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34,第四更晚上更了)

  會稽山下。

  張良跟何瑊已到達有半月之久。

  當他們剛踏入會稽郡時,便已然聽聞秦廷對嘯聚於此的六國貴族進行了清剿,原本還想跟當地貴族聯繫的兩人,在驚聞這個消息之後,瞬間就沒了想法。

  甚至。

  這半月一直有意在隱藏身份。

  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秦廷清剿六國餘孽用的是『東南有天子氣』這個藉口。

  而這個流言正是出自他們之手,也是他們藉助江東勢力散播開的,若是為江東貴族知曉,他們已到了會稽,只怕少不了受一番針對,甚至還可能遭受一陣打罵。

  動輒更有生命危險。

  兩人自不敢拿自己性命去賭。

  而兩人之所以來會稽山,便是因為始皇會來此祭祀大禹。

  除此之外。

  會稽山也是南方山脈中,最具神聖性的名山。

  會稽山古名防山,又名茅山、棟山。

  棟者,鎮也!

  意此山乃揚州職鎮也。

  會稽山其山形四方,山多金玉,下多玦石。

  據《越絕書》雲,黃帝曾在這座山中留下了金簡玉字的讖書,不過這讖書至今未為人發現,因而自無人知曉書中預言了什麼。

  不過這終究只是傳聞。

  就當世而言,會稽山的神聖性,主要還是源於大禹的遺蹟。

  而會稽山名字的由來,同樣跟大禹有關,傳聞大禹治水成功之後,大會諸侯於此山,計功封國,由此此山便更名為了會稽山。

  會稽者,會計也。

  其次。

  大禹即位的第十年東巡,崩逝於會稽山,也葬在了會稽山。

  就附近民眾的描述,會稽山也是頗局神秘。

  山上有禹冢.有鳥來為之耘,春撥草根,秋啄其穢,是以周邊郡縣以為奇,縣官禁民不得妄害此鳥,犯則刑無赦。

  山東有湮井,去廟七里,深不見底,謂之禹井。

  後來。

  夏帝少康封少子杼到會稽山,專一守護祖先大禹之陵廟。

  只不過距離夏朝覆滅已太久遠了,大禹之陵廟後續便無人再祭祀,而商周開始,天下更推崇堯舜,大禹漸漸為人忽視,因而也不再為人注重,然而這一次,始皇提前公布的路線上,便明明白白的標有了會稽山。

  也直接宣告天下將祭祀大禹。

  對於嬴政祭祀大禹,天下有很多猜想。

  但大多數人都認為,嬴政對大禹的尊奉是發自內心的,因為兩者之功業,都超邁前代,都有著奠定華夏文明之雄心,不過張良心中也清楚,尊奉之餘,始皇登臨會稽山祭祀大禹,更多的其實是宣教。

  因為大禹治水,便是修人事以勝天。

  這跟大秦的理念相合。

  而今始皇還未來到會稽,但會稽山下早已擠滿了人流,附近的郡縣早就派出大量人手圍山,不許任何人上山,甚至還有專人清理山道,一切都安排妥當,只等始皇前來,完成最終的祭祀大典。

  張良仰首望著會稽山,心思早已悄然偏遠。

  就在這時。

  四周突響起一陣腳步聲。

  張良眉頭微蹙,隨即苦笑著搖搖頭。

  只見何瑊怒氣沖沖的走了回來,嘴上還罵罵咧咧的,顯然對打探出來的情況很是不滿。

  他怒道:「真是氣煞我也。」

  「這楚地貴族當真是不識好人心。」

  「竟把他們這次遭的難,一股腦都算到我們頭上,我們之前哪想到秦廷會這麼奸詐?也哪裡知曉這些人會蠢到毫無動作?眼下出了事,竟只知道歸咎到我們頭上,真是豈有此理。」

  何瑊怒紅著臉。

  張良長身而立,淡然道:「何兄,你無須多怒,是非曲直,其實楚地這些貴族心中很清楚,雖秦廷是以我等炮製出的流言為藉口出的手,但稍微有所眼界的人都明白,這只是掩人耳目的藉口。」


  「真正的原由在於官員的出賣。」

  「楚地貴族其實也知道。」

  「只是這次遭受了這麼大的損傷,不少貴族已是傷了根本,更有一些貴族差點被一鍋端,心中有怨氣是難免的,讓其發泄罵幾聲,又有何妨?」

  「何況這次的確是我們不對。」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我等的確是失算了。」

  張良態度平和。

  他並不覺得這有什麼。

  若是換做他,恐也會心生埋怨。

  但也只是埋怨。

  何瑊冷哼一聲,不滿道:「那是你沒有去跟這些人見面,你若是見了面,聽到這些人罵的那些話,你跟我一樣坐不住,而且他們既然都知道究竟是誰的原因,還死咬著不放,這豈不是明擺著欺負我們嗎?」

  「我韓人雖弱,卻也有風骨。」

  張良搖頭。

  並不願就此多說。

  是非功過,已無意義,禍事已釀成,當下更要緊的,還是弄清秦廷接下來的動作,他有種強烈的預感,秦廷的腳步不會停下。

  因為他同樣意識到了。

  隨著始皇巡行,整個大秦朝廷再度活躍起來,僅僅依靠著隨行的幾萬士卒,卻強行壓得楚地各方勢力動彈不得,這已然是大秦這些年最為難得的擴張期,他能夠看清楚,秦廷同樣也明白。

  所以他篤定,秦廷還有動作。

  因而在這個發現之後,便立即動身到了楚地。

  想要近距離觀察秦廷的一舉一動。

  不過張良不想多言,何瑊卻依舊是憤憤不平,他年過半百,何曾受過這般委屈?尤其是知曉,這是為秦人官員背了鍋,心中更是憋屈憤懣。

  他惱怒道:「這些楚人真是欺人太甚。」

  「他們若真有膽,為何不敢找秦人麻煩,不敢找地方官員麻煩?就只知道找我們麻煩,我們難道不也是想反秦嗎?誰能猜到,秦人根本就不按我們預想行事?而且他們身處楚地,經營楚地這麼久,還為人算計的這麼徹底,他們難道不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嗎?」

  「秦國伐楚,天下無人相救,當真是楚人活該!」

  何瑊怒罵連連。

  在一連罵了大半天后,何瑊的臉色才稍稍好轉,而後才重新鎮定下心神,將自己打聽出來的消息道出。

  只是神色卻顯得很是嚴肅。

  他沉聲道:「這段時間,始皇其實並沒有太多動作。」

  「只是下令全力查抄金陵、朱方、雲陽三邑,逃逸出去的項氏族人,同時徵發了上萬名刑徒,對楚地的山脈進行了挖掘,鑿開了金陵北山,掘斷了山脊長壠,更是讓一些方士對外宣布,金陵邑地脈已決,天子氣已散。」

  「當然除了金陵,朱方、雲陽都被改了名,也都被掘了地脈,而原本藏匿在江東的六國貴族眼下大多逃匿,根本不敢再拋頭露面,少有的一些,也都杯弓蛇影,不敢再像過去那樣張揚。」

  「這些楚人活該狼狽至極。」

  「這麼多貴族,竟無一家敢反抗,任由秦軍長驅直入,若是我韓國能聚集起這麼多力量,又豈會讓秦人這麼輕鬆制住?」

  何瑊一臉冷笑。

  眼中滿是輕蔑跟不屑。

  張良蹙眉。

  這些消息他早就知曉。

  不外乎金陵改為秣陵,朱方改為丹徒,雲陽改為曲阿。

  他更關心的是秦廷後續的布置。

  秦廷這麼大費周章的算計,不可能只為緝拿一些貴族,整頓一下吏治,這完全用不著這麼大手筆,至少也會對江東進行一番清理,繼而保證始皇離開後,秦廷依舊對江東有著較強的控制力。

  但眼下秦廷似乎並無這般做法?

  當真是自己多心了?

  張良心中起疑。

  他看向何瑊,問道:「秦廷這段時間當真沒有其他動靜?只是下令抓捕其他逃逸的貴族,以及清理那些出事的官吏?」

  何瑊很乾脆的搖搖頭。

  他的確沒打聽到。

  他疑惑道:「秦廷做的事情還不夠多嗎?不僅將江東的貴族重創,還將原本親近我們貴族的官員給清理了大半,這已經足夠驚人了。」


  張良搖頭,凝聲道:「就目前來看,秦廷的確動靜很大,但你仔細想想,這跟秦廷的關係真的很大嗎?」

  「江東貴族出事,跟大量官吏出事,更多的是江東內部的問題,秦廷更多的只是正常出手,相對是有些被動的,算不得多主動,而從始皇巡行這一路看下來,始皇都是很積極的尋求變化的。」

  「江東這次又生出了這麼大的事,始皇又豈會沒有一點想法?」

  何瑊一愣。

  他狐疑的看著張良,又在腦海思索了一下,還是搖了搖頭,凝聲道:「但就我打聽到的消息,秦廷的確沒有其他動作了,現在秦廷的注意力,除了緝拿逃逸出去的貴族,便就是準備即將開始的祭祀。」

  「難道暗中還有算計?」

  何瑊的心莫名一緊。

  連月來他當真為秦廷的舉動給驚住了。

  以至有些杯弓蛇影。

  張良負手而立,在四周來回踱步。

  他現在也有些不確定了。

  當真是自己多心?高看了秦廷的動作?

  只是就現在的情況而言,秦廷真正得到的東西並不多,更多的只是威懾作用,而始皇的身體恐並不太能支撐下次巡行,那也意味著,若是秦廷這次沒能做出一些根本上的改變,天下將會就此糜爛下來。

  以始皇之雄心,當真會就此罷休?

  他並不確定。

  這時。

  何瑊似想到了什麼,笑著道:「始皇這邊倒是沒有做什麼,不過我在臨走時還打聽到一件事,是咸陽那邊的,跟扶蘇有關。」

  「據說扶蘇準備將過去事務府的官員提拔一下。」

  「但提拔的有限。」

  「基本就是從縣裡升到郡上。」

  聞言。

  張良並未放在心上。

  隨即,似想到了什麼,又猛地回過神,面色嚴肅道:「何兄,你剛才說什麼?扶蘇將事務府的官員提拔了?我若是沒有記錯的話,這事務府恐大半是關東官吏。」

  何瑊點頭。

  他面露詫異道:「的確是這樣,當初扶蘇籌建事務府時,也在天下引起了一番熱議,當時熱議的焦點,便在於裡面竟有大量關東官吏,只是後面這些官吏回來後,並未得到升遷,漸漸也就沒人注意了。」

  「但裡面的確有很多關東官吏。」

  「這有什麼問題?」

  何瑊一臉驚疑。

  他在腦海想了想,沒想到哪有問題。

  只是覺得有些好笑,事務府的這些官員,替扶蘇完成政事足有大半年了,隔了這麼久才想起給人升遷,當真是倨傲啊。

  張良眉頭緊皺。

  他右手摸著下巴,不斷沉思著。

  他感覺此事有些不對勁。

  他閉上眼,在腦海中慢慢梳理著,他將始皇巡行路上做的事,一點點的在腦海中顯現,最終陡然發現,這些事最終都串成一條線。

  這條線就是吏!

  若是將關東出現的官吏空缺全部補齊,天下會變成何種樣子?之前所有人都以為會由秦人填補,但隨著這些事務府官員升遷,一切已然變了模樣,秦廷剔除了一些三心二意的官員,提拔了一些對秦有好感,或者有一定忠誠度的官吏,這無疑會極大加強秦廷對關東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

  事務府官吏的升遷,將會堵住一些質疑聲。

  便是秦廷只願信任秦人。

  只是就事務府那十來個官員,根本就不夠,相較於關東出現的官吏空缺,將填補進來的秦人明顯更多,而這定然也會引起關東士人豪強的不滿。

  但始皇這次巡行針對的主要便是『吏』。

  難道還有後續?

  張良道:「有問題,而且問題不小,秦廷這次主要針對的似就是『吏』,只是若按我們的預想,恐都會選用秦軍中的士官替代,而如果秦廷真這麼做的話,定會引得江東很多士人豪強不滿。」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

  「為了平息關東不滿,秦廷當會做出一定妥協,而扶蘇將事務府這些關東官吏提拔上去,就顯得很不一般了,只是能被扶蘇選入事務府的官吏,註定是少數,也難以堵住關東悠悠眾口。」

  「只怕.」

  「秦廷接下來還會有動作。」

  「而且動作不小。」

  「我可以肯定的是,一定跟吏有關。」

  「《管子》云: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

  「吏之重要,秦廷不可能不清楚,也絕對不會犯這麼嚴重的錯誤,定會做出後續的補救,而那才是秦廷真正的目的!!!」

  最後一章晚上更吧,先睡了,今天是三更,實際就是會更出四章。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