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論功行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方麟怒斥孫大人的聲音,自然引起了武裕隆的關注。

  武裕隆開口問道:「發生了何事?」

  一旁的孫大人聽到方麟這麼大嗓門的說話,就知道自己要被武裕隆批評。

  於是,他惡人先告狀道:「回稟皇上,我只是想讓方大人給我們一兩個嘗上一嘗,結果方大人竟然有這麼大的反應。」

  武裕隆雖然對孫大人等人不滿,但是他也不能不分青紅皂白的就去數落孫大人。

  因此,他讓方麟說了一遍前因後果。

  待武裕隆聽完方麟說的前因後果後,直接將孫大人罵了一頓,還罰了他半年的俸祿。

  孫大人這一場鬧劇,直接嚇得其他有想法的大臣,完全不敢出來蹦踏。 ✰

  但是,武裕隆也沒忘記打壓打壓和孫大人相同類型的大臣。

  武裕隆也不點名道姓,而是直接對著群臣大罵特罵了一番。

  武裕隆一罵完,就想到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那就是莒南縣種植的夠不夠明年作種的問題。

  於是,他看向方麟問道:「方愛卿,莒南縣具體種了多少,是否真的夠來年作種?」

  「回稟皇上,莒南縣全縣範圍內都在種植,以目前的生長趨勢來看,具體產量應該不下五十萬斤,臣敢保證莒南縣收穫的,完全夠明年的種子!」

  「好好好,那明年就在全大武朝推廣種植,方麟這件事就交給你了,若有差錯,我可要唯你是問!」

  「臣領命!」

  武裕隆安排完之事,又想到了水車的問題,他知道這水車之事宜早不宜遲。

  因此,他立馬責令工部、農部,二部門聯合,迅速將水車修建在任何一個需要水車的村鎮。

  蔓荊子的事情,武裕隆也一併讓方麟監管,負責督查落實。

  若發現有人中飽私囊,直接代表他處置便可。

  這一刻,武裕隆給了方麟無上的權力,嚇的其他大臣都瑟瑟發抖起來,尤其是剛剛和方麟還有言語之爭的孫大人,更是嚇的不輕。

  說完蔓荊子、、水車的事情,武裕隆才說起了論功行賞的安排。

  「對於這次發現、蔓荊子、水車有功的人,朕都會一一論功行賞。

  他們可是為我大武朝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東西、做了很多的貢獻。

  先來說說黃有德,黃有德有能力、有擔當、有作為,泰安府暫時還沒有府尊,就讓黃有德直接升任泰安府的府尊。」

  武裕隆剛剛說完,方麟聞就不贊同的說道:「皇上,我覺得黃有德的位置調動可以暫緩一段時間,可以等黃有德三年考核期滿再進行提拔。

  黃有德才剛剛上任不足一年,臣過早提拔,怕落人口實。」

  方麟想著只要有他在,黃有德想提拔不是難事兒,若這期間黃有德又再次做出什麼惠及百姓的好事情來。

  他相信這提拔的位置還可以再往上漲上一漲。

  但是,武裕隆此刻就想提拔黃有德。

  因此,他打斷方麟繼續說道:「如果有人敢亂說什麼,就讓他們來找我,這個決定是我做的。」

  方麟見武裕隆意見已決,便不好意思再多說什麼,只得點頭應下了。

  「臣遵命!」

  武裕隆接著說道:「至於吳晴晴,是一個有福氣之人,三番兩次的發現新作物、新工具,實乃我大武朝的福星,就給她一個縣主噹噹,享受食役。」

  武裕隆說到這裡,想到了黃有德奏摺里提到的匠人吳三虎。

  於是,他看向方麟說道:「方愛卿,黃有德的奏摺里還提到了一個匠人吳三虎,你覺得這吳三虎是否需要朕來賞賜?」

  「回稟皇上,不管是製作拌桶,還是製作水車,吳三虎都發揮了功不可沒的作用,沒有吳三虎,這拌桶和水車就做不出來。

  我覺得還是要對吳三虎進行賞賜才行,這樣才可以調動天下匠人的積極性,讓他們以吳三虎為榜樣,積極進取,開拓創新!」

  武裕隆原本就想對吳三虎加以賞賜,只是一時沒有想好要賞賜什麼。

  此刻聽到方麟說的要調動天下匠人的積極性,頓時就想好了要賞賜什麼。

  「賞,必須賞,既然吳三虎是一名匠人,那我就賞賜他天下第一匠人的稱號,外加紋銀兩百兩。」


  武裕隆對黃有德、吳晴晴、吳三虎都進行了賞賜。

  自然,趙青雲他也應該進行賞賜。

  畢竟大多數的蔓荊子都是趙青雲無償提供的,武裕隆沒有表示就不像樣了。

  趙家作為商人,根基雄厚,武裕隆對趙家也是知道一二的。

  因為趙青雲無償提供蔓荊子這事兒,武裕隆對趙家的好感倍增。

  他想著趙家也不在意銀錢和物件,便打算賜給趙家一份不一樣的東西。

  這份賞賜對趙家來說可不低,這可是大武朝開國以來的頭一份兒。

  武裕隆不僅賜給了趙家皇商的稱號,還賜給了趙家一個「天下第一皇商」的牌匾。

  這件事可以說讓趙青雲的爺爺和爹高興的不行。

  得到武裕隆的賞賜就是得到武裕隆的肯定,這對他們這些商人來說可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這皇商稱號還是獨一份兒的。

  這一刻,趙青雲的爺爺和爹才有那麼一瞬間的覺悟。

  他們覺得趙青雲並不一定讀書才有出路,趙青雲做商人一定也會有一番大作為。

  趙青雲很少看到他爹和爺爺和顏悅色的樣子。

  但是,自從他被皇上賞賜後,他爹和他爺爺便日漸和顏悅色起來。

  這一點,讓他十分的不適應。

  恰巧差不多也要到稻穀收穫的季節了,他想去看看吳晴晴稻田養魚成功沒有。

  於是,他便以此為藉口,溜出了京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