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天下公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82章 天下公義

  張溥於是屏退了在一旁伺候的下人,帶林海來到他的書房。

  雙方分賓主坐定之後,張溥問道:「不知登萬兄有何教誨?晚生洗耳恭聽。」

  林海反問道:「你為何要驅逐顧秉謙?」

  張溥愣了一下,旋即回道:「自然是為了天下公義。」

  林海笑著吹了吹手中茶碗裡漂浮的茶葉,慢悠悠地回了一句:「真是為了天下公義?抑或是為了個人名望?」

  張溥沒料到他問的這麼直白,當即變色道:「登萬兄,你這是在懷疑張某的為人麼?」

  林海笑道:「不是懷疑,我非常肯定,你做這事就是為的個人名望。」

  張溥騰地一下站起身來:「林將軍既如此說,那在下就只能送客了,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

  「你激動什麼?這裡又沒有旁人,你我今日說過的話誰也沒法求證……」

  林海仍然坐在椅子上沒有起身:「西銘兄,我不怕告訴你,我當初毀生祠就是為的個人名望。這有什麼?男子漢大丈夫,生而為人若不能揚名立萬,豈非枉負了天生八尺軀?」

  張溥正氣凜然道:「晚生只知立功、立言、立德,不知什麼揚名立萬!」

  「果真如此?那我們真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了。」林海說著起身作勢要走,「可惜啊,本想送你潑天的名望,卻奈何你不要……那我就只能另尋他人了,吳門楊維斗、金壇周介生,也不知誰能交上如此好運?」

  林海說的這兩人和婁東二張一樣,也是應社魁首。楊維斗就是蘇州府長洲縣的楊廷樞,周介生則是鎮江府金壇縣的周鍾。

  應社在天啟七年發展的非常快,如今已有六、七百人。林海此來專門了解過,應社當前人氣最高的就是這四位,其中楊廷樞的個人名望還在婁東二張之上。

  因為楊廷樞不僅也參與了驅逐顧秉謙,而且他還在天啟六年大力營救周順昌,坊間傳說他就是蘇州民變的幕後策劃人。

  天啟七年,這位頭鐵不怕死的應社魁首,又上疏要求撤銷魏忠賢配享文廟,差點沒把命搭了進去。

  楊廷樞這兩件事可都是天啟皇帝還在時乾的,相比之下,二張領導的驅顧運動則是在新帝登基之後,論勇氣是沒法和前者相比的。

  至於金壇縣的周鍾,此人之所以名望高,是因為他是全國數一數二的選政名家,也就是選編時文的著名編輯。

  時文就是科舉要考的八股文,後來復社的一項重要活動就是選刻時文。說白了,周鍾就類似於後世的真題名師,是所有考生心目中的大神級人物。

  應社之所以在天啟七年急速膨脹,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周鍾把他所領導的匡社給並了進來,匡社的規模遠比之前的應社要大,兩者合併之後應社又稱廣應社。

  但這位周鐘有一個致命的黑點,他大伯叫周應秋,天啟末年的吏部尚書,名列閹黨十狗。

  周鍾向來都和東林一系的士子走得更近,他之所以要把規模更大的匡社併入應社,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減輕身上的家族包袱。

  在另一個時空中,周鍾在崇禎上吊後投降了李自成,並為其起草了登極詔書。後來閹黨餘孽阮大鋮就抓住這點炮製「順案」,以報復東林黨人讓他在崇禎朝背負「逆案」。

  至於楊廷樞,他在明亡後矢志抗清,被捕後拒不投降,題血書慷慨赴死,保持了一如既往的氣血和大義。

  這都是後話,就眼下看來,楊廷樞在應社的名望要高於張溥,周鍾則和後者不相上下。

  張溥聽到這兩位的名字頓時就變了顏色,眼看林海即將走出書房,忽然大叫一聲:「且慢!登萬兄,請留步!」

  林海停住腳步,轉過身來看著張溥:「西銘兄,終於肯說實話了?」

  張溥避而不答,只是問道:「敢問你方才說的潑天名望,究竟是何意?」

  「你聽真了,我將實現你平生最大的夙願,將天下文社歸於一統!」林海的目光猶如一柄利劍,仿佛能穿透人心。

  張溥聞言臉色大變,這正是他長久以來的野心,不知怎麼就被眼前這人看穿了,一時之間仿佛被人扒光了衣服一般感到渾身不自在。

  他勉強定了定心神,接過話頭道:「登萬兄好大的口氣,將天下文社歸於一統,這談何容易?」

  林海道:「我當然做不到,因為我不是文人士子,但西銘兄你卻很有希望做成這事。應社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你是應社的主事人之一,自身名望也是足夠的,唯一缺的無非就是錢罷了,而我有的是錢。」


  歷史上張溥究竟是怎麼組織起復社的,其實林海並不是很清楚,他只是從常理推斷,組織起這麼大的一個全國性社團,那肯定是要有相當財力支持的。

  別的且不說,就說復社歷史上最著名的那三次全國性大會,從各地遠來參加的都是幾千乃至上萬號人,光是大會期間這些人的吃喝玩樂那就不是一個小數字。

  更何況,組織者還需要派人去全國各地提前聯絡,這差旅費也定然是少不了的。這種通訊並不止在組織大會時有,平常也都是少不了的,否則復社不可能具有凝聚力。

  事實上,林海的推斷一點也不錯。

  明代文社的經費來源一般就兩項,一是社員繳納會費,二是對社員的罰款,後者一般是徵文時沒有上交的就要認罰。

  這兩種來源數額都不大,因為當時的文社一般都是以科舉應試為目的的讀書社,社員都是尚未走上社會的青年士子,就算家裡很富有,他們本身也是沒有多少零花錢的。

  何況,官宦人家的財產其實更多的是田產,現銀一般並不多。比如紅樓夢中寧榮二府的各位主子,平日都是錦衣玉食,但每個月能領到的月錢其實沒多少。

  再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山陰張宗子,這位晚明第一紈絝那是真正的出身於簪纓世家,宗祠里插著五桿進士及第旗的那種。但他為了替門人葬父,最後只能是拿自己的貂裘去當了幾兩銀子。

  所以後來的復社之所以能搞起來,多虧了吳江大姓吳、沈應瑞、潘凱三人的資助,這三家最後都為了支持復社而傾家蕩產。

  與此同時,張溥在主盟復社之後,手下有號稱五狗黃、曹、陳、趙、陶五個家奴,專門負責復社的財務。

  果然,林海這話一說出口後,張溥喜動顏色道:「晚生聽聞登萬兄是大海商,果有此事乎?」

  林海也不跟他廢話,直截了當道:「為了統一天下文社,我可以每年出十萬兩!」

  「當真?」張溥聞言大喜,繼而又警覺道,「登萬兄如此慷慨,究竟是為的什麼?」

  林海道:「不管你信不信,我做的所有事情,最終的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天下公義!」

  (本章完)

章節目錄