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陽謀推恩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707章 陽謀——推恩令

  話說,那日扶蘇請回了王綰,宴請了秦始皇在位時期的諸多功臣武將,一時間那是把滿朝文武的心都給拉攏住了。

  馮去疾站得越高,權力讓他頭暈目眩的,總是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

  其族弟武信侯馮毋擇旁觀者清,為家族運籌帷幄。

  一番誇讚下來,成功讓秦二世笑逐顏開,對這個馮氏一族好感劇增。

  秦二世早就想好了分封應對之策,現在大事已經全然具備。

  就等著施行。

  如今李斯被黜,稷下文人集團有了成長壯大以及展露身手的機會。

  稷下文人集團的打造,乃扶蘇在臨淄城中負責招攬百家之時通過文采吸引到的一批文士。這批文士來自全國各地,多年來在齊國稷下學宮互相切磋。

  只是在秦國以法治國的政治環境制度下,一直沒有展露身手的機會。

  現在這個完全隸屬於扶蘇,心向皇帝的集團,要開始成長了。

  而王綰的歸來,讓帝國關中本位制有了有了政治執行者,王綰是最有經驗的人了。

  這幫助扶蘇省去了很多功夫。

  又有尉繚全力幫助,第一時間幫助扶蘇贏得人心。

  扶蘇在經歷了剛剛繼位之後對治國感到微略棘手的短暫時期後,很快就在兩個強有力的臣子的匡扶下,把皇位坐得舒坦了。

  是舒坦,而不是坐穩。

  坐穩不容易,但是能把皇位坐舒坦了,那更難。

  快速的勝利讓這位天命之子在繼位不久後,就充分地暴露了自己身上的血統特點。

  章台宮前,【正大光明】的牌匾被人給換了下來。

  除此之外,那些花里胡哨的銅器,只要是可以移動的,都被扶蘇命人拿去擺在了別的宮室里。

  取而代之的是簡單的竹製家具,一個章台宮,短短几天。人還未進殿,遠遠就飄來一股兒竹子的清香味。

  這竹子的清香味,最是獨特。放五十個銅板進去,那是滿筒的銅臭也蓋不住竹子的清香。

  而章台宮前,那些花里胡哨的鎮殿神獸,也給搬得七七八八,取而代之的是竹簾。

  整個章台宮的氣場,頓時煥然一新,恬淡安靜。

  這氣場,養人精神。

  而嬴政奢侈富麗的宮殿,那氣場,吸人精氣神。

  讓尉繚下意識以為自己走錯地方的點則在於,章台宮前【正大光明】匾被換了。

  新換的匾愣是讓尉繚呆愣了好一陣子。

  原來那牌匾上被換成了【文成武德】四個字。

  繚剛開始雙眼有些迷茫,他不懂皇帝的腦袋瓜里想些什麼,直到記起那天馮毋擇在朝堂上說的恭維之詞,頓時恍然大悟。

  繚剛一入殿,扶蘇立馬出來相迎。像是提前做好並且做完了家庭課業,興奮地給老師交作業一樣。

  扶蘇為了這個新的宮殿,高興了一晚上,甚至自己親自動手搬屏風。

  這份興奮勁兒,實在是讓司馬毋懌看著不爽。

  看到某人敲著屁股跑去向國尉求夸,司馬毋懌的臉黑黢黢的。

  傲,你就傲吧。

  扶蘇很禮貌地討教,「國尉,您看我這殿布置的何如?」

  「不錯。環境很別致啊。」繚笑眯眯地。

  帝復問:「與太上皇當政時期宮殿布置,比之如何?」

  國尉搖了搖頭說,「陛下一定知道孟子是吧。」

  「梁惠文王曾經討教孟子,認為自己乾的很不錯了。」

  「孟子告訴梁惠文王說,【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大王喜歡戰爭,那就請讓我用戰爭打個比喻吧。戰鼓咚咚敲響,槍尖刀鋒剛一接觸,有些士兵就拋下盔甲,拖著兵器向後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腳,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腳。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恥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那麼這樣適合嗎?」

  扶蘇頓時臉色不好看了。


  尉繚繼續說,「過去有人治理國家,不關心百姓的死活,只想著自己要如何名流千古。」

  「現在有人治理國家,不關心百姓的死活,每天就忙著給自己標榜功績。」繚望著殿門口的牌匾。

  「所以雖然過去有人用金銀玉石堆砌供宮殿,固然不賢。」

  「而今有人用竹蓆木器填充宮殿,也不過是少走了一點彎路罷了。」

  扶蘇頓時臉黑。

  扶蘇的侍從言官們也都在一旁乖乖低頭。

  只有司馬毋懌內心狂喜,疾筆如飛。

  「陛下,您這才做皇帝幾天啊。」

  扶蘇默然無語。

  繚本來還有話問扶蘇,看他這樣,想要氣得直接走人。

  「朕初繼位,難免有做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國尉海涵啊。」扶蘇溫溫笑著,只是婢女側面看過去,後顴骨處前移高凸啊。

  「陛下,您是民之所望啊。不可有暴君的行為啊,為了一點點小小的誇獎,就高興地不知道自己是誰了。這是在給自己招致災禍。」

  邵平、司馬毋懌、粱等人那是跟著咔咔點頭,不帶絲毫猶豫的。

  扶蘇的年紀,和他們比起來還是太年輕了。

  「朕知道了,知道了。」扶蘇心裡煩躁,不誇我也就罷了,還說這麼多。

  我用得著你來教訓。

  但是扶蘇還不能翻臉。

  扶蘇快步走回座上,「朕其實一直都在處置公務,聽見國尉進來才出去迎接的。」

  尉繚看穿一切,假意道,「陛下待臣一片真切,臣盡了臣子應盡的職責,倒是臣的不是了。」

  「國尉若是閒來無事,就坐在殿裡陪朕一起處置公事吧。」扶蘇不想和他說話,佯裝處理奏章。

  繚舉目四張:我看起來很閒的樣子嗎?

  「陛下,臣來是說關於分封的事情。陛下沒有問過臣的意見,居然直接就和二位丞相定了分封大事。如今滿朝文武都在熱議此事。」

  扶蘇轉筆,「國尉對此有意見?」

  「當然有!」

  繚打量望著四周。

  屬官們都極有眼色的退了出去。

  扶蘇打量著繚,這傢伙今天怎麼了,張蒼附體了一樣。

  真受不了。

  「國尉有什麼話,現在可以說了。」

  扶蘇把奏章給放下。

  「我聽說,陛下給李信、王賁、楊端和、楊繆各有封地,甚至還把趙嬰給釋放了,也給了他封地。」

  「陛下或許是想彰顯在秦國功勞大於出身,但是把功臣的封地設置的那麼大,卻給同姓諸公子的封地那么小。」

  「這樣的話,諸侯們在外不足兩三年,就要掀起戰亂了。」

  「將諸公子的封地劃分的那么小,這不是故意削弱諸位公子們的實力,以吸引諸侯王們吞併蠶食諸公子的封國嗎?」

  「臣本以為陛下是虛封,結果陛下是實封。」

  繚的脖子連著臉,都是一片紅,可見氣得不輕。

  上次氣成這樣,還是嬴政不聽勸,非要派李信出去打仗。

  扶蘇只是端正地坐著,仿佛那些事都和他沒關係。

  「臣本以為陛下實封,到時候諸公子和功臣並舉分封,勢必諸公子要和攻城互相抗衡。」

  「可是陛下卻又出了怪招,要給功臣武將的地劃分成豬腿那麼大,而給諸公子的封地卻又是豬蹄尖尖那么小。」

  「陛下本來同時得到諸公子的擁戴和信任,又在諸侯面前們立下了威信。可陛下卻自己先去打破這些,讓諸公子們感到不公。」

  「陛下到底想要做什麼呢?」

  扶蘇:「朕在詔書里寫的很清楚,給諸公子們封地小,那是因為諸公子們本來就沒有尺寸之功,而且諸公子們年紀還小,需要歷練,到時候還是要派大臣暫時管理。」

  「這樣的分封合情合理啊。」

  尉繚的眼睛瞪得老大。

  「這哪裡合情合理了?」繚覺得,扶蘇在戲弄他。

  扶蘇現在的舉動,言行,都讓繚感覺自己的一片丹心又被人給騙了。


  他是真想罵人啊。這嬴秦趙氏沒一個好東西。

  不料,扶蘇微微笑笑。

  「國尉能一眼看穿的事情,朕亦然能一眼看穿。」

  繚陡然身子一震,「陛下既然知道其中利害,那為什麼還要這麼做?」

  扶蘇起身,微微有些昏暗的大殿之中長身玉立,姿態卓然。

  「因為,我根本就沒打算分封。只要分封,就必然起衝突。」

  「我相信每個人都是懂得感恩的。但是恩情這個東西,一兩年或許可以銘記;三五年,十年二十年後,就沒人再去算這筆帳了。」

  「所以,我要的就是他們自己打起來,要的就是他們自己先犯錯。」

  尉繚一度驚愕地說不出話來。

  他呆呆地望著扶蘇。

  也就是面對的人是繚,扶蘇才會告訴他實話。

  「師傅,時代變了。這是皇帝制下了,中央的決定大於地方的決定。分封制,終究是被時代淘汰的東西。我們只是給它一個合理的退出方式罷了。」

  「為此,一定要教會這些諸侯們,怎麼在秦帝國內做事。」

  「為什麼不先把盤子擺好,等著看誰做那個先動手的人,來個殺雞儆猴?以儆效尤。」

  「我不追求百年,也不追求萬世。」

  「只解決該解決的問題。」

  繚臉上的肌肉僵硬起來,他吞了吞喉哽。

  「所以,陛下看似是故意讓他們去自相殘殺,實際上是為了阻止他們自相殘殺。」

  「因為,一旦有誰主動發起剿滅其他諸侯國的戰役,陛下就會出兵。」

  「召集四十萬大軍回來,原來是為了這件事。」

  扶蘇:「不愧是國尉啊,一下就把事情全部看明白了。」

  繚望著這個富有心機的皇帝,有時候這個人的冷漠和無情,也讓他感到後怕。

  明明看著,他對那些武將們是那麼的好,那麼的親切。

  可是新帝的做法,說實話要比秦始皇的手段更為殘酷。

  「那總不能,就等著看他們自己打起來吧,這樣也不是辦法。」

  繚不敢想像,帝國內部還要有戰亂。

  又有無數人要死去。。。

  那他此刻效忠的人,和被關起來的那個人,到底有什麼區別?

  繚執著地問著,「陛下剛剛宣布停戰,下發這樣的詔令,這不是故意讓他們造反,到時候出兵,天下臣民們會埋怨陛下做不到言出必行的。」

  「陛下理屈啊。」

  扶蘇擺擺手,「我知道。我都知道。」

  「所以,我還想了辦法。」

  「可是這個更好的辦法,朕擔心諸侯們無法立即施行下去。所以需要用計謀幫助他們消化。」

  尉繚:「什麼辦法?」

  二世:「推恩。」

  二世:「規定諸侯王除了讓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餘的庶子在原封國內封侯,新封侯國不再受王國管轄,直接由各郡來管理,地位相當於縣。」

  「諸侯國越分越小,屆時可以達到大國不過十餘城,小國不過數十里的局面。」

  「而整個國家範圍內,秦漢郡八九十。」

  也就是作為直屬中央的郡占全國國土面積的80%—90%。

  「屆時新的郡縣,形錯諸侯間,犬牙相臨,秉其扼塞地。這些郡總是穿插進諸侯國土之間,郡的土地與諸侯國的土地犬牙交錯,使諸侯國不能連成片,並且郡縣總是占據或扼守著有利地形。」

  「侯國再也無力與中央抗衡,中央集權得到有力的鞏固。」

  「諸侯王國在名義上沒有被進行任何的削藩,以此避免激起諸侯王進行武裝反抗。」

  「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封國越分越小,諸侯勢力大為削弱。」

  「即使諸侯王膽敢倚仗自己擁兵自重進行叛亂,中央也能很快平叛。」

  「推恩令還規定諸侯王死後,由嫡長子繼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國部分土地為列侯,列侯歸郡統轄。」

  「允許諸侯王推「私恩」把王國土地的一部分分給子弟為列侯,由皇帝制定這些侯國的名號。」


  「建新制,侯國隸屬於郡,地位與縣相當。」

  「因此王國析為侯國,就是王國的縮小和朝廷直轄土地的擴大。」

  「屆時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而諸侯王強大難制的問題,就直接解決了。」

  繚望著扶蘇,久久說不出話來。

  「利用家族內部的利益矛盾,來解決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妙啊。」

  扶蘇卻苦笑,「妙雖然妙。可是一旦提出來,諸侯王未必樂意,勢必有人暗中反對。為了稱霸,那些年輕的諸侯們牴觸。」

  繚這會兒明白了,「所以才需要把諸公子們的地分得那么小,就是吸引他們,讓他們忍不住去犯錯。」

  「而只要犯錯了,陛下就站理。陛下站理,就可以讓中央管轄封國內的事情,強制拆分。」

  「以此達到以一個人,控制天下諸侯國的目的。」

  繚思索著,眼裡滿是對扶蘇的敬佩。

  扶蘇笑曰:「此計如何?」

  「妙哉!妙哉!妙哉!」繚忍不住問,「陛下您是怎麼想到這麼好的計策的?這一環扣著一環啊。」

  「無他,天生的罷了。」

  繚忍不住舔了舔嘴唇,「一定有人給陛下出謀劃策,是不是陳平教陛下的?」

  扶蘇嫌棄,「陳平,他也不過是和國尉一樣的看法罷了。這些事,都是我一個人設計的。就等著執行了。」

  扶蘇微微嘆了口氣,不知道誰是第一個被當做雞的倒霉蛋。

  繚頓時頭上冒著汗珠,這下師傅真的不如徒弟了。

  「我這不是心急生亂嗎?若是多給我兩天時間,我肯定能想明白。」

  【通知:

  因為設計的盤子太大了,然後好多條劇情線,但是按照時間線來寫的話,太折磨人了。會影響節奏,還有我的訂閱追讀很多實際數據。

  所以為了保持爽度,還有寫起來脈絡清晰點。

  我打算仿照史記,用人物,或者某個支線比如中央和地方矛盾,單獨開展篇章。

  一個寫完,然後再接著寫下一個單元:如何在關中推動大治理,施行文教。】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