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 各國都有小心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970章 各國都有小心思

  德國人選擇了在東線部署包圍圈,在西線就只能被迫選擇戰略收縮的方式來應對英法澳三國的進攻。

  戰略收縮就代表著必須要被迫放棄法國北部的大片土地,甚至就連巴黎也要拱手讓給法國人。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法國人對於巴黎是非常執著的。如果要和法國人在巴黎死磕的話,至少要牽制德國超過200萬的兵力。

  這對現在的德國來說是根本不可能的,別說200萬軍隊了,哪怕是100萬軍隊也是完全拿不出來的。

  於是乎,像奧爾良、巴黎、亞棉和蘭斯這樣的法國城市都在德國人放棄的名單當中。

  雖然打算要放棄這些城市,但德國人可不會白白的送給法國人。相較於這樣這些城市重新交給法國人,德國人更希望通過手段讓英國或者澳大拉西亞占領這些城市,甚至找機會挑撥同盟國英法澳三大列強之間的關係。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德國軍隊決定暫時堅守圖爾到奧爾良一線的防線,對諾曼第地區的英法澳軍隊採取逐步退讓的策略。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法國的主力軍隊均位於圖爾和奧爾良防線以南,諾曼第登陸的軍隊大部分是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的軍隊。

  如果讓在諾曼第登陸的這支軍隊占領了巴黎和亞眠等地區,英國人會不會完整無缺的交出這些城市那可就不一定了。

  除了制定進一步戰略收縮的計劃之外,德國西線的軍隊也逐步將主力轉移到比利時和盧森堡一帶。

  比利時境內的堅固要塞還是很有作用的,用來防禦的話,也能拖延英法澳軍隊進攻的速度。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比利時和盧森堡境內擁有大量的當地人。

  如果英法澳不顧一切的轟炸比利時和盧森堡,難免會引起比利時和盧森堡流亡政府的不滿,甚至激起比利時和盧森堡人敵視英法澳的態度。

  但如果不轟炸這些地區,德國在這些地區的防線會變得異常堅固。如果沒有空軍的騷擾,光靠陸軍的堅守的話,拖個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是完全沒問題的。

  這就相當於將選擇權完全交給了英法澳。不管是哪種選擇,都不會讓英法澳的進攻變得那麼順利。

  之所以在比利時和盧森堡境內組建防線,其中很重要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德國的魯爾區。

  沒辦法,魯爾區作為德國的工業心臟,在位置上位於整個德國的西部,並且相當靠近邊境。

  魯爾區距離比利時和荷蘭的路程,可要比距離德國的首都柏林近得多。如果將比利時和荷蘭拱手讓給英法澳的話,英法澳就能夠從這些地區組織進攻,並且以極快的速度到達魯爾區。

  本土還在的德國還是能嘗試著反抗一下的,但如果本土都已經被占領的話,德國又拿什麼去贏得這場戰爭呢?

  從1939年3月開始,在諾曼第登陸的英法澳軍隊驚奇的發現,對德國軍隊的進攻突然變得順利了許多。

  往常需要奮戰好幾天的陣地,現在只需要幾波衝鋒就能夠拿下。雖然也要死傷相當一部分士兵,但攻克陣地的難度相較於之前來說是下降了幾個檔次的。

  雖然英法澳軍隊並不明白德國方面發生了什麼,但這樣的事情明顯是好消息。

  借著德國人出問題的機會,諾曼第登陸的軍隊很快就對整個諾曼第發起了進攻,並且只用了幾周的時間就完全占領了諾曼第全境。

  再往後,收復巴黎,攻克特魯瓦,進軍亞眠,北上里爾就變得理所當然。

  甚至在法國人自己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情況下,法國軍隊就在三月份收復了巴黎。

  當然,與其說是法國軍隊收復了巴黎,倒不如說是法國軍隊跟著英澳軍隊一起進入了巴黎。

  因為在進攻巴黎的整個過程中,法國人出的力很少,甚至可以說沒有。

  整個巴黎的德國駐軍加起來也不超過一萬人,在英澳空軍的接連不斷的轟炸下,很快讓駐紮巴黎的這支德國軍隊選擇北逃。

  巴黎就這樣被收復了,這是英法澳軍隊和三國政府,以及大部分歐洲民眾怎麼也沒有想到的。

  雖然當時德國攻占巴黎也很容易,但巴黎也不應該這麼輕鬆就被收復啊。

  這也讓幾乎所有國家的政府和民眾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德國內部出現問題了,讓德國已經沒有足夠的兵力防守巴黎這麼重要的城市。


  聽到這樣的消息,最興奮的並不是英法澳三個國家,而是接連取得莫斯科和蘇達林格勒兩場重大戰役勝利的俄國。

  既然德國內部出現問題了,那麼俄國也應該發動大反攻。不僅要全面收復俄國失去的領土,還要全面占領整個波蘭,甚至屯兵東普魯士,並且率先攻克德國的首都柏林。

  這就是俄國統治者蘇達林在得知德國內部出現問題後的第一想法。

  雖然目前德國已經是強弩之末,但想要攻占整個德國也並非那麼容易。

  更重要的是,誰能占領德國重要的地區和城市越多,誰也就能率先從德國方面獲得好處。

  就比如澳大拉西亞內部制定的占領魯爾區的計劃,不就是看中了德國在魯爾區強大的工業規模嗎?

  俄國謀劃者占領柏林也是如此,柏林作為德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能夠搶奪的資產多不勝數。

  這對目前一窮二白並且身受重傷的俄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能夠加速俄國的養傷,還能讓俄國快速的從戰爭陰影中走出,並且藉此機會成為更加強大的工業強國和經濟強國。

  至於德國的魯爾區,俄國人也不是沒有想法。但問題是魯爾區在整個德國的西部,甚至位置已經相當靠近邊界。

  而俄國位於德國的東面。如果俄國想要占領魯爾區的話,就必須得從東到西打穿整個德國,這樣的困難程度可比占領柏林高的多。

  不過眼看著英法澳已經收復了巴黎,甚至軍隊就快要靠近站前的法德邊境了,俄國政府和蘇達林說不眼饞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為俄國被占領的土地比法國被占領的土地多得多,哪怕他們借著蘇達林格勒戰役勝利的機會將前線推進了數百公里,目前距離原本的邊境仍然有著上千公里的距離。

  是的,目前的前線距離戰前的德俄邊境仍然具有上千公里的距離。

  這只能說明一件事實,那就是俄國的戰略縱深太恐怖了。

  不算俄國,對於戰前任何一個歐洲國家來說,別說被占領縱深超過上千公里的土地了,哪怕將這個範圍縮小十倍,只是被占領縱深超過上百公里的土地,對大部分歐洲國家來說仍然是傷筋動骨的一擊。

  甚至對於大部分歐洲國家來說,被占領上百公里縱深的土地,極有可能代表著首都已經被占領或者已經相當靠近前線。

  而對於俄國這個戰略縱深極其誇張的國家來說,被占領上千公里的土地仍然還沒有達到莫斯科的距離。

  除了收復自己的國土之外,俄國人對於巴爾幹半島也是有著野心的。

  當然,從莫斯科公國時期,俄國人對於領土的野心就從來沒有停止。能夠締造出一個領土面積高達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國家,並且領土擴張的歷史高達數百年的時間,俄國人在領土方面的野心已經毋庸置疑了。

  義大利投降之後,整個巴爾幹半島影響力最大的兩個國家就變成了德國和俄國。

  眼下德國已經在節節敗退了,以俄國的性子要是對巴爾幹半島沒有想法的話,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畢竟俄國早在一戰之前可是掌控著大半個巴爾幹半島的。面對著幾乎唾手可得的巴爾幹半島,俄國的想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打,狠狠的打。

  不過在進攻巴爾幹半島之前,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地區必須收復,那就是整個俄國最重要的產糧地區烏克蘭。

  只有重新收復了烏克蘭,俄國才有足夠的糧食產量去繼續這場戰爭。更重要的是,烏克蘭和巴爾幹半島接壤,也是俄國軍隊唯一有可能進攻巴爾幹的方向。

  要是沒有烏克蘭的話,俄國和巴爾幹半島之間並不相連,進攻也就無從談起了。

  俄國人在計劃著收復國土並且進攻柏林和巴爾幹,英國和澳大拉西亞這邊也在計劃著占領整個北歐並且進攻丹麥。

  目前的北歐戰場已經沒有法國人的參與,因為法國將幾乎所有的軍隊都投入在了西歐的戰場。

  這也是很正常的,哪怕收復了巴黎,法國仍然有著大片的領土還在德國人的掌控之中。

  對於法國政府和法國民眾來說,很明顯收復國土的重要性要遠遠大於幫助北歐國家收復國土。

  而對於英國和澳大拉西亞這樣的國土並沒有占領的國家來說,或許幫助北歐國家的好處比幫助法國還要多。

  不過在北歐軍隊的分工方面,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的合作微乎其微。


  這也很正常,畢竟兩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的目的,各自也有著各自軍隊的指揮權,自然不可能協同作戰。

  澳大拉西亞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幫助北歐國家收復領土,並且藉此加深和瑞典的合作。

  如果有希望的話,最好是將北歐三國全部納入澳大拉西亞的勢力範圍,組建一個有針對性的北歐防禦同盟。

  目前這份計劃已經差不多完成了2/3。除了挪威還沒有完全投靠澳大拉西亞之外,瑞典和芬蘭都已經算是澳大拉西亞的小弟之一。

  不過北歐三國本來就密不可分,挪威想要拋棄瑞典和芬蘭獨自尋找大腿,難度也是相當高的。

  要是挪威投靠了英國,一定程度上不就成了瑞典和芬蘭的共同敵人了嗎?

  從戰前的綏靖政策上來看,做英國人的小弟可不一定有那麼靠譜。在這一點上,也是瑞典選擇投入澳大拉西亞懷抱的原因。

  不管是歐洲還是其他地區的國家,選擇一個大腿的目的不就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和發展嗎?

  不管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有多麼融洽,最重要的主題仍然是保證自己的安全。

  英國人在歐洲的影響力或許更高,但光是憑藉著英國的綏靖政策,就足以勸退一些沒有自保能力的國家。

  畢竟投靠這樣的大哥仍然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那還投靠這樣的大哥幹嘛?

  這也是澳大拉西亞有吸引力的一點。因為在英法大肆進行綏靖政策的同時,澳大拉西亞代表曾經在之前的世界聯盟會議上多次反對過綏靖政策,並且還試圖保護那些受侵害的國家的利益。

  在這方面澳大拉西亞無疑是刷了很多好感的,再加上有著英法的襯托,就讓澳大拉西亞政府的行為變得更加正義。

  當然,澳大拉西亞選擇幫助北歐國家收復國土也不是沒有要求的。

  早在之前和瑞典政府以及芬蘭政府的會談當中,澳大拉西亞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就是在芬蘭的奧蘭島和瑞典的哥特蘭島租借一塊土地建設軍事基地。

  這兩塊島嶼均位于波羅的海,並且兩塊島嶼大致位于波羅的海的中心。

  如果在這兩座島嶼上建立軍事基地的話,不僅能夠輻射到整個波羅的海,還能將影響力擴張到北歐,中歐和東歐地區。

  如果將來和俄國人有了矛盾,這裡部署的海軍能夠威脅到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部署的空軍和飛彈部隊能夠威脅到俄國的聖彼得堡和莫斯科。

  同時,這裡部署的軍事基地對澳大拉西亞範圍內的國家來說也算是一種保護。

  畢竟在德國進攻芬蘭的時候,俄國人也趁機占領了芬蘭北部的大片地區。

  再加上俄羅斯帝國長期對芬蘭的壓迫性統治,芬蘭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還是很深的。

  為了保護芬蘭這樣的國家,在波羅的海範圍內建設軍事基地是很有必要的。

  這樣的要求也很快被瑞典和芬蘭政府同意。因為澳大拉西亞也解釋過,這裡的駐軍更多的是小型的海軍基地和空軍基地,並不會駐紮太多的陸軍。

  這樣一來,軍事基地對芬蘭和瑞典的影響很小,還能一定程度上保護這兩個國家。

  畢竟不只是芬蘭,瑞典對俄國也是有一定的防備的。誰讓北歐三國全部都是君主制呢,要是一不小心被俄國革命了,俄國皇室的結局可沒有那麼美好。

  要不是阿瑟的暗中保護,再加上一定程度的威脅的話,現在名義上的俄國皇室還能不能存在都是個問題。

  澳大拉西亞軍隊選擇繼續幫助芬蘭解放國土也是為了激化芬蘭和俄國的矛盾。畢竟芬蘭距離俄國太近,要是有部分芬蘭民眾被俄國影響的話,難免會讓德米特里在芬蘭的統治變得不穩定。

  為了避免這樣的影響,讓芬蘭人對德國充滿痛恨就變得很有必要。

  俄國突然占領芬蘭北部的土地很明顯是很好的藉口。就算俄國人選擇了退讓,交還了這些土地,澳大拉西亞也可以大書特書俄國落井下石的行為。

  如果俄國人選擇不退讓那就更好。不僅會更加激化芬蘭和俄國的矛盾,阿瑟也不介意在戰爭快要結束的時候再教訓俄國一次。

  只要俄國沒有原子彈,澳大拉西亞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放大俄國的這次行為。

  反正背後有著整個聯合國家的背書,大不了捨棄一定的利益,聯合英國人推動整個聯合國家對俄國的宣戰。

  簡單來說就一句話,此時優勢在澳大拉西亞,俄國在北歐根本無力和澳大拉西亞競爭。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