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多事之秋(求打賞月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687章 多事之秋(求打賞月票!)

  始皇二十九年。

  嬴政聽取方士徐福和謀臣陳平的建議,下令向天下人征討這一年莊稼地里第一束麥穗。

  這一個在嬴政看來簡簡單單的小事,到了民間立刻引起軒然大波。

  連遠在九江郡以南的扶蘇自己都感到這把火燒的太旺了。

  五月,往往是一年裡最好的日子,蔬菜終於長大,水果剛剛成熟,而莊稼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成熟,庶民們一年裡最好的日子就是這個月。

  沒有農忙的牽絆,他們可以盡情地坐在樹下,和家人一起在席面上吃瓜果蔬菜,聊上古的神話,聊祖輩的故事,聊同村里『某某某』至今未婚、為什麼不婚,誰適合他……

  只是自從秦始皇繼位以來,這位皇帝除了給庶民增加生存的成本之外,其實他對庶民來說,也不是一無是處。

  在某種意義上,他給秦朝的人提供了很多樂子。

  在商朝時期,宮裡傳來的新聞是紂王愛上了妖妃妲己;在周朝時代,諸侯王之間不是這個通姦,就是那個兄弟相殘。

  到了秦朝,要說非要去找秦始皇為人上的缺點,你還真的挑不出毛病來。

  但是,他畢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帝王啊。

  不信你看,這歷史上從前數,往後數,都沒有哪個二貨皇帝去封一棵樹為五大夫的荒唐行為。

  更沒有人開著馬車東跑西跑,在名山大川下面立碑專門寫我今日到此一游。

  被這樣的中二皇帝治理,到底是幸福還是不幸福呢?

  但是不管怎麼樣,談論他們的皇帝,就成了家常便飯。

  編排皇帝的歌謠,也是一筐一筐的。

  但是這一次的事情,和過去不同。

  求仙的事情像是一道驚雷,先是於夜幕上迅速地閃過一大片白光,白光里青黃色的閃電像是樹枝脈絡一般清晰地照映在天空上,隨後雷從地上轟隆地一聲鑽出來。緊接著,全國各地都開始下起了大暴雨。

  對秦始皇的非議之聲,就好像是那夏雨里大珠小珠砸在水面上,打在荷葉上,打在漁船上,湖裡的魚兒那是一個個跳出水面來了啊。

  沛縣——

  劉太公坐在樹底下。

  他的兒子被徵召去幹了鐵官,手底下領著一萬人。這算是榮耀了。

  對於劉太公來說,這已經是祖墳冒青煙了。

  但是根據秦朝的各種規定,劉太公一家是不可能跟著劉季在陽城享受的。因為秦國的法律設立之初就是在打擊『刑不上大夫』,為了防止一家人蠶食當地經濟,所以劉季不能接他老爹過去。

  這才有了劉太公至今住在沛縣的事情。

  因為劉季升官,劉家在沛縣的地位水漲船高。鄉人有事都來請教劉太公。

  「太公,你倒是說說看。皇帝要讓我們每個人都獻上一把田地里剛成熟的麥穗,這是什麼道理啊?」

  劉太公沒說話,另一個年輕人說著,「皇帝要去求長生不老,為了向上天表示其誠心,所以才用這樣的方式啊。」

  「我看當今的皇帝,還不如小孩上去當呢。整天沒個正形。不是要出宮遊山玩水,又是求仙問長生的。」

  「你們說,他要是長生了,還能有我們好活?」

  庶民對統治者的仇恨,那只會是與日俱增的。

  因為歷史的規律就是,一旦王朝建立,掌權者的日子越來越爽,而庶民被壓榨的越來越嚴重。

  對庶民而言,不管嬴政東巡的初衷是什麼。民眾只會罵他說,『勞民傷財』、『他是遊山玩水的。』

  男人們聚集在劉太公身邊,想要聽聽他的道理。

  孩子們趴在草叢裡抓蛐蛐,在水溝里摸泥鰍。

  水塘里蛙聲一片,遠處的山澤上瀰漫著濃重的霧。

  整個世界,仿佛都沉浸在混沌之中,黑白不分,是非不明,清濁不復。

  劉太公只是抬頭望了望陰沉沉的天,這天也是怪啊。一天天陰森森吊著一張臉,不下雨,也不晴朗。

  反正就是不能給人個痛快。

  「我恐怕這件事傳出去,天下人都要議論指責當今皇帝了。」


  眾人聞聲,紛紛咒罵,「還指責?做皇帝做成這樣,還天天千古後人、後無來者;什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他一個人享清福,我們都替他受罪是吧。」

  年輕人聞言,一個個都起鬨了。

  「就這樣還號召大家要有德行,我看他不是祖龍,是祖蟲。」

  「哈哈哈哈哈哈哈——」

  劉季的弟兄,周勃、樊噲等人也跟著響應。

  劉太公臉色十分難看。

  本來自己的兒子當了大官,多是一件榮耀的事情。可是現在這皇帝變成這樣,朝廷不得人心。

  劉太公總覺得這份榮光維持不了太久,又或者這份榮光根本不值得自己這麼高興。

  畢竟,劉太公現在懷疑兒子和匪人秦兵成了一夥兒的了。他一向吊兒郎當,現在是不是也成了揮著鞭子欺負人的那一撥。

  這件事本來也用不著多想,此刻的劉季正騎在士兵們的脖子上,到處在礦場裡『威風』。

  他的胸前,掛著鮮艷的紅領巾。

  不過,沛縣的人對於秦始皇修仙的事情口誅筆伐,也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畢竟他們無法接受每天坐在自己頭頂上的人除了說些好聽的,卻從不干正事。

  拋開扶蘇這個主角的視角,大秦帝國真實的情況是,秦始皇嬴政才是宣揚道義、禮教,倡導男女倫理,尊卑有序的人。

  因為他才是國家合法的領導人。

  扶蘇一日是太子,終身是太子。

  這就導致,嬴政的言行完全是不匹配的。

  他曾經在一次東巡過程中,沿途作了不下七道石刻,並且時不時在全國各地頒發詔書,內容大多都是含有教化意味的,尤其是針對民眾道德薰陶講話的詔書不計其數。

  先秦,真的很神秘很遙遠嗎。

  不也照樣是上面的人搞宣傳,壞規矩;下面的人站在宣傳告示旁邊,也壞規矩。

  秦始皇的言行不一招致世人的非議和討厭,並不願望。

  沛縣如此,各地也都如此。

  而且文化程度越高的地區,將祖龍罵的越狠,且又不帶一個髒字兒。

  比如齊魯大地,這幾年是相聲快速發展的時期。因為有秦始皇接連造梗,民眾的心情大致都是一樣的,極其容易產生共鳴。

  荊楚一帶更是不必說,本來就是各大貴族們聚集在一塊兒喝西北風的地方。那對嬴政自然是只有恨,沒有愛。

  聽說了他要求仙,荊楚一帶的貴族因為掌握著知識、文化,自然趁機大肆地教唆民眾跟著他們咒罵秦始皇。

  秦始皇未必是災難的源頭,但是民眾需要一個發泄自己內心仇恨和痛苦的宣洩口。

  自然地,大家就把矛頭對準了嬴政。

  李信、王賁、楊端和、楊繆,這一干人都聽說了嬴政要求仙的事情。

  楊繆反正是服了,「我的老天爺啊!陛下這是瘋魔了。」

  王賁感覺大事不妙,不知道他的兒子在咸陽城懂不懂得明哲保身。

  不過他們還不算是最慘的。

  因為他們對嬴政只有權力的崇拜,可是李信就不一樣了,那完全是對秦始皇嬴政個人魅力的崇拜。

  假使有另一個人,和嬴政有著同樣的地位,同樣的權力。甚至比嬴政有著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權力,可是李信不會在乎對方能給他多少,他只想跟著嬴政。

  他就崇拜這樣的男人。

  但是這個夏天,他的夢碎了。

  一個成年人內心深處崇拜了十幾年的偶像,他的形象終於在這一天支離破碎。

  嬴政徹底讓他的迷弟李信對他死心了。

  李信坐在將軍府里,愣是一個人孤零零地喝酒。他的朋友、兄弟、幕僚,不管誰來求見,他都拒絕了。

  誰懂啊,那種天塌下來的心情。

  李信一度感覺自己的生命里沒有光了。

  不僅如此,軍中的將士們也開始對嬴政指揮他們做的事情產生了懷疑。

  很快,兩廣軍中也傳來了炸裂的新聞。

  軍中的將士們一時間議論紛紛。


  扶蘇也挺訝異的,這不是歷史上發生的事情啊。應該是有人鼓動嬴政這麼去做。

  不過這麼荒謬的事情,他老爹居然也敢信。

  可見他對長生不老的執念。

  扶蘇完全不敢想像,嬴政接下來會做出什麼事。但是此時的他心內有個強烈的預感——他要出山了!

  啊不,是他要登基了!

  去實現宏圖霸業,千秋大治了!

  張良聽到這個消息後,第一時間高興地不能自已。

  「我看大秦,怕是輪不到太子手上了。秦始皇自己就會讓大秦滅亡。」

  張良非常高興。

  可是他的隨從們一個個的都聽不懂,問其緣故,張良只是告訴他們,「事必由己出啊。秦國的滅亡,只有秦國人自己能做到。秦始皇他太驕傲了,而只有他的驕傲才能毀滅秦國。是我過去短見了。」

  張良高興地手舞足蹈,身邊的人沒什麼反應。

  他們只是想跟著張良混口飯吃。

  畢竟這樣機智的少主人天下難尋。

  不過知道了大秦帝國將要因為衰落的消息後,張良並沒有打算離開扶蘇。

  不知不覺間,張良早就成為了為了刺殺而刺殺的人。

  他性格堅毅,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他在想辦法混入軍營,找機會暗殺扶蘇。

  為此,張良苦心磨鍊自己的才能,打算接近這個愛才的『偽君子』。

  扶蘇雖然遠離了咸陽,暫時地保全了自己的名譽和聲望。

  但是危機,也一直潛伏在他身邊。

  百越的人,他們知道了秦始皇的兒子來到了軍中給他們的將士打氣。

  正在暗地裡策劃某樣行動。

  這一年的帝國,註定是多事之秋。

  曾經因為自身比別人強大,就非要跑到別人的家裡展示肌肉和力量的帝國,當然要為此付出代價!

  ——

  話說回來,嬴政要求長生不老的事情雖然在庶民聽起來,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議,只覺得嬴政瘋了;但是在魔幻的現實世界裡,這又能算得了什麼呢?

  在先秦時代,到底始皇帝是庶民們的樂子,還是庶民們是始皇帝的樂子,這件事恐怕沒有定論。

  百姓們一生,在服刑的道路上見了太多牛鬼蛇神,也在鄉下見到了太多悲歡離合。

  嬴政的荒唐,對他們有什麼實質性傷害嗎。

  並沒有。

  庶民不會因為這個就想要和嬴政拼命。

  而且,有時候他們還挺喜歡秦始皇的。因為他有時候挺逗樂的。

  他也有他極其平凡的一面,生氣會跳腳;他也有他自私自利的一面,這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他也有他卑劣的一面,比如言語刻薄。

  但是,這些缺點在庶民看起來,似乎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相反,有一部分人覺得秦始皇還挺真實的。

  而且除過他總愛自誇德行讓人反感之外,他的德行確實比過往的君王都好很多。

  大家只是把這當個樂子,沒事的時候編段子唱個歌什麼的解悶。

  直到,麥子真的成熟了。

  秦國的將軍們開始正式執行命令,命令一層層傳遞下來。

  全國要收集第一波成熟的麥穗。

  趕在庶民們秋收之際,正手忙腳亂的時候給嬴政整理他的求仙的麥子,多少會引發人們對他的憎恨。

  為了發揮這件事的威力,陳平鼓動朝廷製作了質地十分精良的昂貴的箱子,還有無數的漆木托盤。就等著五穀收到,隨後裝載以備祭天。

  但是,這個草台班子打起來的世界,這些事哪有這麼容易就結束。

  東郡的郡守下發了命令,到達縣上的時候,已經丟失了原意。

  第一天,「所有人,收割金黃色的麥子上來。」

  第二天,郡守下命令,「收割青黃相接的麥子上來。」

  第三天,郡守下命令,「動作要快,要收青色的麥子上來。」


  等消息到了鄉下,鄉下豪吏們做官的親戚就開始打起主意來了。

  「每戶人家繳納五石糧食。」

  鄉下,從來都不是什麼僻靜休養生息的地方,這裡是天高皇帝遠、牛鬼蛇神作亂的地方。

  一個縣比一個縣離譜,一個鄉比一個鄉鬆散懈怠。

  草台班子,就是這全國幾百個縣城組合起來的。

  官僚的親戚們忙著充實自己的口袋,官僚們被連累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一邊咒罵擦屁股一邊和笑嘻嘻和他們分贓。

  等到腰包肥了,這才指揮小吏出面,隨便抓一把青黃相接的麥子,往那箱子裡一裝,敷衍應付過去。

  皇帝管不著他們,他們就是老大。

  庶民是他們管的,他們也是老大。

  橫批,他們就是王法,他們就是天!

  再隨後找個有文化的年輕人寫個賀表,老老實實送上去。

  秦朝末年的時候,最大的問題就是基層——縣鄉一帶的治理完全失去了章法。

  當然,還是有一些地區的長官比較有良心。按部就班給嬴政整了十幾箱子麥穗,舟車勞頓送到咸陽城。

  這一年初秋,秦朝所有人忙忙碌碌,耗費數天的時間,就為滿足他一個人求仙的願望。

  只是所有人居住的地方,是那個被嬴政親口命名的地方——「中華」。

  每個人都老老實實、按部就班地服從命令,執行命令。偶爾彎曲命令,反正對命令聽從就是。

  這才是大秦帝國最真實的一面。

  它沒有那麼黑暗,但也絕對沒有好。

  皇帝讓你幹啥你就幹啥。

  從上到下,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層層傳導。

  一種無形無色的東西從過去到現在,一直壓在人的頭頂。

  權力。

  它到底是幫助人類進步的靈藥,還是走向異化的毒藥?

  這股巨大的風暴,在這一年夏秋之際不斷地折磨民眾。

  民眾,厭煩了!

  終於厭煩了!

  肩膀上已經被繩子勒出了血,孩子們生病了沒錢看醫,父母死了還得照樣趕著收麥子。

  在這個生產力極度低下的時代,稍微晚一點,大雨一到,全年的收成沒有了,就是一家人陷入災荒的時候。

  而就在這樣的時候,嬴政卻下令讓他們給他收集麥子。

  他要去求仙,永遠地統治這片大陸。

  民開始恨他!

  秦始皇修仙的小旋風曾經一度刮到過兩廣地帶,但是現在,剛剛安置下來的兩廣地帶——閩中郡,也面臨了從咸陽城發來的颶風。

  扶蘇在這裡監軍,自然也接到了這個收集麥穗的消息。

  扶蘇正在聽將官們調配軍隊,他們打算把過去分散的三十七支軍隊整編成十支。

  「一來,軍隊太分散,根本不利於管理;一個號令傳達過去,有的時候要走三天的路。」

  「二來,軍隊集合了,將士們的日子好過一點,否則他們要面臨不停地巡邏的日子。」

  「……」

  「靠近南海的地方,士兵們日子太苦了,不小心走著走著就會遇到生刺,把腳底扎穿。很多人水土不服,活生生拉肚子拉死。」

  北方人熬過了酷夏,迎來了涼爽的秋天。

  可是南方人,他們還要經歷無數的熱浪。

  聽著匯報,每個將軍臉色都陰的可怕。

  這也是為什麼,將軍總是很有威嚴的原因吧。

  他們總是面對著殘酷的生死兩面,一個決定讓無數人生,一個決定讓無數人死。

  他們時刻面對著這個世界最殘酷的一面,那張臉變得越來越冷漠。

  一切的歡樂和笑聲,都開始蒼白無力。

  這個時候嬴政的詔令傳來,還讓軍隊負責運輸,自然是惹得人

  「秋天讓每個人上交一把地里剛成熟的麥穗,那到了冬天,是否讓每個人收集第一片雪花,到了春天,拔下第一株草;到了夏天,再去捉第一波蟬呢?」

  諸位將軍聞言,都望著繚。

  剛從咸陽回來的繚,他在咸陽城看到了更多的事情。

  他現在非常懊悔,他當初就不該幫助秦始皇。

  現在,大秦帝國,從內到外,從上到下,都開始不滿嬴政了。

  聽到繚開口這麼說,扶蘇明白,時機已經成熟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