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冉魏政權的短暫巔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石閔的詔令不但在鄴城傳開,還傳到了四方重鎮。

  石閔也親自出手,帶領晉人誅殺以羯族為首的六夷雜胡!

  無論身份貴賤,無論男女老少,全部斬殺!

  五胡亂華時期的的權力鬥爭,極其血腥殘酷。

  而這次鬥爭的中心,正好落在了一位被胡人養大的漢人身上。

  鬥爭發生的時期,正好就是「苦役晉人,以厭其氣」的後趙!

  所以,大批晉人湧入鄴城,響應石閔的詔令!

  被近乎種族滅絕的胡漢政策苦苦壓制的晉人們,終於得到了瘋狂發泄報復的機會!

  這些瘋狂湧入鄴城的晉人們,都是一個個被壓迫一生的普通人。

  他們不會想太多,更不管石閔殺胡令的目的。

  他們只知道,向狗屁「國人」們復仇的時候到了!

  這裡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

  憑什麼,高鼻樑深眼窩的羯狗還高人一等了!

  憑什麼,晉人就要像牲畜一樣被壓迫!

  殺一個算一個!

  於是,一日之內,被斬首者數萬!

  整個鄴城,最終被殺者,有二十餘萬人。

  屍體堆積在城外,被野狗豺狼吃掉。

  六夷雜胡的貴族高官們,有不少殺出鄴城的,紛紛占據城池自保。

  響應石閔的城池也開始捕殺胡人,當時鼻樑高鬍鬚密的人當中,近乎一半被誤殺。

  殺胡令徹底引爆了後趙的胡漢矛盾,也讓占據北方大部的後趙,隨之徹底崩盤!

  這個以羯族為首,聯合六夷雜胡建立起來的野蠻政權,事實上宣告滅亡!

  作為六夷雜胡核心的羯族,也受到了致命重創!

  公元三五〇年正月,為了徹底抹去石家皇族的痕跡,石閔以讖文「繼趙李」為託詞,改自己的姓為李。

  然後將國號「趙」改為「衛」,大赦天下。

  後趙國號被改,汝陰王石琨立刻率兵七萬攻打鄴城。

  石閔率領千餘騎兵,在城北接戰,手執兩刃矛衝鋒陷陣!

  石琨部被摧枯拉朽般擊敗,被斬首三千!

  接著,石閔和李農領軍討伐位於石瀆的張賀,皇帝石鑒遣人聯絡鄴城外的羯族貴族襲擊鄴城。

  此事被看管石鑒的宦官告發,石閔、李農中途返回。

  在位一百零三天的皇帝石鑒,被廢黜殺死。

  然後,石閔將畜生石虎的三十八個孫子全部殺死,在鄴城的石家皇族全部被滅!

  石虎有十三個兒子,最後無一善終。

  石閔一人殺了五個,還有八個自相殘殺而死,小兒子投靠東晉被斬。

  此時的後趙已經滅亡,表面上是亡於石閔的殺胡令。

  實際上,都是羯胡統治者自己種下的因果罷了。

  史書有雲,「世龍(石虎)之殪晉人,既窮其酷!

  永曾(冉閔)之誅羯士,亦殲其類!

  無德不報,斯之謂乎!」

  羯胡首領石勒殘暴無道,殺戮壓迫晉人,手段殘酷無所不用其極!

  後來冉閔殺戮羯人,也將他們趕盡殺絕!

  既然做下喪盡天良的無德惡行!

  合該承受這斷子絕孫的滅族之報!

  此所謂,「積惡致滅,有天道哉!」

  【同年,石閔恢復冉姓,在鄴城稱帝,國號「大魏」,史稱冉魏。】

  天鑒下的帝王們,對於冉閔的這一行為的反應,可謂大相逕庭。

  開國雄主,或者經過亂世的君臣,對於這種殺戮並太放在心上。

  畢竟每次華夏的亂世或朝代更迭,都是要人口大銳減的。

  但是盛世治世,或者承平已久的君臣們,都覺得冉閔的手段有些殘暴了。

  劉邦一臉沉思的盯著天鑒,「嘶……總覺得這小子身先士卒的做派,有點熟悉啊……」

  天鑒下的曹操眼睛亮了一下,「是大魏啊……可惜和曹家無關!」


  李世民黑著臉道,「夷狄就像禽獸一樣,畏威而不懷德!」

  「四夷尊朕為天可汗,並非朕德披四海,而是大唐威服海內!」

  明成化年間,朱見深雖是太平天子,卻盯著天鑒反覆呢喃著。

  「對於羯胡這種殘暴不仁的蠻夷,就要搗其巢穴,絕其種類!」

  「不過那時北方胡人已經多於漢人,只恐殺之不盡啊。」

  ……

  【推翻後趙之後,冉魏政權也很快到達了巔峰。】

  後趙統治事實上的崩潰,讓北方局勢再次大亂。

  冉閔登基後,後趙新興王石祇在襄國稱帝,繼承後趙法統。

  羌人首領姚弋仲等「諸六夷據州郡擁兵者,皆應之。」

  氐人首領蒲洪知道後趙(殘餘)、冉魏要大戰中原,所以他率軍入關,搶占了關中之地!

  鮮卑慕容氏反應迅速,立刻兵分三路,迅速南下搶占地盤!

  東晉方面聯絡氐人首領蒲洪,將目標定在了陷落四十年的舊都洛陽。

  後世學者估算,經歷漢末紛爭、八王之亂後,北方總人口約一千五百萬,但是漢人占三分之一。

  這五百萬左右的漢人,有一大半剛剛經歷過後趙的血腥壓迫。

  所以,現在的北方還是胡人的天下。

  冉閔稱帝後,派遣使者通過東晉江邊治所給司馬家傳過話。

  「胡逆亂中原,今已誅之。若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

  東晉自詡正統,當然不會給僭越稱帝的冉閔回復。

  之後,冉閔誅殺了他親自封的齊王、太宰李農及其三子,原因未知。

  公元三五〇年四月,石祇派遣石琨率軍十萬討伐冉魏。

  冉閔派衛將軍王泰迎擊石琨,百敗將軍石琨被「大破之,死者萬餘人。」

  三個月後,後趙殘餘勢力二十幾萬人再度進攻鄴城。

  冉閔出兵二十萬,在蒼亭和後趙軍大戰。

  冉閔再次親自衝鋒陷陣,大敗後趙軍,冉魏軍斬敵兩萬八千!

  兩次大勝之後,冉魏政權也走向了巔峰。

  冉魏共有兵馬三十萬,旌旗鐘鼓綿延百餘里,比當年後趙巔峰期還強。

  兵鋒強盛的同時,冉閔還提拔儒門後進,史載「於時翕然,方之為魏晉之初」。

  北方還是胡人的天下,殺胡令也並非長久政策。

  冉閔的殺胡令取得了晉人的支持,但他也不能完全將胡人排除在政權之外。

  如果那樣的話,在胡人遍地的北方,他將沒有立錐之地。

  所以,冉閔繼續延續了漢趙、後趙的胡漢分治政策。

  設置內史管理晉人,設置大單于管理胡人。

  冉閔任命兒子冉胤為大單于、驃騎大將軍,管理投降的一千胡人。

  但是,冉閔使用過殺胡令這種酷烈手段,是無法得到胡人真心歸附的。

  所以,想拉攏胡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其實,在五胡亂華的一百三十五年裡,沒有漢人政權能在中原四戰之地立足。

  【無他,舉目皆敵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