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十拿九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晨只好把自己對「專利」和「智慧財產權」的了解,給李偉科普了一番。最後,他總結道:「如果讓倭國搶先註冊了『釹鐵硼』的專利,以後咱們生產含有這成分的每件商品,都得乖乖掏腰包給他們付專利許可費。

  更糟的是,咱們自己的技術路線會被他們卡死。按照國際慣例,這類專利的有效期長達二十年!」

  接著,他轉向郭教授:「郭老,我有個建議。我覺得你們學校應該適時在校內開展『專利』和『智慧財產權』的普及教育。魯大可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名校,影響力巨大。

  這裡的學生畢業後,將成為國家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由他們傳播的理念,能影響一大批人,最終提升全社會對智慧財產權的認知。」

  郭宜城沉思片刻:「你說得對,不僅學生要教育,很多老師對這事兒也懵懵懂懂,甚至完全不當回事。這教育應該覆蓋全校師生,不只是咱們學校,全國高校都應該推廣。」

  蘇晨皺眉:「郭老,您的想法我完全贊同,但我們幾個人勢單力薄,怕是推動不了這麼大的事情。」

  李偉哈哈一笑:「蘇晨,這個你不用愁。咱們郭教授還有一個身份——全國人大代表!」

  蘇晨一聽,喜出望外,不顧車內空間狹窄,躬身向郭教授深深一鞠:「郭教授,郭代表,失敬失敬。這件事就拜託您了,辦成此事,對當下有益,對未來有功,功德無量。」

  郭教授連忙擺手:「蘇晨,這事兒本是我們科研人員的職責所在,它關乎我們辛勤科研成果的保護。

  現在反倒是你這個臨時的局外人操心,本就不應該。如果不是你提醒,我也沒往這方面想。其實,我該謝謝你才對。」

  蘇晨也連忙擺手:「我就是個跑腿的,出出餿主意還行,真功夫不夠。這事還得郭老您親自上陣,當然是感謝您。」

  郭宜城沒被蘇晨的奉承沖昏頭腦,他摸著下巴沉吟道:「蘇晨,你又提醒我了。這事兒我得推一把,但要說帶頭,我一個人的分量還不夠。

  讓我想想,對了,有一個人,他在咱們華夏的材料學界,堪稱『泰山北斗』,他的影響力足夠了。回頭我聯繫他,如果那小老頭願意出山,這事十拿九穩!」

  能讓郭宜城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如此推崇,稱作「泰山北斗」的人,必定是學術界響噹噹的人物,為新華夏建設立下汗馬功勞的宗師級大師。

  會是誰呢?

  蘇晨腦海里念頭飛轉,一個個名字閃過,突然,他猛地想起一個人,脫口而出:「郭教授,您說的,莫非是師老?」

  郭宜城聞言,有些驚訝地看向蘇晨:「哦?看不出,你小小年紀,居然也知道那小老頭的大名?他在我們業內威名赫赫,但由於從事的是基礎研究,媒體很少大肆報導,你能知道他,不錯,不錯。」

  蘇晨一臉敬仰:「郭老,我好歹讀了幾年書,也算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知道師老的名號是應該的。」

  師老,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傑出的金屬學與材料科學巨擘,高溫合金研究的奠基人,材料腐蝕領域的先驅,碳纖維複合材料的領航者,參與國家科技政策制定的戰略家,華夏科學院院士,華夏工程院創始人、副院長、院士。

  在他94歲高齡離世後,留下了「華夏材料學之父」的傳奇。

  師老的名聲,或許不如兩彈元勛中的幾位那樣響亮,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存在,然而,正是他奠定了華夏尖端裝備的材料根基。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後來華夏的厚積薄發,龍騰東方。

  但在蘇晨的記憶中,這僅僅是師老科學征途中的一枚小勳章。

  師老這一生,教書時培育出滿園桃李,科研時碩果纍纍,寫論文時著作等身。

  沒有他,華夏的許多尖端裝備就失去了堅固的基石。

  蘇晨前世無緣得見此老,此刻聽郭宜城提及,心中激動不已,他說道:「郭老,如果您能請動這位前輩出馬,這事兒肯定成。不過我有個小小請求。」

  「什麼請求?」

  「我想找個機會,去拜訪一下老人家,沒別的意思,就是想表達我對他的崇敬之情。」

  「這事兒容易,那小老頭比我年輕十幾歲,見了我還得恭恭敬敬叫一聲老哥。你想見他,隨時可以,我來安排。」

  郭宜城說得輕鬆自在,蘇晨一琢磨,也是,論輩分,師老比郭宜城低半輩,況且郭宜城在加州理工當過訪問學者,是華夏磁學的開山鼻祖,學問地位都不遜色於師老。


  聽他說話的口氣,兩人還相當熟絡,看來自己這次機會是穩了。

  一旁的李偉不樂意了,嚷道:「郭老您太偏心了,我是您的學生,搞的也是材料,怎麼這種好事您把我給忘了?不行不行,要是有機會,必須得帶上我。」

  郭宜城望著這位新收的、尚未正式入門的弟子,滿臉慈祥,答應道:「放心吧,不會落下你,到時候肯定帶你一起。」

  車內笑聲一片,郭宜城尤其高興。選擇材料研究這條路,註定要當一輩子的幕後英雄。

  但他眼前的兩位年輕人,一個是他得意門生,聰明伶俐,將來一定能繼承他的衣缽,甚至青出於藍;另一個則是眼光獨到,不僅懂得材料研究的重要性,還通曉國際規則,更難得的是,口袋裡還有大把的資金支持他—。

  好吧,老爺子得承認,這最後一項才是真正的關鍵。

  能在職業生涯和人生暮年遇到這兩個年輕人,實在是天大的幸運,怎能不讓他樂開花。

  接著,郭教授切入正題,向蘇晨詳述實驗的最新進展和遇到的難題。這一講,足足花了半個多小時。

  李偉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針對疑惑之處與郭教授交流探討,而蘇晨卻仿佛聽天書——他前世專攻雷達、電子和信息系統,和磁性材料隔著十萬八千里,能聽懂才怪。

  幸好,科學總有相通之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