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臣嫌隙初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抽調全國精銳騎兵二十萬,乙級步兵二十萬,運輸兵十萬,及復仇軍團原有部隊五十萬,共計一百萬大軍,整編為復仇軍團,軍團總指揮靖國公夏侯鵬,副總指揮英國公夏侯青雲。駐,魔族境內楓林鎮,為我趙國扎住敵國國境的一根釘子。

  另外十萬精銳步、騎兵,配合四十萬乙級步、騎兵共同組成衛戎軍團,由譽國公劉封率領,劉晴兼任副總指揮,駐地南通。

  再從各乙級部隊中,擇優選出三十萬人,與我趙國原有的二十萬水師一起,組成龍王水師軍團,由泰州牧李湘兼任總指揮,于禁擔任副總指揮。

  其餘的各部隊均發配各州各城,編為城防部隊和治安隊,負責城防及城內安保工作。下面是各州各城駐防主管的任命。

  各州各城主將名單依次如下。

  古曦平老將軍帥領十萬城防兵和二十萬運輸隊坐鎮南天門,負責北部各軍的運輸後勤補給工作。

  蕩寇將軍白羽,率領兩萬御林軍舊部,擔任襄陽鎮守使,負責駐防襄陽,為都城南通築起西部屏障。

  原銅雀三千釵副指揮,代理指揮莫雪,改任大元帥府近衛軍統領,兼潼關鎮守使,與現存還在軍中效力的三千釵姐妹們共同組建情報系統,名為銅雀情報營,總部設於潼關,分部設於南通、南天門兩處。

  屠戮將軍於渺,出任宜州總兵,宜州幾乎沒有戰事,因而全州只設城防兵2000人,治安兵2000人,運輸兵1000人即可。

  平寇將軍戰鷹,出任泰州總兵,兼龍王水師軍團後勤總指揮......

  此命令,一個月後正式執行。

  「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啊。」

  既然楊延嗣總攬趙國軍權,他想怎麼任命,趙明朝確實無法干涉。可是他到是玩的巧妙,即沒有讓其它將領手中的兵力減少,更是給了他們應有的軍職,甚至還提拔了不少年輕一代的將領,讓以前的老將們不會對他產生不滿,年輕一代的很多人甚至對他心存感激。只是將其中的精銳部隊都抽調到自己嫡系手裡去了,看似人數上沒增,屬下嫡系職務不變,可是戰力上卻是增強了不止一倍啊。

  連此前的御林軍就給他挖空了,現如今,重新改變的衛戎軍團,恐怕連他的烈焰軍都打不過。各州的城防部隊和保安軍倒是人數極多,可又都是些不堪一擊的部隊,唯一能有點戰鬥力來牽制楊延嗣的也就是夏侯鵬的復仇軍團了,之所以給他補充了很多人,其中也不乏有不少精銳部隊,那是因為補充進去的那些人都是他老子夏侯淳當年的舊部,即便不給他放到前線上,這些人也不願意聽楊延嗣的指揮。

  經過此次議政大會,楊延嗣不但權勢上沒有一點削弱,反而掌握了趙國幾乎所有的精銳部隊了。趙明朝知道,以楊延嗣趙國第一貪的「美譽」,下面各州各城的軍官估計大半也讓他給收買了,楊延嗣這下可真正成了實打實的三軍統帥了!

  有部隊在前清道,又坐著帝王般的鑾駕回家,楊延嗣卻是怎麼都感覺不舒服。自己以前騎著快馬招搖過市,不用清道也沒人敢攔著。以他的武功,即便沒有人保護,又有幾人能刺殺得了他?現在坐在這破車裡,反正感覺自己像老趙王生前似的,半死不活爬不起來的樣子。

  敲了敲車門,一個侍衛趕忙靠過來貼耳聽他吩咐。楊延嗣喝道:「讓車停下,前面的不用清街了,將我這個鑾駕放家裡給我兒子玩吧,我還是騎馬舒服些。

  說完後,不顧它人阻攔,毅然下車,躍身回到了他的小矮馬上。這小傢伙現在也有七八歲了,在馬的年紀里,它也算是成年馬了,卻是一點都沒長大,唉,真是吃多少好料都白搭啊。

  苦笑過後,楊延嗣連馬鞭都不用,只是大喊一聲回家,小矮馬就好像聽懂了主人的意思似的,朝著楊家大宅奔去,身後還跟著幾百名龍血騎兵組成的衛隊,這才是楊延嗣喜歡的生活方式嘛。

  楊延嗣前腳剛到家,就見夏侯鵬後腳跟進了門。暗道這小子是特地追著自己來的啊?卻見他一臉的不高興似的。

  「怎麼了二哥?你管我要你爹曾經的那些舊部,我可是悉數都給你了啊,現在你這也是一等理國公了,怎麼還一臉的不高興呢?」

  楊延嗣一邊脫去朝服,一邊對身後之人說道。

  夏侯鵬喝了口茶水,說道:「你知道的,什麼一等國公二等國公的我向來不介意,只要手裡有兵能跟著我打仗就行。但是,剛剛劉晴找過我了,她就問了我一句話,我......」

  楊延嗣挑了挑眉,等著他的下文。

  夏侯鵬說道:「她問我究竟還是不是趙國的臣子?如果是的話,就不要那麼在乎兒女私情,她是如此,趙明朝是如此,我也應該是如此,一切以趙國利益著想啊。」

  說完,夏侯鵬又咕嘟咕嘟的灌了口茶,啪的一聲將茶杯摔在地上。

  楊延嗣也不怪他在自家發火,只是說道:「這代表劉晴並不喜歡趙明朝,她只是將自己捐獻給了國家罷了。所以,你也不用生什麼氣啊,其實趙明朝也並不是因為喜歡她所以才要娶她的,這各你也是知道的。我們做臣子的,為了趙國的利益,連命都可以不要了,還有什麼捨不得付出的呢?只不過,我們的付出真的會給趙國百姓帶來利益嗎.......?」

  九幽紀念1018年秋,年僅24歲的楊延嗣在議政大會上反客為主,真正成為了趙國實打實的三軍統帥,掌握著幾乎全部精銳的他,卻對未來的路感到了迷茫,也對始終著力於牽制他的趙明朝產生了些許懷疑。

  歷史學家李靖後來分析判斷,趙明朝雖然起初表現的很大度,可是心底里卻沒有人們眼中的那麼豁達,他對楊延嗣的猜疑一直都存在,只是不表露出來罷了。如果不然,也不會激起日後二人見的隔閡,更是讓矛盾愈演愈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