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連鎖反應,資金回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71章 連鎖反應,資金回流

  三聚氰胺對跨國公司的衝擊有多厲害,郭陽其實並不清楚。

  但這方面紀卓文卻比較了解。

  郭陽也從其口述中知道了更多的細節。

  雀巢是最先失陷的跨國公司,其是少數在國內擁有奶源基地的跨國乳品巨頭。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雀巢在黑省建立奶源基地,採用「公司+農戶」模式,直接從農戶收奶,不經過中間商。

  然而,事件發生後,港島食物安全中心公布,一款雀巢餐飲專用純牛奶樣本被驗出含三聚氰胺。

  隨後是聯合利華和星巴克,兩者都選擇了猛牛作為供應商,然後就遭到重錘。

  急於劃清界限的星巴克,便在全國範圍內重新尋找供應商,口碑很好的河西乳業就進入了其視線。

  郭陽了解了詳細情況後,想了會兒,開口道:「河西乳業現在的供應鏈很緊張了吧?」

  「嗯,主要是生鮮乳產量已經達到瓶頸了,現在牧場約有30萬頭存欄奶牛,豐產期的約一半,按現在的單產水平,年奶產量在200多萬噸左右。」

  國內的奶牛存欄量當前大約在1300~1400萬頭左右,生鮮乳年產量約3900萬噸,平均單產在3噸左右。

  河西乳業的平均單產已能達到10噸。

  這主要還是由於散戶太多,乳企自控奶源太少。

  目前除了河西外,國內還沒有奶牛存欄量超過10萬頭的牧業集團。

  在奶牛存欄量,平均單產,以及自控奶源比例,河西乳業都是穩居第一。

  郭陽想了想,說:「那現在暫時還沒有必要與星巴克進行合作,畢竟自己的產量都不夠。」

  紀卓文說道:「星巴克現在很急切,過去10年,它們的全球門店由1000家擴張到了13000家。」

  「除了咖啡外,其牛奶等都需要從本土採購,依然會保持全國統一的牛奶採購模式,其牛奶供應商必須是一個全國性的品牌。」

  「如果我們不供貨,等事件平息後,星巴克很可能還會選擇猛牛。」

  「所以,我的建議是能不能先穩住。」

  郭陽將手上拿著的報表放到了桌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思考了良久才說道:

  「還是算了,優先保證嬰幼兒奶粉供應。」

  紀卓文略帶遺憾的說道:「其實,還有許多國家想進口我們的奶粉,河西奶粉產量夠的話也完全可以出口。」

  郭陽挑了挑眉,「出口的路子不是被封死了嗎?」

  自從國內事件爆發後,以歐美為首的一眾國家便明令禁止了從華夏進口任何乳製品。

  紀卓文說:「但也有認可我們產品的客戶,尤其是在奶源缺乏的國家,並且,國內政府也希望我們多收奶,然後加工銷售或者出口。」

  這個點郭陽理解,但他依然搖了搖頭。

  在內憂外患的衝擊下,國內的一些乳品企業產品積壓嚴重,國內一直在鼓勵加工企業多收奶。

  河西更是首當其衝。

  不過河西除了分公司德隆畜牧會在天山牧場周邊收奶外,其餘的都是自控奶源。

  對奶農的幫助並不大。

  而且現在洋品牌過於嘚瑟,在價格上極其硬氣,本土低端品牌與高端洋品牌的價格相差5倍甚至更多。

  但進口奶源也未必安全,狂牛症、口蹄疫可是長期影響著一些國家。

  河西奶粉作為本土高端品牌的,主戰場肯定優先國內,應對洋品牌的挑戰。

  這雖然會得罪一些人,但有利於國民信心恢復,利於國內乳業長遠發展。

  只是伊力、猛牛等就更難受了。

  郭陽想了想,猛牛、伊力背後涉及的是幾十萬奶農的利益,政府不可能讓它們倒閉。

  外資收購也不可能。

  沉吟了會兒,郭陽說道:「河西乳業不是神,有些得不到的好處,賺不到的利潤,就先不要去想。」

  「當下的工作重點,其一還是擴牧場,提單產,增總產,我們的奶牛存欄數還是太少了。」

  「另外就是加強研發和營銷,做好醫院公關和消費者後續的回訪和專業的服務,尤其是跟蹤寶寶的成長。」


  「網友不是說河西奶粉很神奇嗎?如果我們長期跟蹤,能拿出具體的數據,這對於消費者會更有說服力,並且大大提升了信任度。」

  「服務方面也是河西目前的短板。」

  紀卓文略感訝異,老闆對奶業的營銷還挺有見解的,但仔細一想,這不就是天禾和豐凱那一套嗎?

  嘉禾還真是把服務的宗旨貫徹到底了。

  郭陽見紀卓文還愣在原地,揮了揮手中的文件,道:「讓我看會兒報表。」

  「好勒!」

  紀卓文回過神來,卻沒有走遠,而是到一旁的辦公位置上,餘光卻一直停留在老闆身上。

  郭陽注意力回到財務報表上。

  2006年才剛剛過去,去年詳細的財務報告還沒有出來,但大致的財務數據已經有了。

  放在最上面的是最近的日銷量曲線,先是上躥下跳,隨後又是快速上揚。

  元旦過後,更是達到了日銷8000萬元以上,這也是目前的產能極限了。

  而2006年第四季度的銷售額達到了42億元。

  郭陽挑了挑眉,前三個季度是多少來著,這好像破百億了吧!

  繼續往下看了看。

  果然不出所料,前三個季度,河西乳業的銷售額分別是16億、16億、27億,合計59億。

  全年加起來剛好101億元。

  郭陽喝了口茶冷靜了下,但還是壓不住心底的那股激動,河西乳業成立也不過三四年時間,這就破百億了?

  這確實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也不知剛才紀卓文是怎麼藏了這麼久的?

  抬了抬頭,卻看到紀卓文飛快的收回了目光,假裝在盯著電腦,郭陽嘴角無意識的笑了笑。

  緊跟著心裡翻滾的那份激動也平靜了下來,取得這份成績也是應該的。

  明年的數據只會更好看,年增長率超過100%,甚至接近200%都有可能。

  日銷8000萬元,一個月就是24億元,一年就是288億元……

  據估計,伊力今年遭此變故,營收依然能維持增長,大概在150~160億元的區間,但利潤卻是血虧。

  猛牛就更慘了。

  河西乳業只要穩住,明年鐵定能成為行業老大。

  所以,紀卓文還是太貪了點。

  想到這兒,郭陽又看了看老紀,兩人剛好目光對上。

  郭陽揶揄道:「老紀,你這定力不錯呀,破百億了也沒見你在群里發消息嘚瑟啊!」

  紀卓文尷尬的撓了撓頭,「我剛剛發了。」

  郭陽愣了愣,失笑了兩聲,又繼續看了起來。

  河西的利潤率也不錯,隨著規模提上來,成本下降,同時單產又在不斷提高。

  淨利潤接近30%,也是居國內第一,相當於一年賺了30個億。

  已經快收回前期的成本了。

  此外,平均每頭奶牛養殖成本和效益的數據也很亮眼。

  一頭成年奶牛,每年產10噸優質牛奶,2006年市面上的收奶價格普遍在1.5~1.9元/公斤。

  河西牛奶因為產品溢價,以及員工分紅計劃,內部計價為3元/公斤。

  每頭奶牛年產值為3萬元,每頭的投入成本約1.5萬元。

  淨利潤約1.5萬元。

  成本利潤率100%。

  財務人員還粗略的統計了個市面上的數據,產值約1.7萬元,成本約1.3萬元,成本利潤率約30%。

  從各方面的數據來看,河西乳業的規模牧場效益都實現了碾壓。

  而在員工數量,以及帶動就業方面,河西乳業其實做得也並不差。

  首先是牧場管理,以一個機械化管理的萬頭奶牛場為例。

  高管兩名,

  畜牧和獸醫技術團隊,每250頭奶牛各配備一名,就是80人;

  配種員,大約50人;

  飼養員,約100人;


  擠奶與牛奶處理,約80人;

  飼料與情節,其它管理人員,綜合下來,一個萬頭奶牛場的員工就至少需要400人。

  實際上,河西乳業的牧場板塊平均人員數量遠遠超出標準,總人數達到了1.5萬人。

  而在加工、運輸、銷售、配送等環節領域,直接創造的就業崗位就達到了6萬多個。

  在2006年,河西乳業的員工工資支出1.87億元,人均月工資2500元。

  這還沒有算員工分紅獎勵。

  即使是2500元,這個水平也遠超大多數人,是2006年農林牧漁行業平均工資兩倍還多。

  算上分紅,河西乳業的收入水平甚至能穩穩超過羊城、鵬城等大都市的職工平均工資。

  而河西乳業同樣有不少投資在偏遠的地區。

  這種收入水平,河西的員工今年無疑是很幸福的。

  而除此之外,河西乳業還帶動了牧草種植、有機肥生產、生物能源……

  依附在河西乳業艘船上的人還在不斷增加。

  總體來說,河西乳業雖然搶了很多奶農的飯碗,甚至奶價長期維持在低位,也和河西乳業脫不了干係。

  但河西乳業也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促進了落後產能的淘汰,帶動了行業的進步。

  整體肯定是利遠遠大於弊的。

  只是短期會得罪很多人,甚至讓人忌恨,尤其是此次遭受重創的蒙省……

  嘉禾以後去投資,還得小心點,說不準就有牧民來搗亂搞事。

  這天下午,郭陽都呆在辦公室梳理著各項數據。

  一些不懂的隨時和紀卓文探討,或者給下面的技術負責人、研發人員打電話進行溝通。

  力爭把每個指標數據代表的含義,在國內和世界上處於何種層次,都一一給弄清楚,搞明白。

  了解的越多。

  郭陽越發覺得這些數據還有很多的提升空間。

  現在河西乳業的產值能達到這麼高,更多還是前期砸的錢,消化掉了優質苜蓿牧草+河西奶牛帶來的紅利。

  加上規模牧場,自控奶源帶來的管理優勢。

  說白了,最大的功勞還是種子商店培育的優異品種。

  論產品研發,以及技術底蘊,河西乳業還是比不過伊利、光明和三元這些老牌企業。

  這次事件後,其它企業肯定也會轉向,學習河西乳業,引種優良牧草,甚至引進河西牛奶。

  河西乳業能做什麼呢?

  郭陽和紀卓文等人積極的進行了探討。

  擴產能、搶占市場份額是肯定的;

  品種選育、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內控管理等,這些同樣很重要。

  接連兩天,才算是把新一年的目標和策略梳理了個大概方向。

  ……

  當河西乳業忙著享受勝利的成果時,許多乳業品牌卻陷入了重重危機。

  太子奶陷入資金困境。

  伊力、廣明面臨巨額虧損,股價大幅下挫,市場占有份額丟失。

  最急的還是猛牛,忙得四處求救。牛總甚至寫出萬言書,請求企業界河政府搭救猛牛,以避免被外資收購。

  按牛總的說法,摩根大通持有猛牛所有股權為9.78%,花旗為8.8%,瑞銀逆市增持達到12.23%。

  這讓牛總夜不能寐。

  當知道這一消息時,郭陽等人還在開會,當紀卓文等人饒有興趣的發表看法時,

  郭陽說道:「這是牛總在作秀罷了,猛牛沒有奶源基地,外資也缺乏對原料的控制,且猛牛靠經銷商分銷。」

  「另外收購還要看政府的因素,外資不大可能收購頭部的乳企。」

  除了前世的記憶,郭陽這些天也惡補了很多奶業知識。外資倒是想直接收購一線品牌,但政府不會允許的。

  河西的一些高管猶自不相信。

  這段時間,達能、恆天然、菲仕蘭、蘭特黎斯等外資品牌紛紛加大了對國內的投資。

  讓國內不少專家開始擔憂,發表了一系列言論,又引發了一陣恐慌。


  連河西一部人也被帶了節奏。

  道理肯定有,郭陽卻覺得更多是杞人憂天,危言聳聽。

  國內價格戰那麼嚴重,洋品牌看不上中低端產品的利潤,只會集中牟取高端品牌的利潤。

  而高端品牌,有河西奶粉,郭陽還挺有自信的……

  果然。

  隨著伊力、猛牛產品下架、召回、銷毀的損失越來越重,銷售端也陷入困境,庫存積壓越來越多。

  但乳企的運行模式就像是自來水,得24小時不停的周轉。

  牛得擠奶啊!

  兩天不用就壞掉了。

  牛奶賣不出去。

  倒奶殺牛的場景重現。

  奶農和乳企都是一片哀嚎。

  緊跟著,為了幫助乳企擺脫困境,各級各部門推出援助措施,財政撥付了奶農臨時救助補貼資金3億元。

  京津冀蒙等12個省也才採取增加財政貼息、補貼加工費等方式,鼓勵加工企業擴大生鮮奶收購。

  京城對乳品加工企業銷毀不合格奶造成的損失,財政決定給予60%補貼。

  蒙省也拿出1億元的預備金,呼市也拿出5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伊力、猛牛兩大乳品企業渡過難關。

  同時蒙省還提出申請,免徵兩大集團未來四個月的增值稅。

  一系列的措施讓伊力率先恢復了些元氣,當即就宣布了要大舉建設奶源基地,計劃新增20個奶聯社模式下的牧場。

  和河西乳業一樣,伊力也有乎倫貝爾、天山草原和杜爾伯特三大天然牧場。

  只是自控奶源的比例不高。

  至於猛牛,奶源一直是其桎梏,這次同樣宣布3~5年內投入60億元,建設20餘個超大規模的萬頭奶牛牧場。

  但河西一眾人等都判斷,在新的大資金注入前,猛牛是沒有這個能力的。

  其它的,三元也公布了多個萬頭奶牛牧場建設計劃。

  但這些現目前還只是口號。

  相比之下,外資開始投入真金白銀,雀巢在黑省雙城投資1.8億元,建設超大型牧場。

  此前,其就通過各種模式擁有16.5萬頭奶牛。

  紐西蘭恆天然在冀省立項了5個超大型牧場項目……

  一系列的投資落地。

  河西乳業的行動力也很快,對於超大型牧場的管理,通過這幾年的苦練內功,河西乳業早已得心應手。

  如今河西乳業資產變現速度極快,銀行貸款渠道暢通,還有財政貼息扶持,資金雄厚。

  在土地整理,優質牧草的生產上更是苜禾農牧的拿手好戲。

  管理和技術隊伍上,這些年也培育了不少人才,正是提拔的好時機。

  天時地利人和俱備,河西乳業的考察隊伍迅速奔赴四方,考察牧場選址。

  ……

  當河西乳業還在考察之際,黑省一位領導卻聯繫上了嘉禾,尋求投資。

  周開的身形管理得很好,五十多歲在他這個職位上也正值壯年。

  其通過農業部的關係,在京城約見了郭陽。

  周開說道:「郭總啊,苜禾的黑省苜蓿產業化集群都提了一年多了,墾區可還一直盼著呢!」

  郭陽笑道:「領導,河西的考察隊伍已經出發了,不出意外的話,這次肯定會有在墾區選址。」

  一直以來,黑省都是國內最大的嬰幼兒奶粉生產基地,以及高端奶粉基地。

  自主培育了飛鶴、完達山等國產乳品企業,同時引進了雀巢國際乳品企業。

  對乳企的需求並不強烈。

  周開挑了挑眉,說道:「墾區目前的苜蓿產業生產分散、孤立,缺乏苜蓿良種繁育、種植、栽培、機械收割、加工、銷售、飼養、生態外貿等一個全方位的大型企業。」

  「目前國內也僅有苜禾農牧有這樣的實力,墾區的三十多萬頭奶牛急需優質牧草啊!」

  黑省墾區苜蓿產業的發展歷史大致和我國苜蓿產業相似。

  從90年代起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隨後又因為糧食補貼政策,種植面積大幅萎縮。


  直到如今受三聚氰胺事件影響,苜蓿的價值被顯化,市場需求和價格都開始抬升。

  郭陽沉吟了會兒,說道:「現在全國都缺優質商品牧草,苜禾不可能四處大規模投資……」

  周開立馬說道:「我們是帶著誠意來的,良種補貼100元/畝,牧草機械補貼合計50%……」

  郭陽驚訝了一瞬,良種補貼還好,牧草機械補貼達到了50%,這個就稍微有些吸引力了。

  墾區人少地多,土地平坦連綿,極利於大機械化作業。

  如墾區最大的農場——友誼農場,其耕地面積接近138萬畝,被譽為天下第一大農場。

  墾區的缺點是苜蓿產業化程度低,收穫機械缺乏,收儲能力差,良種少……

  而這些都是嘉禾的強項。

  郭陽猶豫了。

  思考了良久,他仍然覺得直接進行大投資不是最好選擇。

  苜禾有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區兩個產業高地,輔以疆省、黃土高原兩個優勢產區,就能把持住全球高端苜蓿的大部份貿易量,賺取最豐厚的利潤。

  其它如科爾沁沙區、陝西榆林、寧省六盤山區、河南黃河灘、渤海灣區、黃河三角洲區等,

  則留給輝煌、綠洲等追隨者,同時苜禾賺取種子、農機、加工等環節的利潤。

  這才是最優解。

  面對周開的盛情邀請,郭陽還是拒絕了。

  而接下來的幾天裡,苜禾成了各個畜牧大省爭相引資的對象。

  各省市的主要領導帶隊組團拜訪。

  幾經折磨下,郭陽也應付不下來。

  只好讓謝時傑領頭,河西和豐凱參與,組織輝煌、綠洲、亞盛田園等合作夥伴與各畜牧大省進行了合作談判。

  苜禾農牧在背後控場,幾家草業公司牽頭投資,各省市也達到了發展苜蓿產業的目的。

  幾乎各方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在各畜牧大省忙著恢復乳業,發展苜蓿產業時,濱海鹽鹼地又是另一幅景象。

  帶著海水鹹味的風掠過小麥田,使得整片田野呈現出一種夢幻般的美感。

  對種植戶來說,美不美倒是其次,產量才是最重要的。

  其實今年冬季氣溫偏低,墒情也較為一般。

  然而,經過苜禾1號改良1年後的土地,卻給農戶帶來了驚喜。

  土壤肥沃、深厚,土質也大幅改善,鹽鹼度也降低到了3‰以下,配合上天禾的小麥全優生。

  這會兒的小麥長勢喜人,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有經驗的老農預測,後續管理不出問題,小麥畝產四五百公斤是穩當的,收入六七百元。

  有些補施了有機肥的田塊,還能更高。

  再加上苜蓿的行情看漲,有市場,有價格,改良鹽鹼地的回本周期再次縮短。

  大戶們對土地的熱情又一次的被點燃,濱海鹽鹼地改良項目數量、面積迅速井噴。

  苜禾農牧的感受更為直觀。

  500元一斤的苜禾1號種子,一袋又一袋的發往各地。

  新年才伊始,嘉禾的資金就迅速的開始回流。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