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細細的白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654章 細細的白線

  梁耀手中的這份蟒蛇計劃和歷史上斯科特所提出蟒蛇計劃整體思路沒有變,但在細節上有所不同。

  這份蟒蛇計劃強調了利用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水系和現有的鐵路網絡在中部邊疆地區構建起完整的防禦體系,以期實現將西部的勢力遏制在北普拉特河谷的戰略目的。

  「斯科特想要實現他的蟒蛇計劃,至少還要再拿下整個德克薩斯。」克魯格一眼就看出了蟒蛇計劃的缺陷,補充說道,「除了太平洋鐵路之外,我們亦能夠通過加德鐵路和南方建立起聯繫。」

  克魯格非常佩服梁耀的戰略眼光,加德鐵路計劃提出之時,看好、支持修建加德鐵路的人並不多,多數人認為有一條太平洋鐵路溝通東西就足夠了。南方經濟相對落後,人口稀疏,修建加德鐵路能夠獲得的經濟收益實在有限。

  克魯格甚至懷疑梁耀是不是早就料到有這麼一天,才不計成本,趕在1860年之前將加德鐵路修好。

  「斯科特這個老狐狸應該能看到這個問題,只是他暫時還無能為力。」梁耀環視在場的美洲共和國國防軍中高級將領,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出現了很多新面孔,當初送到西點軍校和維吉尼亞軍校的那批少年逐漸開始挑起軍隊的大梁。

  「如果以克里米亞戰爭的戰爭烈度,以我們現有的彈藥儲備,能持續打多久?」

  「三個月。」埃爾維斯在經過一番粗略的計算後給出了一個粗略的答案,但他仍舊不忘補充說道,「但考慮到我們的對手是北方聯邦軍,我們的彈藥儲備至少能夠支持我們打一場5個月的高強度戰爭。」

  埃爾維斯曾經帶領軍事考察團到克里米亞進行考察過,這場戰爭是近年來歐陸烈度最大的戰爭的。

  梁耀將這場發生在北美大陸的戰爭和發生在歐陸強國之間的大戰進行類比,難道是梁耀認為這場戰爭的烈度將和發生在歐陸強國之間的戰爭相當?

  這在埃爾維斯看來是難以置信的,畢竟進入工業時代以來,沒有哪個地區的戰爭烈度能和歐陸相提並論。發生在大清國內戰在規模上很大,或許可以比較一番,但從本質上來講這場內戰仍舊是一場介於古典戰爭和現代戰爭之間的戰爭,並不是工業時代的戰爭。

  「你的意思是,北方聯邦軍不如沙俄的軍隊?」梁耀反問道。

  「不是的閣下,根據我的考察,北方聯邦軍的軍隊質量要優於俄軍,只是在規模上無法和俄軍相提並論。」埃爾維斯說道。

  目前的聯邦軍拉胯歸拉胯,但再怎麼講,北方聯邦的工業水平要強於沙俄,兵源素質也比俄軍的那幫農奴強,因此埃爾維斯還是認為比之俄軍,北方的聯邦軍還是要更強一點。

  「這取決於聯邦政府的動員水平。」克魯格思慮良久,這才開口說道。

  「聯邦政府上一次實行全面動員還是在四十多年前,如果聯邦政府的動員能力仍舊停留在四十多年前的水平,聯邦軍將不足為懼。如果聯邦軍能夠達到歐洲二流國家的動員能力,聯邦軍將有能力和除了英法之外的歐陸軍隊掰掰手腕。」

  顯然,梁耀對克魯格的回答更為滿意,動員能力是檢驗一個近現代國家的重要標準。

  四十多年前的美利堅總體來說還是一個農業國,其在第二次獨立戰爭時期所表現出來的組織動員能力無疑是災難性的,因此那場戰爭美利堅輸給英國一點也不冤。

  至於時間更近的兩次美墨戰爭,美利堅都還沒達到需要進行全國範圍內動員的程度,因此克魯格對步入工業時代的美利堅動員能力沒有底,故而不敢妄下論斷。

  但作為後知一百多年的梁耀,對進入工業時代的美利堅動員能力則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在林肯的組織下,北方聯邦當然具有歐洲二流強國,甚至接近歐洲准一流強國的動員能力和組織水平。

  只是美利堅的第一次總動員是為了打內戰,也不知這是一種幸運還是不幸。至少對於此時的美利堅國民,至少是南方國民而言,是不幸的。

  「以三個月為限,制定一份殲滅卡尼要塞群和奧馬哈的北軍,五天之內,我要見到你們的作戰計劃。」梁耀下達了命令。

  現有的彈藥軍需儲備能打三個月的高強度戰爭不意味著美洲共和國國防軍只能打三個月,只是受限於太平洋鐵路的運力和北普拉特兵工廠有限的產能,後續的攻勢相較於戰役初期肯定會減緩。

  會議結束之後,梁耀讓蔡司給羅伯特·里和戴維斯發電,向南方透露他們將在近期發起軍事行動的消息,給南方高層吃上一顆定心丸。


  南方高層優柔寡斷的態度讓梁耀對南方的這群奴隸主心生鄙夷,他知道南方這群奴隸主在想什麼。

  無非是寄希望於歐陸強國的支持以及西線戰場能為他們分擔軍事壓力。

  既想獨立又不想流太多的血,這天底下哪有這麼美的事情?南方這群人到底還是一群不能成大事的傢伙。

  這幫傢伙真以為自己棉花原產地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

  「棉花的絲線很細很脆弱,脆弱到一個三歲孩童都能輕易扯斷它。同時這又是世界上最粗壯有力的絞繩,只要我們願意,這細細的棉花線可以讓全世界為之窒息!」

  與此同時,千里之外的里奇蒙,南方邦聯的總統戴維斯正在國會上聲情並茂地進行著他煽動人心的演說,向他國會議員們展示著他手裡被稱作白色黃金的東西。

  「英格蘭的蘭開斯特郡、德比郡、柴郡等地的棉紡產業正處於前所未有的的繁榮時期,是什麼造就了這一繁榮?」

  「是棉花!」來自南卡羅來納州的參議員詹姆斯·亨利·哈蒙德率先回答道,「準確的說,是比印度和埃及還便宜的棉花!」

  哈蒙德是一個堅定的分裂主義者,同時也是一位極具影響力的南方政治家和種植園主,早年他因他的「棉花王論」而在南方聞名遐邇。

  所謂的「棉花王論」是19世紀中葉美利堅南方極為流行的一種經濟和政治信念,認為棉花是美利堅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核心,強調南方種植園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該理念可以簡要地概括為,世界經濟靠英國,英國經濟靠棉紡織業,英國棉紡織業靠南方的棉花輸入,四捨五入等於世界經濟依靠南方的棉花。

  南方的種植園主們相信歐洲國家,尤其是依賴棉花進口的英國,不得不在戰爭中支持南方,或至少通過調解來緩解衝突。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