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進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87章 進度

  馬塔迪的水果種植園,郭陽心裡已經有了些大概思路。

  香蕉、菠蘿、番木瓜、芒果、油梨……這些都是世界貿易市場上主要的熱帶水果。

  其中香蕉又占據了絕對的市場份額。

  不過競爭也異常激烈。

  占據市場優勢最大的就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國家,其次是東南亞。

  非洲雖然很多國家都將香蕉當做主糧之一,但無論是單產、總產還是出口,在世界市場上的份額都很低。

  而香蕉又能很快投產。

  藉助馬塔迪高溫多濕的氣候優勢,從種下幼苗開始,10個月後就能開始第一批收穫。

  無疑是收回投資最快的品種之一。

  而有機香蕉目前的市場份額並不高,但潛力卻很大,尤其是新世紀之初,美利堅、歐共體、島國等頒布了各自的有機認證標準。

  世界各國的錶針不同,質量和安全標準也很苛刻,想要公平貿易非常困難。

  但也帶來了機會。

  『有機』是一個生產過程概念而不是產品本身的概念。

  嘉禾在剛果(金)的水果生產基地,瞄準的首要市場就是歐美,這也是最大的熱帶水果和有機產品進口市場。

  生產者、出口商、進口商都必須接受相關認證機構按歐盟程序的認證。

  而其中病蟲害的防治、農藥的使用又是極為相關的一環。

  熱帶水果本來就多病蟲害,香蕉尤其如此,至少有15種比較常見的病蟲害。

  化學農藥的使用較為厲害。

  使用茶麩粉、除蟲菊素、魚藤酮、菸鹼、大蒜素、印楝素等歐盟認可的生物源農藥,就極為的關鍵。

  同時還需要生物、農業、物理等綜合防治手段相結合。

  嘉禾的苦橐草和苦橐藤素也要儘快進行這方面的認證,獲得國際上的認可,這又將是一個新的重要補充。

  不僅是香蕉,嘉禾的其它熱帶水果也將致力於有機種植。

  郭陽躺在床上,思緒卻已經飄回了國內。

  在有機認證這方面,集團內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比如說河西乳業的牛奶和奶粉等產品就通過了國內的有機認證,目前正在尋求國外的認證。

  還有和九三糧油合作的有機大豆種植基地,東北的大豆基地也是通過了國際有機認證

  這些都能為剛果(金)的果園有機認證提供一些助力。

  或許集團該成立一個專門的部門,關注世界各主要消費國的農產品進口政策,免得各子公司重複操作。

  郭陽將這事記在心裡。

  注意力很快又回到了種子商店上。

  植物源農藥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其它的就需要落在抗病蟲害、高產的品種培育上。

  五種熱帶水果,2.5萬公頃,平均每種面積就是7.5萬畝。

  以及200萬畝油棕。

  品種郭陽也都定好了。

  剩下的就是玉米、木薯、小麥、水稻這四種糧食,還需要進一步斟酌。

  郭陽緩緩的睡了過去。

  次日一早,郭陽就率先給余秦去了電話,溝通除蟲菊相關事宜,國內在雲南有相關產業。

  全王需進行除蟲菊酯產品的開發。

  隨後郭陽又聯繫了寧小婧,交待了有機產品認證事宜。

  並且要成立新部門,關注主要進口國的非關稅壁壘,研究應對策略,方便各類產品進入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

  等這些都做完後,時間也還早,郭陽便瀏覽了一會兒國際新聞。

  好巧不巧的看到了關於生物能源的報導。

  有分析稱, 2006年,美國投入4200萬噸玉米生產乙醇。

  按照全球平均食品消費水平計算,足可以滿足1.35億人口整整一年的食品消耗。

  還真是炒作不止啊!

  同時,也看到了國內的海關統計數據,我國的玉米、小麥出口量在這兩個月都有不少的上升。


  《糧油市場報》、《種子周刊》等媒體也發布了一些分析。

  「國內玉米消費市場需求旺盛,玉米精深加工領域越來越廣,飼料需求也居高不下。」

  「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增長迅速,耕地非糧化現象嚴重,威脅國內糧食安全。」

  「糧食生產成本高於國際,但國內糧食價格已逐漸和國際市場趨平,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

  「東北農民糧食積壓,有價無市……」

  國內輿論環境還是老樣子,強調糧食安全,但糧價的漲幅比國外差遠了。

  以玉米為例,國際市場一年多的時間已經98美元/噸,漲到187美元/噸,國內玉米只是從0.48元/斤,漲到了0.72.

  兩者間的差距越來越小。

  再加上國內這時還沒取消糧食出口退稅政策,越往後,出口只會越來越多。

  郭陽想了想昨天試探著和林部說的『在輿論上打配合』。

  林部雖然把他趕了出來。

  但其實糧食方面的政策定力也是穩住了,只等下半年或者明年年初魚兒咬鉤了。

  也有其它要考量的因素,比如2007年全球糧食增產……

  嘉禾想在非洲搞事,但良種的推廣沒那麼簡單,還要有配套的種植模式。

  結合這兩年的氣候條件,郭陽認為減產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了解完動態,郭陽還想試試能不能登錄惠農網,不過這時候羅修、余洪海等人也洗漱完了,便一起去吃早飯。

  「要在奈洛比玩幾天嗎?」余洪海邊啃著麵包說道:「這邊的景點還挺多的。」

  郭陽想了想,說道:「等等看,如果能跟著林部去其它東非國家考察,這趟就真沒白來了。」

  只是一個肯亞,就給了他這麼多驚喜,其它幾個國家肯定也有很多潛力可以挖。

  「那我們要跟著去嗎?」余洪海問。

  「我跟著老闆。」羅修說道。

  郭陽說道:「老余和野兔可以在奈洛比多呆幾天,或者去三蘭港也行。」

  「三蘭港這兩天熱得慌?」

  「你去過?」

  「豐凱在那裡有經銷商。」

  三蘭港是坦尚尼亞的前首都,也是東非著名的港口城市,郭陽倒也不算太過意外。

  余洪海繼續說道:「除了三蘭港,開普敦、開羅、拉各斯、阿爾及爾等也都有豐凱的經銷商或者辦事處。」

  郭陽點了點頭,東非、南非、北非、西非、地東海沿岸,基本上覆蓋住了非洲大陸。

  只是太過於分散。

  「還是差人啊!」郭陽盯著余洪海,說道:「招人這件事你得抓緊了,尤其是剛果(金),可以從國內調一批,但大多數還是要本土化。」

  「太難了。」余洪海說道:「只能去盧本巴希大學看看。」

  「嗯,多從學校想想辦法。」

  「還有安全問題。」

  「我打算成立個安保公司。」

  「這…這可得不少錢。」余洪海有點驚訝,農業賺的可都是辛苦錢,就算是礦業公司,在安保上投入也不高。

  「錢不是事。」

  如果單純只是為了錢,興許郭陽根本不會考慮來剛果(金),換個安全的國家不香嗎?

  余洪海沉吟了下,說道:「那招人也是個問題,羅修你有那麼多的戰友嗎?」

  「沒有。」

  野兔也說道:「而且很多退伍兵出國也有限制,必須得滿足一定時限要求。」

  郭陽笑道:「全國那麼多人退伍兵,總能招到人,羅修,你原來那個安保公司是不是有培訓任務?」

  「有。」

  郭陽想了想,說到:「那這事情你先去溝通,有沒有合作可能,最好是能入股。」

  「好。」

  「儘快吧,早點派人過來。」

  一邊聊,幾人也迅速的吃了早飯,正要走時,林部秘書走了過來。

  「郭老闆,林部讓你一起去考察。」


  「嘿,早等著了。」

  這一行,坦尚尼亞、衣索比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南蘇丹……除了吉布地、索馬利亞等局勢不穩的國家,整個東非都快跑了個遍。

  這也讓郭陽對這些地區的農業有了個整體了解。

  貧困是主旋律。

  主糧是玉米、木薯和馬鈴薯,但單產也是低得可憐。

  除了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偏低,土地退化、土壤貧瘠、病蟲害嚴重、缺少化肥、乾旱等因素常年困擾著這一地區。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讓這一地區的農作物產量具有2~3倍的潛力。

  這為種子、農藥、肥料、農業設備等都提供了投資機會。

  而且埃塞、肯亞、坦尚尼亞等國政府也在逐漸放開投資政策,土地和稅收上制定了很多優惠政策。

  一個既充滿挑戰,又存在巨大機遇的市場。

  也是未來國家戰略重點實施區域,目前已陸續有援非專家來到這裡。

  某種程度上,東非國家和我國西北內陸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都面臨水資源的問題。

  不同的是,東非國家水資源其實很豐富,內陸湖眾多,遍布各地,只是利用率極其的低,只有不到5%。

  同時又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

  才導致了這裡農業發展艱難。

  但國內西北地區的很多種植技術,只需稍微調整下,就很適合東非的情況。

  這就是嘉禾的優勢了。

  天禾的技服人員,能很快的適應這裡的農業環境

  「怎麼樣?不虛此行吧!」林部笑看著郭陽。

  「跟著領導漲見識了。」

  「你看到了東非農業的上層建築,另幾位調查了農村的基層情況,剩下的就要靠嘉禾自己了。」

  「放心吧,領導。」

  郭陽信心滿滿。

  這趟考察持續了10幾天,嘉禾糧油的糧食也即將到達馬塔迪。

  和林部告別後,郭陽一行便徑直回了馬塔迪。

  這裡是剛果(金)最大的港口,萬噸海輪可通達,因港口上遊河道有瀑布群存在,海船不能直達金夏沙。

  當郭陽等人抵達港口時。

  一艘標有「COSCO」醒目標誌的船舶已經停靠在了泊位里。

  來自華夏遠洋集團的散貨船。

  裝載有5萬多噸玉米,同時還攜帶了一些小型機械和零件,以及天禾的種子。

  港口裡就有倉儲,這批玉米也會先存儲在港口。

  有四萬噸都是用於和剛果(金)政府換取13.5萬公頃土地的許可證。

  另外一萬噸則用於換取埃迪酋長提供的原木。

  陳燕秋是新加坡人,現任嘉禾糧油的國際糧食貿易總監,精通英語、西班牙語和法語。

  曾在四大糧商之首的嘉吉公司有15年的從業經歷,從糧食分析師,一路做到了部門經理。

  前不久才被嘉禾高薪挖了過來。

  郭陽對其有很深的印象。

  此次是嘉禾糧油的第一筆糧食貿易,又涉及到木材進口,陳燕秋就親自跟了過來。

  郭陽看著那巨大的遠洋運輸船,不禁好奇的問道:

  「燃油漲了,運價也漲了吧?」

  「沒漲。」陳燕秋搖了搖頭,說道:「運費比前兩年還降了一些。」

  「哦?」郭陽來了興致,以後嘉禾少不了要和倉儲物流打交道,「詳細說說。」

  陳燕秋想了一會兒,

  「2004年是國際航運業難得的高峰期,各國都紛紛投資航運市場,新船供應不求,各種船隻瘋漲。」

  「然而隨著06年造船周期的結束,市場競爭反而加劇,相互壓價,搶奪貨源……」

  郭陽瞬間聯想到了金融危機,未來兩年航運業肯定也將很慘澹。

  「懂遠洋航運嗎?」

  「了解一些,嘉吉有這方面的業務。」

  郭陽後知後覺:「哦,嘉吉好像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糧食倉儲物流。」


  「是的,他們現在有500多艘遠洋運糧船,陸地運輸車隊規模應該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陳燕秋訝然的說道:「嘉禾也要進入航運業嗎?」

  「得看有沒有適合收購或者合作的目標標的。」郭陽也很坦誠。

  嘉吉由糧食倉儲業務起家,龐大的運輸能量和完善的物流網絡才是嘉吉的核心競爭力。

  在這輪金融危機中,嘉吉糧食、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貿易都將為其帶來巨大的收益。

  「嗯……這兩年肯定有機會。」陳燕秋笑了笑,意味生長,「剛好公司能藉此大賺一筆。」

  「哈哈哈…陳總監很懂啊!」

  「這是大趨勢,除非這世界糧食大增產。」

  「不愧是糧食分析師!」

  趁著卸糧的功夫,郭陽幾人又去看了看港口的木材。

  埃迪酋長在馬塔迪擁有一座鋸木廠,原本就儲備了一些原木。

  這些天,又通過河流、鐵路和公路從赤道省運來了一批珍貴的木材。

  都是上好的花梨木。

  由於海南黃花梨木的炒作,一些老料每斤價格達1.8萬~2.2萬元,折合每噸數千萬元。

  而非洲花梨木相對價格較低,但運到國內每噸也有數十萬元。

  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除了糧食換的花梨木,陳燕秋還迅速通過當地的政府關係,收購了一些原木,遠洋船又滿載了後,才返航。

  不過,埃迪酋長的1萬噸玉米就沒那麼好運輸。

  郭陽只能帶領團隊迅速和剛果(金)政府完成了土地和糧食的交易。

  馬塔迪就有剛果(金)最大的麵粉廠,相比埃迪酋長,政府的玉米大部份都會加工成麵粉再對外銷售。

  等政府的玉米出庫,嘉禾在單獨儲存一批,剩下的直接交給埃迪就完事。

  郭陽的目光就回到了土地上。

  首先是組織框架的搭建,三個項目,至少能劃分成二三十個種植園,甚至更多。

  每個項目的負責人,種植園的園長和技術負責人,每個種植園還要配備技術員,財務……

  前期至少需要從國內招聘兩三百號人。

  其餘的種植園經理,以及其它中層、基層管理崗位,則全部選擇本土化。

  無論是從國內招聘,還是本土化進程,都會異常的艱難。

  在會議上。

  郭陽給眾人說道:「可以分編號,到位了一個種植園的班組就開建一個。」

  除了團隊,剩下的就是大型農機和工程機械,園區道路、排水溝、土地平整、溝渠。

  這方面就得豐凱農機和東和農機服務,不過這個板塊余洪海熟。

  剩下的重點就是種子和種苗。

  這一塊,主要由天禾種業牽頭,和熱科院、旱作中心合作,建立香蕉和油棕等果樹組培工廠化育苗廠房、果樹育苗圃、育種基地。

  這也是目前唯一能開展的建設工作。

  一處長滿雜草的荒郊野地。

  草房上馬,平地起家,幾棟狀似麵包的新房子立在平地上。

  『麵包房』不過15平米,很簡陋,不過對新招聘的黑人員工來說,有房子就不錯了。

  還只有黑人管理員有這待遇。

  在房子的不遠處,則是正在開墾的荒地,不過土地積水、雜草、凹凸不平嚴重,只有簡易工具的黑工開墾效率極低。

  而在馬塔迪、金夏沙附近的一些城鎮和農村,嘉禾也派出了專人在收購油棕、野生香蕉等果實。

  李義和鄧鳴科兩位專家這段時間也四處奔波。

  郭陽再次見到兩人時,只看到了黑黢黢的臉,粗糙的皮膚,全身上下都是被蚊蟲叮咬留下的傷疤。

  險些沒有認出來。

  見到這種場景,郭陽也心有不忍,他把這件事情搞得有點複雜了。

  當即就回到金夏沙和馬塔迪兩處新租的種子倉庫,將各種種子都給培育了出來。

  香蕉、菠蘿、芒果、油梨、番木瓜;

  玉米、木薯、水稻、小麥;


  油棕。

  一共10個品種。

  現在自然能量多了,郭陽也沒在這方面吝嗇,培育的都是一些有競爭力的品種。

  消耗了1523點自然能量。

  其中最高的是香蕉和油棕,分別用掉了311和336點。

  香蕉主要突出品質和病蟲害抗性,主要衝擊高端有機農產品市場。

  油棕則看重棕櫚油產量,以及生物柴油轉化量,同時也兼顧了一些抗性特徵。

  其它品種,也是同樣的邏輯。

  熱帶水果注重品質;

  糧食作物注重產量和適應性,全部都是大品種,主打一個東邊不亮西邊亮。

  除了這些,國內已有的蔬菜和糧食品種,也都將到非洲來試試水。

  等把所有種子都培育好後,郭陽直接把還在各地調研農場、走訪樹農的李義和鄧鳴科抓了回來。

  兩人近期都已被曬得頭暈眼花。

  郭陽說道:「鄧老叻,你可是嘉禾找來的產業體系首席專家,出事了可怎麼辦?」

  「還沒那麼脆弱。」鄧鳴科擺了擺手,「現在當務之急是把種子準備好,等組培工廠和苗圃一建好就能動起來。」

  「種子已經從國內運過來了。」

  「油棕和果樹呢?」

  「都有。」

  見兩人不信,郭陽也不多說,直接把兩人帶到了倉庫。

  鄧鳴科和李義兩人看著那分門別類的種子,都愣在了當場。

  「不是說好要自己培育嗎?」

  「兩條腿走路嘛。」郭陽笑了笑,說道:「這些種子也還不夠看。」

  鄧鳴科說道:「那後面就得看小李的了,胚苗規模化繁育技術可是他的專長。」

  「哦?一年能生產多少苗。」

  「一條生產線能100萬株油棕苗。」李義說道:「只是在剛果(金)缺人缺設備缺材料,投資可能會有點高。」

  「這我來想辦法。」

  郭陽沉吟了會兒,說道:「這樣吧,我馬上要回國,需要哪些東西,整理個詳細的清單給我,回頭就發來。」

  「郭總要回國了?」

  「嗯,目前局面已經打開了,國內還有一大堆事,得趕緊回去。」郭陽說道。

  「那行,我們爭取今天就把清單拿出來。」

  「ok。」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