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補貼政策來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22章 補貼政策來了

  楊小兵心動的問道:「真的前期不用付一分錢就能買到農機?」

  郭陽說道:「是的,零首付,可以選擇每個月還款,也可以選擇每個種植季完了之後支付。

  除了買農機外,也可以選擇使用我們的農機服務,每個環節單獨收費。」

  「農機服務不便宜吧!」

  「以合作社的規模來說,肯定有優惠,但總得來說,還是購買農機划算。」

  「嘉禾的收割機多少錢啊?」

  「現在國產的全餵入聯合收割機價格區間多在6-10萬元,半餵入式在10-15萬左右。

  其它的,精量播種機多在2萬左右,施肥機、打藥機價格幾千到幾萬的都有,

  嘉禾的農機價格也會以此作為參考。」

  對於農民來說,中大型農機的價格確實不便宜。

  看著楊小兵還在糾結思考,劉軍書記有點不耐煩了,擺了擺手道。

  「別想了,回去就組織社員開會,農機一定得買。」

  農機只要到手了,要是合作社真沒賺到錢,嘉禾最多也只能再把機器拖回去,還能咋樣啊?

  「嗯,好。」

  「合作社的面積還能不能想辦法在擴大呢?」

  「難啊,好多人現在都在鬧,估計到期了就退出了。」

  旁邊一名幹活的農戶咧嘴說道:「不賺錢誰還繼續干。」

  「就是,我家三十幾畝地,每年分的錢連出租都比不上。」

  郭陽笑道:「大姐,明年肯定賺錢,你們要不要再考慮考慮?」

  大姐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

  「不了,不了。」

  「今年土地整理,我家的地重新劃分了,不僅連片,還多分了點地,自己干賺得更多,合作社沒前途的。」

  「把你的地流轉給合作社,每年拿租金怎麼樣?」

  大姐依然搖頭,

  「你看楊小兵那慫球樣嘛,他能把合作社撐起來,皇后娘娘都要給黃鼠狼拜年。」

  「合作社都要倒閉了,哪來的錢付租金?」

  無言以對,

  楊小兵仿佛也信心不足。

  劉書記有心爭論兩句,這麼大規模的土地整理工程伱這是視而不見嗎?

  但又覺得和農婦說這些,有點掉價。

  離遠了些,楊小兵才說道:「郭總,如果今年種小麥再不賺錢,合作社可能就真的要散了。」

  郭陽也有些無語,這是多沒信心啊!

  這時候就是忽悠,也都得把社員先忽悠住了。

  惠農合作社確實有點一般,土地一般,管理一般,技術人員配置一般。

  尤其是土地整理前,灌排水不暢,插花地嚴重。

  感覺底下的人又被套路了,

  但和地方打交道就是這樣,總是會有不如意的地方。城市套路深,農村路更滑,各種彎彎繞繞真不少。

  而且這在五原縣也是普遍現象,也有稍好些的糧食種植基地,但農戶和政府都更為信賴地方特色品種。

  也就是永良4號!

  一個好的小麥品種歷經三四十年而不落後。

  也不知道育種家們是該高興還是難過。

  郭陽拍了拍楊小兵的肩膀,「嘉禾會派技術團隊來全程指點,你們照著做就是了。」

  「記住剛才那幾個人,過兩年,他們再來找你,記得出了今天這口氣!」

  楊小兵想著剛才那幾個村婦,心裡也憋了一肚子的氣。

  在友聯村里晃悠了一圈,郭陽幾人回了公司。

  天麥1號的基地條件算不上最好,但也沒有中重度鹽鹼地,改造後也能達到種植要求。

  將就著用吧!

  打出名氣了,自然有人求著來合作。

  此行最大的收穫,是他看到了從上到下政府的行動力已經拉滿。

  按縣裡的計劃,今年要完成10萬畝中低產田的改造,這裡的改造涵蓋了土地整理、道路、水利等工程。


  其餘的中重度鹽鹼地,政府也在推動採用向日葵套種綠肥、混種綠肥、糧肥輪作等種植模式。

  綠肥的品種當然是苜禾1號!

  中低產田的改造上,中央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地方對於國家政策的響應,也自然是不遺餘力。

  苜禾1號的大名,五原政府自然是早就有所耳聞。

  種植苜禾1號,不僅有明顯的脫鹽鹼作用,可以加速土壤肥力的恢復。

  關鍵是效益也不低啊!

  而且等土壤肥力提升,耕層鹽分得到控制後,隨時也能改種向日葵。

  與五原政府發動群眾相比,

  嘉禾的20萬畝鹽鹼荒地改造,更多是依靠各種大型機器。

  而且明顯更為信賴苜禾1號,在施有機肥、生理調節劑等環節省了不少力。

  所以進展明顯更快。

  但在流轉群眾的鹽鹼耕地上,嘉禾顯得很謹慎。

  除了宏盛村的1.98萬畝鹽鹼地改良示範基地,基本上還沒有額外拿地。

  總得來說,一期五十萬畝鹽鹼地改良的任務,在2005年年末應該能完成。

  ……

  回公司後,

  郭陽組織集團總部對麵粉加工廠的選址和建設進行了討論。

  在經濟發達國家,小麥生產實行專供專營,不同的麵粉食品需要選擇不同品質的麵粉相匹配。

  天麥1號屬於優質強筋型品種,除了饅頭麵條外,最適合的還是製作麵包、藁城宮面等。

  以往這類小麥主要是依靠進口,市場需求並不小。

  嘉禾主要盯上的就是這部分市場。

  為了加強在糧食深加工領域的布局,最終,嘉禾在五原的小麥加工廠日加工處理能力定在了1000噸。

  當小麥加工廠項目落地後不久,郭陽也終於收到了日夜期盼的消息。

  農機補貼政策出來了!

  多年來,由於我國農戶小規模、分分散化經營的格局,我國農業機械也出現了小型化的趨勢。

  另一方面,農民的購買力不高也限制了中大型農機的發展。

  中央財政設置農機購置專項補貼的意義重大。

  在具體條例方面,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重點放在了糧食主產區上,重點發展糧食機械化生產。

  尤其是小麥、玉米、水稻、大豆四種作物機械。

  在具體的農機方面,主要是拖拉機、深松機、免耕精量播種機、水稻插秧機、收穫機、秸稈綜合利用機械等。

  補貼政策出來不久,

  豐凱農業研發的農機產品也正式上線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