍的封鎖,若不是被周瑜的大軍趕到,倉惶之間無路可選,張遼寧可先回合肥,再輾轉送陳群回宛城,也不願冒此大險!

  張遼左右眾將,多是從他征戰多年。也曾見識過關羽的勇猛,昔日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名冠寰宇。其後為千里尋兄,過五關斬六將,把曹操手下眾將欺負了個底兒掉!

  鎖鏈之上,根根狼牙大刺足有數尺之長,倒懸尖利,無堅不摧!


  張遼的戰船,猶如突然被施展了定身法一般,一剎那間讓鐵齒大鎖刺穿船底,牢牢的固定在那裡,分毫動彈不得。

  順著江面,一溜百餘只戰船橫貫大江,攔住了去路!

  身邊的周倉,忽然手臂一揮,聲音如金鐵交鳴一般洪亮錚錚:「起!」

  「父親!」

  「喏!」

  「郡侯,多年不見,郡侯依然康健如昨,真是可喜可賀。」

  再行三十里,倏忽之間,大江的霧氣消散殆盡,一個完美的江面呈現在面前。

  張遼手裡提著大刀,焦急的觀望者四處的動靜,猶如做賊一般,唯恐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好!」

  昔日,張遼從呂布,乃是呂布手下八大健將之首!

  後呂布白門樓伏誅,被曹操下令勒死。而張遼卻在劉備和關羽的求情下活了下來。

  「將軍,往前二十里,便可以駛出江夏的水域了!」

  張遼極目遠眺,前面皆是坦途,並無任何可疑之處。

  江面的風也已經停息,整個大江如同一隻平靜下來的雄師一般,雖然暫時安靜了,卻給人一種猙獰危險的感覺。

  關平急忙上前一步,騰身阻擋在父親身前,唯恐父親被冷箭所傷。

  關羽看到張遼,想起昔日的親密關係,心中也自有一股情愫。

  天降大霧,天賜良機!

  希望能乘著大霧瀰漫,偷渡江夏水域,脫此大難,回歸宛城。

  大江之上,狂風驟起,捲動波浪,如山一般翻滾覆壓,遮蓋天地。

  一聲令下,大江的江底,忽然滕然而起挑出數道鐵齒橫鎖!

  「文遠,看在昔日的情分上。你帶領部下眾將下船登岸,我饒伱們不死。」

  「父親,敵人莫非有詐?若要商議納降事宜,只他一人一船過來即可,如何卻讓所有艦船,齊頭並進?」

  但所有眾將心裡都明白,若論單打獨鬥,連許褚在內,無人是關羽敵手!

  如今事過多年,但關羽看上去雖然略顯的老了許多,但威風凜凜,目露神光,絲毫不減當年之勇。

  「文遠!關某封軍師將令,在此恭候多時了!」

  張遼見關羽點頭應允,號旗一揮,代替軍令,部下所有船隻,緩緩的向前移動,逐漸靠近江夏戰船。

  關羽怒聲喝道,丹鳳眼散發著濃厚的殺意。

  本欲戰死,以報兄長大恩的關羽,在張遼的往來斡旋之下,與曹操定下了降漢不降曹的協議。張遼投桃報李,又救了關羽。

  便在轉過急彎的那一刻。

  只是諸葛聞德,如何算定我會營救陳群,還會偷渡江夏?

  「文遠,這是往何處去?」

  眼看來船,已到切近,彼此的長矛,甚至已經足可以互相交擊了。

  二人私交之好,甚至超過了彼此同陣營的朋友。

  「事急矣!」

  諸葛亮往後退了一步,笑著說道:「諸葛兄長成竹在胸,已經是必勝之局,又何必再親自執子?」

  張遼為人謙遜,行事果決沉穩,不在關羽之下,何況他久隨曹操,對於謀士中人,他最敬佩的便是荀彧和賈詡。如今聽到賈詡另有妙計安排,心中大喜,急忙讓陳群取出錦囊,仔細研看。

  張遼急忙命三軍船隻停下,與陳群合謀用計。

  張遼心中一沉,萬念俱灰!

  但他久歷殺陣,轉戰南北,這種念頭也不過是一閃而過。定了定神,見關羽的主戰船已經在咫尺之內,張遼手提大刀,涌身一躍,便上了關羽的大船,橫刀欺近,便要動手。

  擒賊先擒王!

  若換了平時,張遼縱然是再自不量力,也不會與關羽動手單挑。但這個時候,窮途末路,生死之際,也就無所畏懼了。縱然戰死,殺身成仁,也是雖敗猶榮,總比為人所擒,遭受凌辱要好得多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