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二章 朕去打個招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印象中,世界上第一條鐵路起碼得二十年後才會出現,所以這次關於鐵路的規劃以及蒸汽機車於交通的運用,真是六皇帝自個的創新。

  雖說以現在的蒸汽機拉動車皮形成的鐵路運輸速度肯定很慢,但這玩意不用餵糧食,只需燒煤,因此哪怕一小時只能開幾公里,一天下來也能開上二百來里。

  如此從京師到瀋陽非八百里加急情況下,只需六到七天。

  這不僅是交通工具的劃時代突破,更是運輸力的重大突破。

  可以預見從京師至瀋陽的鐵路一旦修成,不僅可以帶動鐵路沿途的經濟發展,更能讓維新政府擁有對關外戰事的最大投送能力。

  康熙朝和雍正朝先後同俄國簽訂了兩份不平等條約,條約將原明朝管轄的奴爾干都司的大部土地割讓給了俄國,看著是有點不得勁,但其實是清軍兵力無法投送,後勤無法保障的原因。

  雅克薩之戰的後勤運輸問題,簡直就是清軍的噩夢。

  因此,還真不能怪康熙和雍正對俄國妥協退讓。

  想要將俄國人徹底逐走,除了充實關外人口外,必須解決大軍出征糧草運輸問題,因此鐵路就成了賈六的首選。

  一旦形成規模,技術成熟後,鐵路就將不斷往北修建,對俄戰事再也不用跟從前一樣受限於後勤。

  老毛子在遠東的三瓜兩棗,真就是隨隨便便就解決了的。

  京瀋鐵路,也是賈六專用於培養鐵路系統的一個試點,和一個培養鐵路人材的大學校。

  非常重視,擬交通部成立後,便將京瀋鐵路作為交通部的第一個重大項目,哪怕砸鍋賣鐵也要把這條鐵路修起來。

  在山海關車站停車吃飯時,看著已經被動員起來的京畿流民正在有組織的往關外遷移,賈六內心無比激動。

  一切都在如他所願,向著美好方向發展。

  天津海關監督衙門也呈上了去年度的財稅報告,去年十月抵達天津的各國商貿團總採購額達到980萬餘兩,採購貨物主要集中在瓷器、茶葉等,同時戶部設在天津的貿易司也根據皇帝本人擬定的採購清單,向西洋各國商人提出蒸汽機、紡織機、量天尺、千里鏡、龍尾車、鳳鋸、水鋸等工業設施的採購需求。

  不限數量,只要能運來就要。

  價格比歐州本土貴五到十倍左右,有的更多達二十倍。

  這個價格是比較合理的,畢竟讓人家大老遠從本國將大清所需貨物運過來,光是運輸費用就是天文數字了。

  內務委員會下轄的科技情報部門私下也同不少西洋商人接觸,許以厚利購買能夠運用於軍事上的設施。

  如某洋商為大清帶來本國新式火槍、火炮,並提供相關技術圖紙,除能獲得大清給予的高額獎賞,還能獲封大清五品官職。有巨大貢獻者,更可以獲封大清世襲爵位。

  加入大清國籍都是可以的。

  賈六認為這個很好,非常好,回電丁慶拿出具體章程著辦,並要丁慶膽子再大一點,手腳再放開一點,洋人真把大清急需的東西運來,五品以上的官職都是可以給予的,叫他們到朝廷任職也不是不行。

  爵位這一位,伯爵以下皆可冊予。

  並指示內務委員會要同西洋教士接觸,可代表皇帝陛下允諾洋和尚在中國設立教會直屬機構,務必讓西洋和尚覺得中國同過去大不同,以「友善」的面目爭取教廷支持,若西洋各國在技術上對中國採取封鎖,那麼教廷的影響力就很重要了。

  什麼都信的賈六甚至暗示丁慶可以大清皇帝受洗來獲得西洋教廷的信任。

  這樣國力強盛之後,再弄一頂皇冠戴一戴也不是不可能。

  另給內閣、戶部、工部、直隸屬總督衙門、天津巡撫衙門、天津海關監督衙門等發文,要求北洋通商過程中,不單單滿足于洋商帶著真金白銀前來採購大清的貨物,也要鼓勵他們在大清投資,建立永久性的公司廠房,這樣不僅有助於留住洋商,也有助於就業市場的繁榮,加快中西交流,帶動更多的國人睜眼看世界。

  相關投資優惠由戶部擬出章程,內閣審定後報請皇帝用印。

  關于洋商船隊護航問題,著令包括北洋水師、江蘇水師、楊劉所部水師在內的海軍給予通行保護。

  專列抵達順天府後,內閣來報說是和碩鄭親王、兩江總督嵩椿上奏朝廷,前乾隆朝領班軍機大臣于敏中病喘臥床。

  賈六在摺子上批示:「于敏中畢竟老臣,前番在朝辦理軍務承旨書諭,夙夜殫心,且能巨細無遺,較眾尤為勞頓,故雖有所失誤,然輔臣不由軍力而錫世爵者,桐城張文和廷玉而外,文襄一人而已...」


  給了于敏中十分客觀的評價後,傳旨江寧駐防八旗都統福慶代皇帝親臨金壇探視,並著內務府快馬加鞭贈于敏中人參二支。

  旨意發出次日,原江西巡撫現改任為江蘇巡撫的郝碩秘報于敏中致仕期間仍與兩廣總督李仕堯暗通書信。

  賈六批覆:「知道了,代朕去於家問問是否有這事。」

  專列過京而不入,竟是直接奔了河南洛陽。

  只將有孕的順貴人送回宮中安養,著第三夫人富察春花伴駕。

  奎尼、紀昀歸京輪值,內閣排名第三併兼管兵部的總理副大臣阿思哈屁顛屁顛出京追上專列,成為皇帝身邊的專職閣臣。

  但是老阿不曉得六皇帝把山東巡撫國泰、河南巡撫徐裕成、湖北巡撫鄭大進、天津巡撫徐績、四川巡撫盧龍,還有直隸總督楊景素都叫到洛陽幹什麼。

  真要開會的話,把這幫督撫喊到京師來不更好麼。

  「京師這地方胡氣太重,朕不喜歡,洛陽那地方朕上次路過時覺得挺不錯,有一股朝氣。」

  隨手丟根煙給老阿後,賈六掀起窗簾看向遠處正冒著黑煙的大高爐,「朕姓朱這件事,也是時候提前跟他們打個招呼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