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華夏奶牛不配吃苜蓿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78章 華夏奶牛不配吃苜蓿嗎

  郭陽叫來寧小婧,讓其配合宣傳部門,將輝煌和苜禾農牧的訂單信息整合一下。

  然後聯繫各大媒體和網絡平台發表。

  苜蓿,或者說牧草,給國人留下的印象太少了。

  想了想。

  郭陽又給導師去了電話。

  「老師,最近草業協會有啥動靜沒?」

  翁立新平靜的說道:「草業協會準備起草一份報告,會遞交到G務院,有幾位草業科學家準備在上面簽字。」

  郭陽心中一凝。

  從蘇國洲教授下場後,草業分會雖時有專家下場,但終究還是停留在媒體層面。

  對奶企來說,就如同隔靴瘙癢。

  國家級別的標準他們都能操縱,用作互相攻擊的武器。

  輿論鬧得再大。

  怎麼改,還是這群人說了算。

  所以,最根本的辦法還是從頂層入手,只可惜瞿陽至今還沒有抓住足夠多的案例。

  缺乏類似『三聚氰胺嬰兒奶粉』事件的助推,這份報告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還有待驗證。

  郭陽說道:「苜禾農牧和外商又簽訂了苜蓿出口的定單。」

  「有多少?」

  「苜禾11.2億元。」

  郭陽能聽到手機里傳來的驚訝聲,又說道:「輝煌也簽了1個億的訂單。」

  翁立新讚嘆道,「輝煌還真是好運啊!」

  「嘉禾在寫材料,準備給草業再加一把火。」

  「好!材料寫好發我一份!」

  通過聯繫各種人脈資源和渠道,苜禾農牧和輝煌種業大張旗鼓的補了個外貿訂單簽約儀式。

  九泉和隴省本地的媒體都來了。

  至於遠處的,嘉禾也將準備好的材料發了過去。蒙省日報,草業分會,畜牧協會,商界,經濟觀察等媒體。

  對於這些媒體來說,就是順手的事。

  唯獨農民日報,因為級別高,郭陽還稍微費了番功夫才搞定。

  隨後郭陽又聯繫了瞿陽,讓其手下的馬仔將收集到的各種案例和數據匯總好。

  同時也找到願意播放視頻材料的電視台。

  全套備份資料給電視台,讓地方電視台去質檢總局、工商總局、衛生部進行投訴舉報。

  能做的都做了,事情已經偏離了原本的歷史。

  郭陽能想到的,就是帶領河西乳業苦練內功。

  一方面,讓在各地的負責人,加快三個配送中心和超大型牧場項目的簽約落地。

  一些可有可無的政策就不要爭取了。

  同時也讓財務部不要再吊著各大商業銀行,可以先進入了解面談的階段。

  平均每個超大型牧場,含引進國外的優質奶牛在內,需要投資約2億元。

  自建3-6個牧場就至少要去掉6億元。

  而除了大型牧場外,未來河西乳業還需要在各地建小型牧場,以滿足鮮奶供應的需要。

  無形的壓力瞬間壓在郭陽身上,讓整個集團的工作節奏都跟著加快了起來。

  寧小婧上身穿著白色的襯衣,露出完美的曲線,臉上還畫著淡淡的淺狀,正在工位上專注的處理著文件。

  有人敲了敲桌面。

  寧小婧抬頭一看,是羅修,「啥事啊?」

  羅修給他看了看手錶,「老闆的行程,時間到了。」

  寧小婧聞言慌亂的起身,一邊收拾著文件,一邊說道:「我去,忙忘了,快去提醒下老闆。」

  「不用了。」

  郭陽快步的向門外走去,羅修緊隨其後,「快點,在車上等你。」

  寧小婧看著兩個看都不多看她一眼的男人,心想,今天這狀是白化了。

  汽車一路往河西乳業的牧場駛去。

  ……

  國內的各路媒體上。

  牧草企業和科學家還在論證著優質牧草對乳業的重要性,呼籲大力推進發展苜蓿產業。


  但卻都只局限於圈子裡。

  在社會上偶爾掀起的浪花,又很快的平寂了下去。

  漸漸地,有人開始喪氣了。

  「唉,沒意思,說來說去,都是這些人,人家根本沒拿我們當回事。」

  「算了,有這功夫還不如多回去發兩篇論文呢。」

  「奶企都只想著擴展奶源基地的版圖,對原料奶的深度開發根本就不重視。」

  「農戶都是小規模散養,自家種什麼,奶牛就吃什麼,怎麼可能有營養。」

  「我們鬧騰了這麼久,國家怎麼不管管?」

  「怎麼管啊,行業標準都是人家制定的。」

  鵬城,趙曼玲是位網絡媒體從業者,同時也是個牛奶愛好者,每天都會喝牛奶。

  但她比較喜歡那種醇厚的牛奶。

  此前試過了很多牌子,只是味道都不是很喜歡。

  尤其是蒙牛、伊利這些大品牌,完全感受不到牛奶天然的奶香味,反而是一些主營本地市場的小品牌,偶爾還會帶來驚喜。

  這天早上,她向往常一樣來到公司,拿出朋友從國外給她帶回來的牛奶。

  美滋滋的喝了口。

  看著旁邊工位上的同事喝著的本地純牛奶,趙曼玲說道:「怡雯,每天喝燕塘牛奶,喝不膩啊。」

  「喝不膩啊,我從小喝燕塘長大的。」

  趙曼玲撅了撅嘴,她承認燕塘不錯,奶味濃,口感柔滑。

  但喝久了也會膩。

  上班時間到了,趙曼玲也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先是看看傳統媒體上有沒有什麼熱點新聞,有的話就轉載到網上。

  「我靠,這苜禾農牧是何方神聖啊,又簽訂了這麼大的外貿單子。」

  驚呼聲引起了趙曼玲的注意,「苜禾農牧?好熟悉的名字。」

  「就那家賣草的企業啊!又簽訂了12.2億元的外貿大單!」

  「多少?12.2億?」

  「我也看到了,經濟日報和商界也發表了相關報導。」

  趙曼玲也想起來了,隨即也從其它地方找到了相關文章。

  報導的標題和內容都不算誇張,只是如實述說。但正因為真實,才更能感覺到其帶來的衝擊力。

  「12.2億元!苜禾農牧再攬巨額外匯訂單。」

  「12.2億!牧草出海,優質苜蓿受到多國客商青睞。」

  員工們議論紛紛,又想起此前幾大國資入股苜禾農牧的風波……

  「這苜禾農牧,有點東西啊!」

  「難怪國資都感興趣。」

  「快,動起來!」

  「大伙兒找下此前國開投和國糧入股苜禾農牧的材料,翻新一下,發上去。」

  趙曼玲將文章看完,她本能的拿起桌上的進口牛奶,發現了盲點。

  「為什麼島國要進口優質苜蓿?」

  「牧草什麼時候這麼值錢了?」

  「國內的牛奶為什麼不好喝?」

  她想起前幾天關於牧草的諸多報導,連忙翻了翻。

  「找到了!」

  她拿出幾份材料。

  「牧草之王——紫花苜蓿。」

  「應該像抓糧食一樣抓好苜蓿產業。」

  「育好牛,從種好一株草開始。」

  看了一會兒,趙曼玲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然後就啪啪啪的在鍵盤上敲起了字來。

  牧草再度出海的消息就像病毒一樣迅速傳播。

  草業界的人士沸騰了!

  沉寂下去的心思又再度燃了起來,看著那大大的12.2億,就像是給他們裝了顆心臟。

  干TND!

  推動苜蓿產業發展刻不容緩。

  為什麼?

  那你為什麼不去問世界各地的客商都來華夏進口苜蓿?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苜禾農牧再度出圈。


  且是裹挾著更大的浪潮而來!

  尤復先和莊可已經做好了迎接新一輪輿論的準備,但很快他們發現人們群眾的目光,只在他們身上停留了一瞬。

  就又轉移了。

  趙曼玲的文章寫了出來。

  直系領導看了她的稿子標題後,什麼也沒說,只比了個大拇指,然後就發了出去。

  「來自河西走廊的牧草企業,苜禾農牧再度與島國等客商簽訂高達12.2億元的外貿訂單。」

  「外商不遠萬里的到我國進口,苜蓿究竟是何物?」

  「它是當今世界最主要的豆科飼用作物,被譽為「牧草之王」,苜蓿產業則被譽為牛奶生產的第一車間。」

  「由於我國奶業問題頻發,此前已有大量的苜蓿科學家們呼籲發展苜蓿產業。」

  「這些科學家認為,用苜蓿飼餵奶牛,是植物蛋白轉化為牛奶蛋白的最理想的技術途徑,

  不僅蛋白質轉化效率高、質量好,而且絕對安全,再加上苜蓿草的優質粗纖維,可以成為奶牛高效的營養物質來源。

  按科學標準飼餵苜蓿乾草,可完全保證原料奶的乳蛋白率達到3.0%以上,乳脂率達到3.5%以上。

  這將大大超過當前原料奶的國家標準,並與國際標準接軌。

  ……實踐證明,飼餵優質苜蓿,可以減少奶牛代謝病,使奶牛淘汰率下降5%以上、奶產量提高20%以上。」

  「苜禾農牧的出口創匯證明了我國並不缺優質牧草。」

  「但據業內人士介紹,我國鮮有奶牛能吃上牧草,大多都是以秸稈等劣質飼料為食……」

  「奶牛長期吃劣質飼料,導致現在的牛奶都是水做的,營養成份極低。」

  「以至於國產奶粉長期打折促銷,賣個水價,而羊奶粉卻高價大量進入國內市場。」

  「作為一名牛奶愛好者,我常常為不能支持國產品牌,而感到羞愧不已。」

  「華夏奶牛不配吃苜蓿嗎?」

  趙曼玲的文章迅速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共鳴。

  近些年乳企的那些仇事又相繼被拉出來鞭屍。

  聯合壓低奶價,壓低等級,將市場風險轉移到奶農身上,導致倒奶殺牛;

  早產奶,還原奶,細菌超標;

  私自將學生奶推向學校;

  環境衛生極其差的加工車間……

  這些都是2000年後發生的,短短四五年時間,一樁樁的事件被人再次回顧。

  而這時,質檢總局等部門接到了某電視台的舉報。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