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技術轉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78章 技術轉讓

  周峰他爸叫周光泰,改開初期便和同宗的幾個兄弟一起創業,做過買賣,開過工廠,現在在做一些來件加工的業務。這種業務在改開初期很是盛行過一陣,但很快隨著外包產業的興起,來件加工就快速沒落了。

  當然現在,周峰他家還是挺有實力的,他們的企業依舊在做來件加工,說白了就是電子產品組裝。

  但來件加工技術含量太低,門檻幾乎沒有,稍微組織幾個人就可以接單,最終導致惡性競爭,整個產業的利潤越來越薄。

  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轉型真正的外包型企業,通過深化管理,嚴格制度提高生產效率以獲取更大的競爭優勢。

  再通過各種質量管理認證,進而獲得大廠商的認可,真正走上外包企業的道路。

  還有一條路就是徹底轉型為真的製造型企業,製造自己的產品。

  改開初期的來件加工只能走這兩條路,前者要求企業所有者管理能力超群,同時能夠培養一批優秀的中層管理人員,競爭力幾乎全在管理上。

  而後者則需要企業的所有者需要具備眼光和魄力,及時地從掙來料加工的快錢路線上離開,既要深挖管理,又要重視技術,還要重視市場。

  看起來似乎對企業所有者的要求是面面俱到的,好像更高,但其實,在那個時期,對於企業所有者而言,每一項都沒有那麼高的要求,只要比同行稍好就行了,甚至只需要有一條比同行稍好即可。

  因此,這條道路,反而成了更廣泛的選擇。後世不少知名民營品牌都是從當前這個時代開始自主品牌的營建的。

  現在老周家的企業就面臨著這樣的問題,一方面訂單質量下降,利潤減少,另一方面又找不到合適的路子突圍。

  做了多年生意的他們當然知道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所以,他們對周峰提供的信息格外的上心。無論是王旭的麥克風還是音箱都是相當不錯的產品,非常值得進行投資,從而讓自己的企業徹底轉型。

  對於這個時候的私營企業而言,買技術是可以花錢的,他們甚至比很多國有企業都看得清技術的價值。

  在很多國企都還不知道評估自由技術價值的時候,這些早就在真正的商海里游泳的民營企業家,反而更捨得拿出真金白銀去購買實用的技術。

  郎有情,妾有意,老周想轉型,王旭想技術變現,兩邊都很現實。有周峰做中間人,雙方的第二次會面,約了在水木的甲所餐廳會面,這也是老周來了以後租住的賓館。

  華夏文化,酒桌至少占一成,也許酒足飯飽更能激發幸福感吧,華夏生意人很喜歡在酒桌上談生意。這次也不例外,王旭雖然沒怎麼做過生意,但也不反感把事情放到一個更輕鬆的氛圍下進行。

  可能是出於逆反心理吧,帝都人的性格中天生就討厭各種正式場合,你看帝都很少有場合對著裝有正式要求,穿拖鞋逛大商場的比比皆是。

  至於像魔都那樣,去個夜總會還不許這不許那的更是絕不可能。

  王旭自然也是這樣的性格,他對西裝革履的正式商務談判完全沒興趣,倒是和姑蘇商人這種熱衷於在酒桌上搞定生意的習慣很適應。

  「一百五現金,加一成公司股份,換中低檔以下音箱的全部技術,包括有源和無源的兩個系列。」老周很篤定地給出了自己的報價,他覺得足以打動王旭。

  「兩百,一成股份,且承諾不少營業額5%的技術研發投入。」王旭聽了聽,覺得基本符合預期。

  這個生意在未來有百億市場,但這個年代一切都還是未知,老周給的價格算得上良心。不過王旭還是順勢加了一點,給一百五這個價格明顯就是讓對方加價的。

  「價格沒問題。能不能問一下,為什麼會要求技術研發投入?」老周直接答應了價格,因為這本就是他意料之中的。

  但就像他問的問題一樣,他真的很詫異為什麼要有這麼一個單獨的約束條件。

  因為這個條件其實是企業運營時才有的,從沒在技術轉讓時聽說附加這個條件的。

  而且技術投入又不是給王旭的,而是投入自己公司的東西,要這麼個條件有啥用?

  「兩個原因,一方面呢,你們的企業初期肯定沒什麼技術研發力量,所以可以給我們系裡拉些業務,算是報答一下系裡,搞一下產學研也算符合國家政策,以後你們也好吹。

  另一方面呢,伱別小看音箱這麼個東西,似乎技術很容易,但真正生產好卻並不那麼簡單,你不研發,可能連我給你的技術都搞不明白。


  比如說,我告訴你音箱板要什麼木頭,多高溫度,乾燥多久。萬一什麼時候你買不到那種木頭了怎麼辦?換一種,我保證音質就變了,質量肯定不如我賣給你的。

  木頭你還可以說好找,但是粘接用膠,減震的橡膠圈,甚至底部的腳墊都有可能影響音質,你不研發,你等於鎖死了你的產品,再無任何變化的可能。幾年賣一樣的產品,你也知道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再者說,我可以賣給你一套技術掙幾年錢,可以後呢。音箱這東西吧,你覺得入門門檻低,人家也會這麼覺得。

  你生產出來,賺了錢,人家照著抄,最多兩個月就能生產出來仿品,雖然他們缺少關鍵性的指標參數,沒法達到這麼好的效果。

  但做到三四成,乃至六七成還是不成問題的。

  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提高質量,甚至如何開發更低端的產品用來和那些抄的人打爛帳?

  我搞的東西品質太高,現在這兩個系列,即便是低端的那種產品,在市場上都屬於高級貨,價格低不下來,你可以用他出口,用他打口碑。

  但你不能指望高級貨去鋪華夏市場,真正占據華夏市場的一般都是低端的,是幾十塊一對的音箱,但是我的系列裡沒有,你們需要自己研發才行。

  這個規定,也是希望企業能走得更長久一些,建立自己的壁壘,算是為我要的那一成股份負責。」

  王旭有些感慨,加上那麼一條也是王旭深思熟慮的想法,屬於有棗沒棗打三桿子。

  這裡面幾乎沒什麼強者措施,可以玩的貓膩也太多,但只要有這麼一條寫入公司的章程,至少就有了這麼個底子,萬一哪天發生效果呢。

  ——

  (沒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