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匡扶正義的印度
印度的位置在英國遠東聯合作戰司令部和中東作戰司令部轄區的中間,當前英國在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軍事力量,包括四艘重型航空母艦、三艘輕型航空母艦、四個中隊戰略轟炸機在內的八萬駐軍。
如果算上馬來亞徵召的士兵,這是一支超過十二萬的武裝力量。
這些軍隊西起桑給巴爾、東到達香江和珀斯、幾乎涵蓋了整個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波斯灣附近有三萬英軍以及配備的馬來亞部隊。遠東作戰司令部轄區的武裝力量更大一些,安達曼群島也有一支不足千人的部隊在駐守,當然主要是馬來人。
湊出來一支登陸部隊是輕而易舉的,這完全不需要任何動員和增兵就可以做到。
當然這也不是說印度軍隊面捏的,其實印度和某大國有一點是相似的,那就是軍隊編制堪稱龐大,這個年代艾倫威爾遜記得,某大國好像是有近七百萬常備軍。
和某大國相似,印度軍隊的編制也很大,具體情況因為一線部隊和二線部隊有所區別,但一個軍大多都在五萬到十萬的規模。印度在進攻東巴基斯坦的時候就是以三個軍的兵力開始了肢解行動。
只是有規模的話,其實還不值得特別重視,英國其實還有其他力量可以藉助,比如果阿的葡萄牙軍隊用來虛張聲勢一下也是可以的。
拿著維護地區安全計劃,艾倫威爾遜來到了唐寧街十號,首相現在很有時間,進入官邸之前他迎面見到了瑪利亞·法肯德,這個首相私人政治秘書,有的時候他都懷疑,首相是不是借著聊工作的名義找這位女士坐火箭?
「威爾遜爵士。」瑪利亞·法肯德偷瞄了一眼對方手中的文件打招呼,「看來是有重要事情和首相聊。」
「瑪利亞女士,你還是這麼精神百倍。」艾倫威爾遜揚了揚手中的作戰計劃,「是有一個之前首相要做的計劃已經完成,我專門送過來。」
雖然這位女士和白廳的關係頗為複雜,但艾倫威爾遜還是很尊重對方的,從立場出發這位政治秘書自然沒錯。自己也沒錯,對於首相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但也可以從其他方向找補。
比如說哈羅德威爾遜剛剛完成的著作工黨政府這本書,銷量大好極為受歡迎,這都是誰的功勞?還不是馬來亞那邊分配任務訂購的?
沒有他這個內閣秘書長,首相會成為暢銷書作家麼?根本不會,除非寫一本哈羅德威爾遜的雙面人生。
首相的兼職布拉德福德大學校長,還不是他這個卑微的社會公器安排的?反正瑪利亞·法肯德是沒有這個能力。
種種舉動維護了雙威爾遜組合的團結,更別提艾倫威爾遜還在不同領域為首相的決策進行辯護,前段時間他還去了BBC呢。
「哦,艾倫。」哈羅得威爾遜很是開心的打招呼,等到內閣秘書長坐下才接過了地區安全計劃看了起來,邊看邊道,「其實這一份計劃,艾倫,你是知道的,很長時間英國都沒有進行過軍事行動了。我也是有些擔心。」
「尊敬的首相,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都沒有軍事行動,除了在森林中捉迷藏的美國。」
艾倫威爾遜笑著開口道,「我的判斷還是非常樂觀的,可能會拉動本屆政府的支持率,對首相個人來講,一直有所謂的親蘇說法,總是駁斥也令人厭煩。如果能夠通過一次行動來維護英國的利益,塑造首相不卑不亢的形象,我想可以讓一些不明來由的指責者閉嘴。」
「我們都知道,印度近年來和蘇聯的關係急劇升溫,蘇聯已經成了印度的主要支持者,而巴基斯坦的支持者是美國。一旦涉及到戰爭站隊,首先肯定是美國和蘇聯下場,而我們可以第一時間不下場,先進行觀望。」
現在的印度要是在蘇聯和英國之間選一個,肯定會選擇蘇聯,這是毫無疑問的,誰讓當前領導蘇聯的勃列日涅夫,實在是太能惠了。英國惠不過蘇聯,只能接受蘇聯在印度的影響力在英國之上這一事實。
哈羅德威爾遜也不想站在印度的對立面,詢問自己的內閣秘書長會不會主張印度的反英思想,「直接干涉會破壞英印的外交關係。」
「所以英國絕對不會直接干涉,我們會應邀維護地區和平安定。我相信到時候東巴基斯坦的政黨一定會強烈歡迎的,而剛開始介入也仍然有辦法。首相,我們可以從緬甸的態度上想想辦法。」
艾倫威爾遜對怎麼幹涉印度在東巴基斯坦的軍事行動早有預案,只不過現在才在首相面前說出來而已。
如果不是他當初的善舉,今天緬甸還存在羅興亞人呢,當然指望十幾年前的交情,就讓緬甸政府向前殖民者求援,這當然是不可能。
但一旦印巴戰爭爆發,首當其衝就是難民問題,要知道孟加拉可是以人口密度高著稱,一旦戰爭爆發,面臨死亡威脅孟加拉人肯定會向周圍逃難,緬甸和東巴基斯坦也是接壤的,雖然邊境線不長。
一旦出現孟加拉難民,緬甸馬上就會想起來羅興亞人的記憶,這個問題解決也才過去十幾年,緬甸政府應該不會這麼健忘。緬甸肯定會攔截難民,但孟加拉如此高的人口密度,不可能被全部攔截。
一旦緬甸面臨難民壓力,英國就有操作的介入的環境了,搞定了緬甸的態度,英國表達一下曖昧態度,就可以用制止戰爭罪行的名義介入。
哈羅德威爾遜聽著內閣秘書長信心滿滿的推演,由衷的道,「就好像你早就預見到了這一天。」
「當然不,首相。但蒙巴頓元帥曾經說過,東巴基斯坦是必然獨立的。至於我為什麼好像還有應對的辦法?」艾倫威爾遜娓娓道來,「我曾經是英屬印度的高級專員助理,對當地的情況還算是有些了解。」
用難民問題導致緬甸政府要求英國幫忙,只要做到這一點,一步一步的升級幫忙範圍就簡單多了。
雖然獨立後的孟加拉必然會經濟倒退,但六千萬想要吃飯的人,怎麼也能提供一點生產力吧。
實在不行就做老本行,加爾各答工業區原來就是英屬印度的紡織中心,現在家底都打沒了,孟加拉人可以繼續去紡織廠出力了。
這個世界因為大國夢拼死拼活工作的國家並不多,但為了不餓肚子拼命的民族還是很多的,所以低端產業很容易就轉移到不同國家。打爛的國家也是一個很好的抄底對象。
涉及產業上的事,首相自然是沒有必要知道,首相只要知道,介入的危險程度低但收穫巨大,還能拉升支持率這就行了。
當然前提是,印巴戰爭真的會因為東巴基斯坦獨立爆發,艾倫威爾遜這一次過來,是讓首相有一個心理準備,事到臨頭可以更容易做出決策。
從哈羅得威爾遜的反應來看,效果還不錯,兩人還做出了多種假想,談論英國可以在這件事上得到什麼利益,原來首相也是鍵道中人,還是一個已經有了實現修為場所的鍵道中人。
「現在需要藉助一下印度匡扶正義了。」艾倫威爾遜下班回家的路上還在這麼嘟噥,準備和他的心頭肉,帕梅拉蒙巴頓女士商量商量。
「操作輿論,像是基辛格上台之後的操作麼?」帕梅拉蒙巴頓聽回來的丈夫說操作輿論,就指出了尼克森政府上台之後的操作。
「不,是真的需要印度在世界上體現一下有聲有色的大國角色。」艾倫威爾遜搖頭,這一次是需要印度做正面角色的。
而不是像基辛格做國務卿之後,中東阿拉伯國家廣泛流傳的,這個猶太人對以色列的偏袒將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雖然這也是一個事實,但基辛格作為國務卿,肯定不想阿拉伯人盯著他的血統問題。
可艾倫威爾遜沒別的辦法,對於普通大眾來說,血統問題夾雜著巴以問題,是最容易傳播的,事實也證明如此。基辛格已經和以色列牢牢綁定,成為了中東阿拉伯國家的第一印象。
「等我幾天。」帕梅拉蒙巴頓一如既往的幫助丈夫,表示給她幾天時間來打點關係,艾倫威爾遜也不著急,移交證據也是要時間的。
夏日炎炎,印度教徒報和印度時報同時刊登了,關於美軍在東南亞使用化學落葉劑,導致當地國家出現畸形兒大量出生的事,版面上配上了形狀可怖的照片,以及一部分證據,報導中煞有其事的表示,歐洲國家早知道這一點,卻畏懼美國不敢報導,裝聾作啞。
這一報導在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反響,其威力相當於在廁所當中扔炮仗,一石激起千層浪。
如果算上馬來亞徵召的士兵,這是一支超過十二萬的武裝力量。
這些軍隊西起桑給巴爾、東到達香江和珀斯、幾乎涵蓋了整個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波斯灣附近有三萬英軍以及配備的馬來亞部隊。遠東作戰司令部轄區的武裝力量更大一些,安達曼群島也有一支不足千人的部隊在駐守,當然主要是馬來人。
湊出來一支登陸部隊是輕而易舉的,這完全不需要任何動員和增兵就可以做到。
當然這也不是說印度軍隊面捏的,其實印度和某大國有一點是相似的,那就是軍隊編制堪稱龐大,這個年代艾倫威爾遜記得,某大國好像是有近七百萬常備軍。
和某大國相似,印度軍隊的編制也很大,具體情況因為一線部隊和二線部隊有所區別,但一個軍大多都在五萬到十萬的規模。印度在進攻東巴基斯坦的時候就是以三個軍的兵力開始了肢解行動。
只是有規模的話,其實還不值得特別重視,英國其實還有其他力量可以藉助,比如果阿的葡萄牙軍隊用來虛張聲勢一下也是可以的。
拿著維護地區安全計劃,艾倫威爾遜來到了唐寧街十號,首相現在很有時間,進入官邸之前他迎面見到了瑪利亞·法肯德,這個首相私人政治秘書,有的時候他都懷疑,首相是不是借著聊工作的名義找這位女士坐火箭?
「威爾遜爵士。」瑪利亞·法肯德偷瞄了一眼對方手中的文件打招呼,「看來是有重要事情和首相聊。」
「瑪利亞女士,你還是這麼精神百倍。」艾倫威爾遜揚了揚手中的作戰計劃,「是有一個之前首相要做的計劃已經完成,我專門送過來。」
雖然這位女士和白廳的關係頗為複雜,但艾倫威爾遜還是很尊重對方的,從立場出發這位政治秘書自然沒錯。自己也沒錯,對於首相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但也可以從其他方向找補。
比如說哈羅德威爾遜剛剛完成的著作工黨政府這本書,銷量大好極為受歡迎,這都是誰的功勞?還不是馬來亞那邊分配任務訂購的?
沒有他這個內閣秘書長,首相會成為暢銷書作家麼?根本不會,除非寫一本哈羅德威爾遜的雙面人生。
首相的兼職布拉德福德大學校長,還不是他這個卑微的社會公器安排的?反正瑪利亞·法肯德是沒有這個能力。
種種舉動維護了雙威爾遜組合的團結,更別提艾倫威爾遜還在不同領域為首相的決策進行辯護,前段時間他還去了BBC呢。
「哦,艾倫。」哈羅得威爾遜很是開心的打招呼,等到內閣秘書長坐下才接過了地區安全計劃看了起來,邊看邊道,「其實這一份計劃,艾倫,你是知道的,很長時間英國都沒有進行過軍事行動了。我也是有些擔心。」
「尊敬的首相,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都沒有軍事行動,除了在森林中捉迷藏的美國。」
艾倫威爾遜笑著開口道,「我的判斷還是非常樂觀的,可能會拉動本屆政府的支持率,對首相個人來講,一直有所謂的親蘇說法,總是駁斥也令人厭煩。如果能夠通過一次行動來維護英國的利益,塑造首相不卑不亢的形象,我想可以讓一些不明來由的指責者閉嘴。」
「我們都知道,印度近年來和蘇聯的關係急劇升溫,蘇聯已經成了印度的主要支持者,而巴基斯坦的支持者是美國。一旦涉及到戰爭站隊,首先肯定是美國和蘇聯下場,而我們可以第一時間不下場,先進行觀望。」
現在的印度要是在蘇聯和英國之間選一個,肯定會選擇蘇聯,這是毫無疑問的,誰讓當前領導蘇聯的勃列日涅夫,實在是太能惠了。英國惠不過蘇聯,只能接受蘇聯在印度的影響力在英國之上這一事實。
哈羅德威爾遜也不想站在印度的對立面,詢問自己的內閣秘書長會不會主張印度的反英思想,「直接干涉會破壞英印的外交關係。」
「所以英國絕對不會直接干涉,我們會應邀維護地區和平安定。我相信到時候東巴基斯坦的政黨一定會強烈歡迎的,而剛開始介入也仍然有辦法。首相,我們可以從緬甸的態度上想想辦法。」
艾倫威爾遜對怎麼幹涉印度在東巴基斯坦的軍事行動早有預案,只不過現在才在首相面前說出來而已。
如果不是他當初的善舉,今天緬甸還存在羅興亞人呢,當然指望十幾年前的交情,就讓緬甸政府向前殖民者求援,這當然是不可能。
但一旦印巴戰爭爆發,首當其衝就是難民問題,要知道孟加拉可是以人口密度高著稱,一旦戰爭爆發,面臨死亡威脅孟加拉人肯定會向周圍逃難,緬甸和東巴基斯坦也是接壤的,雖然邊境線不長。
一旦出現孟加拉難民,緬甸馬上就會想起來羅興亞人的記憶,這個問題解決也才過去十幾年,緬甸政府應該不會這麼健忘。緬甸肯定會攔截難民,但孟加拉如此高的人口密度,不可能被全部攔截。
一旦緬甸面臨難民壓力,英國就有操作的介入的環境了,搞定了緬甸的態度,英國表達一下曖昧態度,就可以用制止戰爭罪行的名義介入。
哈羅德威爾遜聽著內閣秘書長信心滿滿的推演,由衷的道,「就好像你早就預見到了這一天。」
「當然不,首相。但蒙巴頓元帥曾經說過,東巴基斯坦是必然獨立的。至於我為什麼好像還有應對的辦法?」艾倫威爾遜娓娓道來,「我曾經是英屬印度的高級專員助理,對當地的情況還算是有些了解。」
用難民問題導致緬甸政府要求英國幫忙,只要做到這一點,一步一步的升級幫忙範圍就簡單多了。
雖然獨立後的孟加拉必然會經濟倒退,但六千萬想要吃飯的人,怎麼也能提供一點生產力吧。
實在不行就做老本行,加爾各答工業區原來就是英屬印度的紡織中心,現在家底都打沒了,孟加拉人可以繼續去紡織廠出力了。
這個世界因為大國夢拼死拼活工作的國家並不多,但為了不餓肚子拼命的民族還是很多的,所以低端產業很容易就轉移到不同國家。打爛的國家也是一個很好的抄底對象。
涉及產業上的事,首相自然是沒有必要知道,首相只要知道,介入的危險程度低但收穫巨大,還能拉升支持率這就行了。
當然前提是,印巴戰爭真的會因為東巴基斯坦獨立爆發,艾倫威爾遜這一次過來,是讓首相有一個心理準備,事到臨頭可以更容易做出決策。
從哈羅得威爾遜的反應來看,效果還不錯,兩人還做出了多種假想,談論英國可以在這件事上得到什麼利益,原來首相也是鍵道中人,還是一個已經有了實現修為場所的鍵道中人。
「現在需要藉助一下印度匡扶正義了。」艾倫威爾遜下班回家的路上還在這麼嘟噥,準備和他的心頭肉,帕梅拉蒙巴頓女士商量商量。
「操作輿論,像是基辛格上台之後的操作麼?」帕梅拉蒙巴頓聽回來的丈夫說操作輿論,就指出了尼克森政府上台之後的操作。
「不,是真的需要印度在世界上體現一下有聲有色的大國角色。」艾倫威爾遜搖頭,這一次是需要印度做正面角色的。
而不是像基辛格做國務卿之後,中東阿拉伯國家廣泛流傳的,這個猶太人對以色列的偏袒將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雖然這也是一個事實,但基辛格作為國務卿,肯定不想阿拉伯人盯著他的血統問題。
可艾倫威爾遜沒別的辦法,對於普通大眾來說,血統問題夾雜著巴以問題,是最容易傳播的,事實也證明如此。基辛格已經和以色列牢牢綁定,成為了中東阿拉伯國家的第一印象。
「等我幾天。」帕梅拉蒙巴頓一如既往的幫助丈夫,表示給她幾天時間來打點關係,艾倫威爾遜也不著急,移交證據也是要時間的。
夏日炎炎,印度教徒報和印度時報同時刊登了,關於美軍在東南亞使用化學落葉劑,導致當地國家出現畸形兒大量出生的事,版面上配上了形狀可怖的照片,以及一部分證據,報導中煞有其事的表示,歐洲國家早知道這一點,卻畏懼美國不敢報導,裝聾作啞。
這一報導在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反響,其威力相當於在廁所當中扔炮仗,一石激起千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