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自動化系有點酸(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43章 自動化系有點酸(二)

  更何況,王旭提供的項目中有不少感應器,傳感器之類的東西,這些東西大多和光纖相關,和現在常用的區別不小。

  出來後也是不錯的論文和產品,畢竟國際上光纖傳感器也才剛剛實用化而已,甚至好多種類光纖傳感器都還沒發明呢。

  王旭同樣寫了不少值得關注的光纖傳感方面的東西,這些都是方向,自然會有教授們感興趣。

  自動化系在這方面和電子系聯手承接了不少子項目,反正自動化系萬金油,幹啥都行,守著王旭,雖然沒能大富大貴,但是也足夠掙個盆滿缽滿。

  工業就是這樣,牽一髮而動全身,特別是自動化這種下游的產業,對於上游產業的依賴那不是一般地大。

  自動化系一直是水木大學收分最高的系之一,王旭覺得就是他萬金油的屬性,讓他在現在這個人才極度匱乏的年代特別受歡迎。

  以後讀研讀博的方向那更是五花八門,幾乎什麼領域的都有。

  但問題也同樣出在了他的萬金油屬性上,廣博往往意味著不夠專精,你啥都會,就是啥都不能精通。

  所以自動化的本科生好找工作,但是博士卻不好找,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這會兒的自動化系,更多的還是在控制領域方面做事情,各種自動化控制,所以他們在生長法裡面打雜,卻在超算項目里領頭。

  這樣的情況,在自動化繫心里免不了有些酸澀,畢竟大成果都是王旭搞的,結果都是外系的,自己這邊卻沒什麼大突破。

  什麼,國內領先,那還能算突破嗎,老子現在看不上。

  這就是現在自動化系的典型心態,沒法子,王旭是自動化系的,娘家心裡酸就得訴苦啊,可這兩天王旭又跑了。

  好吧,又不是一天兩天這樣了,這小子的時間現在真的得預約。

  王旭其實也想過弄個項目給自動化系,但說實話吧,工程類的系真的沒什麼國際重大成果可出,藍光應該算是個不錯的成就。

  但自己又不能說這玩意能獲諾貝爾,就連獲獎的小日子科學家最開始都沒覺得這是個諾獎級的成果。

  說實話,這東西重要其實是工業領域重要,在科學上真就只是那麼回事。

  不過有了藍光,才有了後來萬億級別的國際照明市場,而且大規模節省能源,節能又環保,這樣的東西給個諾貝爾也說得過去。

  而且吧,小日子發明這個能獲得諾貝爾,華夏人,還真就不一定。

  倒是石墨烯恐怕還真的有點可能,畢竟這個成果有點繞不過去的意思,後續進行各種類似研究的科學家也不能答應。

  但還是那句話,啥時候能拿不光看成就本身,要看國際環境。

  銅板上生成氮化鎵晶體的實驗已經進行了很多次,氮化鎵膜的厚度已經可控,摻入金屬離子的實驗也已經開展,下一步就是製成二極體,然後測試的事情了。

  比較厚的已經被穿軍裝的取走了,他們回去進行下一步試驗,嘗試生產T/R單元。

  那是用來做什麼的大家都知道,有了晶體化的氮化鎵基材,照射功率可以提升很多,成品率也會大幅度提高。

  路基,海基的各種升級不說指日可待,但也絕對離得不遠了。

  附近的那個玩軍工的大學據說也在新建實驗室了,有些研究會就近放到那裡。

  藍光這一套,應該說自動化系參與度極高,雖然成品放到了材料系,但其實核心設備的研發(或者說山寨更恰當?)都是自動化系搞的。

  二極體的最終成品也會是自動化系來弄,名頭自然會落在閆教授和王旭身上。

  在王旭眼中,這個成果,不管是否最終獲得諾獎,但這是一個頂級成就是沒跑了。

  只不過,即便是閆教授也沒能完全理解這一成就的重要性,做研究的和做市場的思考的重點是不一樣的,特別是這種尚未成形的市場。

  畢竟紅光,綠光的二極體早就造出來,微弱的藍光二極體也不是沒有。所以,到底藍光二極體算什麼樣級別的成就,在現如今,還真的就挺難說明白的。

  不過再怎麼說,反正藍光出來再發篇《自然》,應該還是可以的,至少在國內的意義至少就已經對等了是吧。

  材料那邊一個《科學》,自動化這邊一個《自然》,算得上雨露均沾了。


  回頭再把雷射二極體整出來,這個東西可沒多複雜,都不用買技術,直接在現有的基材基礎上研究就可以,生長法可不是只能生長氮化鎵。

  而是很多種類的單晶都可以因此而得到極大的發展,其實這才是這次研究的核心,這也是為什麼自動化系能夠拿到藍光的大頭的重要原因。

  系統提供的這一系列東西里,這個生長法是王旭覺得最科幻的一個,因為它真的是王旭後世都沒聽說過的一種加工方式。

  雖然它的原理完全沒有脫離現有的知識體系框架,但偏偏製成的結果非常驚人,王旭甚至覺得這東西的潛力應該遠不止如此。

  不僅僅是王旭這麼想,水木的教授們也是這麼想的,這部分資料,是保密級別最高的,僅僅段教授、閆教授,還有幾個系裡學院裡的領導看過完整的內容。

  其他人最多知道個簡介,知道了這麼一種單晶生成方式,甚至連設備的最終組裝都是王旭親手完成的。

  這也是連軍方都要從水木這裡拿材料的原因,隨著實驗的不斷深入,似乎這玩意的保密級別也在不斷地提升著。

  王旭肯定不會拿這個生長法的核心去發論文,否則這才是真正重量級的發明,比什麼藍光重要得多。

  王旭知道,閆教授知道,系裡知道,水木知道,上面也知道,大家甚至都沒提起過這個東西該怎麼處理,就默契的把保密層級一提再提。

  於是,自動化系就顯得很尷尬了,手裡的大成果,過於先進,只能秘而不宣。

  最終成果說穿了又只是個燈泡,誰也不知道未來能有多大的地位,而其他成果最多國內一流。

  系裡教授們心裡那滋味,別提了。

  ——

  (明天見)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