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橫掃世界(求月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處理完耶路撒冷的事了之後,李存並沒有在耶路撒冷繼續待下去,而是又返回了賽爾住王朝的都城伊斯法罕。

  大幹王朝的鐵路鋪設得非常快,主幹道差不多已經鋪通了整個中亞。

  不過,即便如此,這鐵路也還沒有鋪設到耶路撒冷。

  因此,還是交通便利的伊斯法罕更安全一些。

  老實說,這次也就是李植戰死了,以及耶路撒冷這裡太過特殊,李存覺得還是自己親自來一趟能保險一些,否則李存是絕不會親自走這一趟的。

  畢竟,就現在的形勢而言,只要李存沒有任何閃失,這個世界很可能就會全部姓李。

  反之,要是李存出了意外,那麼大幹王朝別說是繼續開疆拓土了,其內部說不準都會分崩離析。

  你想啊。

  誰能像李存一樣,不斷的給李存的兒子們提供能征善戰的軍隊,源源不斷的給李存的兒子們提供糧草輜重、武器裝備,支持李存的兒子們不斷為大幹王朝開疆拓土、為他們自己打出封地?

  李標嗎?

  只怕李存一死,李標第一個要防備的就是他的這些擁有不弱武力的皇弟們。

  退一步說,就算有人想做這樣的事,他們也是,既沒有這個威望,也沒有這個能力,就更別提震懾住李存的這些兒子讓他們言聽計從了。

  還有,別以為,李存的這些兒子如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等李存死後他們依然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首先,有李存這面大旗在,各地的小部族、小勢力才會紛紛來投,使大幹遠征軍不僅不會越打越少,還會越打越多。

  其次,只要打出李存的大旗,很多地方,甚至都不用去打,就會主動投降。

  再次,只有李存敢不拘一格用人才。

  ——李存任人唯才,殲滅任何一個地方,李存都會派人從中挑選出能人義士加入大幹王朝,所以在大幹遠征軍當中,可以看到各個民族的人才,比如漢人、契丹人、高麗人、金人、西夏人、大理人、中南半島上的各國之人、東南亞一眾小國的人、皇子大陸上的土著、回鶻人、阿拉伯人、波斯人、西方各十字軍國家的人等等,可以說,只要投效大幹王朝的人立下功勳,就能得到重用,也因為各種能人義士的加入,干軍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其中最顯著的一個收穫就是,大幹遠征軍不論打哪裡,都有嚮導、都有翻譯。

  再其次,李存重視鐵路鋪設、重視火車發展,能保證鐵路暢通無阻地運行,還能令大幹王朝本土源源不斷的給大幹遠征軍提供戰馬、糧草輜重、武器裝備,毫不誇張的說,只要有李存在,就可以保證大幹遠征軍將士的無限續航,也讓大幹遠征軍有著全世界軍隊都無可比擬的速度和機動力。

  還有,岳飛、韓世忠、吳玠、趙立、李彥仙等宿將如今雖然已經很少直接參戰了,但他們在重視謀略、重視戰術、也可以靈活運用戰術的李存的領導下,各自組建了世界最早、乃至最先進的參謀部,每次作戰必須通過參謀部精心策劃,這才能保證李存的一眾兒子不亂打,且總能打勝仗。

  需要說明的是,大幹遠征軍雖然一直在招募外族軍隊,但李存始終堅持漢人軍隊與外族軍隊的比例是一比一,也就是,每招募一個外族新兵,必須招募一個漢人新兵,這樣才能保證大幹遠征軍始終都在李存和李存的兒子們的領導之下。

  總而言之,只要李存平安無事,大幹遠征軍就會一直存在,這個世界早晚有一天會完全姓李,而李存的兒子們也好,大幹遠征軍的將士們也罷,都可以在李存這棵大樹下好乘涼,反之,李存的兒子們和大幹遠征軍都會成為無根的浮萍,說不定混著混著就把他們自己給混沒了。

  所以,李存的安全,是李存的一眾兒子和大幹遠征軍眼中最大的事。

  而且,現如今李存也沒必要以身犯險,他的兒子們已經長大了,他帶出來的將領和軍隊以及各級官員全都已經非常成熟了。

  再者,李存打了這麼多年的仗,也該好好享受享受了。

  簡而言之。

  李存回到中亞第一大城伊斯法罕接著跟他的各國美人玩樂之時,大幹遠征軍和李存的兒子們開始繼續西征。

  值得一提的是,占據了中亞以後,大幹王朝的陸軍和海軍已經可以聯繫上了。

  不過這時還有一個很麻煩的問題,那就是亞州和歐洲被被陸地給隔絕了,換而言之,大幹王朝的船是行使不到歐洲的,除非繞一個非常大的大圈。


  這種情況下,顯然是不利於大幹王朝的海上貿易,也不利於大幹王朝征服歐洲,另外也不利於將來大幹王朝跟由李存的兒子們在歐洲建立的諸侯國溝通。

  所以李存下旨:開拓一條運河,打通亞州和歐洲之間的海運,溝通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航線。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李存準備挖通蘇伊士運河,縮短航程。

  其實,這蘇伊士運河早就存在了,只不過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它已經荒廢了,需要重新挖通。

  不過話又說回來,即便蘇伊士運河早就有了,這條運河也絕不是那麼容易再挖通的。

  ——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技術不行、經費也嚴重不足,否則根本不需要這麼長時間。

  李存的一眾兒子很快就打到了開羅,獲得了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

  需要說明的是,李存並沒有將開羅劃入分封的版圖中。

  ——蘇伊士運河開通以後,開羅這裡就將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地方之一,富有到李存都捨不得輕易放棄這裡,所以李存準備先用這裡賺些錢再說。

  李存並沒有讓大幹王朝的工部來挖這條蘇伊士運河,而是將挖通蘇伊士運河的工程承包給了新崛起的一個私人基建公司。

  ——這個公司是由李存的三個兒子李橋、李樁和李檐組建的。

  他們的這個基建公司如今很有點後世我國基建狂魔的架勢,承包的任何工程都是完成得又快又好,截至到目前為止,他們這個基建公司就已經為李存修了超過一百座橋樑,其中不乏一些難度極高的工程。

  李存要求李橋、李樁和李檐他們哥仨必須在兩年內挖通蘇伊士運河。

  哥仨拍著胸脯立下了軍令狀。

  在開羅這裡,大幹遠征軍又一次等到了充足的補給之後,西征歐洲一事真正拉開了帷幕。

  這次遠征歐洲,分為三個方向:

  北路是西越裏海、黑海間的高加索,深入俄羅斯,並進攻突厥族波洛伏齊人。這一路是由岳飛擔任都元帥,給李存的一眾兒子壓陣。

  中路是消滅十字軍國家,然後乘坐阿拉伯人的船跨越海峽去攻打保加利亞。這一路是由韓世忠擔任都元帥,給李存的一眾兒子壓陣。

  最後一路,也就是南路,是穿過埃及,然後打下利比亞和突尼西亞,再然後乘坐阿拉伯人的船跨越海峽直接攻打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這一路是由趙立擔任都元帥,給李存的一眾兒子壓陣。

  吳玠去世前,李存特意去看過他,他說他此生最大的幸運就是遇到李存並得到李存的賞識,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親眼看見李存征服全世界。

  李存讓吳玠放心,自己一定會善待他的兒孫的。

  吳玠死後,李存追封吳玠為涪王,親自寫了一篇悼文,肯定了吳玠這一生的功績。

  而李彥仙則被李存留在中亞,鎮守這裡,確保萬一此次西征失敗,大幹遠征軍也可以退回到中亞,然後重整旗鼓,將來再去西征歐洲。

  ……

  這次西征歐洲,真沒有征服中亞那麼順利。

  這次的不順利,主要是體現在南路上。

  剛一出征,南路就碰到了一塊不太好啃的硬骨頭。

  這塊硬骨頭就是埃及的十二萬馬穆魯克騎兵。

  這馬穆魯克騎兵是由奴隸組成的,悍不畏死,相當難纏。

  關鍵,橫掃了整個中亞,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讓李存的一眾兒子,不禁有些輕敵冒進。

  以至於,李存的一眾兒子率領兩萬騎兵做為前軍,跟趙立所率領的大部隊嚴重脫了節。

  關鍵的關鍵,李存的一眾兒子由於年輕氣盛,在大意之下被馬穆魯克騎兵誘到了艾因·賈魯平原上,然後馬穆魯克騎兵假裝敗退把他們引進了一個山谷中。

  馬穆魯克蘇丹忽都思(也就是埃及國王)在那裡排好了陣型,等待著李存的一眾兒子的到來。

  等埋伏的馬穆魯克騎兵左翼衝下來,迅速將李存的一眾兒子所率領的兩萬干軍騎兵三面包圍起來。

  面對這樣的情況,李存的一眾兒子展示出來了世界最強軍隊的素質,他們用虎蹲炮、火槍壓得馬穆魯克騎兵根本不敢上前。

  後來,經驗老道的忽都思果斷地放棄和李存的一眾兒子所率領干軍將士拼射擊,採用肉搏戰術,並且是親自率軍衝進干軍中揮舞著大馬士革砍刀衝殺干軍將士。


  面對這樣的局面,李存的一眾兒子毫不畏懼的選擇跟忽都思所率領的馬穆魯克騎兵進行白刃戰。

  雙方從白天一直廝殺到黑夜,殺得那叫一個慘烈。

  最後,李存的一眾兒子,見己方寡不敵眾,實在是沒有取勝的可能性,才率領不足三千殘兵敗將殺開一條血路,衝出了山谷。

  此戰,李存的兒子戰死了七個,所有活著殺出來的人,人人帶傷。

  可以說,這是李存西征以來,遭遇的最大一場敗仗。

  趙立得報以後,立即親率主力前去迎戰忽都思。

  忽都思還想故計從施。

  可趙立根本不像李存的一眾兒子那麼莽撞,面對馬穆魯克騎兵的誘敵,他一概不理,就是穩步向埃及的首都推進,逼著馬穆魯克騎兵前來決戰。

  見趙立不上當,而且,趙立所率領的兵馬也才五萬多些,而他們還有十萬多馬穆魯克騎兵,是干軍的兩倍,所以,忽都思想挾大勝之威,與趙立來一場真正的決戰。

  這一戰,趙立充分發揮了干軍先進武器的優勢,大敗馬穆魯克騎兵,結果,干軍一戰就擊殺了六七萬馬穆魯克騎兵,忽都思戰死,剩餘的馬穆魯克騎兵,除了很少的一部分四散而去,其餘全部投降。

  因為一戰李存就死了七個兒子,趙立下令:殺光所有馬穆魯克騎兵。

  李存其實早就知道了這一切,也知道,這事不怪趙立,怪只怪自己的那些兒子輕敵冒進。

  所以,李存一句都沒有責怪趙立,就讓趙立回去繼續統兵了。

  等趙立走後,李存看著自己的七個兒子的屍體,不禁極為罕見地流下了眼淚。

  老實說,也就是李存的兒子夠多,否則這一下子就戰死了七個,非得要了李存的老命不可。

  如今,李存只能再一次警告自己的所有兒子: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北路干軍越過高加索進入東歐,然後進攻突厥族波洛伏齊人。

  感到唇亡齒寒的羅斯人決定出兵援助,希望在別人的土地上同干軍決一死戰,免除後顧之憂。

  於是各公國出兵組成了一支龐大的羅斯聯軍。

  但這支羅斯聯軍是純封建式的,每支部隊由各封建領主指揮,各自為戰,且互相之間充滿敵意與不信任,整體戰鬥力大打折扣,加之此時東歐的人對干軍幾乎一無所知,根本就不清楚干軍的戰力到底有多強悍。

  所以羅斯聯軍最後的慘敗也就可想而知了。

  簡短節說。

  在達卡爾卡河畔,羅斯聯軍的主力與李存的一眾兒子所率領的干軍主力相遇。

  在這片寬闊的平原里,忘乎所以的羅斯聯軍率先發起衝鋒,可惜卻落入了岳飛事先布置的陷阱中,被李存的一眾兒子率領各自的親軍和附庸軍悉數射殺,並在不知不覺間就遭到了干軍的包圍,最後幾乎全滅。

  李存的一眾兒子乘勝追擊,殺掉了十幾個諸侯王,並包圍了聯軍首領基輔候的營寨。

  在圍困三天後,聯軍首領基輔候選擇率領所有人投降。

  此一役過後,主力盡失的東歐再也組織不起像樣的聯軍了……

  ……

  中路。

  橫掃了所有十字軍國家之後,中路干軍跨越海峽去攻打保加利亞。

  這一路也是橫掃。

  李存的一眾兒子一邊打、一邊越過喀爾巴阡山直向京城丕思惕(後世匈牙利布達佩斯市附近)進軍。

  很快,中路干軍就打到了匈牙利佩斯城對面集合。

  布達佩斯本是兩座城,位於多瑙河以東的部分叫佩斯,多瑙河以西的部分叫布達,兩部分合起來才叫布達佩斯,無論是布達,還是佩斯,都是匈牙利國內的大城市。

  ——匈牙利的首都是布達,而佩斯有貝拉一世的行宮等設施。

  見干軍殺來,貝拉一世並不慌張,他認為寬闊的多瑙河足夠阻擋干軍過河。

  所以,貝拉一世並沒有匆忙出城迎戰,而是慢慢聚集他的兵力。

  等中路干軍到了城下,佩斯城裡已經聚集了十萬匈牙利軍隊。

  匈牙利軍又不出戰。


  韓世忠見狀,出奇計,誘匈牙利軍至漷寧河,然後率軍引退。

  貝拉一世見此,立即出城迎戰。

  中路干軍緩慢地撤退,一直退至賽約河與蒂薩河合流處。

  這時,李存的一眾兒子所率領的伏兵暴起,以圍三缺一的方式令匈牙利軍在逃竄過程中一片大亂。

  在數日的追殺過程中,匈牙利軍被殲滅了七萬餘人,貝拉一世被生擒活捉。

  中路干軍隨後進抵佩斯城,攻破其城。

  兩日後,布達城也被中路干軍攻下……

  ……

  南路大軍直奔君士坦丁堡殺去,東歐主力覆亡,匈牙利的首都被攻破,歐洲諸國震動,紛紛建立起新的聯軍並訂立了「緊密」的聯盟。

  然而——

  此時的歐洲,基輔羅斯和波蘭、匈牙利分為諸公國,它們各自為政,不聽大公號令,德、意、奧諸國捲入十字軍東征。

  可以說,歐洲的形勢對於干軍西征非常有利。

  更關鍵是,歐洲諸國的軍隊,不論是從武器裝備,還是從戰法,都要遠遠遜色於大幹遠征軍。

  所以,大幹遠征軍打下整個歐洲,不是能不能打下,而是什麼時候能完全打下來……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