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劇本初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39章 劇本初定

  「俗,和武俠小說一樣俗。」同樣的評價來自於王碩,他一直最煩武俠小說。

  曾經說過武俠小說就是一群沒有嘴的人,見面就掐,為了個屁大的事從頭誤會到尾。

  「你不是自稱流氓。」王旭同樣撇嘴。

  「那也是不俗的流氓。」王碩洋洋得意地自誇。

  「都流氓了,還能雅到哪裡去?」接話的居然是王霏,她很怒,怎麼一個二個的都罵王旭俗。

  「流氓是表象,俗是內在。」王碩繼續狡辯。

  「沒錯,你內在就俗。」劉小青插嘴,她也不喜歡王碩的書。

  「哈哈哈哈」,所有人都笑。

  這是逗悶子,王碩這人特擰巴,一方面他寫的都是小市民,但卻又一個個帶著文青的矯情。

  這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特點,嘴碎,嘴貧的底色卻是一個人的基本道德都在線,善良是本色。

  後來馮褲子的喜劇電影大多延續了這樣的基本設定,而葛尤所演繹的那些小人物就是按照這個路子來的。

  王旭也是看中了王碩對於小人物的那種把握,黑客帝國里的人物有些過於表面化了,對於電影而言這樣做簡單易行,但就是容易讓人感覺「俗」。

  「你的人物有些單調了,五個人除了那個女的,都是熱血上頭的人,形成不了落差。」蔣文給出了他評價俗的根本原因。

  「在理,伱這個人物設定過於漫畫化了,給小學生看的。」王碩的嘴就沒饒過人。

  「還真是。」王旭想了想,確實是,他的思路受了後世的影響,短平快的節奏讓小說也出現明顯的漫畫化。

  這樣的寫法,很容易在極短的篇幅內給人清晰的人物畫像,但這也同樣是漫畫的方法,用誇張的筆法強調一個人的突出特點,但也會因此而遮蓋掉人物的複雜性。

  這樣的寫法簡單有效,但如果想要人物更立體,卻遠遠不夠。

  「小說里的人物也有些太多了,你想弄電影,一共就90分鐘,忙不過來的,你得有重點。」蔣文正在當導演,雖然是第一次,但他看事情卻非常準確。

  「沒錯,弄個電視劇的話,應該還行,但同樣會分散人們的注意力,五個主要人物太多了,最多三個,多了就亂。」趙寶鋼終於插了句話,他平時話不是很多,但確實是個想的很深的人,接著說道:

  「看你書的時候,我就想著該怎麼改編電視劇,感覺你的人物可以合併一下,五個改成三個,這樣就好弄了。」

  「寶鋼說的好,改電影的話,連第三個人都要弱化,徹底弄成配角才行,只能打打輔助。」

  馮褲子終於也插上了話,他其實很早就有當導演的野心了,弄編輯部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思考自己弄該如何。

  「你小說里的人物似乎都太正了,不接地氣。」姜武斟酌著說著自己的見解。

  「怎麼說。」王旭似乎有所感。

  「人無完人,小說里的應該也是,你不能光寫正面的,一般電影裡的人物都會有些毛病,小日子的漫畫會刻意地給人物加一些壞習慣之類的東西。

  而你的小說里,除了主人公兩口子,剩下的人都是從頭打到尾,倒是挺爽,但是不像人。」蔣文把話接了過去,顯然他也注意到了這一問題。

  蔣文正在拍戲,對這方面特別有感觸。

  他是經歷過那個特殊時代的,好人就得偉光正,壞人就得猥黑邪,標籤化,臉譜化,那會兒的好多作品都是這麼搞的。

  但是,進入八十年代之後,人們的思想打開了,那樣的作品就感覺人物都是飄著的,沾不著地,也很難引起共情。

  八九十年代裡,最受觀眾喜愛的都是些接地氣的電影,電視劇,人物要立體,要好的有道理,壞的有原因。

  王旭也在仔細思考他們的觀點,沒錯,寫文的時候考慮得並不那麼清晰,按照簡單漫畫模板設定性格就開寫了。

  內容確實很爽,讀者看得也很爽,甚至蔣文他們也沒說故事不好看,但這樣的故事弄電影就差了點意思了。

  用專業一點的話說就是故事的張力不夠,精彩沒問題,張力差點意思,就是典型的爆米花電影。

  雖然拍部爆米花沒啥問題,但這會兒的華夏主流審美還處在蛻變期,大量文青對於故事自身的張力還是有要求的。


  王旭聽著他們的吐槽,也聽著他們的建議,感覺沒白交這些個朋友,一頓酒喝得頗為酣暢。

  幾人都沒有藏著掖著,有什麼說什麼,從人物到故事,甚至還扯到了哲學與宗教。

  華夏這邊的宗教態度總的來說是實用主義的,很少有華夏人是那種無條件地相信。

  而偏偏宗教的核心就是無條件地相信,你不信,根本就談不上宗教。

  這是華夏幾千年來形成的思維方式,既然故事是發生在華夏,那麼這種對於宗教的態度就必須有所展現。

  這應該體現在現實民眾對於「矩陣」的態度,他是強大的,但他也是局限的。而且他再強大,也不能給我帶來好處,我也不會把它當神來崇拜。

  反而是乾死他能獲得好處,那我們的態度就應該是想方設法地弄死他,一代人不行,那咱們就慢慢積攢,子子孫孫無窮盡,總有一天能弄死他。

  而很明顯的,西方宗教思想中,只要信仰就可以獲得好處,充斥著不勞而獲的態度,天上掉的餡餅就算沒毒,也會砸死你。

  華夏人從來就是苦過來的,骨子裡就不信有人會平白無故地給你好處,不是自己掙來的,白來的,用著都不踏實。

  所以,要想讓故事有張力,就需要為他們的行為做註解,給他們一個基礎的原動力,每個人都可以不一樣,可以不高大上,但一定要能引起共情。

  這也就是為什麼大部分好萊塢電影都會加入愛情元素,這樣的內容更容易在西方世界獲得共情。

  這個年代的華夏愛情觀相對保守含蓄,這一部分在他的小說中表現得還可以,但幾個次要角色就顯得單薄。

  這些人不能都為了愛情,又不是偶像劇,所以要為他們尋找合適的道德基點。

  如果是好萊塢,就可以在這裡加入一些宗教元素的,這是能夠在他們那裡引起共鳴的基調,或者加入一些傳統的神話情節。

  而華夏顯然是沒有這種宗教傳統的,但仁義禮智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樣的美德卻是華夏人所追求的,人們可能自己沒有,但一定會尊敬這樣的人。

  王旭覺得,完全可以從這樣的角度去為他們的行為做出合理的解釋,並通過少量的角色行為來展現他們的理念。

  這樣的方式就不再那麼漫畫感十足,而會多少產生一些厚重感,雖然依舊會有單薄的感覺,但作為一部電影而言,卻已經足夠了。

  一頓飯收穫滿滿,幾十塊錢的價格也讓王旭大呼物有所值,晚上也沒回家,就在農民的家裡草草地窩了一宿。

  第二天,才喜滋滋地帶著媳婦回家。

  媳婦好久沒回家了,一起吃個飯,一起洗個澡,一起,嗯,你懂得。

  神清氣爽,修改原文,王旭突然很有感覺,用了幾天時間,對整個故事進行了一次大改。

  故事還是那個故事,背景依舊是那個背景,男主加入的小隊奪取金甲蟲的故事。

  但是對每個人的性格和行為作了重新的安排。

  隊長莫非,體現一個忠字,對於自己的隊伍,對於自己的組織,更是對於自己的種族。

  操作員坦克,體現一個智字,冷靜堅定,他是發現深度缺陷的人,更是義無反顧地走入陷阱的人,只有這樣,才能讓不被人注意的菜鳥主人公成功獲取這一缺陷。

  隊員代碼,體現的是一個義字,他也是隊伍中的唯一背叛者,背叛卻是為了小義,忽視了人倫大義。

  最終被坦克發現,並成功利用他的背叛傳遞了錯誤的信息,把敵人主力引向了自己。

  隊員崔英,體現一個情字,受隊長囑託,照顧菜鳥男主,一直盡心盡力,兩人在交往中漸漸產生感情,卻又在最後一戰中升華。

  隊員倪奧,體現一個信字,為了查詢世界真實離開了虛擬世界,見識了世界,真實感受到了人類的悲哀。接受了很多人的幫助,崔英甚至為了救他,身受重傷。

  最後在尋找金甲蟲的過程中,最終成功抵達核心層,獲得能夠獲取底層權限的金甲蟲,並在帶出來的時候。

  和追蹤過來的敵人鏖戰,最終為了牽制史密斯讓崔英發出最後一擊,被史密斯入侵,和史密斯同歸於盡。

  故事的整體流程並沒有做任何修改,只是增加了每個人的底層邏輯,王旭沒花幾天的工夫,就把最終修改過的成果,上傳到了GIT上。

  當然上傳的只是小說版本,其中又擴充了一下五個隊員各自的成長軌跡,增加一些支線故事讓這些配角顯得更加立體。

  而在王旭自己保留的劇本中,則進行了大量的刪減,只保留了倪奧和崔英的故事主線,其他人則是一筆帶過,只是作為配角登場,這樣的戲份已經足夠支撐一部電影的時長了。

  當王旭又一次邀請幾位好友在家中小聚的時候,劇本已經被王旭完善得差不多了,甚至連基本的拍攝計劃都已經設定好了。

  王旭的專業技能在這種時候特別好用,在這種不太需要創意的時候,技能那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就好像王旭的畫,如果王旭不投入任何感情,一樣可以畫得和照片一樣,即便外人看來依舊是一幅頂級作品。

  但專業的人士就會看出那種敷衍,你的畫沒有靈魂,這是畫家經常會說的一句話,但這話又是不懂裝懂的人最愛用來打擊別人的一句話。

  但真正的懂行的人是能夠看出這兩者之間的不同的,有些畫就是缺少靈魂,而另一些,哪怕是臨摹的,依舊有著靈魂,有一種別樣的魅力,就好像王旭自己臨自己的那幅。

  對了,那幅畫現在不在王潮了,王潮只留了一幅精拍的照片。

  而原畫,被冷峻推薦,送去參展後,在今年年初的青年畫家畫展上,獲了個青年畫家金獎。

  而畫作本身直接被國家美術館選中,收藏,定期在國家美術館循環展出。

  美術館只給了幾千塊錢作為收藏費,這不是錢的問題,這是地位的問題,王旭也不至於靠賣畫為生,所以也就順理成章地答應了。

  能被國家美術館收藏的畫家,可以說畫的價格直接上升到國家級,過些年那就隨隨便便可以賣到幾萬,幾十萬一幅了。

  這次的聚會在王旭家裡展開,主要是王旭不想抱著一堆的劇本過去,在家裡比較方便。

  就吃的涮羊肉,雖然大夏天的吃涮肉有點上火,但誰讓涮肉方便呢,而且吧,這會兒的帝都人,都還沒完全擺脫胃虧肉的狀態,能吃肉,那是絕對不會去菜的。

  你看到二十一世紀的時候,這幫子人三四十就一個個體形走樣的樣子,就可以大概看出些端倪。

  可不比後世那些青年人,早早的就知道了控制體重,這會兒的年輕人都是餓大的,能吃口肉那真的是沒夠那種,後來不胖才怪呢。

  後世好多說小姑娘找個大叔,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腦滿腸肥的模樣,那就是這幫子窮人乍富的傢伙在這個時代的真實體現。

  還是那幾個人,倒是沒再一個勁說他俗了,雖然也沒多深刻,但角色不要那麼單薄就行,畢竟是個商業片,你別看這些人都對商業片沒啥經驗,但同樣的,他們也沒學院派對於內涵的要求那麼高。

  幾個人就沒有一個科班出身的導演,要麼是碼字的,要麼是畫畫的,導演也是半路出家,心裡的調調框框反而沒那麼多。

  其實王旭也可以找帝影更專業的人士幫忙,但王旭知道,就怕他們太專業了,對內涵啊之類的東西要求太高,反而與商業片的基本概念不符了。

  王旭搞的這個可以算類型片,底子就是一部商業片,為了商業而存在的,雖然王旭也知道,拍出來了靠現在的內地市場也掙不了錢。

  但這是王旭搞的一個試點,算是為未來做的一種探索,同樣是抄,王旭都想抄出點兒現實意義出來。

  就比如,人才的培養,這樣一個科幻項目從立項到成型,必然要經過大量的人力投入和金錢投入,在知道不太可能盈利的情況下,就必須能夠收穫可以匹配的經驗。

  就好像王旭搞的那些科研項目一樣,投入金錢,收穫經驗,和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收穫一批經歷過這種級別科研的人才。

  這裡也差不多,從服裝道具,到製片管理,從特效製作,到攝影剪輯,一部大片足夠鍛鍊出一支至少在華夏數一數二的隊伍來了。

  ——

  (明天見)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